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朋友出差来杭州,聊天时讨论起房地产行业趋势,他提醒我关注商业地产领域,认为商业地产积聚了严重的泡沫,并可能会最早破裂---他的提醒对我颇有触动,我之前对房地产领域的描述过于一般化,忽视了分层市场的不同表现形式,可见不同的人对信息各有盲点和敏感点,认知过程必然包括了偏见和谬误。
如果把房地产行业类分成商业地产和住宅类地产,基于一些显而易见的理由,前者的泡沫实质上会比后者的泡沫更加严重,这个结论可以从土地出让机制,商业形态变迁以及经济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推演。
居住类地产的土地出让机制相对比较成熟,土地招拍挂机制会想到透明和规范,但商业地产的土地出让,显然和地方政府的区域规划,招商引资任务,商业格局改造,城市形象提升等考量紧密相关,因此商业地产的土地出让过程反映了更强烈的地方政府色彩,这其中大量的灰色空间不仅仅表现为官场腐败,更重要的是反映地方官僚好大喜功的政治偏好。在这种背景下,土地价格往往可以以各种名目折让,不反映正常的市场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积极运作之下,事实上还有很多与此相类似瞒天过海的土地出让方式。这其中包括旅游地产,教育地产,科技地产,文化艺术等等名目,都是开发商制造概念,和地方政府巧妙勾兑,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土地。如果运气不错,有些项目也可以做得风生水起的,但是大多数类似项目,都是变相的侵占原土地所有人的利益。土地这种基本要素的管控和价格扭曲是诸多地产乱象的根源。
在上述土地出让机制驱动下,商业地产的泡沫被快速吹大。根据有关研究,2008年以来,商业地产投资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速,特别是2010年住宅领域限购、限贷政策实施后,商业地产增速达到了30%,高于房地产行业投资平均增速;2011年商业地产投资达到7424亿元,同比增长31%;2012年商业地产投资略有放缓,但增幅依然达到25%,2013年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将是我国商业地产前所未有的、一拨接一拨的供应高峰期(《证券时报》 李宇嘉)。
温州商业地产泡沫已经形同破裂,而商业地产泡沫的主要推手,就是地方官僚雄心勃勃的政策偏好。根据网络上资料,2011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划定了一个“温州大都市的宏伟蓝图”,2011年出台的《温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温州规划了5个城市级商业中心、10条特色商业街、20个城市综合体。这种不顾需求端的规律,通过压低要素价格来达成交易的方式必然刺激额外的供应,导致更多资本追逐其中,这是商业地产泡沫的根源之一。
谈到商业地产,当然不得不考虑商业形态的变化,毫无疑问,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网络购物的兴起,马云和王健林的赌局就是这种商业形态变迁的最佳表征。
网络购物最终将在商业版图上占据多大比例,目前尚难以预言,但是其对线下商业地产的冲击则是显明的事实。网络购物中比较大的品类,如服装,电器等等已经极大的影响了线下门店的销售收入,也显著了影响了一些知名商业街的租金。
从更宏观的视角,中国的商业泡沫程度还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相关。这些年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虽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但消费占整个经济体的比例依旧很低,中国还是一个投资驱动的经济体---商业地产本身就是投资驱动的一个表现。通货膨胀导致财富再分配,广义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和支付能力都没有上升,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引擎,依然疲软,作为消费载体之一的商业地产需求增幅有限,而如此同时,庞大的商业地产源源不断的入市,这意味着商业地产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泡沫化压力。
分析商业地产的泡沫演变,还需要分析其背后的产权结构。不同的产权结构,会引导地产泡沫沿不同逻辑演化。大抵上,商业地产目前大抵有三类产权形式,外资,国资和民资。
