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a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巨大内动力。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等等,都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被动的学习变成活泼主动的发展。
  一、恰当地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投身于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设问”,“设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学“学校里养了8只黑兔、13只白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时,结合投影演示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①题中讲了几种兔子?每种养了几只?哪种兔比哪种兔多?②把黑兔和白兔一只只地对应起来比,白兔和黑兔对应着有几只?③对着的白兔和黑兔有什么关系?④白兔和黑兔没有对应着的有几只?没有对应着的只数表示什么意思?(突出:没有对着的5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⑤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怎样计算?为什么?此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并说出,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也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用减法计算。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不断设计出有利于突破教材关键、有利于思维训练的问题,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艰苦的思维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欲望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因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得见的东西,而在于深藏的奥秘,激发儿童在自然界的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我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方面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但是,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通过情境设计揭示矛盾导入新课,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如在怎么求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中,我先画了一个三角形(如图),要求学生求出面积,马上有学生举手回答说:三角形面积=底×高÷2=10×6÷2=30(平方厘米)。此时立即有学生表示反对说“不对”、“不能求”,也有学生赞同说“对的”、“可以求”,学生中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矛盾开始被揭示,接着学生开展了热烈的争辩。通过争辩。一致认为此题的解题条件不具备,不能解。争论刚刚结束,我接着又提出以BD为高怎么才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问题进一步深入,学生认为应量出高BD相应的底AC的长度,学生动手量出AC是12厘米,并求出面积是36平方厘米。此时,我又把问题转向:如何运用已知条件BC长度,求BC边上的高呢?再次展开讨论,有的认为:“应画出BC边上的高,再量出长度。”有的则认为:“不必再量BC上的高就能知道高的长度。”我立即抓住这一与众不同的方案启发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了用“三角形的面积×2÷l0”就能求出BC上的高,也可用方程“12×6÷2=10x÷2”求出高的多种解法。
  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始终处在寻求知识奥秘的情绪之中。这既是一次认识的训练,也是一次情感的陶冶,孩子们从中亲切地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在情境设计中,还须重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求不能过高,难度适中,并有一定坡度,力求创设最佳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使各种学生都能在解题过程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引导施展他们各自的才能和智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
  三、小学电化教学——体现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在设计“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应用题教学”的时候,我们认真分析了在应用题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认为对学生学习应用题可能产生影响的心理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经验、语言对解题的影响。
  一般说,如果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语言能力较强,解应用题就比较容易。但是,当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负迁移,对应用题所涉及的某些词语、概念不理解或应用题的数学语言和日常生活有一定差距时,他们就容易产生解题的心理障碍,影响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和解应用题的正确性。
  2.想象和直观感知对学习应用题的影响。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通过文字来描述的,当未知数比较多,因果关系比较复杂,条件比较隐蔽时,可将题意转化为图形,在直观感知和想象的基础上使思维不断升华,正确进行判断、推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3.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对学习应用题的影响。
  “小学应用题电化教学结构”针对学生不具备从整体上把握应用题的结构,因而不会对应用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弱点设计。
  通过电教媒体,提供大量可以引发思维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可以指导学生学会找到应用题问题、条件、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和可感知的学习材料,创造了生动有趣、激发学习兴趣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氛围,这样的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新课程标准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支点。当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设计 系统教学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情况下发现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更多
期刊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文本教材不可缺少,但我们决不能把学生局限在书本之中,而应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在校园、社会、大自然中探索、学习、创作。传统的农村美术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临摹,像则为优,否则次之,结果教出的都是“大统一”式的学生,抑制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造成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于这一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或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  首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教学一开始,教师要创设数学发现活动的环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提出开放性问题。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但作为教学开始环节
期刊
美术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心理健康?自古以来美术及其活动就对心理疾病及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及治疗作用。我们现行的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是过于重视美术的技法技能的学习、美术教学的教化作用,但是严重忽视了美术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以及美术能疏通情感的教育。本课题从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性以及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入手,探索了美术课堂教学及美术课外活动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
期刊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实验无疑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对象就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一张废纸、一个塑料瓶、一个塑料袋、一个废弃的塑料注射器、一块小手帕、一个易拉罐等等,都可以制作物理教具。这些低成本自制教具由于材料易找、实施便利、贴近生活、亲近感强、形式多变、新奇有趣、节省资源、变废为宝、易于制作和使用等特点,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在课外做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语文教学应培植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强调了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说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学习语文,汉语拼音是第一课,这一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这一课学好了,可以确立学
期刊
语文除了作为一种语言的工具以外,应该强调文学性,而文学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我想着在教学中尝试将文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探索。  一、散文课与色彩课结合  中学语文课中许多优美的散文都是用文字书写的图画,极具绘画性。如《不朽的失眠》、《荷塘月色》、《白杨礼赞》、《夏之绝句》等,它们有形有色有特征。在讲授这些篇目时,我先画好一些示范性色彩画,给学生展示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把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直观形象的画面相
期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文重点在于实践,再多再高深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情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社会生活。  一、以激情诱导激情  “亲其
期刊
2011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小学各个阶段都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原则。  以读代讲,顾名思义就是用读来代替讲,转变教师观念,摒弃繁琐的课文分析,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代替老师的讲解分析,把语文老师的
期刊
如果让学生掌握了思考的方法,不管条件怎样变化,都就难不倒学生了。因此,让学生掌握分析思考方法,不但对解答应用题有帮助,而且是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也是有用的。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应用题的关键词,根据条件和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