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刻不容缓。但目前国内行政机关依然存在效率低下、机构冗杂等弊端。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提高行政机关的办事效能,这两大问题摆在了日益突出的地位。本文考察了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阐述了其科学内涵,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政治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政治改革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而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如何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
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一方面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的新形态。另一方面,它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新经验,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与党在新时期的新任务相适应的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邓小平强调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又要高度重视改革中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二)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形成的背景
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对我国原有体制暴露出重重弊端而亟需变革的迫切需要上。
我国原有的具体政治制度中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弊端,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因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既是对革命战争年代政治体制的改进和发展,又是参照了前苏联当时的政治体制模式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职责融合、注重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强制手段。这种政治体制虽在建立之初,是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且符合我国国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但经过几十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原有政治体制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既包括原有的经济体制要改革,也包括原有的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也必须改革。各项体制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改革必须配套进行。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要实现战略重点转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政治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三)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49-1978)
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指出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有一些党员开始脱离群众;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许多工作人员中,正在滋生着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倾向;党内权力集中,缺少民主等问题。“为此,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关心干部年轻化问题,认为这一问题已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他在1964年作的《关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报告》中指出,干部年轻化问题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带有方针性质的问题。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论述,于时代的局限,尚不系统和完整,没有提到改革的高度。在“文革”期间,邓小平受到迫害,使其对中国政治进行了更深层的理性思考。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就主张要全面整顿,对肆虐数年的派性和无政府主义展开斗争。邓小平的这些工作措施,为后来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做了重要准备。
2.初步形成阶段(1978-1980)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0年8月著名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讲话中他着重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官僚主义这个祸害非克服不可,认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明确地使用“改革”一词。这些思想己触及了政治体制的本质内容,实际上拉开了政治改革的序幕。
3.成熟完善阶段(1980-1997)
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和其他重要会议上,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重要议题,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十三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并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提出要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十四大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把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层面。十五大用专题系统阐发、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并提出要“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博大精深,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1.为什么要进行政治改革
一是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出发,认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这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治改革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他从我国现实的政治状况出发,指出,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这些弊端主要有: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家长制作风盛行,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等。正是这些存在于党和国家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方式上的一些重大缺陷、弊端。严重地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不出来,因而,改革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政治改革的具体化——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认为,政治改革是一个事关全局、难度很大,十分繁杂的问题,需要审慎从事。“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根据他的多次论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一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领导,善于领导的问题。与此相联系,政企也要分开,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权利要下放,调动基层积极性。二是要处理国内人治和法治的关系。三是要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四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制度,人事制度,使干部队伍实现“四化”。五是要继续完善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这包括,继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
3.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是:“第一,巩固社会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这就是说,我们改革政治,就是为了给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动力。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更加充分地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就是要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加完善,使党和国家的权力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更好的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
4.政治改革的进程
关于政治改革的进程。邓小平认为应该是渐进式的而不是激进式的,因为:第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改革的每项政策、措施“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许多障碍,需要审慎从事。”这就是说,政治改革采用渐进式,是由政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第二,中国社会,封建残余思想积淀深厚,经济落后,在这样的国情下,争取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政治改革只能是长期的。
(二)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基本特征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前提和哲学基础,也是邓小平政治思想的显著特征之一。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种种僵化的错误认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推陈出新,开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在稳定中改革
邓小平一再强调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从邓小平的讲话中能充分体现他稳定一词贯穿政治改革思想的始终,他在1980年1月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过去20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同年12月,他在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87年3月,他在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说,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落后状态,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不可能的。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建设。同年6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又说,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是不行的,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那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1989年2月,他在会见美国当时的总统布什时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邓小平的这些讲话,证明了其认为改革需要稳定政治环境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政治改革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而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如何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
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一方面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的新形态。另一方面,它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新经验,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与党在新时期的新任务相适应的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邓小平强调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又要高度重视改革中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二)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形成的背景
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对我国原有体制暴露出重重弊端而亟需变革的迫切需要上。
我国原有的具体政治制度中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弊端,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因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既是对革命战争年代政治体制的改进和发展,又是参照了前苏联当时的政治体制模式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职责融合、注重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强制手段。这种政治体制虽在建立之初,是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且符合我国国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但经过几十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原有政治体制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既包括原有的经济体制要改革,也包括原有的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也必须改革。各项体制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改革必须配套进行。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要实现战略重点转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政治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三)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49-1978)
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指出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有一些党员开始脱离群众;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许多工作人员中,正在滋生着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倾向;党内权力集中,缺少民主等问题。“为此,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关心干部年轻化问题,认为这一问题已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他在1964年作的《关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报告》中指出,干部年轻化问题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带有方针性质的问题。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论述,于时代的局限,尚不系统和完整,没有提到改革的高度。在“文革”期间,邓小平受到迫害,使其对中国政治进行了更深层的理性思考。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就主张要全面整顿,对肆虐数年的派性和无政府主义展开斗争。邓小平的这些工作措施,为后来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做了重要准备。
2.初步形成阶段(1978-1980)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0年8月著名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讲话中他着重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官僚主义这个祸害非克服不可,认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明确地使用“改革”一词。这些思想己触及了政治体制的本质内容,实际上拉开了政治改革的序幕。
3.成熟完善阶段(1980-1997)
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和其他重要会议上,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重要议题,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十三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并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提出要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十四大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把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层面。十五大用专题系统阐发、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并提出要“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想博大精深,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1.为什么要进行政治改革
一是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出发,认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这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治改革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他从我国现实的政治状况出发,指出,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这些弊端主要有: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家长制作风盛行,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等。正是这些存在于党和国家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方式上的一些重大缺陷、弊端。严重地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不出来,因而,改革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政治改革的具体化——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认为,政治改革是一个事关全局、难度很大,十分繁杂的问题,需要审慎从事。“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根据他的多次论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一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领导,善于领导的问题。与此相联系,政企也要分开,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权利要下放,调动基层积极性。二是要处理国内人治和法治的关系。三是要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四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制度,人事制度,使干部队伍实现“四化”。五是要继续完善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这包括,继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
3.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是:“第一,巩固社会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这就是说,我们改革政治,就是为了给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动力。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更加充分地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就是要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加完善,使党和国家的权力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更好的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
4.政治改革的进程
关于政治改革的进程。邓小平认为应该是渐进式的而不是激进式的,因为:第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改革的每项政策、措施“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许多障碍,需要审慎从事。”这就是说,政治改革采用渐进式,是由政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第二,中国社会,封建残余思想积淀深厚,经济落后,在这样的国情下,争取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政治改革只能是长期的。
(二)邓小平政治改革思想的基本特征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前提和哲学基础,也是邓小平政治思想的显著特征之一。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种种僵化的错误认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推陈出新,开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在稳定中改革
邓小平一再强调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从邓小平的讲话中能充分体现他稳定一词贯穿政治改革思想的始终,他在1980年1月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过去20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同年12月,他在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87年3月,他在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说,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落后状态,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不可能的。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建设。同年6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又说,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是不行的,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那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1989年2月,他在会见美国当时的总统布什时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邓小平的这些讲话,证明了其认为改革需要稳定政治环境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