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大国的地位与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与方向。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全面讨论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现状和发展建议,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基层农技队伍;现状分析;发展建议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建立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的综合体系,农业推广机构的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人民服务的人员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拟分析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技推广队伍素质建设存在问题
1.農技推广队伍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受地方编制的限制,农技人员“只出不进”或“老人出不去,新人进不来”,出现农技推广人员不足和身兼数职的现象。同时由于基层农技服务部门经费缺乏,与基层繁杂的农技服务工作形成强烈反差,因此当前的经费投入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基层农技服务需要。且由于经费原因,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参加各种学习交流会、培训会的机会较少,导致目前农技服务人员的队伍很庞大,但整体素质偏低。同时,由于基层在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均低于城市,广大农林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不愿到基层去,从而造成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更新较慢,进一步降低了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素质。
2.工作态度不端正。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由于主管部门疏于管理、福利待遇较差等原因造成其工作态度极其消极,存在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此外,由于部分农民对基层农技服务工作人员缺乏理解,存在对农技服务工作不热情,对农技服务人员给的建议不能够积极执行等现象,进一步降低了农技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虽然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对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投入没有明显增加,区级以下农技推广机构存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象。除工资外,每年的推广经费寥寥无几,导致示范引导、参谋服务、咨询培训等公益性职能难于履行,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缺乏动力和活力。
4.推广服务的难度增大。多年来,由于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弱化,公益性的农技服务开展不到位,一些农资企业、销售业主等农技服务的辅助力量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一部分,但这些部门都是以营利为目的,技术服务内容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往往误导农民,对农民造成损失,导致农户对进村人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产生了抵触情绪和不信任感,破坏了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工作环境,增加了先进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的难度。
二、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对策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为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农业推广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支持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职称评定和考核。此外,政府部门也应推动各农业大专院所,打破传统,设立针对基层农技人员的短期培训班,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素质。同时,对在校教育的全日制学生,高校也应加强专业课程的改革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浓缩理论课程教学,增加商贸知识、信息知识的教学。同时,积极探索农技推广“特岗计划”,优化农技人员结构,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2.完善技术培训机制,紧跟知识更新脚步。主管部门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并采取短期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定期组织管辖范围内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也可邀请知名农艺师到基层来开设培训班,采用多种方式集中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对自身素质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培养创新农民,以弥补农技服务人员缺乏造成的缺口,深入重点村、示范基地等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加快新型农民培养力度。
3.加速机制创新,完善管理制度。为了尽快提高现有农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在用人、分配、激励这三大机制上多投入精力,形成权利和职务很好的统一。一是创新就业机制,重新划分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中的行政技术人员比例,严格执行聘用制。同时,在人才选拔上打破常规,突破学历和资历界限,关注农技人员的实际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以此完善考核制度。二是创新分配机制,将管理、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均纳入分配方案,从而更好地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三是激励机制创新。政府应按一定比例分发激励经费和相关资金,以鼓励广大农技人员再深造、再学习;鼓励农技人员学习新技术,重点奖励那些在农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
4.严格实行竞聘上岗。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聘用,要根据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照公布岗位、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聘前公示等程序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一般聘期为三年。参加竞争上岗的在编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学历或取得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省级农业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上岗的具体标准。要严格把关,确保上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的合理比例。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仍不满编的可向社会招聘,并优先聘用长期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的编外人员。要分行业确定竞争上岗考试内容,专业知识所占比重不应低于80%,并应有一定比重的技能试题。省级或地级农业部门要建立考试题库,配合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竞争上岗考试工作,加强对竞聘全过程的监督指导。
5.培育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时代的进步,“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形式多样的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如“专家大院”、“物联网 农资企业 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民 服务”等,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提供了多种有效实现途径,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调优调顺调好。譬如,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激发产业技术体系提供集成技术配套服务主动性,以尽快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流通渠道更加畅通,为提高农资产品的效益和竞争力,农资企业和经营者有条件、有动力以市场化方式延伸服务,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使得各方利益连接更加紧密,更离不开全方位的产加销服务,以实现规范和健康发展。无论是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还是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身市场行为,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中不仅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更是化解基层特别是乡镇农技推广队伍老年化危机的一条行之有效途径。
三、结语
总之,新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深刻认识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握信息特色,扩大推广队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技术专业化,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发财致富。
参考文献:
[1]田春英.新形势下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对策的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4(3):12-14
[2]李俊超.让农民梦想成真的基础性工程[J].群众,2014(4):16-17.
