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行的高考试卷中阅读的比例在42%左右(江苏卷)。因此,加大阅读教学,在阅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一.创新学习,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自主阅读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新方式。它要求学生有探究的需要;有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有获得欣赏的需要;有参与的需要……我们的教学若要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对学生的尊重就不可缺少。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学生在探究中遇到了挫折,要积极给予引导帮助,避免讽刺挖苦,打消积极性。我在教授《长江三峡》时,在课堂上展示长江三峡风光的优美图片,然后有意识地提问一位平时从不举手的学生:“你能从刚才的图片中各用一个字总结出三峡的特点吗?”这位同学边看图片边思考后说:“雄、秀、险。”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位同学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色,以后变得善思考,爱举手了,能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阅读。教学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由组合座位;可以不举手站起来就发言;可以自由讨论;可以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等;只有在这样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才能主动地参与活动,认真地阅读文本,发现并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而面对阅读就不会望而却步,阅读的兴趣也就产生了。
再现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忘我投入。我在讲授《雷雨》时,课前让学生查阅话剧《雷雨》在重庆公演的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播放电影《雷雨》,让学生熟悉原著内容,了解原著精髓,初步感受作品的内容;组织学生编排《雷雨》课本剧,师生同台演出,老师演唱得声情并茂,学生表演得精彩纷呈,课堂情绪热烈而又精彩。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经常磨练,创造学生自主阅读的模式
在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去自主学习,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在教授《祝福》时,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以及五四时期的思想大潮,自己去寻找疑问,通过资料和同学之间合作交流解答,结果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祥林嫂为什么死在祝福的夜里?我为什么对祥林嫂的三个问题不作出明确的回答?鲁镇的人们同情祥林嫂吗?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气氛活跃,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环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达到相互启发、拓宽思路、共同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感到合作交流探究的乐趣,感到轻松、自由,愿意成为交流的主体,探究的生力军。
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合作学习,我们根据座位分为四人一组,再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学业水平高、责任心强,且乐于助人的学生选作小组长,由小组长召集组员学习、决定学习内容、督促学习过程、检查记录组员学习情况等。另外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灵活组合,力求学生之间愉快地合作,力求小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五.延伸扩展,在更高层次的探究中提高阅读能力
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阅读过程,对所学的知识、所用的方法、所发现的问题、所得到的启示等进行整理归纳,对阅读活动及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并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层次性延伸性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多维拓展,促进学生将所得推广到各种新的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会灵活运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广泛迁移,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总之,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发展自我,我们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喜欢语文,热爱语文,进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赵同林,教师,现居江苏仪征。
一.创新学习,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自主阅读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新方式。它要求学生有探究的需要;有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有获得欣赏的需要;有参与的需要……我们的教学若要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对学生的尊重就不可缺少。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学生在探究中遇到了挫折,要积极给予引导帮助,避免讽刺挖苦,打消积极性。我在教授《长江三峡》时,在课堂上展示长江三峡风光的优美图片,然后有意识地提问一位平时从不举手的学生:“你能从刚才的图片中各用一个字总结出三峡的特点吗?”这位同学边看图片边思考后说:“雄、秀、险。”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位同学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色,以后变得善思考,爱举手了,能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阅读。教学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由组合座位;可以不举手站起来就发言;可以自由讨论;可以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等;只有在这样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才能主动地参与活动,认真地阅读文本,发现并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而面对阅读就不会望而却步,阅读的兴趣也就产生了。
再现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忘我投入。我在讲授《雷雨》时,课前让学生查阅话剧《雷雨》在重庆公演的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播放电影《雷雨》,让学生熟悉原著内容,了解原著精髓,初步感受作品的内容;组织学生编排《雷雨》课本剧,师生同台演出,老师演唱得声情并茂,学生表演得精彩纷呈,课堂情绪热烈而又精彩。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经常磨练,创造学生自主阅读的模式
在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去自主学习,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在教授《祝福》时,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以及五四时期的思想大潮,自己去寻找疑问,通过资料和同学之间合作交流解答,结果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祥林嫂为什么死在祝福的夜里?我为什么对祥林嫂的三个问题不作出明确的回答?鲁镇的人们同情祥林嫂吗?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气氛活跃,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环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达到相互启发、拓宽思路、共同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感到合作交流探究的乐趣,感到轻松、自由,愿意成为交流的主体,探究的生力军。
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合作学习,我们根据座位分为四人一组,再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学业水平高、责任心强,且乐于助人的学生选作小组长,由小组长召集组员学习、决定学习内容、督促学习过程、检查记录组员学习情况等。另外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灵活组合,力求学生之间愉快地合作,力求小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五.延伸扩展,在更高层次的探究中提高阅读能力
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阅读过程,对所学的知识、所用的方法、所发现的问题、所得到的启示等进行整理归纳,对阅读活动及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并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层次性延伸性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多维拓展,促进学生将所得推广到各种新的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会灵活运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广泛迁移,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总之,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发展自我,我们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喜欢语文,热爱语文,进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赵同林,教师,现居江苏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