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春天,从东北边陲军营里走出来一个“80后”青年士官,他阳光灿烂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带着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3月10日,全国“两会”期间,作为解放军代表团五名来自基层的士官代表之一,他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胡总书记勉励他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再立新功。他,就是被誉为“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的沈阳军区某高炮团修理连二级士官向南林。
读他燃烧似火的青春故事,我们收获着一种与时代同行的温暖和感动;听他亮丽如歌的赤诚话语,我们感受到一种与高尚为伍的荣光和骄傲。
豪情满怀,笑谈人生挫折
向南林的成长道路就像他故乡巴山陡峭崎岖的山路一样坎坷:18岁,家贫辍学,“大学梦”破灭;20岁,无缘报考军校,“军官梦”难圆;22岁,士官学校毕业,却因机构改革留枝愿望落空;24岁后,又多次与提干的机会擦肩而过……面对一次次挫折,向南林不放弃、不抛弃、愈挫愈勇,最终成功实现了“士兵突击”。在与大学生的一次座谈中,谈及自己“且把挫折当磨砺”的人生经历时,向南林这样说:“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多换几个角度来看看,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个积极的人。一分法看不清,两分法变聪明,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生智慧吧!面对挫折,我们不要沮丧,更不要哭泣。因为沮丧抚平不了伤口,而泪水也不能洗刷失败。只有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将挫折当成前进路上的考验,化为成功路上的动力,学会在挫折中清醒,在挫折中奋起,才能走向新的成功。既然成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那就成为将军手中的一柄利剑,一朝亮剑,就剑指所向,不辱使命。”
这段话说出了一个年轻士兵的豪情壮志。流行语“积极的人。像太阳……”,信手拈来,灵活引用,形象说明积极心态的重要;“一分法看不清,两分法变聪明”,通俗道出多角度看问题的辩证法。无单调板滞之病,有流转变化之妙。最后一句话,明确表达了“小兵也要干大事”的信心和决心,以“利剑”作比喻,准确、生动、传神,凸显“不辱使命”的军人气度。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给人以强烈的心灵冲击和震撼。
趣味横生,巧释科学理论
向南林爱学习。在如饥似渴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他还对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情有独钟,既喜欢学,也善于讲。从2003年至今,他担任驻地20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先后40余次为部队和驻地学校作辅导报告。他解读科学理论的话语通俗易懂,被战士们戏称为“向氏语录”。
有个战士刚被分配到连队炊事班时,很是沮丧,吵着闹着要回家:“成天跟锅碗瓢盆打交道,能有什么发展?”一向南林闻讯后与他谈心:“不要小看了炊事工作。这个工作做好了也是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拿蒸馒头来说,把面和碱比例调适中,揉匀了,就是‘协调’;蒸出的馒头香味可口,大家都愿意吃,就是‘以人为本’;定期弄点粗粮调剂调剂,就是‘全面发展’。你还能说这跟‘发展’没有联系吗?”
向南林劝人,并没有就“炊事”论“炊事”,更没有掉“书袋”,卖弄观点和深奥的条条框框,而是紧密贴近战士生活,用生活化的事例,通俗化的语言,将“科学发展观”与“炊事工作”勾连起来,进行生动有趣的诠释,既易于理解,又容易让人接受。如此妙趣横生的话,如醍醐灌顶,似甘露洒心,使这位新兵茅塞顿开,心地豁然。
琵琶反弹,思辨发展壮大
学而不思则罔。向南林不但好学,而且善思。他认为,深思才能有远虑,才能保持清醒不盲从,说话不人云亦云。做事不随波逐流。他把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置于案头,一有空闲就翻阅研读。渐渐地。向南林看问题的眼光变了,说起话来也很“哲学”。在一次理论学习辅导课上,谈到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时,他这样说:“事物的发展,通常是呈‘壮大’之势。因此‘发展壮大’,总是联为一词,用得比较普遍。然而细细琢磨起来,也不尽然。有些发展也呈现出‘状小’之势。如,为千家万户必备的感冒药品,已从前些年‘一日三包’的银翘散冲剂,发展到如今‘早一粒晚一粒’的康泰克缓释胶囊;电子计算机在40年前曾是庞然大物,体积大如房屋,而如今却随手可提。党的指导思想摒弃了‘左’的束缚后,思想战线搞运动式的做法也发展成了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因此。认识发展和壮大,要用辩证的思想,不能简单草率。”
