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等程律中的科学、艺术和数学r——兼谈朱载堉的声学成就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载堉在自然科学和艺术科学两大领域都做出了划时代成就,取得了当时多项世界第一的学术成果.朱载堉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出十二等程律的人.朱载堉的十二等程律解决了两千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中西乐律学的转调和变调问题,在音乐理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朱载堉科学艺术成果首次进入北京市文、理科数学试卷.朱载堉还造出了一套音高标准器和一套标准律管.朱载堉爱科学不爱王位,终生投身科学和艺术的精神值得学习和继承.
其他文献
编者和试教团队对“计量时间”单元进行多轮试教,总结出主要教学实施建议.应注重单元整体教学;单元起始教学应挖掘学生经验,聚焦单元大问题;探索计时规律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影响实验成败及课堂可行性的各种因素,整合优化实验活动,包括实验器材、方案、展开过程等,助力学生高效完成实验,获得可靠数据,利用直观化的统计图表等引导学生对数据经验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理性认识,同时注意活动间的内在结构,建构相关的科学概念,引领学生思维纵深发展;在制作计时器的教学中要权衡好充分经历与精选内容,领会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单元整理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提出问题,经历猜想,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观察现象,获得结论,再回到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科学自主探究的重要思路.因而,科学实验课一定要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典型材料、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搭建展示学生奇思妙想的平台,让学生先动脑后动手,自主进行科学探究.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积累科学探究经验,强化以学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发展科学素养.
2017年,我国将“技术与工程领域”纳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沙漏》一课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情境,了解沙漏—动手动脑,制作沙漏—检测应用,完善沙漏—发散思维,创意设计”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真正参与并体验根据科学原理制作产品的过程,深刻体会“做”的成功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习真正发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但是当下课堂,教师更多时候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建构,忽略了学生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受阻.在科学课堂活动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比如“巧用任务驱动,打开思维大门”“妙解任务障碍,培养创新思维”“智评制作成果,发展批判思维”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较好地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效果.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地引用相关古诗词,挖掘这些古诗词中的科学知识,解析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科间相关知识的互补,并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文学修养.小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教师可充分利用科学课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由诗引入,效果相当不错.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碰碰植物”,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对其展开分析,提出了明确课程资源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工具、课程资源的整理与归类、筛选并建立资源库等科学开发课程资源的流程,从提高课程资源意识、把握课程本质、重视动态课程资源等方面对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出了参考建议.
在小学科学探究课的教学中引入实验闯关模式,通过层层闯关,将科学课中的探究实验有趣化、形象化.实验闯关模式辅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寻求闯关突破口,进行有效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系统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学位
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形成对科学认知的元认知,可以让学生清晰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程序,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反思单元的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上成功的科学研究案例和反思自己的探究经历,使其更加清晰地认知科学探究方法,更好地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以“主题式”课例研究为依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易操作、有效性强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式.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能引起共同关注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我们便可以将其列为课例研究的主题.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例,通过课例研究,启发教师深入思考,汇聚集体的智慧,确立“主题式”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及其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