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笔者先后观摩了《水》(苏教版五下,作者马朝虎)一课的教学。现笔者以几个课堂实例片段为例,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中言语内容与形式的融合的理解。
一、整体与局部的融合
师:在作者的记忆里,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谁能用这样的句式“在我的记忆里。_______”,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说一句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在我的记忆里,“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生: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下雨的日子,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
生:……
师:咱们有这样的感觉吗?没有。这些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给予他对水的特殊感觉。这样的句子像颗颗珍珠,散落在整篇文章的角角落落。通览全文,找找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说的?
生:作者看到村子里的人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时,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这是第一个场景。
生:第二个场景是描写下雨时大人和小孩子大呼小叫的情景。
生:第三个场景是母亲打开了水窖给我们用一勺子水洗澡的情景。
师:很显然,作者是回忆了三个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水的独特感觉的。我们能用起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一下这三个场景吗?讨论、交流,师板书:远路挑水、雨中洗澡、勺水冲凉。)
师:是啊,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让作者终生难忘,我们在理解课文语句的时候就要在这样的情境中去还原、想象、体会、感受。
课堂实践证明,捕捉到作者陌生化的表达不是难事,学生一读便能感知到。深层次的感知应是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明白作者是怎样将这些独特的感觉一点一点表达出来的,如何用得贴切。这方面的感知是不能离开具体的言语情境的。因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生成不同的意味,所以言语生成的“适应律”就是指“适应语境、还原语境,以文解文,以心契心,以言传言,在语境中培植语言的活性”。将这些文句提取出来再还原到具体的语境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事实上,不管我们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都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二、理解与诵读的融合
师:一场雨给我的感觉是“痛快”,那么一勺水呢?
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
师:这一勺珍贵的水给我的感觉是——
生:舒服!
师:一勺水从头淋到脚,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作者却写了一段话。他是怎么写出这个“舒服”的呢?
生:(朗读)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师:哪个字让你有了“舒服”的感觉?
生:“滑”,水滑过身体时的感觉是很舒服的,我在洗澡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体会。
师:一个“滑”字,让你感觉水流得快还是慢?
生:(齐)快!
师:而“滑过了……滑过了……滑过了……”。你感觉水流得是快还是慢?
生:(齐)慢!
师:一勺水从头上浇下来,明明是快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么慢呢?
生:我感觉是这一勺水太珍贵了,舍不得流得这么快。
师:你舍不得,水就流得慢啦?(众笑)
生:是我用心享受这一勺水,所以就显得慢了。
生:珍贵的东西,好的东西,就要慢慢品尝的。(众笑)
生:水非常的珍贵,每一滴水都让我感觉到舒服。
生:我很享受这个水流过身体的过程。
师:三个“滑过”,写出了水的珍贵,也写出了我们的舒服。水滑过了我们的脸——
生:我们的脸舒服了!
师:水滑过了我们的前胸和后背——
生:我们的胸和背舒服了!
师:水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生:我们的大腿和膝盖也舒服极了!
师:作者把水流过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感觉都写出来了(板书:每个部位),所以感觉是那样慢,这叫细腻,这叫舒服。这是作者独特的感觉,我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掌声)
学生在学习这一段时摆脱了提问题的藩篱,凸显了“读”,以读为抓手,在读中理解,用读来表现,积极地与作者对话,寻找共鸣。并且以三个“滑过”为切入点,在反复诵读中体验了这一勺水带给我们身体每个部位的舒服。继而如法炮制,体验了这一勺水带给我们每个毛孔、每条血管、每寸皮肤的舒服。“学生细细地品味、反复地揣摩,最终领悟到了矛盾中的美妙,细腻中的精彩。于是,阅读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关注内容转移到了自觉地关注语言!”(薛法根《从模糊走向清晰》)可见,在“重形式”的时候要注意“继承”与“重建”的平衡,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经过历史的淘洗、淬炼而沉淀下来的,是具有生命力的。
三、深入与浅出的融合
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成为深入与浅出的平衡点,成为“教学文眼”——“在文本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感悟、探究的牵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这样才能由点及面,发挥战斗力。“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应该成为一个有效的抓手,前能承载作者所有独特的感觉,后能启示读者感悟这文字背后的“苦”与“乐”。将这句话贯穿全文,一咏三叹,连接三个场景的描写。“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一下子将课文的脉络理得清晰明了,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同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的总结提升,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写法上的匠心。“每个部位、每个毛孔、每条血管、每寸皮肤”,将作者细腻的写法揭示得清楚明白,学生的言语智慧也清晰地生长起来。
师:你听说过将“渴”说成“饿”吗,你听过“饿水”的说法吗?母亲为什么要把“渴”说成“饿”呢?
