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门高中学科知识的改革过程都十分艰巨,毕竟,即便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渗透的背景下,高考依旧是我国选拔优秀学生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新高考中语文重要性的凸显,也使得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改革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可无论如何,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始终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和职责。而感悟式学习,其实也是生成和建构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也将针对这一主题展开浅谈。
关键词:感悟式学习;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重要途径;展开浅谈
一、 引言
感悟式学习,其实也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一大表现,而且还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与此同时,在感悟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语文基础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深刻。当然,这也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从而才能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二、 “感悟式学习”的基本概述
(一) “感悟式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感悟式学习”,其实就是在形成理性与非理性整合统一的价值情感体系的过程,以及以客观知识、理性情境认识在量上的积累为基础,进而达到直觉认识质变的过程。
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语文“感悟式学习”更加强调自身感悟的主体性、深刻性、人文性,以及语文阅读、表达等能力的提高。
(二) “感悟式学习”基本特征
其实,“感悟式学习”也呈现出了一些基本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一是非理性思维。“感悟式学习”,作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实也是自我体验、自我意会性的一种观念,如果没有理性的思维意识,学习效果也是不够明显的。
二是不可重复性。由于每个学习个体的体验、视野、文化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以至于学生的“感悟式学习”结果也存在诸多不同。
三是整体性。研究发现,“感悟式学习”对文本往往会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整体把握,因此,学生从中也将体会到文本之外的一些隐含意义。
四是创造性。严格意义上讲,感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在头脑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及重新选择、组合和建构。
五是情感性。实验证明,情感既是感悟的最大动力,同时又是语文感悟学习的起点。学生通过“感悟式学习”,也将在与文本情感的交融共鸣中,深刻感悟到文本的真正内涵。
三、 感悟式学习如何体现为是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 感悟式学习之语文课堂教学导入
虽然高中语文“感悟式学习”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师,通常习惯于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推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较为有效的生成和建构。
比如: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时候,让学生加强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办法。为此,在“感悟式学习”的背景下,促使语文素养得以实现生成和建构,教师则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环节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学法导入。这就要求教师科学且合理地进行问题设计,比如:面对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阅读和鉴赏?并请大家分别用几个字来概括。
第二环节―分析人物。此环节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比如:词的作者基本信息,写作背景及创作此词的主要意图;辨析词作中的抒情主人公,明确写作原因、地点、心情、季节特征等;探讨作品中激扬文字、浪遏飞舟、指点江山、主宰沉浮等所代表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将明确:这一作品其实不仅仅只是限于毛泽东个人壮志与抱负情感的一种表达。
第三环节―赏析景物。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只需要通过一个“看”字,就能引导学生赏析词中的写景文字,接着再从用词、写景角度等方面入手,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景物引发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总而言之,这种“感悟式学习”方式不但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将得到培养。
(二) 感悟式学习之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步骤
学生感悟式学习成效的获得,其实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相应的步骤,总体而言,即是感知整体―感受情境―感悟内涵―感悟创造。在此基础上,也才更利于语文素养的生成和建构。
比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所谓感知整体,则是要求学生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理清文脉,大致为无伤告密―范增说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项王留饮……并且还要根据这一情节归纳出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特点,从而感受情境。要达到这种效果,则要求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矛盾冲突,比如:无伤告密、范增说羽、刘邦谢罪等,而当学生置身矛盾冲突情景中的时候,就能更深刻地感悟到文中人物的情感。
至于感悟内涵。即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人物的言行,并分析其性格特点,比如:刘邦―小心谨慎,虑事周密;项羽―自大轻敌,悍勇骄横……由此,也能让学生明白:性格决定命运;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才能走向成功等道理。
最后一个步骤即是感悟创造。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杜牧、王安石等历代作家学者评价项羽的相关作品,进而才能讨论出项羽悲剧的原因。当然,教师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以書面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 感悟式学习之语文课堂教学课本内容美
感悟美点 也是学生感悟式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自然也更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和构建。
以《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为例,通过分析发现,虽然文字朴素、简单,但是其背后却贮满了深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其中的美。比如:文章回忆先母与先大母的细节感人至深,就足以让教师和学生对此内容进行探讨了,尤其是先大母看望“我”的场面,不但语气亲切诙谐,而且还流露出了对孙儿的疼爱与关心;而那轻轻地关门的动作,以及几句喃喃自语,更是表现出对孙子的赞许和期望。
其实,仔细品味文字,将会发现这背后还隐含着怀才不遇的歉疚等诸多复杂情感,学生在学习中感悟这些,其实也很利于对他们情操的陶冶。
四、 结语
感悟式学习主体是学生,但是却又极其依赖于教师的教学,为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其实也肩负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和责任。不过,只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学生在感悟式学习过程中,其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有效生成和建构。
参考文献:
[1]马晶晶.在高中语文学科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几种策略[J].天津教育,2017,06.
