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获内心的平静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回归”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格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辛格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背弃或者拘泥于犹太宗教和传统的犹太人物。他们在自我认知上经历了迷失到回归的过程,反映了辛格对传统犹太文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关键词: 辛格 回归 犹太文化
  辛格是一位创作风格颇为独特的美国犹太作家。虽然他移民美国数十年,却一直用濒于消亡的语言意第绪语进行创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地扎根于犹太民族之中,描写了从17世纪到二战爆发前东欧犹太人的生活,生动地刻画了犹太社区的生活和习俗,记述了面临被屠杀命运的犹太人对宗教、伦理和生命的思考。他浓墨重彩地在作品中表现犹太教仪式,犹太民族的风俗,华沙的犹太社区风情和外省的犹太小镇的生活,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辛格作品的传统取向。
  在犹太人的传统观念中,他们自认为是和上帝订有契约的民族,是上帝的选民和特殊的朋友,但“契约”并没有得到履行;相反,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公元70年和135年,犹太人两次被古罗马人征服,他们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而是流散到世界各地(diaspora),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一千八百七十多年后以色列建国。由此可见,犹太人不但从未领略过作为“上帝选民”的风光,反而时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使犹太民族的悲剧命运极为凄惨。
  为适应生存,犹太思想在历史的磨难中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辛格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一些犹太人对犹太思想解放运动的不同理解和他们做出的价值判断,以及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揭示了为什么现代犹太人经受苦难却能得到救赎的原因:他们可能一时背弃了犹太宗教,犹太民族或者现实生活,但最终选择回归。这样一个重拾自我的过程不仅带有鲜明的犹太色彩,“而且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处境”[1]。
  一、对犹太宗教的背弃与回归
  纵观辛格一生发表过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辛格的宗教思想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时而执著地信奉上帝,时而矛盾地怀疑上帝。这种矛盾性也揭示了为什么他所塑造的人物有的顽强坚守宗教价值,有的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才能最终回归犹太传统。在一方面,辛格极力褒奖那些虔诚地信仰上帝的教徒,从他的著名短篇《傻瓜吉姆佩尔》中的备受愚弄欺凌却一直积德行善的吉姆佩尔到《短暂的星期五》中的盲目信仰上帝的施穆尔·莱贝尔夫妇;另一方面他往往给那些质疑上帝不肯回归犹太传统宗教的主人公安排了可悲可叹的结局。例如在短篇《那里是有些什么》中,尼切米亚拉比对上帝说:“你究竟和谁捉迷藏呢——跟苍蝇吗?当苍蝇坠入蛛网,蜘蛛要吸掉它的生命时,你的伟大对它有什么帮助呢?当猫用爪子夹住老鼠时,你的一切德行对老鼠又有什么用处呢?”[2]在对上帝的审视中,拉比生活在一种摇摆不定、充满矛盾的状态里。他既信仰上帝,又感到了上帝的不可靠。他竭力地思考、探求,上帝却仍然保持沉默。信仰的动摇令他不安、恐惧,内心的挣扎把他推向痛苦的深渊。对于他的困惑,他认为“只有异教徒才能给出答案:没有审判日的到来。所有的创造都是巧合,如同墨汁泼洒在纸上而形成的书信一般——每个词都是谎言,每个句子都是混乱。”