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著名客体关系大师Donald Winnicott就曾经提出:“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perfect mother,只要good-enough mother就可以了。”
情感逆转反应:“报纸上刚报道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 把孩子积极、正面的情绪感受活生生地拧到对立面,会让孩子感觉懊恼、愤怒。成年后,孩子可能不记得这种情绪感受,但潜意识里它的影响还存在。在跟别人沟通时,会习惯性地使用情感逆转,即第一时间否定或者攻击。
没有任何反应。 此时,妈妈阻断的不仅仅是沟通,还有孩子的安全感。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妈都不会来救我”的认识。
“一个母亲对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够敏感。”如果妈妈无法做到积极回应,至少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跟妈妈互动,但妈妈现在想自己待一会,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
这不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回应,但至少可以向孩子传达“妈妈看见我了”的信息。
母亲爱孩子也是一样,当不把自己的经验、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辨别,亲子才会彼此接纳,关系才会愉悦。
爱他原来的样子
那么坏习惯怎么办?妈妈忍不住担忧。
我的答案是:什么也不做,全然地接纳它。
比如:孩子吃手指。胎儿在妈妈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当婴儿能把手举起来、放进嘴里时,他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壮举,非常喜悦。
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吃奶是用口吮吸;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口里塞……可以说,口是他探索世界的唯一工具。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放进嘴里时,他就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去,以实现探索需要和满足口腔欲。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自然地告别吃手指。但也不排除有的在该告别的年龄还恋恋不舍,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口欲期未探索够,只好通过吃手指弥补缺憾。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制止——孩子所呈现的样子,需要我们呵护,而不是去改变。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特点,我们没有权力把他纠正成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
想深一层,孩子每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所以面对孩子的坏习惯,我们更多地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的状态如何?我是否在控制孩子?等等。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不管怎么样,你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妈妈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愿意陪伴和看见。
有的妈妈可能会说,我连“看见”的能力都没有,怎么办呢?
也没关系,那就至少不去打扰他好了。
情感逆转反应:“报纸上刚报道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 把孩子积极、正面的情绪感受活生生地拧到对立面,会让孩子感觉懊恼、愤怒。成年后,孩子可能不记得这种情绪感受,但潜意识里它的影响还存在。在跟别人沟通时,会习惯性地使用情感逆转,即第一时间否定或者攻击。
没有任何反应。 此时,妈妈阻断的不仅仅是沟通,还有孩子的安全感。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妈都不会来救我”的认识。
“一个母亲对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够敏感。”如果妈妈无法做到积极回应,至少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跟妈妈互动,但妈妈现在想自己待一会,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
这不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回应,但至少可以向孩子传达“妈妈看见我了”的信息。
母亲爱孩子也是一样,当不把自己的经验、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辨别,亲子才会彼此接纳,关系才会愉悦。
爱他原来的样子
那么坏习惯怎么办?妈妈忍不住担忧。
我的答案是:什么也不做,全然地接纳它。
比如:孩子吃手指。胎儿在妈妈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当婴儿能把手举起来、放进嘴里时,他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壮举,非常喜悦。
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吃奶是用口吮吸;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口里塞……可以说,口是他探索世界的唯一工具。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放进嘴里时,他就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去,以实现探索需要和满足口腔欲。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自然地告别吃手指。但也不排除有的在该告别的年龄还恋恋不舍,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口欲期未探索够,只好通过吃手指弥补缺憾。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制止——孩子所呈现的样子,需要我们呵护,而不是去改变。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特点,我们没有权力把他纠正成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
想深一层,孩子每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所以面对孩子的坏习惯,我们更多地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的状态如何?我是否在控制孩子?等等。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不管怎么样,你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妈妈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愿意陪伴和看见。
有的妈妈可能会说,我连“看见”的能力都没有,怎么办呢?
也没关系,那就至少不去打扰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