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解释,语文解释应当围绕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达到透过表面现象而发现本质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解释;文本;语言;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0-0018-02
语文教学是维系着教师、学生、文本、环境四要素的复杂系统,离不开解释,也离不开解释学。“解释学的出发点是构筑桥梁,在过去中重新发现最好的东西”[1]。现就语文解释的角度谈语文解释的手段与目的。
一、倾听文本作者的声音是手段,不是目的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筛选出来的文本加以解释,该解释需要解释者用专注的心态向文本作者发出的声音靠近,触摸到文词背后作者的骨气、人格和灵魂。语文解释的完成靠解释者对被解释者的以心趋心和以心追意,可谓:用我心度你心,始知意义深;用我情悟你情,方悟是真情;用我语传你语,更见心中语。不认真倾听文本作者的声音,难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解释。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筛选的文本的意义加以重组,用批判的眼光穿透作者留下的文本,重组作者声音的知识层面、意义层面和语法层面,形成语文学科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建构。语文解释应当完成对语文教学文本内容上的重新挑选,从作者发出的声音中剔除浅见和杂音,找到适合完善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纯正声音,帮助学生建构起语文学习所必要的知识观、能力观和价值观。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筛选的文本加以改进,用形象思维和语文特有的想象穿透力去融化作者发出的声音的抽象部分,进而挖掘出声音潜在的思维逻辑结构,实现语文学科面向生活、还原生活和和重塑生活的可能性。语文解释尤其强调对生活的理解,但“理解并不是一种复制的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2]。因此,不进行对文本生活意义的重新改写,就无法融入解释者的生活;不融入解释者的生活,就无法盘活文本作者的生活,不盘活文本作者的生活,就无法更新解释者的生活。语文解释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解释者能够更好地生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倾听文本作者的声音是解释者走入语文世界的手段和前提,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解释者思想的丰富、情感的丰富、能力的丰富、生活的丰富才是语文解释的目的。
二、交流师生间的看法是手段、不是目的
语文解释所形成的理解是师生之间在文本意义上的思想交流,该思想交流必须借助语言来完成。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不断地对语文文本加以解释和再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语言所揭示的一切意义都对它的解释者提出新的问题,向那些受到这种意义挑战的人提出新的答案,并在回答辩证法中深化它的意义”[3]。在对解释的反思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界限和自己地位的相对性时,才能获得其真正的创造性”[4]。
因此,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因语文解释的不可穷尽而呈现出永无止境。师生之间思想交流的成败,要看师生之间是否彼此发出了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善意的语言。从表层来看,语文解释势必存在语言意义上的碰撞、分歧与冲突,甚至会因为意见相左之故而导致语言意义理解上的矛盾加深和升级。从深层次看,语言意义理解上的矛盾的不可调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解释者所操持的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经验产生的不同理解。语文解释的目的是通过交流这些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众多的对生活经验的不同层面的理解,从而达到更新观念、重新塑人之目的。
在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性地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5]。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唯有敞开心灵对话、排除偏见和沟通歧见,才有可能真正达成语文解释上的良好效果。究其实质,语文解释其实是向心的运动,其实是向师生心灵深处的犁耕,其实是向师生智慧土壤中的播种。所以,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不应当看教师的讲解倾吐多么具有深度,也不应当看师生的思维和想象多么具有一致性与和谐相生度。而只能应当看师生参与解释的心灵真诚度、自由度和广泛度。