[3]犹太人等待弥赛亚的降临就如等待戈多一样没有结果。既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上帝向人类显示过自己的意志,他就没理由非要接受所谓上帝法律的约束。他决定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华沙去看看异教徒生活的世界。在那里,他目睹了弟弟浑浑噩噩的生活,嘈杂污秽的酒吧,还险些被妓女勾引。虽然犹太教的道德力量依然约束着他,并且时刻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却感到更加彷徨无助与不知所措。他感叹道:“整个世界都崇拜偶像,他们创造出神,敬畏他们,犹太人也不例外。”[4]尼切米亚并没有像吉姆﹒佩尔那样,因善良而不设防范,也因善良而面对魔鬼的引诱绝不退让;他也没有像施穆尔﹒莱贝尔那样,一心为灵魂的纯洁含辛茹苦。他对上帝发怒,埋怨他让生活中充满了不公正。他在华沙感受到的糜烂的气息更加颠覆了他的信仰,进而否定了上帝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抛弃了对上帝的敬畏和忠诚,也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弥留之际,他感到他的力量正在离开他,一道他从来不知道的亮光在他脑海中晃动,拉比喃喃自语,“那里是有点什么”[5],或许是上帝在显现无限仁慈的神光了,拉比与上帝的争吵到此结束。
  如果说尼切米亚代表了那些受犹太启蒙运动影响而离经叛道的犹太人,那么在辛格的作品中,他塑造的更多的是“浪子回头”般的人物。19世纪的犹太启蒙运动大大激发了犹太人自我个性的觉醒。犹太启蒙运动者对长期以来统治着犹太人思想的蒙昧主义、盲信主义、哈西德主义和塔木德学派等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他们在崇尚理性之同时,也开始追求浪漫主义和享乐主义。辛格很多作品就是以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些在情欲和野心的驱使下,背弃宗教,空虚无依的人物。上文提到的吉姆佩尔也有意志不坚定的时候,也有受到魔鬼引诱的时刻,但他最终幡然醒悟,战胜了内心的恶,成了一名“圣人”。
  相比之下,《盧布林的魔术师》中的雅莎·梅休尔的回归路程要曲折坎坷得多。跟很多生活在19世纪末的波兰犹太青年一样,主人公雅莎·梅休尔也是个渴求现代欧洲文化和世俗知识的年轻人。他雄心勃勃,想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并且企图从里到外地摆脱掉犹太人的印记。与非犹太上流社会的交流的确动摇了他对犹太教的信仰,却又不能解答他现实生活中的谜。他尽管脱下了传统服装,走出了犹太社区,却始终不能彻底摆脱传统和宗教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他有很多机会彻底改变自己的身份,内心深处却不敢与上帝决裂。他与几个女人有染,而且行窃,当他行窃失败后躲进犹太教堂时,他明显地感觉到“上帝创造了世界;上帝同情他创造的众生;上帝赏赐那些敬畏他的人”[6]。他感到“这是一种不要求印证的信仰、一种对上帝的敬畏、一种对误入歧途的悔恨”[7]。但当他一离开教堂,他又开始抨击宗教,又开始摇摆不定。最后他不能再表演魔术,行窃失败,女人也离他而去。这一切终于使雅莎顿悟。当他遵循精神上的引导再次走进犹太教堂,“他感到自己必须坐在那里,而且想再次走进诵经室。他走到教堂的院子里。他惊讶地想,自己这是怎么回事。我忽然间变成一个真正的进教堂的犹太人。”[8]他仿佛听到了父亲临终前要他发誓永远做个真正的犹太人。他拖着跌伤的腿,回到故乡卢布林,把自己禁锢在石屋里,忏悔过去的罪孽。   辛格笔下的很多人物往往在经历一段波折之后才发现,只有回归犹太信仰才是安身立命之所在。他们走出传统的束缚,却在最后都拒绝了堕落的快乐。他们每当陷入困境时就会探寻自己的内心世界,检讨自己是否因背弃宗教而受到惩罚。他们最终驱走心中的恶魔,执著于对上帝的信仰,在道德和精神上获得拯救。通过这类故事,辛格更深刻地揭示出犹太人面对世俗生活与宗教信仰激烈冲突时所产生的矛盾心态,更有力地揭示了回归犹太宗教信仰才是犹太人的真正家园这一主题。
  二、对犹太民族的背弃与回归
