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同样为你打开了一扇窗。经历过两次高考的我,或许比大多数人更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学习的潜力股,即使初中被分在了普通班也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跻身年级前列,虽然不是最前列。我一直相信那个“第10名定律”的存在(“第10名定律”就是某个研究表明班上10名左右的人会有惊人的成就),结果在中考中还真拿到了全县第15名。知道成绩后,我整个人对高中充满了期望。
从初中普通班到高中实验班,最开始,我并不知道这种跨度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甚至,在新的课程开始以后,我还没来得及意识到自己浪费了暑假大好的时光。记得初中老师曾经说过,高中很特殊,只要你由于自身原因跟不上课程,就会一直被拖着走。当时老师还举了个例子,说是他以前有个学生,中考的成绩非常好,结果高中三年下来却只考了区区一个二本,连重点的影子都挂不到。以前每次听到这些,我都会想着我不会那样的,只是不幸的是,我偏偏成了那个学生的再版。
实验班的压力的确巨大,被分到这里的同学几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很强。因为实验班重视理科,所以学习安排中理科课程占了大部分。我渐渐发现我学得没有别人快,但是进班前三的成绩会让我平静下来——我告诉自己,肯定能掌握!只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高中第一次月考,我的名字意外出现在了成绩单的后列。心情沉重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安慰自己说,还有机会,这只是第一次考试而已。由于老师并没有找我询问缘由,所以等这一次考试的“余波”渐渐平静之后,我又松懈了下来。
现在想起那段时光,还是会觉得它是有多漫长。实验班里连语文课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自己在初中练就的一手好作文底子在高中班级里仿佛怎么也起不了波澜。语文晚自习读优秀作文,很少读到我的,考试时的作文成绩也日渐平淡。我偶尔会反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在初中时,我的作文拿过奖,也经常被老师称赞并且在班上被当作范文读。我想也许是自己没有用心写吧,因为平日里的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已经搞得我有些焦头烂额,于是再也无暇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来。
接着一次次的小型测验再一次触动了我。首先给我下马威的就是物理。说实话,跟高中物理比起来,初中物理所学的内容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即使你初中物理次次考满分,到了高中甚至都不能保证你能及格。几次物理测验的不及格让我猝不及防,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学习理科。
高中开始我便被指定为化学课代表,当然是因为进班成绩的缘故。我并没有当课代表的经验,工作不尽如人意。那个时候的化学老师实行“100遍政策”,就是每节课随机抽点一些同学在黑板上写化学方程式,如果错了就是重写100遍交给课代表。于是我做得也许最好的工作就是收这些。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自己重写100遍的次数真的很少,不是因为我不会错,而是因为很少被点到。
等到了第二次月考,我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这一次,老师终于找我谈话了,不过不是单独谈话。老师对几个人说,你们要不要转去普通班或是文科班?我在心里想,老师果然不再看我进班的成绩了。这之后我开始有些迷茫,不过没有转班的想法。
高二,高中最关键的一年来临,我们换了教室,到了一楼。按照老师的说法,这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也许实验班就是为了学习。高二第二学期,我们彻底甩脱了文科课程,当普通班还在物理化学必修课里挣扎时,我们已经开始学习选修课。课程的进度让我缓不过气,但始终还在坚持着。可是,成绩再也不上去了,即使我一直在努力。慢慢地,我也认命了,心想成绩不好就不好吧,至少自己还身处实验班,在某些普通班依然是前列呢。
另外,我在高二这年还学会了上网。想起第一次同学邀我去网吧的时候,我在门口犹豫了好久,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去过。最后我还是进去了,在旁边人的指导下开机,登上了同学给我的QQ号。后来再去网吧,我渐渐没了负罪感,开始接触单机游戏,最后学会了网游。
高二发生的许多事情我仍然历历在目,比如去参加物理化学竞赛,都无果而终,我的能力真的不及大多数人了。看到那些进了复赛的同学去外地参加考试,心里有种淡淡的不甘,但很快就消散不见了。
而到了高三,原先的班主任跳槽去了外地,新换了班主任并没有之前的严厉,我们班由此成了最松散的实验班。不久后,我们又由老校区搬到了城郊的新校区。崭新的教室让所有人新奇了好久,教室后面的篮球场地也让人蠢蠢欲动。于是我又开始把精力放在了篮球上来。