在这里,他用的是反弹琵琶的技巧:从事物发展的常势状态——“壮大”,引申出事物发展的另类状态——“状小”,进行反向思维,思辨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态势。接下来三个例证,感冒药品、电子计算机、思想工作,举例由实到虚,形象准确,十分贴切地印证了事物发展“状小”之势。不破不立,有了这种求异的新思维,“认识发展和壮大,要用辩证的思想”的观点才会成立。如此琵琶反弹,思辨发展壮大,观点出新,谈话出彩,很有吸引力。
文采斐然,妙论心灵尘埃
“80后”一代,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崇尚自我,个性张扬,社会上对此褒贬不一。但同为“80后”,向南林却被人们褒奖为勇往直前的“理想火炬手”,闪耀着美德之光的“军人道德名片”。那么,面对如此纷繁的世界,如何让自己青春的心灵不生长杂草,只开放美丽芬芳的花朵?在一次与战友交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心得体会时,向南林这样说:“器物放置时间长了,不经常擦拭就会有积尘。人的心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什么是心灵尘埃?心灵尘埃又从何而来?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低俗的道德标准,扭曲的人生追求,松弛的思想防线,这些都是衍生心灵尘埃的源头。要常常拂拭心灵,不让心灵落浮尘、生污垢;要常常拂拭心灵,多些自警、少些自负,多些自律、少些自得,多些自省、少些自喜,多些自信、少些自卑;要常常拂拭心灵,让心灵始终保持一份纯洁与真诚。”
向南林侃侃而谈,从三个层面巧言妙论修身之道:首先从“器物久置不擦拭就有积尘”这一生活现象切入话题。接下来采用设问形式,自问自答,从几方面追根溯源,探析心灵尘埃衍生的原因。最后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如何做才能保持心灵的“纯洁与真诚”。向南林阐释“心灵尘埃”,虽取意于斯,却不拘泥于此,推陈出新,文采斐然,与这段佛家偈语有同工异曲之妙!
向南林的言谈话语,见情见理,亦庄亦谐,平凡朴实却闪耀着哲理的光辉,既唱响了一曲“小士兵、大作为”的当代中国士兵之歌,也向人们展示了共和国“80后”一代聪慧而又进取、忠诚而又清醒的精神风貌。我们有理由坚信,有了这种精神支撑的新一代,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必将充满希望,一片光明!
编辑 陈霖
读他燃烧似火的青春故事,我们收获着一种与时代同行的温暖和感动;听他亮丽如歌的赤诚话语,我们感受到一种与高尚为伍的荣光和骄傲。
豪情满怀,笑谈人生挫折
向南林的成长道路就像他故乡巴山陡峭崎岖的山路一样坎坷:18岁,家贫辍学,“大学梦”破灭;20岁,无缘报考军校,“军官梦”难圆;22岁,士官学校毕业,却因机构改革留枝愿望落空;24岁后,又多次与提干的机会擦肩而过……面对一次次挫折,向南林不放弃、不抛弃、愈挫愈勇,最终成功实现了“士兵突击”。在与大学生的一次座谈中,谈及自己“且把挫折当磨砺”的人生经历时,向南林这样说:“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多换几个角度来看看,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个积极的人。一分法看不清,两分法变聪明,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生智慧吧!面对挫折,我们不要沮丧,更不要哭泣。因为沮丧抚平不了伤口,而泪水也不能洗刷失败。只有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将挫折当成前进路上的考验,化为成功路上的动力,学会在挫折中清醒,在挫折中奋起,才能走向新的成功。既然成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那就成为将军手中的一柄利剑,一朝亮剑,就剑指所向,不辱使命。”
这段话说出了一个年轻士兵的豪情壮志。流行语“积极的人。像太阳……”,信手拈来,灵活引用,形象说明积极心态的重要;“一分法看不清,两分法变聪明”,通俗道出多角度看问题的辩证法。无单调板滞之病,有流转变化之妙。最后一句话,明确表达了“小兵也要干大事”的信心和决心,以“利剑”作比喻,准确、生动、传神,凸显“不辱使命”的军人气度。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给人以强烈的心灵冲击和震撼。
趣味横生,巧释科学理论
向南林爱学习。在如饥似渴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他还对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情有独钟,既喜欢学,也善于讲。从2003年至今,他担任驻地20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先后40余次为部队和驻地学校作辅导报告。他解读科学理论的话语通俗易懂,被战士们戏称为“向氏语录”。
有个战士刚被分配到连队炊事班时,很是沮丧,吵着闹着要回家:“成天跟锅碗瓢盆打交道,能有什么发展?”一向南林闻讯后与他谈心:“不要小看了炊事工作。这个工作做好了也是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拿蒸馒头来说,把面和碱比例调适中,揉匀了,就是‘协调’;蒸出的馒头香味可口,大家都愿意吃,就是‘以人为本’;定期弄点粗粮调剂调剂,就是‘全面发展’。你还能说这跟‘发展’没有联系吗?”