  犹太人自从沦落为巴比伦之囚以来,对他们的压迫和歧视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如何看待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成为了犹太人在与命运作斗争的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主流文化和犹太文化的相互激荡让部分犹太人萌发了抛弃自己犹太人身份的想法。辛格认为不管他们如何倾心异族文化,犹太人摆脱不掉犹太文化对其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最终还是应该回归犹太文化。作为一名高超的故事讲述者,辛格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怀疑自己民族身份的人。部分怀疑论者因为主动接受被其他民族同化而陷入困惑甚至走向毁灭,而部分怀疑论者却能在最后关头幡然醒悟,重新审视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例如《莫斯凯家族》一书中的主人公犹太姑娘玛莎和《肖莎》一书中男主人公艾伦。
  玛莎是犹太富豪麦舒拉姆·莫斯凯的孙女,因追求自由恋爱,她嫁给了一个信仰天主教的波兰军官。婚后,玛莎皈依了天主教,但她仍然得不到丈夫的信任。她的丈夫虽因她的美丽娶了她,但在骨子里却憎恨犹太民族。有一次,他恶狠狠地对玛莎说:“你们那些该死的犹太佬像一窝白蚁一样把这个国家吃掉了。而且,他们从不停嘴地吃,这些杂种,他们要一直吃到红旗飘在贝尔维迪宫上——你也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你是我这个家的灾难。”[9]丈夫的一通诅咒和臭骂,使玛莎对生活感到极度的绝望。为了爱情,她抛弃了家人和民族,但她不仅没有获得丈夫的关爱,反而落入被歧视的痛苦深渊。因此她决定要以自杀的方式了结自己的一生。玛莎的故事折射出二十世纪初,一部分犹太人反抗异族压迫,追求新生活的心理。他们愿意融入所谓的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但最终的结局往往是,他们既不能融进“主流文化”里,又无法为本民族所接受,变成了什么都不是的边缘人。在这部作品中,辛格给玛莎安排的结局——肉体和精神的彻底毁灭——无疑反映出他对部分犹太人摈弃犹太身份这种做法的批判。
  在《肖莎》这部作品中,男主人公艾伦同样也经历了背弃后的困惑和沮丧。和很多犹太人一样,在二战爆发前夕,他也来到了民主和自由的国度——美国,立志成为一名作家。可是他本质中的“犹太性”却让他在美国这个“人人都有权追求幸福”的国度屡屡碰壁,他的文学创作在主流社会新的文化体系中无人问津。他终于意识到只有回归到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去,他的文學天赋才能生根发芽。在战争阴云笼罩的故乡,艾伦遇到了儿时玩伴肖莎。二十年过去了,她依然是身材瘦小,言语唯唯诺诺,仿佛时间在她身上停滞了一般。但她保留了童年的纯真和质朴的犹太信仰。艾伦在她身上找到了他所失去的犹太世界。她给予艾伦的不仅是他失去的民族根基和生活方式,更是他苦苦寻求的“缪斯女神”。他没有选择再去美国过优越的生活,而是选择留下来娶肖莎为妻。在这部作品中,泥泞的乡村,相貌平平的女孩肖莎和美国的时尚光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正是这种文明和愚昧,先进和落后,科学和迷信的巨大反差推动了主人公的精神升华。他不再迷恋于所谓的新大陆,不再沉溺于世俗欲望,而是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在一个朴实无华的犹太姑娘身上找到了精神寄托。不同于《莫斯凯家族》中的玛莎,艾伦最终发现了犹太民族的本质和精髓,找回了自己的犹太身份,从而得到了救赎。
  三、对现实生活的背弃与回归
  辛格是一位创作思想颇为多元化、复杂化的作家。虽然辛格刻画了一批离经叛道却最终回归犹太宗教和传统的人物,他也刻画了很多大胆突破传统犹太世界桎梏的人物,例如在《犹太学校的男生燕特尔》,他描绘了一个生为女儿身,但却有一颗男人的心的犹太女孩。她不甘心早早结婚,洗衣做饭;为了求学,她不惜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女扮男装,到当时只有男性才有权进入的学校学习。辛格深知传统犹太世界对人的压抑,于是他描写了一些坚守传统教条的犹太人。他们违背自然法则,生活压抑,身心俱疲,但他们往往在关键时刻得到了拯救,开始学会遵循自然法则,回归到世俗现实中来,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上来。例如《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中的费歇尔森和《写信人》中的赫曼·戈比纳。