外资企业,尤其是以港资为主,他们在一线城市投资开发了很多商业楼宇,如果泡沫破裂,投资人需要为之埋单。事实上,精明的李嘉诚先生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泡沫破裂前景,开始抛售包括商业地产在内的诸多物业,引发了市场诸多疑虑。当然,总体来说,这资背景的商业地产,其商业运营的经验更加丰富,其融资能力更为国际化,具有更强的抗商业周期的能力,即使泡沫破裂,其损失不会转嫁到国内民众身上。
另外一类是国资所属的商业地产,他们基本是顺着计划经济时代商业厅/局系统沿袭改制而成的商业集团,拥有很多优质商业地产资源,大量商业地产闲置或者耗散的同时,又有大量新建的商业地产入市。很多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CBD,商业特色街区,旅游商业网点等等都是这个过程的产物,不过由于国资背景的商业集团缺乏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楼宇烂尾,资源闲置等现象屡见不鲜。笔者经常路过的杭州湖滨商业街区就是一个典型。在政府意志改造下,这里力图成为国际品牌高地,各种国际大牌进进出出,但是由于交易冷清,店铺似乎沦为广告展示,根本无法支付成本。类似这种政府主导的商业特色街区,其实各地都有案例,这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型鬼城,把巨大的资源都套牢在其中。在这个意义上,商业地产的过剩,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目前活跃的还有民资背景的商业地产,总体来说,由于民资背景的产权逻辑,在商业地产上姿态比较保守,而万达可能是其中的例外。万达在商业地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似乎并没有太多优势,其核心优势依然是建立在土地成本和地方政府资源上。鉴于万达的体量和全国性的布局,商业地产的泡沫起伏自然会对万达形成强烈的冲击,其持续经营能力和融资能力是否能经受商业周期的考验,就不得而知了。
上述对商业地产现状的一些描述,可以确定商业地产已经存在着严重的泡沫。那么商业地产泡沫是否会首先破灭?对于这种结论,我是持保留意见的,为了描述的方便,人们可以通过区别商业地产和居住类地产,但是从金融的角度,这种区别就消失了,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各种各样的地产项目都已经融入到金融体系中了,泡沫化程度更深的领域未必就是更容易破裂的领域,鉴于地方政府更深入的介入,商业地产的融资能力会比一般的房地产项目更为强大,更有能力推迟泡沫的破裂。只是推迟的泡沫破裂往往更加会猛烈,带来更多的负面遗产,这个话题,得留待后续文字去叙述了。
如果把房地产行业类分成商业地产和住宅类地产,基于一些显而易见的理由,前者的泡沫实质上会比后者的泡沫更加严重,这个结论可以从土地出让机制,商业形态变迁以及经济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推演。
居住类地产的土地出让机制相对比较成熟,土地招拍挂机制会想到透明和规范,但商业地产的土地出让,显然和地方政府的区域规划,招商引资任务,商业格局改造,城市形象提升等考量紧密相关,因此商业地产的土地出让过程反映了更强烈的地方政府色彩,这其中大量的灰色空间不仅仅表现为官场腐败,更重要的是反映地方官僚好大喜功的政治偏好。在这种背景下,土地价格往往可以以各种名目折让,不反映正常的市场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积极运作之下,事实上还有很多与此相类似瞒天过海的土地出让方式。这其中包括旅游地产,教育地产,科技地产,文化艺术等等名目,都是开发商制造概念,和地方政府巧妙勾兑,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土地。如果运气不错,有些项目也可以做得风生水起的,但是大多数类似项目,都是变相的侵占原土地所有人的利益。土地这种基本要素的管控和价格扭曲是诸多地产乱象的根源。
在上述土地出让机制驱动下,商业地产的泡沫被快速吹大。根据有关研究,2008年以来,商业地产投资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速,特别是2010年住宅领域限购、限贷政策实施后,商业地产增速达到了30%,高于房地产行业投资平均增速;2011年商业地产投资达到7424亿元,同比增长31%;2012年商业地产投资略有放缓,但增幅依然达到25%,2013年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将是我国商业地产前所未有的、一拨接一拨的供应高峰期(《证券时报》 李宇嘉)。
温州商业地产泡沫已经形同破裂,而商业地产泡沫的主要推手,就是地方官僚雄心勃勃的政策偏好。根据网络上资料,2011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划定了一个“温州大都市的宏伟蓝图”,2011年出台的《温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温州规划了5个城市级商业中心、10条特色商业街、20个城市综合体。这种不顾需求端的规律,通过压低要素价格来达成交易的方式必然刺激额外的供应,导致更多资本追逐其中,这是商业地产泡沫的根源之一。
