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小组合作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其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心理学,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习小组进行优化管理,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的课堂行为方式,才能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時,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
在语文课堂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选择与确定,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是在新课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诞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和尊重。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有些语文教师只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不管是否需要,都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些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任凭学生自己去学习,小组合作仍停留在形式上,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自己独立学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也不能得到提高。
2.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小组的利益。学生这种自私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而且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却不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而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却不敢主动参与,只是充当倾听者。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拥有很多代表小组发言的机会,而基础差的学生就只能在一旁倾听。长此以往,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态度。
4.教学评价只看重团体而轻视个体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小组团体上,而忽略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由于小组每个成员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忽略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不利用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师对小组成员疏于管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疏于管理,有些学生在课上过于自由散漫,在其他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显得无所事事,甚至自己做起了自己的事。学生这种对待学习不认真的态度不仅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6小组划分不合理
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时把优等生与差生区别开来分到不同的组,使得几个组里全是优等生,而其余的组里全是差生。这种不合理的小组划分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共同提高。
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高效有效预习
教师组织有力是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关键。小组合作之前,教师需要下大力气备好课,指导学生做好课堂讨论、做好课后总结,尤其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保证小组合作顺利有效进行。课前布置预习任务,需结合本堂课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给学生分配适合自己学情的预习任务,对于预习的知识要指点到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笔者的学校实行导学案教学,导学案围绕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展开,是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依据。导学案的预习交流环节,将本节课的基础和重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需要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导学案是学生课前预习的依据和提纲,避免了预习的盲目性,提高了预习效率,便于学生提前熟悉教材,为正式上课做准备。长期坚持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明确组员分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同一个小组内,小组成员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他们之间是一个合作的共同体,成员间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在小组建设中,老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合作,并且要有效合作,这是保证小组合作成功的前提。对于小组中不虚心接受他人意见、轻视他人成果的成员,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他们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教育他们不能只顾自己而要关注全组的利益,要激发他们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认识到帮助别人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巩固自己提高自己,这种分享精神,会让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小组合作进行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让他们都有为小组做贡献的机会,每个成员在小组内担任的角色不同,职责不同。小组内的成员发现了问题,在小组内部共同解决,这样潜移默化培养和形成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精神。小组活动进行一定时间之后,教师就会发现学生之间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融洽了,孩子们都逐渐地开始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了。
3.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方面除了要加强对小组学习模式的重视,还要为小组合作模式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养成提供强大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学校的考评制度,不能只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对于教师的衡量制度也要相应地改变,这样教师就没有了改革教学模式的后顾之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综合来说,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化要由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校要为新教学模式的发展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也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完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J].考试周刊,2008,(38).
[2]张善福.倾听花开的声音: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
在语文课堂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选择与确定,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是在新课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诞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和尊重。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有些语文教师只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不管是否需要,都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些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任凭学生自己去学习,小组合作仍停留在形式上,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自己独立学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也不能得到提高。
2.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小组的利益。学生这种自私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而且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却不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而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却不敢主动参与,只是充当倾听者。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拥有很多代表小组发言的机会,而基础差的学生就只能在一旁倾听。长此以往,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态度。
4.教学评价只看重团体而轻视个体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小组团体上,而忽略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由于小组每个成员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忽略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不利用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师对小组成员疏于管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疏于管理,有些学生在课上过于自由散漫,在其他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显得无所事事,甚至自己做起了自己的事。学生这种对待学习不认真的态度不仅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6小组划分不合理
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时把优等生与差生区别开来分到不同的组,使得几个组里全是优等生,而其余的组里全是差生。这种不合理的小组划分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共同提高。
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高效有效预习
教师组织有力是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关键。小组合作之前,教师需要下大力气备好课,指导学生做好课堂讨论、做好课后总结,尤其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保证小组合作顺利有效进行。课前布置预习任务,需结合本堂课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给学生分配适合自己学情的预习任务,对于预习的知识要指点到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笔者的学校实行导学案教学,导学案围绕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展开,是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依据。导学案的预习交流环节,将本节课的基础和重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需要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导学案是学生课前预习的依据和提纲,避免了预习的盲目性,提高了预习效率,便于学生提前熟悉教材,为正式上课做准备。长期坚持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明确组员分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同一个小组内,小组成员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他们之间是一个合作的共同体,成员间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在小组建设中,老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合作,并且要有效合作,这是保证小组合作成功的前提。对于小组中不虚心接受他人意见、轻视他人成果的成员,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他们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教育他们不能只顾自己而要关注全组的利益,要激发他们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认识到帮助别人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巩固自己提高自己,这种分享精神,会让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小组合作进行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让他们都有为小组做贡献的机会,每个成员在小组内担任的角色不同,职责不同。小组内的成员发现了问题,在小组内部共同解决,这样潜移默化培养和形成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精神。小组活动进行一定时间之后,教师就会发现学生之间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融洽了,孩子们都逐渐地开始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了。
3.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方面除了要加强对小组学习模式的重视,还要为小组合作模式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养成提供强大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学校的考评制度,不能只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对于教师的衡量制度也要相应地改变,这样教师就没有了改革教学模式的后顾之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综合来说,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化要由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校要为新教学模式的发展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也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完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J].考试周刊,2008,(38).
[2]张善福.倾听花开的声音: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