  费歇尔森博士是一位研究斯宾诺莎的著名专家,赫曼是一家犹太杂志的编辑、校对和翻译。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耕耘数十年。对他们而言,各自的研究兴趣几乎已经成了生活中的全部。费歇尔森熟知斯宾诺莎“所有的命题、所有的证明、所有的演绎以及每一条注释”[10];赫曼数十年里从不间断地写信给不认识的女人讨论宗教、大屠杀以及超自然的事物。他们都独自居住在嘈杂拥挤的地方,生活简单朴素。费歇尔森博士违反人的本性,拒绝爱情以及他人提供的经济支援,甚至还拒绝治疗自己的疾病,结果让饥饿、病魔缠身,险些丢了性命。后来在他的邻居老姑娘“黑多比”的帮助下,他恢复了健康,并且和她结婚,做了“符合我们的本性”[11]的事情。赫曼在犹太杂志社解散之后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昏暗的家中。他孤单的等待“上天的指引”,把自己所剩无几的精力倾注在一只名叫“赫尔达”的老鼠身上,关心她是否忍饥挨饿。因为他是“素食主义者”,又不幸患上肺炎,到最后几乎形销骨立。就在他命悬一线的时刻,与他长期通信的罗丝·毕切曼来拜访他,照顾他的衣食起居,最终让他恢复了健康。当他醒来时,他感到“地球又开始旋转了,玻璃透着红光——终于云开雾散了”,“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天启”[12]。费歇尔森和赫曼都刻意地去追求一种“苦行僧”的生活,犯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病。幸运的是,世俗的乐趣和真实的生活被黑多比的肉体和罗丝的悉心照顾唤醒了,他们终于意识到保存自我是并没有颠覆传统的犹太伦理道德观,而是一种内在需要。
  辛格借这样的故事刻画了一些固守传统的犹太人。他们固执地认为要奉行传统犹太文化就必须不受情欲控制,放弃人生欢乐。他们因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而痛苦不堪。他们的故事表明传统的犹太文化不但压迫人性,而且对身心健康也会贻害无穷。辛格主张犹太人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意识到人有需求和欲望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犹太人应该摈弃传统文化观念中保守的方面,以免背负沉重的负担。   辛格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美国度过的,但他大部分小说的背景都放在1939年以前的波兰。他的创作主题很多和“回归”相关。犹太人为了反抗历史对其民族的迫害和命运的不公,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愿意接受主流文化。为了争取自身的权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这样的做法不但疏离了自己的民族同胞,而且不能为非犹太人所彻底接受。这种矛盾的过程让他们觉得惶恐不安,甚至经常产生绝望的情绪。辛格认为只有犹太信仰才是犹太人的归宿;只有回归宗教传统,犹太人方能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保持一个犹太人的本分,才能重获内心的平静。
  辛格的很多作品表明他是一位与本民族文化传统颇为亲和的作家。他的小说尽管有其传统的一面,更有大胆怀疑上帝的时候。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表现了犹太人无法理性地爱上帝,上帝所作所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向犹太教中的“契约论”发起了挑战。他认为,一方面,犹太人不应该背弃自己的民族传统,另一方面,犹太人也不应该拘泥于宗教传统的约束,不能将生活过于道德化。应该秉承完善生活的原则,减少痛苦,增加欢乐,回归正常的世俗生活。
  在辛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超越了犹太教,关注普通人的精神归宿。辛格认为人生向来无所谓善、恶,重要的是人最终如何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哪怕曾经迷途。他通过作品中广泛使用的“回归”主题强调了自省自律的重要性。蒙受苦难,经历折磨并不能压垮犹太人;相反,苦难让他们睿智而且更能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意义。
  注释:
  ①艾·巴·辛格.肖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②陆建德.为了灵魂的纯洁[J].当代外国文学,2006(2):34-40.
