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等方面论述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参与;教育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及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内容较为抽象,其中涉及到一些深奥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加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极大地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已成为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因而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可从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入手,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
1.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内在的驱动力 。
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 ,才可能是一节成功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才能体现教学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仅仅是教师的舞台,凭借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独揽天下”,课堂教学不仅缺乏直观性、趣味性,而且也难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却能增强教学知识的直观性、趣味性,并能扩大教学知识的容量,能给学生更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和创新的机会,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用幻灯片给学生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还可以通过录象播放一些现实案例,或者直接从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网站中下载一些案例让学生现场说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和课堂教学有关的案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使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学习兴趣浓厚,精神面貌好,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述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时,笔者先用多媒体投影以下导学案“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因为:( )。由于( )导致大自然在哭泣,并以( )等方式报复人类,所以,人类唯一的选择是:( )。我们青少年应该以实际行动保护大自然 ( )。” 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分小组完成自学,然后要求学生每小组选派代表当一回“老师”,上讲台讲述空格内的内容,甚至还可以根据导学案形成问题,由教师指定同学来回答。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涵盖了一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记忆。所以,多媒体教学既扩大了教学知识的容量,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极大地调动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讲述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笔者先组织学生观看录象片《神州吟》第四集《漫长的跑道》片段,使学生看到了新中国几十年来的成就;然后看第五集《不平衡的舞台》片段,使学生看到了广大山区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在学生看完录像的基础上,我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很容易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讲述《珍爱生命》这一课时,一开始使用投影仪映出周总理的遗像;同时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通过对生命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学生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
有人说实践主体教育思想,就是要让学生任性发展,而教师不必规范和引导。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因此实践主体教育思想,不让学生任性发展,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导。学生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教育的任务。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育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育的责任,又把教师和学生放在真正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在双主体的协同活动中,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不是通常所见的对教师提问的一种简单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进程,选择自我管理的方式等。教师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教育活动的进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案的给定设计,一竿子到底。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呢?
一是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灌进去的,学生的能力、品德也是自己练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主体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最忌强行灌输和包办代替,教育最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而现实中我们许多教师普遍存在的最大毛病,恰恰就是强行灌输。有些老师非要把那点知识掰开揉碎了再“喂”给学生,这让许多学生在听课时几乎用不着主动思考,于是就出现注意涣散、感到无聊和厌倦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再给予批评指责,就容易让一些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就是过度教育引起的负效应。越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越是不能进行单向灌输,因为灌输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帮其找到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方为上策。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既到位又不会越位,教师要做到: 2.1 准确把握课标的各项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纲领性文件,它对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科书编写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也是编写中考考试大纲的依据。在课程实施时,各个环节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的内容标准是课标的核心,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学习课标,明确课程内容标准。否则教学就会不到位,不仅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死的,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就很难实现。
2.2 领悟教材意图,明确教材地位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但是又不等同于课程标准。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一种媒介,教材可以多种多样,课标只有一种。在课程实施中要始终贯彻“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新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科书,旧教材是根据原有教学大纲编写的教科书。由于课程标准和原来的教学大纲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区别,依据它们编写出来的教科书与原有教材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必然发生改变,不能用旧的知识体系和要求来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新课程提倡重视学生的探究,但也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关键是教师要研究“讲什么”、“怎么讲”,真正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上下工夫。所以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必须认真分析选用教材的内容,并且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比,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与进度,不要随意拓展、延伸知识内容而增加难度。“用教材来教”绝对不是把教材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教教材)。教材上有些知识技能是课标中不要求的,教学中就不能越位而要求学生去掌握;相反,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课标中有要求,但在教材上又没有明确给出,有的甚至还要通过学生的探究后才能获得的,这些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又不能忽略,必须确保教学到位。
二是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实质性参与,是指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之中,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自己学习活动的进程或方向。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主动提出问题、独立归纳总结、自测自评、创新求异等。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总是充满着一问一答的场面,表面热热闹闹,但细心体会就会发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还是比较肤浅和被动的;其一,教师所提的问题未必是真正具有启发意义的,学生的参与未必是建立在积极思考基础上的,有些问答纯属烘托气氛;其二,教学活动完全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进行,而不是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教师自己说了算,学生参与更多的是回答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这就无法实现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因为尽管教师慷慨激昂,而学生鹦鹉学舌。但回到现实中,原来咋样还咋样,学生并未经受心灵的震撼,没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参与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考虑或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提前安排学生预习,或者采用其它方式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讨论新的学习内容;要把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
三是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主体精神的培育和解放,需要有一个比较宽松的、个性化的、富有激励性的环境,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空间,要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按照自己喜欢或者习惯的方式取得发展,我们教师就要力避整齐划一,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材助学。然而限于种种客观条件,目前要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此作为一种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国学校中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大部分班级人数比较多。班级集体教学有一个天然的缺陷,就是不可能同时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要弥补这一缺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按照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取得进步,就要尽可能地避免整齐划一的要求,给学生有所选择的余地。魏书生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所听,有所不听”,即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那些完全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学生可以看点有关的书籍、做做练习等。当然,这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个正确的估计。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参与;教育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及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内容较为抽象,其中涉及到一些深奥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加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极大地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已成为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因而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可从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入手,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