谈到商业地产,当然不得不考虑商业形态的变化,毫无疑问,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网络购物的兴起,马云和王健林的赌局就是这种商业形态变迁的最佳表征。
网络购物最终将在商业版图上占据多大比例,目前尚难以预言,但是其对线下商业地产的冲击则是显明的事实。网络购物中比较大的品类,如服装,电器等等已经极大的影响了线下门店的销售收入,也显著了影响了一些知名商业街的租金。
从更宏观的视角,中国的商业泡沫程度还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相关。这些年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虽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但消费占整个经济体的比例依旧很低,中国还是一个投资驱动的经济体---商业地产本身就是投资驱动的一个表现。通货膨胀导致财富再分配,广义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和支付能力都没有上升,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引擎,依然疲软,作为消费载体之一的商业地产需求增幅有限,而如此同时,庞大的商业地产源源不断的入市,这意味着商业地产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泡沫化压力。
分析商业地产的泡沫演变,还需要分析其背后的产权结构。不同的产权结构,会引导地产泡沫沿不同逻辑演化。大抵上,商业地产目前大抵有三类产权形式,外资,国资和民资。
外资企业,尤其是以港资为主,他们在一线城市投资开发了很多商业楼宇,如果泡沫破裂,投资人需要为之埋单。事实上,精明的李嘉诚先生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泡沫破裂前景,开始抛售包括商业地产在内的诸多物业,引发了市场诸多疑虑。当然,总体来说,这资背景的商业地产,其商业运营的经验更加丰富,其融资能力更为国际化,具有更强的抗商业周期的能力,即使泡沫破裂,其损失不会转嫁到国内民众身上。
另外一类是国资所属的商业地产,他们基本是顺着计划经济时代商业厅/局系统沿袭改制而成的商业集团,拥有很多优质商业地产资源,大量商业地产闲置或者耗散的同时,又有大量新建的商业地产入市。很多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CBD,商业特色街区,旅游商业网点等等都是这个过程的产物,不过由于国资背景的商业集团缺乏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楼宇烂尾,资源闲置等现象屡见不鲜。笔者经常路过的杭州湖滨商业街区就是一个典型。在政府意志改造下,这里力图成为国际品牌高地,各种国际大牌进进出出,但是由于交易冷清,店铺似乎沦为广告展示,根本无法支付成本。类似这种政府主导的商业特色街区,其实各地都有案例,这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型鬼城,把巨大的资源都套牢在其中。在这个意义上,商业地产的过剩,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目前活跃的还有民资背景的商业地产,总体来说,由于民资背景的产权逻辑,在商业地产上姿态比较保守,而万达可能是其中的例外。万达在商业地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似乎并没有太多优势,其核心优势依然是建立在土地成本和地方政府资源上。鉴于万达的体量和全国性的布局,商业地产的泡沫起伏自然会对万达形成强烈的冲击,其持续经营能力和融资能力是否能经受商业周期的考验,就不得而知了。
上述对商业地产现状的一些描述,可以确定商业地产已经存在着严重的泡沫。那么商业地产泡沫是否会首先破灭?对于这种结论,我是持保留意见的,为了描述的方便,人们可以通过区别商业地产和居住类地产,但是从金融的角度,这种区别就消失了,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各种各样的地产项目都已经融入到金融体系中了,泡沫化程度更深的领域未必就是更容易破裂的领域,鉴于地方政府更深入的介入,商业地产的融资能力会比一般的房地产项目更为强大,更有能力推迟泡沫的破裂。只是推迟的泡沫破裂往往更加会猛烈,带来更多的负面遗产,这个话题,得留待后续文字去叙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