[2]崔文.体验式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03.
[3]乔晖.对语文创新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03.
作者简介:
宋学婷,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五中学。
关键词:感悟式学习;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重要途径;展开浅谈
一、 引言
感悟式学习,其实也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一大表现,而且还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与此同时,在感悟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语文基础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深刻。当然,这也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从而才能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二、 “感悟式学习”的基本概述
(一) “感悟式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感悟式学习”,其实就是在形成理性与非理性整合统一的价值情感体系的过程,以及以客观知识、理性情境认识在量上的积累为基础,进而达到直觉认识质变的过程。
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语文“感悟式学习”更加强调自身感悟的主体性、深刻性、人文性,以及语文阅读、表达等能力的提高。
(二) “感悟式学习”基本特征
其实,“感悟式学习”也呈现出了一些基本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一是非理性思维。“感悟式学习”,作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实也是自我体验、自我意会性的一种观念,如果没有理性的思维意识,学习效果也是不够明显的。
二是不可重复性。由于每个学习个体的体验、视野、文化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以至于学生的“感悟式学习”结果也存在诸多不同。
三是整体性。研究发现,“感悟式学习”对文本往往会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整体把握,因此,学生从中也将体会到文本之外的一些隐含意义。
四是创造性。严格意义上讲,感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在头脑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及重新选择、组合和建构。
五是情感性。实验证明,情感既是感悟的最大动力,同时又是语文感悟学习的起点。学生通过“感悟式学习”,也将在与文本情感的交融共鸣中,深刻感悟到文本的真正内涵。
三、 感悟式学习如何体现为是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 感悟式学习之语文课堂教学导入
虽然高中语文“感悟式学习”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师,通常习惯于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推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较为有效的生成和建构。
比如: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时候,让学生加强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办法。为此,在“感悟式学习”的背景下,促使语文素养得以实现生成和建构,教师则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环节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学法导入。这就要求教师科学且合理地进行问题设计,比如:面对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阅读和鉴赏?并请大家分别用几个字来概括。
第二环节―分析人物。此环节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比如:词的作者基本信息,写作背景及创作此词的主要意图;辨析词作中的抒情主人公,明确写作原因、地点、心情、季节特征等;探讨作品中激扬文字、浪遏飞舟、指点江山、主宰沉浮等所代表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将明确:这一作品其实不仅仅只是限于毛泽东个人壮志与抱负情感的一种表达。
第三环节―赏析景物。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只需要通过一个“看”字,就能引导学生赏析词中的写景文字,接着再从用词、写景角度等方面入手,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景物引发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总而言之,这种“感悟式学习”方式不但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将得到培养。
(二) 感悟式学习之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步骤
学生感悟式学习成效的获得,其实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相应的步骤,总体而言,即是感知整体―感受情境―感悟内涵―感悟创造。在此基础上,也才更利于语文素养的生成和建构。
比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所谓感知整体,则是要求学生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理清文脉,大致为无伤告密―范增说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项王留饮……并且还要根据这一情节归纳出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特点,从而感受情境。要达到这种效果,则要求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矛盾冲突,比如:无伤告密、范增说羽、刘邦谢罪等,而当学生置身矛盾冲突情景中的时候,就能更深刻地感悟到文中人物的情感。
至于感悟内涵。即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人物的言行,并分析其性格特点,比如:刘邦―小心谨慎,虑事周密;项羽―自大轻敌,悍勇骄横……由此,也能让学生明白:性格决定命运;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才能走向成功等道理。
最后一个步骤即是感悟创造。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杜牧、王安石等历代作家学者评价项羽的相关作品,进而才能讨论出项羽悲剧的原因。当然,教师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以書面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 感悟式学习之语文课堂教学课本内容美
感悟美点 也是学生感悟式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自然也更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和构建。
以《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为例,通过分析发现,虽然文字朴素、简单,但是其背后却贮满了深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其中的美。比如:文章回忆先母与先大母的细节感人至深,就足以让教师和学生对此内容进行探讨了,尤其是先大母看望“我”的场面,不但语气亲切诙谐,而且还流露出了对孙儿的疼爱与关心;而那轻轻地关门的动作,以及几句喃喃自语,更是表现出对孙子的赞许和期望。
其实,仔细品味文字,将会发现这背后还隐含着怀才不遇的歉疚等诸多复杂情感,学生在学习中感悟这些,其实也很利于对他们情操的陶冶。
四、 结语
感悟式学习主体是学生,但是却又极其依赖于教师的教学,为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其实也肩负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和责任。不过,只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学生在感悟式学习过程中,其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有效生成和建构。
参考文献:
[1]马晶晶.在高中语文学科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几种策略[J].天津教育,2017,06.
[2]崔文.体验式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03.
[3]乔晖.对语文创新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03.
作者简介:
宋学婷,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