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剧片断表演教学中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选择合适的戏剧片断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学生经过表演基础素质训练、观察生活练习和文学作品改编的磨砺,教师对学生的创作个性、创作条件、创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还能够,也必须去注重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也就是创作可能性。选择戏剧片断表演教材应当依据学生的创作条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高等院校戏剧专业的每学期的剧本片断教学是作为汇报的成果进行展演。这些片断之所以能够广受同学们的青睐,同学们愿意独立创作,了解这一点,实际也是我对戏剧片斷表演教学思考和研究的初衷。
关键词:演出剧本;创作方法;创作潜能;内外部技巧
一、戏剧片断表演教学中剧本的具体要求:
1、选择剧本:剧本是以代言体的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在文学领域里,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在戏剧实践领域里,它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剧本是演出的基础,有的剧本适于阅读,而有的剧本适合于演出,那么我们在选择上要以演出服务为最终目的。选择可以有侧重,有我们的艺术处理,体现我们的想法,但不要大改剧本,不要改变剧本的精神实质。
2、剧本片断的表演创作任务:在剧本的制约下进行局部的片片断断的人物塑造,部分掌握塑造人物内外部技巧,是完整人物塑造的铺垫。
3、对剧本风格体裁以及流派的认识:体裁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如:悲剧.喜剧.正剧。风格则是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作家作品臻于成熟的标志。流派则是戏剧风格的群体化现象,通常以一两个风格鲜明的戏剧标志。本学期内学生可选择不同体裁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作为排演,但要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应当把握住再现生活中“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二、学期教学阶段的任务与方法:
剧本片断在教学在表演教学中一直是坚持不废的教学阶段,它是表演基础教学的第二个台阶,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对中外剧本的教学法、创作法、表演技巧三方面予以讲授。在具体教学时,要善于发掘学生潜能,引导独立创作的能力,通常采取三轮五阶段式的教学方式。三轮是指学生学期内交三轮作业,五阶段是指在此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作者认为,无论是给种类型或者风格体裁,哪怕是荒诞派的表现手法、甚至无逻辑、不连贯的新奇剧本样式,花样再翻新,演员作为创作主体应当理清人物逻辑,选择时要慎重,要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是表演艺术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创作时,演员应当针对作品掌握人物的行动线与生活线并行,这样创造出的人物是鲜活的、生动的、水泠泠的、演员主要在这方面要下功夫,特别是生活线的寻找对今后创作是很重要的表演创作方法。
三、创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从自身感觉上挖掘,生发出来的是最好的,在此基础上经由教师指导。
2、不要总把双手摊开面向观众,偶尔可以表现一下,但切忌手势不要成为语言的图解。
3、三箱平行问题:头箱、胸箱、腹箱,这种情况表演会显得刻板、呆傻,防碍表现力的发挥;同时还要注意三轻。即“手轻、脚轻、身体轻”,这种对于形体的控制可以灵活而富于美感。此外还有著名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提出的“三听”:“听得见、听得懂、好听”,这都是老艺术家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四、关于角色分析与作品分析
角色分析需要构思角色小传、性格特征、角色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角色的上场任务、角色的段落行动、贯串行动与反贯串行动。角色的思想线、角色的感情线(包括:内心视象、内心独白、潜台词),角色的行动线(心理行动、言语行动、形体行动)。
作品分析包括了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风格、主题思想、矛盾冲突、主要及次要事件、规定情境、人物关系、矛盾冲突、人物的行动线索、角色的性格特征等等。
总之,剧本片断在全剧中的作用对演员创造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提供了可靠依据,打下了坚实基础。从教学角度,为塑造完整人物形象起到了平稳过渡的作用。剧本片断阶段教学特殊性和最终目在于要求演员平时多积累剧本掌握相关表演理论,增强理论写作和实践水平,为最终的毕业创作完整人物形象和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注释:
①[苏] 查哈瓦 著 《关于表演技巧问题》[M] 中央戏剧学院编1956年版:28页
②[苏] 查哈瓦 著 《关于表演技巧问题》[M] 中央戏剧学院编1956年版:53页
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M]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73页,转引自《戏剧表演学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183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150页