在最紧要的最后一年,我除了有一次月考稀里糊涂地考得比较好(其实在班里也不过中等排名而已)之外,成绩再没有过任何起色,我再没考好过。于是,我开始和同学一起逃掉晚自习,去网吧玩游戏。有同学给我鼓励,让我不要再继续下去,我也只是嘴上答应而已。
还记得有一次逃课去打球,终于还是被老师发现了,然后几个人被叫进办公室。老师说要么叫家长,要么保证不再这样,然后把桌椅搬在走廊上,坐一上午。我选择了后者。我那个时候的身份被老师同学定义成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了。而在接下来的那次月考中,跟我一同进办公室的其他几位同学,都考得很好,只有我毫无变化,依然挂在全班的末端。我想着自己是不是已经麻木了?想起以前初中的时候,只要被老师鼓励一下,我下一次月考就会考得更好。而现在,我已经变了。
最终,我很平静地参加完两天的高考。等到考试成绩出来,我还是失落了好久。二本的成绩让我犹犹豫豫地还是选择了去复读。那个夏天的不愉快挥之不去,我看到了我妈眼神里的无奈。结果摆在眼前,我没有和任何人透露我的成绩,没有去什么聚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想着这三年是怎么走过来的。高三逃掉了不知道多少晚自习,那个跟我一起逃课的同学后来“改邪归正”了,竟然考得很好,这让我哑然。
我决心重新来过。我对自己说,既然选择往前走,必然风雨兼程。
复读的日子里,我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我相信自己仍旧有机会,虽然这机会真的只有一次。天气炎热,独自坐在角落里,做着之前做过的题,看着之前背过的知识点,偶尔抬头看看其他人,想着自己也曾经有过一次高考。但是,没人可以夺去你努力的机会,除了你自己。即使经历了前一次高考的失败,我依然在复读的第一次模拟考中考出了很好的名次。我知道,当我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去想而每天都埋在题海里时,成功就不会离我远去。
有压力的时候我会去操场散步,想想以后的日子,看着秋风扫落叶,冬天来了,春天不会很远。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相信自己还有机会,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相信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
第二年的六月,天气因为下雨变得些许凉爽,我却意外地觉得很兴奋。回想起复习的一年里,日渐平静的心,大量重复的习题,不断重复的模拟考,我跟自己说这一切还是过来了。而这一次,我考出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所以,请你们把握当下吧,相信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学习的潜力股,即使初中被分在了普通班也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跻身年级前列,虽然不是最前列。我一直相信那个“第10名定律”的存在(“第10名定律”就是某个研究表明班上10名左右的人会有惊人的成就),结果在中考中还真拿到了全县第15名。知道成绩后,我整个人对高中充满了期望。
从初中普通班到高中实验班,最开始,我并不知道这种跨度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甚至,在新的课程开始以后,我还没来得及意识到自己浪费了暑假大好的时光。记得初中老师曾经说过,高中很特殊,只要你由于自身原因跟不上课程,就会一直被拖着走。当时老师还举了个例子,说是他以前有个学生,中考的成绩非常好,结果高中三年下来却只考了区区一个二本,连重点的影子都挂不到。以前每次听到这些,我都会想着我不会那样的,只是不幸的是,我偏偏成了那个学生的再版。
实验班的压力的确巨大,被分到这里的同学几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很强。因为实验班重视理科,所以学习安排中理科课程占了大部分。我渐渐发现我学得没有别人快,但是进班前三的成绩会让我平静下来——我告诉自己,肯定能掌握!只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高中第一次月考,我的名字意外出现在了成绩单的后列。心情沉重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安慰自己说,还有机会,这只是第一次考试而已。由于老师并没有找我询问缘由,所以等这一次考试的“余波”渐渐平静之后,我又松懈了下来。
现在想起那段时光,还是会觉得它是有多漫长。实验班里连语文课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自己在初中练就的一手好作文底子在高中班级里仿佛怎么也起不了波澜。语文晚自习读优秀作文,很少读到我的,考试时的作文成绩也日渐平淡。我偶尔会反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在初中时,我的作文拿过奖,也经常被老师称赞并且在班上被当作范文读。我想也许是自己没有用心写吧,因为平日里的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已经搞得我有些焦头烂额,于是再也无暇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来。