关键词:基层农技队伍;现状分析;发展建议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建立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的综合体系,农业推广机构的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人民服务的人员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拟分析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技推广队伍素质建设存在问题
1.農技推广队伍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受地方编制的限制,农技人员“只出不进”或“老人出不去,新人进不来”,出现农技推广人员不足和身兼数职的现象。同时由于基层农技服务部门经费缺乏,与基层繁杂的农技服务工作形成强烈反差,因此当前的经费投入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基层农技服务需要。且由于经费原因,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参加各种学习交流会、培训会的机会较少,导致目前农技服务人员的队伍很庞大,但整体素质偏低。同时,由于基层在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均低于城市,广大农林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不愿到基层去,从而造成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更新较慢,进一步降低了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素质。
2.工作态度不端正。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由于主管部门疏于管理、福利待遇较差等原因造成其工作态度极其消极,存在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此外,由于部分农民对基层农技服务工作人员缺乏理解,存在对农技服务工作不热情,对农技服务人员给的建议不能够积极执行等现象,进一步降低了农技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虽然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对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投入没有明显增加,区级以下农技推广机构存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象。除工资外,每年的推广经费寥寥无几,导致示范引导、参谋服务、咨询培训等公益性职能难于履行,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缺乏动力和活力。
4.推广服务的难度增大。多年来,由于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弱化,公益性的农技服务开展不到位,一些农资企业、销售业主等农技服务的辅助力量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一部分,但这些部门都是以营利为目的,技术服务内容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往往误导农民,对农民造成损失,导致农户对进村人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产生了抵触情绪和不信任感,破坏了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工作环境,增加了先进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的难度。
二、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对策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为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农业推广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支持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职称评定和考核。此外,政府部门也应推动各农业大专院所,打破传统,设立针对基层农技人员的短期培训班,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素质。同时,对在校教育的全日制学生,高校也应加强专业课程的改革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浓缩理论课程教学,增加商贸知识、信息知识的教学。同时,积极探索农技推广“特岗计划”,优化农技人员结构,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2.完善技术培训机制,紧跟知识更新脚步。主管部门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并采取短期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定期组织管辖范围内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也可邀请知名农艺师到基层来开设培训班,采用多种方式集中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对自身素质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培养创新农民,以弥补农技服务人员缺乏造成的缺口,深入重点村、示范基地等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加快新型农民培养力度。
3.加速机制创新,完善管理制度。为了尽快提高现有农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在用人、分配、激励这三大机制上多投入精力,形成权利和职务很好的统一。一是创新就业机制,重新划分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中的行政技术人员比例,严格执行聘用制。同时,在人才选拔上打破常规,突破学历和资历界限,关注农技人员的实际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以此完善考核制度。二是创新分配机制,将管理、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均纳入分配方案,从而更好地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三是激励机制创新。政府应按一定比例分发激励经费和相关资金,以鼓励广大农技人员再深造、再学习;鼓励农技人员学习新技术,重点奖励那些在农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
4.严格实行竞聘上岗。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聘用,要根据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照公布岗位、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聘前公示等程序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一般聘期为三年。参加竞争上岗的在编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学历或取得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省级农业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上岗的具体标准。要严格把关,确保上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的合理比例。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仍不满编的可向社会招聘,并优先聘用长期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的编外人员。要分行业确定竞争上岗考试内容,专业知识所占比重不应低于80%,并应有一定比重的技能试题。省级或地级农业部门要建立考试题库,配合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竞争上岗考试工作,加强对竞聘全过程的监督指导。
5.培育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时代的进步,“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形式多样的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如“专家大院”、“物联网 农资企业 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民 服务”等,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提供了多种有效实现途径,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调优调顺调好。譬如,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激发产业技术体系提供集成技术配套服务主动性,以尽快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流通渠道更加畅通,为提高农资产品的效益和竞争力,农资企业和经营者有条件、有动力以市场化方式延伸服务,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使得各方利益连接更加紧密,更离不开全方位的产加销服务,以实现规范和健康发展。无论是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还是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身市场行为,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中不仅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更是化解基层特别是乡镇农技推广队伍老年化危机的一条行之有效途径。
三、结语
总之,新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深刻认识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握信息特色,扩大推广队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技术专业化,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发财致富。
参考文献:
[1]田春英.新形势下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对策的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4(3):12-14
[2]李俊超.让农民梦想成真的基础性工程[J].群众,2014(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