但是,师生之间交流相互看法只能是语文学习的手段,只能是进行语文解释的途径与方法,并不是语文解释的最终目的。语文解释的最终目的是心灵的改变而不是投入,因为心灵的真诚、自由和广泛仅仅是改变师生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手段,而师生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改变常常跃出在课堂之外。其实课堂之内的语文解释立足于学,课堂之外的一切行为倾向于用,语文解释的真正目的在于连接好学与用的桥梁,达到学以致用的可能性。王国维曾说:“凡学皆无用也,皆有用也”[6]语文解释的有用之处在于“立人”,从能力上、思想上、感情上、行为方式上培养面向未来的完善之人。要达到未来社会的完善之人,就语文学科而言,要看他过去看了什么书、现在正在看什么书和将来渴望看什么书。语文教师在语文解释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过去看什么书做好评价、现在看什么书做好指导点拨和将来看什么书做好规划设计。这些既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语文解释的目的。
三、探讨语言的规律是手段,不是目的
语文解释是师生围绕文本的语言交流,师生共同探索着语言的规律,“理解在本质上是语言的”[7],但理解活动并非冻结在固定不变的语言之中,“语言在具体运用中具有不断自我超越的性质”[8]。因而语文解释并不是为了探讨语言的规律,而是为了探寻语言具体运用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语文解释学其实就是研究语文如何理解和运用理解的科学。尽管一切运用的背后都暗藏着难以逾越的规律,尽管语文解释中时常不经意地发现语言潜在的规律,但语文教学和语文解释毕竟不是语言客观规律的专门研究,之所以如此,因为语文学科的主要部分文学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史学,而是“若夫知识道理之不能表以议论,而但可表以情感者,与夫不能求诸实地,而但可求诸想象者”[9]。
所以,语文解释以语言规律的揭示为手段,以语感能力的培养为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具体语言运用能力为期待,以反复的文本语言形式的触摸打磨和反思质疑为方法,以感悟和理解文本语言形式的美感为依托,以创意体察和灵活运用文本富有特征的语言为动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辨识、感悟、妙用文本语言的风格与长处,从而实现语文解释的根本目的。
因为语言规律具有多变性、适当性、恰切适用性,语文解释对语言形式的领悟与把握也因文本而异、因文体而异和因学生身心阶段而异。不同的文本一定有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不同的文体一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标准,不同身心阶段的学生一定有不同的语言运用诉求,那么语文解释就应当在语言形式的探求上表现出适度的弹性和适当的可变性。所以,在探索语文文本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上,应当推测和判断出多样的写的角度和途径,应当尽量开辟出语言形式千变万化的可能性。即便是对经典名篇的语言形式的探索,也应当呈现出多变性与灵活度。例如《背影》中多次出现的对父亲背影的描述,就不能纯粹解释成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而应当看到其中夹杂的朱自清受“背影”影响而形成的做人品格和人生方式,因为文本想透露的是作者绝不会因父亲的“背影”思想简单化,相反的是领悟出近似父亲的为人上的特立独行和待人上的真诚关爱。
四、达成理解的共识是手段,不是目的
理解是对语文文本解释的手段,达成理解的共识却并不意味着对文本理解的完成。其实真正的理解是一种对别人意见的容忍,是一种对自我见解的有意克制,因此语文课堂上真正的理解就应当充斥洋溢着不同理解的心灵声音。越是成功的语文课堂,越可能出现“众声喧哗”的理解,越是对语言形式的不同角度的观察与体认;越是不成功的课堂,越容易形成“千口一腔”、“千人一面”的结论。语文解释上既有对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上的相同理解,还要有对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上的差异理解,还要允许对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的不太理解。
承认理解的相通性,就必然承认达成理解共识的可能性。这是达成语文理解上的手段,否则语文解释变得无法理解。语文解释的目的是找到达成理解共识的范围与条件,是找到产生理解差异的原因,是找到多样理解的可能性和现实操作性。因此,真正的理解是不会有最高明的见解,是对“众声喧哗”式的理解的调解,是体验到理解的艰难曲折、甚至不能理解。
总之,语文解释以倾听文本作者的声音为手段,以交流师生间的看法为手段,以探讨语言的规律为手段,达成师生思想的丰富、情感的丰富、能力的丰富和生活的丰富,达到重新塑人,实现真正的相互理解。
参考文献:
[1][2][3][4][7][8] [德]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7.12,17,25,22,23,
24.
[5]张大玲,张堡选.中国教育年报[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1月版,163.