1.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内在的驱动力 。
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 ,才可能是一节成功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才能体现教学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仅仅是教师的舞台,凭借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独揽天下”,课堂教学不仅缺乏直观性、趣味性,而且也难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却能增强教学知识的直观性、趣味性,并能扩大教学知识的容量,能给学生更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和创新的机会,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用幻灯片给学生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还可以通过录象播放一些现实案例,或者直接从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网站中下载一些案例让学生现场说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和课堂教学有关的案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使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学习兴趣浓厚,精神面貌好,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述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时,笔者先用多媒体投影以下导学案“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因为:( )。由于( )导致大自然在哭泣,并以( )等方式报复人类,所以,人类唯一的选择是:( )。我们青少年应该以实际行动保护大自然 ( )。” 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分小组完成自学,然后要求学生每小组选派代表当一回“老师”,上讲台讲述空格内的内容,甚至还可以根据导学案形成问题,由教师指定同学来回答。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涵盖了一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记忆。所以,多媒体教学既扩大了教学知识的容量,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极大地调动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讲述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笔者先组织学生观看录象片《神州吟》第四集《漫长的跑道》片段,使学生看到了新中国几十年来的成就;然后看第五集《不平衡的舞台》片段,使学生看到了广大山区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在学生看完录像的基础上,我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很容易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讲述《珍爱生命》这一课时,一开始使用投影仪映出周总理的遗像;同时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通过对生命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学生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
有人说实践主体教育思想,就是要让学生任性发展,而教师不必规范和引导。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因此实践主体教育思想,不让学生任性发展,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导。学生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教育的任务。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育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育的责任,又把教师和学生放在真正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在双主体的协同活动中,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不是通常所见的对教师提问的一种简单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进程,选择自我管理的方式等。教师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教育活动的进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案的给定设计,一竿子到底。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呢?
一是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灌进去的,学生的能力、品德也是自己练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主体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最忌强行灌输和包办代替,教育最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而现实中我们许多教师普遍存在的最大毛病,恰恰就是强行灌输。有些老师非要把那点知识掰开揉碎了再“喂”给学生,这让许多学生在听课时几乎用不着主动思考,于是就出现注意涣散、感到无聊和厌倦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再给予批评指责,就容易让一些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就是过度教育引起的负效应。越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越是不能进行单向灌输,因为灌输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帮其找到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方为上策。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既到位又不会越位,教师要做到: 2.1 准确把握课标的各项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纲领性文件,它对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科书编写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也是编写中考考试大纲的依据。在课程实施时,各个环节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的内容标准是课标的核心,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学习课标,明确课程内容标准。否则教学就会不到位,不仅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死的,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就很难实现。
2.2 领悟教材意图,明确教材地位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但是又不等同于课程标准。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一种媒介,教材可以多种多样,课标只有一种。在课程实施中要始终贯彻“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新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科书,旧教材是根据原有教学大纲编写的教科书。由于课程标准和原来的教学大纲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区别,依据它们编写出来的教科书与原有教材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必然发生改变,不能用旧的知识体系和要求来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新课程提倡重视学生的探究,但也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关键是教师要研究“讲什么”、“怎么讲”,真正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上下工夫。所以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必须认真分析选用教材的内容,并且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比,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与进度,不要随意拓展、延伸知识内容而增加难度。“用教材来教”绝对不是把教材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教教材)。教材上有些知识技能是课标中不要求的,教学中就不能越位而要求学生去掌握;相反,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课标中有要求,但在教材上又没有明确给出,有的甚至还要通过学生的探究后才能获得的,这些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又不能忽略,必须确保教学到位。
二是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实质性参与,是指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之中,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自己学习活动的进程或方向。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主动提出问题、独立归纳总结、自测自评、创新求异等。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总是充满着一问一答的场面,表面热热闹闹,但细心体会就会发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还是比较肤浅和被动的;其一,教师所提的问题未必是真正具有启发意义的,学生的参与未必是建立在积极思考基础上的,有些问答纯属烘托气氛;其二,教学活动完全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进行,而不是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教师自己说了算,学生参与更多的是回答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这就无法实现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因为尽管教师慷慨激昂,而学生鹦鹉学舌。但回到现实中,原来咋样还咋样,学生并未经受心灵的震撼,没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参与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考虑或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提前安排学生预习,或者采用其它方式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讨论新的学习内容;要把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
三是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主体精神的培育和解放,需要有一个比较宽松的、个性化的、富有激励性的环境,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空间,要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按照自己喜欢或者习惯的方式取得发展,我们教师就要力避整齐划一,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材助学。然而限于种种客观条件,目前要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此作为一种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国学校中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大部分班级人数比较多。班级集体教学有一个天然的缺陷,就是不可能同时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要弥补这一缺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按照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取得进步,就要尽可能地避免整齐划一的要求,给学生有所选择的余地。魏书生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所听,有所不听”,即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那些完全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学生可以看点有关的书籍、做做练习等。当然,这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个正确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