参考文献:
[1] 梁博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 关瀛,演员创作素质训练[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 [苏]查哈瓦 著 《关于表演技巧问题》[M] 中央戏剧学院编1956
[5]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关键词:演出剧本;创作方法;创作潜能;内外部技巧
一、戏剧片断表演教学中剧本的具体要求:
1、选择剧本:剧本是以代言体的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在文学领域里,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在戏剧实践领域里,它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剧本是演出的基础,有的剧本适于阅读,而有的剧本适合于演出,那么我们在选择上要以演出服务为最终目的。选择可以有侧重,有我们的艺术处理,体现我们的想法,但不要大改剧本,不要改变剧本的精神实质。
2、剧本片断的表演创作任务:在剧本的制约下进行局部的片片断断的人物塑造,部分掌握塑造人物内外部技巧,是完整人物塑造的铺垫。
3、对剧本风格体裁以及流派的认识:体裁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如:悲剧.喜剧.正剧。风格则是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作家作品臻于成熟的标志。流派则是戏剧风格的群体化现象,通常以一两个风格鲜明的戏剧标志。本学期内学生可选择不同体裁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作为排演,但要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应当把握住再现生活中“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二、学期教学阶段的任务与方法:
剧本片断在教学在表演教学中一直是坚持不废的教学阶段,它是表演基础教学的第二个台阶,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对中外剧本的教学法、创作法、表演技巧三方面予以讲授。在具体教学时,要善于发掘学生潜能,引导独立创作的能力,通常采取三轮五阶段式的教学方式。三轮是指学生学期内交三轮作业,五阶段是指在此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作者认为,无论是给种类型或者风格体裁,哪怕是荒诞派的表现手法、甚至无逻辑、不连贯的新奇剧本样式,花样再翻新,演员作为创作主体应当理清人物逻辑,选择时要慎重,要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是表演艺术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创作时,演员应当针对作品掌握人物的行动线与生活线并行,这样创造出的人物是鲜活的、生动的、水泠泠的、演员主要在这方面要下功夫,特别是生活线的寻找对今后创作是很重要的表演创作方法。
三、创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从自身感觉上挖掘,生发出来的是最好的,在此基础上经由教师指导。
2、不要总把双手摊开面向观众,偶尔可以表现一下,但切忌手势不要成为语言的图解。
3、三箱平行问题:头箱、胸箱、腹箱,这种情况表演会显得刻板、呆傻,防碍表现力的发挥;同时还要注意三轻。即“手轻、脚轻、身体轻”,这种对于形体的控制可以灵活而富于美感。此外还有著名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提出的“三听”:“听得见、听得懂、好听”,这都是老艺术家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四、关于角色分析与作品分析
角色分析需要构思角色小传、性格特征、角色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角色的上场任务、角色的段落行动、贯串行动与反贯串行动。角色的思想线、角色的感情线(包括:内心视象、内心独白、潜台词),角色的行动线(心理行动、言语行动、形体行动)。
作品分析包括了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风格、主题思想、矛盾冲突、主要及次要事件、规定情境、人物关系、矛盾冲突、人物的行动线索、角色的性格特征等等。
总之,剧本片断在全剧中的作用对演员创造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提供了可靠依据,打下了坚实基础。从教学角度,为塑造完整人物形象起到了平稳过渡的作用。剧本片断阶段教学特殊性和最终目在于要求演员平时多积累剧本掌握相关表演理论,增强理论写作和实践水平,为最终的毕业创作完整人物形象和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注释:
①[苏] 查哈瓦 著 《关于表演技巧问题》[M] 中央戏剧学院编1956年版:28页
②[苏] 查哈瓦 著 《关于表演技巧问题》[M] 中央戏剧学院编1956年版:53页
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M]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73页,转引自《戏剧表演学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183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150页
参考文献:
[1] 梁博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 关瀛,演员创作素质训练[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 [苏]查哈瓦 著 《关于表演技巧问题》[M] 中央戏剧学院编1956
[5]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