[6][9]洪治纲编.王国维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12月版,258.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解释;文本;语言;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0-0018-02
语文教学是维系着教师、学生、文本、环境四要素的复杂系统,离不开解释,也离不开解释学。“解释学的出发点是构筑桥梁,在过去中重新发现最好的东西”[1]。现就语文解释的角度谈语文解释的手段与目的。
一、倾听文本作者的声音是手段,不是目的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筛选出来的文本加以解释,该解释需要解释者用专注的心态向文本作者发出的声音靠近,触摸到文词背后作者的骨气、人格和灵魂。语文解释的完成靠解释者对被解释者的以心趋心和以心追意,可谓:用我心度你心,始知意义深;用我情悟你情,方悟是真情;用我语传你语,更见心中语。不认真倾听文本作者的声音,难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解释。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筛选的文本的意义加以重组,用批判的眼光穿透作者留下的文本,重组作者声音的知识层面、意义层面和语法层面,形成语文学科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建构。语文解释应当完成对语文教学文本内容上的重新挑选,从作者发出的声音中剔除浅见和杂音,找到适合完善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纯正声音,帮助学生建构起语文学习所必要的知识观、能力观和价值观。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筛选的文本加以改进,用形象思维和语文特有的想象穿透力去融化作者发出的声音的抽象部分,进而挖掘出声音潜在的思维逻辑结构,实现语文学科面向生活、还原生活和和重塑生活的可能性。语文解释尤其强调对生活的理解,但“理解并不是一种复制的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2]。因此,不进行对文本生活意义的重新改写,就无法融入解释者的生活;不融入解释者的生活,就无法盘活文本作者的生活,不盘活文本作者的生活,就无法更新解释者的生活。语文解释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解释者能够更好地生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倾听文本作者的声音是解释者走入语文世界的手段和前提,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解释者思想的丰富、情感的丰富、能力的丰富、生活的丰富才是语文解释的目的。
二、交流师生间的看法是手段、不是目的
语文解释所形成的理解是师生之间在文本意义上的思想交流,该思想交流必须借助语言来完成。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不断地对语文文本加以解释和再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语言所揭示的一切意义都对它的解释者提出新的问题,向那些受到这种意义挑战的人提出新的答案,并在回答辩证法中深化它的意义”[3]。在对解释的反思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界限和自己地位的相对性时,才能获得其真正的创造性”[4]。
因此,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因语文解释的不可穷尽而呈现出永无止境。师生之间思想交流的成败,要看师生之间是否彼此发出了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善意的语言。从表层来看,语文解释势必存在语言意义上的碰撞、分歧与冲突,甚至会因为意见相左之故而导致语言意义理解上的矛盾加深和升级。从深层次看,语言意义理解上的矛盾的不可调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解释者所操持的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经验产生的不同理解。语文解释的目的是通过交流这些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众多的对生活经验的不同层面的理解,从而达到更新观念、重新塑人之目的。
在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性地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5]。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唯有敞开心灵对话、排除偏见和沟通歧见,才有可能真正达成语文解释上的良好效果。究其实质,语文解释其实是向心的运动,其实是向师生心灵深处的犁耕,其实是向师生智慧土壤中的播种。所以,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不应当看教师的讲解倾吐多么具有深度,也不应当看师生的思维和想象多么具有一致性与和谐相生度。而只能应当看师生参与解释的心灵真诚度、自由度和广泛度。
