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队形队列的教法和在教学中的意义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队列队形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具有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等重要作用,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合理运用队列队形练习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强组织纪律性,为课堂的全过程做好思想和身体方面的准备,为有秩序地上好课创造条件。在课堂的进行中合理多样化地运用各种队列队形对加强课堂密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队列队形的教法
  1.方法得当,充分利用(教学重点“向后转”)
  (1)分解法。听到“向后转……一”的口令,以右脚跟左脚掌为轴向右转体180度,两腿夹紧,稳定重心,听到“二”的口令,左脚向右脚靠拢成立正姿势,反复体会脚跟脚掌转动的方法。逐步过渡到完整动作。
  (2)还原法。在分解的基础上,听到“向后转……一”的口令时,这时左脚不靠拢右脚,听到“二”的口令时,利用左脚跟右脚掌向左转动180度,还原成立正姿势,检查是否正确。
  (3)完整法。听到口令后,以右脚跟和左脚掌为轴,同时用力,从右向后转体180度,重心落在右脚上,然后左脚向右靠拢,成立正姿势,做完整练习时,可让学生按分解法还原法动作结构呼喊“一二”的声音,提示学生的注意力和操练兴趣。
  (4)个人分组练习法。学生知道动作结构方法后,应多给学生自由练习时间,可采用个人练习、分组练习(3-5人)集体练习,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完整动作,集体动作节奏一致,向左(右)转也可采用以上方法。
  2.降低难度,切合实际,让音乐进入课堂
  体育教材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军事化的要求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例如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这种空间感和本位感较强的动作,对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且对动作刻意的强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诸如此类的高要求还有很多。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教师可以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摆臂时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视做达到要求,在踏步走和齐步走当中加上运动员进行曲进行练习,效果更好,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3.丰富语言,调控情绪
  (1)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在机械的队列队形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2)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体育教育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各学科教育中最频繁的。要使学生掌握一项技术,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动作熟练、准确,口令宏亮、清晰。体育教师从动作上传达的信息有时远比语言来得清楚,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看到了准确的动作,还能感受到形体姿态的美,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
  1.队列队形是体育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国外的体育理论家、学者强调指出,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姿势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哈巴史夫斯克的专家们指出:“挤掉”队列队形练习时间,对急剧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是十分有害的。根据此专家们建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法中,队列队形练习不应少于课时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2.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
  队列队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使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姿势,使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得以正常协调地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对抗而完美地收缩和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减少中小学学生出现的驼背,鸡胸等脊椎、胸廓结构变形等问题,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3.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
  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并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严格要求的队列队形练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4.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校容校貌
  根据我校对广播体操、体育课集队时做到快、静、齐,精神焕发。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加强,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结束语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师必须从主观上重视这一教学内容。然而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练习呈现出单调、枯燥的状况,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学好语音是英语学习入门的关键,本文从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音标教学在小学英语中地位及学习特点,探讨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音标教学 特点 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中是否应进行音标教学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那么,小学进行音标教学是否可行与必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
期刊
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主要手段,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Krashen曾经指出: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只有当学生的听力得以发展时,他们才能对其语言充满自信。由此可见,听力无论是在语言掌握本身,还是在促发动机和调动情感因素方面都非常重要。《大纲》明确规定,“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
期刊
摘 要:“欲立其业,先立其德”。德是决定人生的第一要素。小学数学教学要把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开启智慧的同时,润泽身心,优化品格。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科书 德育教育 内容 方法  西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融入了大量的德育教育题材,广泛分布于教单元主题图、例题、课堂活动、“你知道吗”、综合实践活动和习题中。涵盖爱国、科学、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朗读教学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这直接导致留守学生的增多。留守学生因想念父母,不适应住校生的生活,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的情绪,甚至产生一些心理疾病,尤其是我们山区的孩子,文化活动少,内容不丰富,使其表现得尤为突出
期刊
摘 要:通过文献法、专家访问法等,提出假期生活中安排体育作业是教育和孩子成长的需要。但是实施过程中应合理规避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采用恰当运动,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参与性,让体育作业成为教育中的亮点,而非负担。  关键词:假期 体育作业 实施策略  近二十年来,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肥胖、三高症状低龄化趋势显著,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体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2012年伊始,不少地区,如上海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模式仍然比较落后,课堂缺乏互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这一方面是由于英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刚性压力。在这两点的影响下,使得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的学习方式非常刻板,学习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加强英语学习效果,就需要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
期刊
摘 要:中国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明的道路中,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除了对人才知识技术的要求,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的技术性人才得到了全世界的青睐。心理健康的问题同时凸现出来,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合理结合成为今后教学的风向标,我对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现状怎样以及怎样有效解决心理素质与德育教育分离的现象,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培养提高  一、心理素质的概念  我们在社会发展
期刊
摘 要:整个时代的进步速度飞快,很多事物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与现代学生的思想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了,为了能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教学方法也必须随着改变。本文从传统的示范式教学转变成师生互动教学的角度进行了尝试与实践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体育 合作教育法 教学方法  引言  学校是个大集体,也是个大家庭。而我们的很多学生多数长在温室下,并不会正确地沟通,更不要说如何去合作,通常表现
期刊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有两类学生会受到老师的特别重视,一类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类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由于“问题学生”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常得到老师的关注,相比较而言好学生从小到大都让人羡慕,老师都更宠爱好学生,他们乖巧、听话、成绩好、有上进心、不惹是生非,常常能为班级、老师赢得各种荣誉。但是,正是这些惹眼的光坏掩盖了某些“好学生”人格方面的缺陷和问题。从而导致了一些意想不到事情的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P22—24。  【设计思路】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