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以国家政策方针的战略高度上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全国社会各界都纷纷以各种方式响应号召。在打造节约型社会的倡导下,节约成了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孩子的不节约行为似乎还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指出的教育的浪费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习惯,这正是我们忽视了对孩子的节约教育,这其中既有家庭和学校的原因,当然也有社会的原因。
  一、孩子养成浪费习惯的原因
  (一)家庭的原因。如今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有些家长认为活着就要享受,于是大手大脚的花钱,熟不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孩子在这种熏陶中养成了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有些家长虽然家里不是太富裕,但是总有一种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孩子的不合理消费习惯养成了;还有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如果得了一个小红花就给孩子买玩具,考试得了100分,就买自行车,这种经常性的物质奖励的方法容易造成:“我读书就是为了赢得爸爸妈妈的物质奖励”的错误观念。
  (二)学校节约教育的状况也令人担忧。幼儿园老师还经常向孩子们讲节约的故事,小学有时还开一些关于节约的主题班会,小学低中年级还能开开“节约是美德”的主题班会,到了高年级学校老师就讲的很少,初、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几乎就没有专门的节约教育内容,班会等活动也很少以节约为主题,大学更是基本无人提起。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塑造人格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节约教育的主课堂,缺乏节约教育的学校又何以能培养出勤俭节约的学生?
  二、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一)让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成为一种社会责任。纵观世界各国,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节约教育。在比利时、美国等国家,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点地慢慢积攒。我们国家的节约教育也必须从必须从娃娃抓起,如果每一个孩子从小具备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美德,不仅将使孩子们的一生受益匪浅;而且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才会有雄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力量。因此,在全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候。千万别让节约教育远离了孩子。
  (二)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正确对待对孩子的节约教育,还要从父母抓起。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做父母的人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不用再勤俭节约了。也有些人认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穷人家的事,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凡事靠父母包办,结果孩子四体不勤,铺张浪费成了习惯。还有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一定不要浪费,而自己却肆意挥霍。不懂得勤俭节约的父母,怎么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勤俭节约呢?所以对孩子进行节约教育,重要的是要从孩子的父母抓起。对孩子进行节约教育,不妨要求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滴油、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块煤。切不可舍“小”求“大”,我们要通过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养成“吃饭不剩、螺丝钉不丢、钱不乱花”的好习惯。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由于某些家长的行为,导致了孩子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因此,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座谈会等途径,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让家长了解自己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影响,从而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从我做起,在幼儿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为幼儿养成合理消费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3、让学校成为孩子养成节约教育的阵地。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他读完大学,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塑造人格的主要场所,幼儿园应成为节约教育的第一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要让节约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每个学校都应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国情教育,把人均资源短缺作为基本国情,列入中小学教科书中,使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形成节约意识。
其他文献
自尊心和荣誉感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因此,表扬往往比批评效果更好。在教学中,适当鼓励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尊心。同时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使学生觉得教师亲切,融洽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神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现将我在教学中常用的鼓励类型总结如下:  一、口头表扬式  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回答一定要给予评价。我们知道
期刊
学校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而语文这一学科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也是思想课、语言课、说话课,所以语文课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培养他们阅读理解能力,更要注意以情感的角度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以积极稳妥的态度审视人生。  一、在潜移默化中熏陶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相连的,情感
期刊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提的最多、最响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呢?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问题明确:  一、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学生参与的实质是什么?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的目标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只有当学生认
期刊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后天形成和变动的一种心理现象。任何认识事物的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常听到学生反映:“书本上我看懂了的老师讲,而且不厌其烦地讲,不懂的老师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多元化的推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急需培养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  我校,一所县级一般性普通高中学校,没有城市高中和重点高中在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更没有重点高中的生源质量。在日趋发展的社会,面对着诸多困难,为了生存和发展,多元化办学成了我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育特长生是我校多重培养方式的一
期刊
今天到一个班级上课,无意间发现班中墙壁上贴着一张班级管理规章制度,题为“班规在我心中”,上面写到:做好课前准备,违者扣1分;上课要及时……不迟到,不早退……看后不仅让我叹服:好细心的班主任,在这份细心地呵护与精心的管理下,班级何愁不进步,不井然有序。事实也确是如此;这个班是我校的优秀班集体,也是全学区的优秀班。不仅这个班,调查中发现实际上所有的优秀班级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精细化管理,它们的共性是:班主
期刊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中,对智育的重视大大超过德育。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父母长辈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让他们在一个被爱的环境下成长;然而,大部分家长却忽视了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别人。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孩子自身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孩子缺乏爱心,其表现为:说话时不自觉地说脏话;与人打招呼时不礼貌,不会使用礼貌语;对师长的批评教育不能虚心接
期刊
一是学习无动造成的恶性循环  学习和从事其它活动一样,需要动力。没有了动力,不知为和而学,就不想学。  二是负评定造成耻辱感丧失,再加上无制的因素,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差,甚至放弃。  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相同行为的反映经常表现不一,即不能一视同仁,经常轻歧“后进生”,而祖护一些认为好的“学生”,同样是迟到,对“好生”往往是网开一面。对“后进生”则横加指责,这种偏见和歧视往往生成学生敌对情绪的产生记得刚接
期刊
后进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我有几点体会。  一、后进生的成因  1、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家长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在我国,各界有识之士近年来对此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呼吁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把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当前我国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实现涵育人文精神的要求呢?本文拟就自己比较了解的历史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