但是,师生之间交流相互看法只能是语文学习的手段,只能是进行语文解释的途径与方法,并不是语文解释的最终目的。语文解释的最终目的是心灵的改变而不是投入,因为心灵的真诚、自由和广泛仅仅是改变师生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手段,而师生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改变常常跃出在课堂之外。其实课堂之内的语文解释立足于学,课堂之外的一切行为倾向于用,语文解释的真正目的在于连接好学与用的桥梁,达到学以致用的可能性。王国维曾说:“凡学皆无用也,皆有用也”[6]语文解释的有用之处在于“立人”,从能力上、思想上、感情上、行为方式上培养面向未来的完善之人。要达到未来社会的完善之人,就语文学科而言,要看他过去看了什么书、现在正在看什么书和将来渴望看什么书。语文教师在语文解释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过去看什么书做好评价、现在看什么书做好指导点拨和将来看什么书做好规划设计。这些既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语文解释的目的。
三、探讨语言的规律是手段,不是目的
语文解释是师生围绕文本的语言交流,师生共同探索着语言的规律,“理解在本质上是语言的”[7],但理解活动并非冻结在固定不变的语言之中,“语言在具体运用中具有不断自我超越的性质”[8]。因而语文解释并不是为了探讨语言的规律,而是为了探寻语言具体运用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语文解释学其实就是研究语文如何理解和运用理解的科学。尽管一切运用的背后都暗藏着难以逾越的规律,尽管语文解释中时常不经意地发现语言潜在的规律,但语文教学和语文解释毕竟不是语言客观规律的专门研究,之所以如此,因为语文学科的主要部分文学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史学,而是“若夫知识道理之不能表以议论,而但可表以情感者,与夫不能求诸实地,而但可求诸想象者”[9]。
所以,语文解释以语言规律的揭示为手段,以语感能力的培养为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具体语言运用能力为期待,以反复的文本语言形式的触摸打磨和反思质疑为方法,以感悟和理解文本语言形式的美感为依托,以创意体察和灵活运用文本富有特征的语言为动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辨识、感悟、妙用文本语言的风格与长处,从而实现语文解释的根本目的。
因为语言规律具有多变性、适当性、恰切适用性,语文解释对语言形式的领悟与把握也因文本而异、因文体而异和因学生身心阶段而异。不同的文本一定有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不同的文体一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标准,不同身心阶段的学生一定有不同的语言运用诉求,那么语文解释就应当在语言形式的探求上表现出适度的弹性和适当的可变性。所以,在探索语文文本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上,应当推测和判断出多样的写的角度和途径,应当尽量开辟出语言形式千变万化的可能性。即便是对经典名篇的语言形式的探索,也应当呈现出多变性与灵活度。例如《背影》中多次出现的对父亲背影的描述,就不能纯粹解释成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而应当看到其中夹杂的朱自清受“背影”影响而形成的做人品格和人生方式,因为文本想透露的是作者绝不会因父亲的“背影”思想简单化,相反的是领悟出近似父亲的为人上的特立独行和待人上的真诚关爱。
四、达成理解的共识是手段,不是目的
理解是对语文文本解释的手段,达成理解的共识却并不意味着对文本理解的完成。其实真正的理解是一种对别人意见的容忍,是一种对自我见解的有意克制,因此语文课堂上真正的理解就应当充斥洋溢着不同理解的心灵声音。越是成功的语文课堂,越可能出现“众声喧哗”的理解,越是对语言形式的不同角度的观察与体认;越是不成功的课堂,越容易形成“千口一腔”、“千人一面”的结论。语文解释上既有对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上的相同理解,还要有对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上的差异理解,还要允许对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的不太理解。
承认理解的相通性,就必然承认达成理解共识的可能性。这是达成语文理解上的手段,否则语文解释变得无法理解。语文解释的目的是找到达成理解共识的范围与条件,是找到产生理解差异的原因,是找到多样理解的可能性和现实操作性。因此,真正的理解是不会有最高明的见解,是对“众声喧哗”式的理解的调解,是体验到理解的艰难曲折、甚至不能理解。
总之,语文解释以倾听文本作者的声音为手段,以交流师生间的看法为手段,以探讨语言的规律为手段,达成师生思想的丰富、情感的丰富、能力的丰富和生活的丰富,达到重新塑人,实现真正的相互理解。
参考文献:
[1][2][3][4][7][8] [德]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7.12,17,25,22,23,
24.
[5]张大玲,张堡选.中国教育年报[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1月版,163.
[6][9]洪治纲编.王国维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12月版,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