接着一次次的小型测验再一次触动了我。首先给我下马威的就是物理。说实话,跟高中物理比起来,初中物理所学的内容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即使你初中物理次次考满分,到了高中甚至都不能保证你能及格。几次物理测验的不及格让我猝不及防,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学习理科。
高中开始我便被指定为化学课代表,当然是因为进班成绩的缘故。我并没有当课代表的经验,工作不尽如人意。那个时候的化学老师实行“100遍政策”,就是每节课随机抽点一些同学在黑板上写化学方程式,如果错了就是重写100遍交给课代表。于是我做得也许最好的工作就是收这些。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自己重写100遍的次数真的很少,不是因为我不会错,而是因为很少被点到。
等到了第二次月考,我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这一次,老师终于找我谈话了,不过不是单独谈话。老师对几个人说,你们要不要转去普通班或是文科班?我在心里想,老师果然不再看我进班的成绩了。这之后我开始有些迷茫,不过没有转班的想法。
高二,高中最关键的一年来临,我们换了教室,到了一楼。按照老师的说法,这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也许实验班就是为了学习。高二第二学期,我们彻底甩脱了文科课程,当普通班还在物理化学必修课里挣扎时,我们已经开始学习选修课。课程的进度让我缓不过气,但始终还在坚持着。可是,成绩再也不上去了,即使我一直在努力。慢慢地,我也认命了,心想成绩不好就不好吧,至少自己还身处实验班,在某些普通班依然是前列呢。
另外,我在高二这年还学会了上网。想起第一次同学邀我去网吧的时候,我在门口犹豫了好久,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去过。最后我还是进去了,在旁边人的指导下开机,登上了同学给我的QQ号。后来再去网吧,我渐渐没了负罪感,开始接触单机游戏,最后学会了网游。
高二发生的许多事情我仍然历历在目,比如去参加物理化学竞赛,都无果而终,我的能力真的不及大多数人了。看到那些进了复赛的同学去外地参加考试,心里有种淡淡的不甘,但很快就消散不见了。
而到了高三,原先的班主任跳槽去了外地,新换了班主任并没有之前的严厉,我们班由此成了最松散的实验班。不久后,我们又由老校区搬到了城郊的新校区。崭新的教室让所有人新奇了好久,教室后面的篮球场地也让人蠢蠢欲动。于是我又开始把精力放在了篮球上来。
在最紧要的最后一年,我除了有一次月考稀里糊涂地考得比较好(其实在班里也不过中等排名而已)之外,成绩再没有过任何起色,我再没考好过。于是,我开始和同学一起逃掉晚自习,去网吧玩游戏。有同学给我鼓励,让我不要再继续下去,我也只是嘴上答应而已。
还记得有一次逃课去打球,终于还是被老师发现了,然后几个人被叫进办公室。老师说要么叫家长,要么保证不再这样,然后把桌椅搬在走廊上,坐一上午。我选择了后者。我那个时候的身份被老师同学定义成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了。而在接下来的那次月考中,跟我一同进办公室的其他几位同学,都考得很好,只有我毫无变化,依然挂在全班的末端。我想着自己是不是已经麻木了?想起以前初中的时候,只要被老师鼓励一下,我下一次月考就会考得更好。而现在,我已经变了。
最终,我很平静地参加完两天的高考。等到考试成绩出来,我还是失落了好久。二本的成绩让我犹犹豫豫地还是选择了去复读。那个夏天的不愉快挥之不去,我看到了我妈眼神里的无奈。结果摆在眼前,我没有和任何人透露我的成绩,没有去什么聚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想着这三年是怎么走过来的。高三逃掉了不知道多少晚自习,那个跟我一起逃课的同学后来“改邪归正”了,竟然考得很好,这让我哑然。
我决心重新来过。我对自己说,既然选择往前走,必然风雨兼程。
复读的日子里,我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我相信自己仍旧有机会,虽然这机会真的只有一次。天气炎热,独自坐在角落里,做着之前做过的题,看着之前背过的知识点,偶尔抬头看看其他人,想着自己也曾经有过一次高考。但是,没人可以夺去你努力的机会,除了你自己。即使经历了前一次高考的失败,我依然在复读的第一次模拟考中考出了很好的名次。我知道,当我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去想而每天都埋在题海里时,成功就不会离我远去。
有压力的时候我会去操场散步,想想以后的日子,看着秋风扫落叶,冬天来了,春天不会很远。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相信自己还有机会,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相信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
第二年的六月,天气因为下雨变得些许凉爽,我却意外地觉得很兴奋。回想起复习的一年里,日渐平静的心,大量重复的习题,不断重复的模拟考,我跟自己说这一切还是过来了。而这一次,我考出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所以,请你们把握当下吧,相信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