  ③喬国强.辛格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④黄凌.多棱镜下的辛格宗教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2003(6).
  参考文献:
  [1]The Nobel Prize Winners Literature,(ed).Franc N.Magill Vol.3,Salem Press.
  [2][3][4][5][10][11][12]Isaac Bashevis Singer.The Penguin Collected Stories of Isaac Bashevis Singer[M].London:Penguin Books,1984.
  [6][7][8]Isaac Bashevis Singer,The Magician of Lublin,London:Martin Secker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研究先从服装导购的日常实际出发,引出非正式学习在导购的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实践共同体这个组织形式虽说在虚拟的网上学习中有很大的影响,但在现实的工作学习中很少被验证对非正式学习有正相关性。作者从学习角度和实践共同体的评估角度设计出评估非正式学习与实践共同体关系的三类维度,并通过对服装公司的问卷调查来验证两者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服装导购 实践共同体 非正式学习  1.引言
摘 要: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就在于紧密贴近社会经济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
摘 要: 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发展展开论述,提出了三个实施要点:提供宽松环境,促进主动发展;打开语文课堂之门,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改革评价方法,激励主动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方法 自主发展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观点。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应当是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
摘 要: 本文从人物形象和剧作方式入手,对拉戛尔斯的代表剧作《恰逢世界末日》中的人物路易进行了分析,指出拉戛尔斯开拓创新,用场景技巧、闪回、多声部合唱、双重叙述等手法颠覆了《圣经》故事中的“浪子”形象,塑造了一个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孤独游子,揭示了当代社会人本体的生存悖论。  关键词: 让-吕克·拉戛尔斯 戏剧《恰逢世界末日》 “浪子”形象 自由 孤独    作为西方文学
摘 要: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越狱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而且给观众以深刻的启迪。它通过叙述安迪19年的囚禁生活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无辜的银行家在监狱中救赎自己、救赎他人的过程,表达了导演人文关怀的情怀。  关键词: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安迪·杜弗瑞 人文关怀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编自惊悚大师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小
摘 要: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备受世人尊崇,不仅是因为其书法艺术带给人龙腾虎跃、溪流瀑奔的视觉享受,而且这一文学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感召。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俯仰”之态来仰观俯察宇宙人生,来感受山水人生之乐和世事生死之悲。  关键词: 王羲之 《兰亭集序》 “俯仰之间” 悲乐情感  王羲之是我
摘 要: 李贽是明末力倡男女平等的先驱者。在《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1]中,李贽通过思辨和实证的方法对当时盛行的“妇人见短,不堪学道”的道学观点进行有力的辩驳,提出女子和男子同样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身体力行,实践自己男女平等的理念。他对妇女问题上的主张至今仍具有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李贽 男女平等 理学  妇女问题在文化史上一直是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古往今来的很
摘 要: 本文以海子的现代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文本,解读海子所祈望的“幸福”,以及他“幸福”背后的悲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坚持自己的诗歌理想,宁愿牺牲尘世“幸福”的海子,终究孤独、寂寞伴随他走向生命极致,他的生命中无幸福可言,幸福就像“闪电”,瞬间失去,永远找不到属于他的幸福。  关键词: 海子 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解读“幸福”  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平易
摘 要: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小学生阅读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选择不同类型的阅读形式,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建立多样化的阅读组织形式,进行必要的阅读反馈和评价激励机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活动 阅读组织形成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古人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高校师德模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高校师德模塑长效机制,是提高高校师德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新时期师德模塑的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师德模塑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