生:“饿”说明身体每个器官都需要水。
生:“饿”说明身体极度缺乏水。
生:由“饿”我想到了前文的风干和晒干。
生:我想到了人们艰难地在排队挑水。
生:我想到了人们要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洗一次澡。
师:是啊。一个“饿”字浓缩了排队挑水的艰辛:一个“饿”字饱含了只有雨天才可以洗澡的无奈和苦涩:一个“饿”字写出了一勺水给我们四兄弟带来的美妙体验。一个“饿”字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水真的是——
生: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没有水的日子怎么样?
生:太苦了!
师:没有水的日子是痛苦的,有水的日子是痛快的、舒服的。作者究竟是写“苦”还是写“乐”?
生:苦。
师:有水的快乐,更加衬托出没水的痛苦,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课文,不写一个“乐”字,却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快乐,不写一个“苦”字,却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苦涩,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字的魅力。
任何言语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不可分割。没有赤裸裸的内容,也没有完全空洞不表现任何内容的形式。我们不可能把内容从形式中抽离出来,也不可能把形式从内容中剥离出去。面对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决定的是关注重点放在言语内容上还是言语形式上。所以,作为一线的实践者,我们要把言语内容与形式有效融合,“把鱼放入水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责任编辑 陆燕)
一、整体与局部的融合
师:在作者的记忆里,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谁能用这样的句式“在我的记忆里。_______”,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说一句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在我的记忆里,“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生: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下雨的日子,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
生:……
师:咱们有这样的感觉吗?没有。这些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给予他对水的特殊感觉。这样的句子像颗颗珍珠,散落在整篇文章的角角落落。通览全文,找找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说的?
生:作者看到村子里的人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时,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这是第一个场景。
生:第二个场景是描写下雨时大人和小孩子大呼小叫的情景。
生:第三个场景是母亲打开了水窖给我们用一勺子水洗澡的情景。
师:很显然,作者是回忆了三个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水的独特感觉的。我们能用起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一下这三个场景吗?讨论、交流,师板书:远路挑水、雨中洗澡、勺水冲凉。)
师:是啊,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让作者终生难忘,我们在理解课文语句的时候就要在这样的情境中去还原、想象、体会、感受。
课堂实践证明,捕捉到作者陌生化的表达不是难事,学生一读便能感知到。深层次的感知应是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明白作者是怎样将这些独特的感觉一点一点表达出来的,如何用得贴切。这方面的感知是不能离开具体的言语情境的。因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生成不同的意味,所以言语生成的“适应律”就是指“适应语境、还原语境,以文解文,以心契心,以言传言,在语境中培植语言的活性”。将这些文句提取出来再还原到具体的语境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事实上,不管我们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都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二、理解与诵读的融合
师:一场雨给我的感觉是“痛快”,那么一勺水呢?
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
师:这一勺珍贵的水给我的感觉是——
生:舒服!
师:一勺水从头淋到脚,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作者却写了一段话。他是怎么写出这个“舒服”的呢?
生:(朗读)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师:哪个字让你有了“舒服”的感觉?
生:“滑”,水滑过身体时的感觉是很舒服的,我在洗澡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体会。
师:一个“滑”字,让你感觉水流得快还是慢?
