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借助虚词,长文短教
《社戏》末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过那夜似的好戏了!”中两个“再”,充分流露出作者对“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的爱恋与怀念。教学时通过抓住虚词设计朗读,可以使这种情感充分地形象化,既能使学生未入文章先有情,又能使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我们可以抓住这两个“再”字设计问题:“两个‘再’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喜爱与怀念‘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呢?”围绕问题,让学生从文章中去探究“豆好吃,戏好看”的原因。只要学生发现了“受到优待、看戏难得、途中景美、偷豆有趣、公公送豆”是“豆好吃,戏好看”的原因之后,文章结构就不理自顺了。更为有利的是:以最快的速度直切要害,把握情感,让学生领会了欣赏的秘妙之方,爱上了鲁迅的文章,实现了长文短教,提高了课堂效率。不仅是《社戏》,鲁迅的《雪》《藤野先生》等同样可以抓住虚词,直达欣赏之殿堂。
二、借助虚词,浅文深教
比如人教版《语文》七上的《蝉》,简短的三百来字传递出“要好好地活”的道理。初一学生理解起来不费吹灰之力。教学时如按一般的文本教学进行设计,很难上出语文特色,很难吸引学生的心神。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躲在字缝中的虚词是作者传情达意的关键所在,倘若去掉虚词,则将文不成文。
《蝉》中,“烦人”贯连文章前半部分,文中作者“烦”之情感因过于明了而难以使学生动心,在此情况下,我首先让学生阅读删去虚词的语段,再逐步呈现原文。
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
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第一次删去虚词和“使事忙的人听了烦。”请学生体会情感——读不出“烦”。第二次加上“使事忙的人听了烦。”体会出“烦”。第三次出示原文,比较哪个更烦,层层深入体会虚词的妙处。在这个过程中,加以朗读指导,使学生深入体会虚词的作用。以此种方式阅读有关“烦人”的语段。
最后,出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虚词的妙用,达到理解与表达相结合。“我认为: 这个句子中的‘ ’字(词)用得好,它体现出作者 的感情,作者仿佛在说:‘蝉啊,你 。’”
这样就使得理解与训练、思维与表达相结合。同理,以此方式教学下文有关作者“宽恕”蝉的语段。通过这一设计,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深有体会,再次朗读时,那种发自肺腑的心声能传递得淋漓尽致,对蝉生命的认识已从道理的认可转变成情感的认可,学生的心灵从表面的无谓转变成震撼,灵魂获得了滋养。
三、借助虚词,激越情怀
比如教读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多数学生自认为是明了诗歌的爱国情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依然大讲特讲诗人的爱国情,学生肯定会觉得你无聊透顶而眉峰紧锁。因为粗浅的文字使他们不自觉地认为早已无师自通,懂得了诗歌的主旨。而事实上,他们对于粗浅文字下深藏的奥妙,很可能一无所知。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扰动这一潭平静的心湖,让其鳞浪层层,春波荡漾呢?很简单:抓住诗歌中“然后”这一虚词,打开他们尘封的心灵。
我们可以运用“最后”与“然后”作比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思考,咀嚼出“然后”的意蕴。“然后”这个虚词是《我爱这土地》的密码。抓住这一密码,让学生思考其所蕴藏的深意,切实地感受诗人的爱国豪情。这不仅能挖出文本的深意,达到深度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诗歌在平淡易懂的表层下所蕴藏的万钧之力,认识到汉字的无穷魅力,还使其心灵经历一次爱国情感的洗礼,从而将课堂的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杜桥西洋中学)
《社戏》末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过那夜似的好戏了!”中两个“再”,充分流露出作者对“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的爱恋与怀念。教学时通过抓住虚词设计朗读,可以使这种情感充分地形象化,既能使学生未入文章先有情,又能使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我们可以抓住这两个“再”字设计问题:“两个‘再’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喜爱与怀念‘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呢?”围绕问题,让学生从文章中去探究“豆好吃,戏好看”的原因。只要学生发现了“受到优待、看戏难得、途中景美、偷豆有趣、公公送豆”是“豆好吃,戏好看”的原因之后,文章结构就不理自顺了。更为有利的是:以最快的速度直切要害,把握情感,让学生领会了欣赏的秘妙之方,爱上了鲁迅的文章,实现了长文短教,提高了课堂效率。不仅是《社戏》,鲁迅的《雪》《藤野先生》等同样可以抓住虚词,直达欣赏之殿堂。
二、借助虚词,浅文深教
比如人教版《语文》七上的《蝉》,简短的三百来字传递出“要好好地活”的道理。初一学生理解起来不费吹灰之力。教学时如按一般的文本教学进行设计,很难上出语文特色,很难吸引学生的心神。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躲在字缝中的虚词是作者传情达意的关键所在,倘若去掉虚词,则将文不成文。
《蝉》中,“烦人”贯连文章前半部分,文中作者“烦”之情感因过于明了而难以使学生动心,在此情况下,我首先让学生阅读删去虚词的语段,再逐步呈现原文。
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
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第一次删去虚词和“使事忙的人听了烦。”请学生体会情感——读不出“烦”。第二次加上“使事忙的人听了烦。”体会出“烦”。第三次出示原文,比较哪个更烦,层层深入体会虚词的妙处。在这个过程中,加以朗读指导,使学生深入体会虚词的作用。以此种方式阅读有关“烦人”的语段。
最后,出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虚词的妙用,达到理解与表达相结合。“我认为: 这个句子中的‘ ’字(词)用得好,它体现出作者 的感情,作者仿佛在说:‘蝉啊,你 。’”
这样就使得理解与训练、思维与表达相结合。同理,以此方式教学下文有关作者“宽恕”蝉的语段。通过这一设计,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深有体会,再次朗读时,那种发自肺腑的心声能传递得淋漓尽致,对蝉生命的认识已从道理的认可转变成情感的认可,学生的心灵从表面的无谓转变成震撼,灵魂获得了滋养。
三、借助虚词,激越情怀
比如教读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多数学生自认为是明了诗歌的爱国情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依然大讲特讲诗人的爱国情,学生肯定会觉得你无聊透顶而眉峰紧锁。因为粗浅的文字使他们不自觉地认为早已无师自通,懂得了诗歌的主旨。而事实上,他们对于粗浅文字下深藏的奥妙,很可能一无所知。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扰动这一潭平静的心湖,让其鳞浪层层,春波荡漾呢?很简单:抓住诗歌中“然后”这一虚词,打开他们尘封的心灵。
我们可以运用“最后”与“然后”作比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思考,咀嚼出“然后”的意蕴。“然后”这个虚词是《我爱这土地》的密码。抓住这一密码,让学生思考其所蕴藏的深意,切实地感受诗人的爱国豪情。这不仅能挖出文本的深意,达到深度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诗歌在平淡易懂的表层下所蕴藏的万钧之力,认识到汉字的无穷魅力,还使其心灵经历一次爱国情感的洗礼,从而将课堂的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杜桥西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