向南林劝人,并没有就“炊事”论“炊事”,更没有掉“书袋”,卖弄观点和深奥的条条框框,而是紧密贴近战士生活,用生活化的事例,通俗化的语言,将“科学发展观”与“炊事工作”勾连起来,进行生动有趣的诠释,既易于理解,又容易让人接受。如此妙趣横生的话,如醍醐灌顶,似甘露洒心,使这位新兵茅塞顿开,心地豁然。
琵琶反弹,思辨发展壮大
学而不思则罔。向南林不但好学,而且善思。他认为,深思才能有远虑,才能保持清醒不盲从,说话不人云亦云。做事不随波逐流。他把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置于案头,一有空闲就翻阅研读。渐渐地。向南林看问题的眼光变了,说起话来也很“哲学”。在一次理论学习辅导课上,谈到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时,他这样说:“事物的发展,通常是呈‘壮大’之势。因此‘发展壮大’,总是联为一词,用得比较普遍。然而细细琢磨起来,也不尽然。有些发展也呈现出‘状小’之势。如,为千家万户必备的感冒药品,已从前些年‘一日三包’的银翘散冲剂,发展到如今‘早一粒晚一粒’的康泰克缓释胶囊;电子计算机在40年前曾是庞然大物,体积大如房屋,而如今却随手可提。党的指导思想摒弃了‘左’的束缚后,思想战线搞运动式的做法也发展成了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因此。认识发展和壮大,要用辩证的思想,不能简单草率。”
在这里,他用的是反弹琵琶的技巧:从事物发展的常势状态——“壮大”,引申出事物发展的另类状态——“状小”,进行反向思维,思辨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态势。接下来三个例证,感冒药品、电子计算机、思想工作,举例由实到虚,形象准确,十分贴切地印证了事物发展“状小”之势。不破不立,有了这种求异的新思维,“认识发展和壮大,要用辩证的思想”的观点才会成立。如此琵琶反弹,思辨发展壮大,观点出新,谈话出彩,很有吸引力。
文采斐然,妙论心灵尘埃
“80后”一代,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崇尚自我,个性张扬,社会上对此褒贬不一。但同为“80后”,向南林却被人们褒奖为勇往直前的“理想火炬手”,闪耀着美德之光的“军人道德名片”。那么,面对如此纷繁的世界,如何让自己青春的心灵不生长杂草,只开放美丽芬芳的花朵?在一次与战友交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心得体会时,向南林这样说:“器物放置时间长了,不经常擦拭就会有积尘。人的心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什么是心灵尘埃?心灵尘埃又从何而来?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低俗的道德标准,扭曲的人生追求,松弛的思想防线,这些都是衍生心灵尘埃的源头。要常常拂拭心灵,不让心灵落浮尘、生污垢;要常常拂拭心灵,多些自警、少些自负,多些自律、少些自得,多些自省、少些自喜,多些自信、少些自卑;要常常拂拭心灵,让心灵始终保持一份纯洁与真诚。”
向南林侃侃而谈,从三个层面巧言妙论修身之道:首先从“器物久置不擦拭就有积尘”这一生活现象切入话题。接下来采用设问形式,自问自答,从几方面追根溯源,探析心灵尘埃衍生的原因。最后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如何做才能保持心灵的“纯洁与真诚”。向南林阐释“心灵尘埃”,虽取意于斯,却不拘泥于此,推陈出新,文采斐然,与这段佛家偈语有同工异曲之妙!
向南林的言谈话语,见情见理,亦庄亦谐,平凡朴实却闪耀着哲理的光辉,既唱响了一曲“小士兵、大作为”的当代中国士兵之歌,也向人们展示了共和国“80后”一代聪慧而又进取、忠诚而又清醒的精神风貌。我们有理由坚信,有了这种精神支撑的新一代,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必将充满希望,一片光明!
编辑 陈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