生:(齐)快!
师:而“滑过了……滑过了……滑过了……”。你感觉水流得是快还是慢?
生:(齐)慢!
师:一勺水从头上浇下来,明明是快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么慢呢?
生:我感觉是这一勺水太珍贵了,舍不得流得这么快。
师:你舍不得,水就流得慢啦?(众笑)
生:是我用心享受这一勺水,所以就显得慢了。
生:珍贵的东西,好的东西,就要慢慢品尝的。(众笑)
生:水非常的珍贵,每一滴水都让我感觉到舒服。
生:我很享受这个水流过身体的过程。
师:三个“滑过”,写出了水的珍贵,也写出了我们的舒服。水滑过了我们的脸——
生:我们的脸舒服了!
师:水滑过了我们的前胸和后背——
生:我们的胸和背舒服了!
师:水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生:我们的大腿和膝盖也舒服极了!
师:作者把水流过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感觉都写出来了(板书:每个部位),所以感觉是那样慢,这叫细腻,这叫舒服。这是作者独特的感觉,我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掌声)
学生在学习这一段时摆脱了提问题的藩篱,凸显了“读”,以读为抓手,在读中理解,用读来表现,积极地与作者对话,寻找共鸣。并且以三个“滑过”为切入点,在反复诵读中体验了这一勺水带给我们身体每个部位的舒服。继而如法炮制,体验了这一勺水带给我们每个毛孔、每条血管、每寸皮肤的舒服。“学生细细地品味、反复地揣摩,最终领悟到了矛盾中的美妙,细腻中的精彩。于是,阅读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关注内容转移到了自觉地关注语言!”(薛法根《从模糊走向清晰》)可见,在“重形式”的时候要注意“继承”与“重建”的平衡,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经过历史的淘洗、淬炼而沉淀下来的,是具有生命力的。
三、深入与浅出的融合
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成为深入与浅出的平衡点,成为“教学文眼”——“在文本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感悟、探究的牵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这样才能由点及面,发挥战斗力。“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应该成为一个有效的抓手,前能承载作者所有独特的感觉,后能启示读者感悟这文字背后的“苦”与“乐”。将这句话贯穿全文,一咏三叹,连接三个场景的描写。“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一下子将课文的脉络理得清晰明了,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同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的总结提升,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写法上的匠心。“每个部位、每个毛孔、每条血管、每寸皮肤”,将作者细腻的写法揭示得清楚明白,学生的言语智慧也清晰地生长起来。
师:你听说过将“渴”说成“饿”吗,你听过“饿水”的说法吗?母亲为什么要把“渴”说成“饿”呢?
生:“饿”说明身体每个器官都需要水。
生:“饿”说明身体极度缺乏水。
生:由“饿”我想到了前文的风干和晒干。
生:我想到了人们艰难地在排队挑水。
生:我想到了人们要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洗一次澡。
师:是啊。一个“饿”字浓缩了排队挑水的艰辛:一个“饿”字饱含了只有雨天才可以洗澡的无奈和苦涩:一个“饿”字写出了一勺水给我们四兄弟带来的美妙体验。一个“饿”字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水真的是——
生: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没有水的日子怎么样?
生:太苦了!
师:没有水的日子是痛苦的,有水的日子是痛快的、舒服的。作者究竟是写“苦”还是写“乐”?
生:苦。
师:有水的快乐,更加衬托出没水的痛苦,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课文,不写一个“乐”字,却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快乐,不写一个“苦”字,却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苦涩,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字的魅力。
任何言语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不可分割。没有赤裸裸的内容,也没有完全空洞不表现任何内容的形式。我们不可能把内容从形式中抽离出来,也不可能把形式从内容中剥离出去。面对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决定的是关注重点放在言语内容上还是言语形式上。所以,作为一线的实践者,我们要把言语内容与形式有效融合,“把鱼放入水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责任编辑 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