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幼儿的学习,并且基于他们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去制订课程计划,是我们两位搭班老师的常规工作。遇到问题及时讨论是我们工作中的一种常态。每天幼儿离园之后,我们会就当天的观察记录进行交流;每周五下午,我们会就本周的观察和下周的工作进行探讨;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还会视情况即时沟通。在讨论时,我们会分享各自搜集到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个别幼儿的兴趣,并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评价幼儿的发展,而深度的交流和探讨有利于我们开展有意识的教学。下面,就让我们聚焦到几次事件所引发的交流和探讨,展现我们思维碰撞的过程。
事件一:“我帮好朋友保管”
一天吃点心环节,玖玖吃完之后到玩具区拿了两个魔尺,走到浩浩身边。他挥舞着手里的魔尺,对还在吃点心的浩浩说:“浩浩,我们等一会儿来玩魔尺吧。”浩浩点点头。这时,吃完了点心的妙妙看到玖玖手里的魔尺,大喊:“周老师,玖玖一个人拿了两个魔尺。”周老师说:“玖玖拿了两个魔尺,一个是给自己的,另一个是给他的好朋友浩浩的。正好浩浩也很想玩魔尺。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呀。”妙妙显然不同意:“可是,一个人不能拿两个玩具,这样是不对的。”妙妙的申诉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发现,最近班上的确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自由活动时,右右拿了两个魔尺,一个是给自己的,另外一个是留给正在喝牛奶的左左的;吃完午饭,宁宁拿了两本书,一本是给自己的,一本是留给还没吃完饭的墨墨的。这让我们很惊讶。对此,我们展开了讨论。
姚:我带班这么多年,对于孩子主动帮好朋友保管玩具的情况成为班里的一种常态,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呢。
周:是的,我觉得这反映了好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我想,这对班里其他小朋友也会有影响的。
姚:不过,我还是有些困惑,孩子帮他的好朋友先占着玩具,这其中是不是也存在着不公平性?比如,玖玖吃完点心后先帮浩浩拿了魔尺保管起来,在浩浩吃完前,有好几个小朋友吃完了点心也想玩魔尺。就因为玖玖拿了两个,所以这些比浩浩先吃完的孩子可能就拿不到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就是不公平的。
周:虽说是这样,但如果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角度来思考,好朋友之间互相保管玩具是有积极意义的。
姚:如果将这一情况与成人社会的现象来类比,比如,我们在银行排队,有个人一下取了三个号,一个是他自己的,另外两个是帮尚未到场的朋友取的,那么,排在他后面的人肯定会抗议的,尽管银行并没有明文规定一个人只能取一个号。又比如,去吃饭或去看表演,有人先到了,占了很多座位。这样的行为在生活中还是很多的,人们也很反感。所以,我们是不是应在班上建立这样的规则:自己拿自己的玩具,不要提前帮其他小朋友拿?
周:宁宁帮墨墨选了一本书,在墨墨吃完饭后,他们就坐在一块儿看书,有时一起看同一本,有时各看各的,看完再交换。我们如果有了你说的规则,虽说可以避免不公平的问题,但可能也会少了这些同伴交往中友爱的画面了。
姚:但是,魔尺和书是不一样的。书的数量多,足够每个人一本,即使有人多拿了,其他小朋友还是有机会的。但魔尺的数量不多,有人多拿了,就可能有人玩不到了。
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去思考:因为魔尺数量有限,没能玩到魔尺的孩子正好有机会学习自我调节,比如,退一步去选择其他的玩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习在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满足时改变原有的期待,调整自己的行为,也是有价值的。还有,我在另一个班观摩时,看到有个孩子拿着两个魔尺拼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作品。如果规定一个人只能拿一个,那么,我们可能就看不到这一作品的诞生了。
姚:你的想法也有道理,那么我们先进一步观察,在收集更多信息之后再来讨论吧。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们有意识地观察和记录了更多关于幼儿帮好朋友保管玩具的轶事。一天午休时间,我们又坐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姚:有一天我看到右右拿着两个魔尺,但是他并没有在玩,而只是占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要加以引导?
周:你提到的这点太重要了。就像现在有的人去吃自助餐,明明吃不了那么多,但还是拿了很多,这就是“占有”了。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如果发现有的孩子只是为了占有而拿了多个玩具,我们可以和孩子们讨论,让他们自己来评价这样的行为是否合适。
姚:嗯,我觉得还是要分情况来考虑。比如,一开始,桐桐拿了两个魔尺却只是在活动室里晃荡,后来多多走过去对他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桐桐就把魔尺给了多多,他们一块儿玩起了打仗的游戏。我想,这可能是桐桐发起同伴交往的一個策略,那就是有价值的。
周:对啊,利用玩具来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玩,这是一种交往策略。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呀。如果我们在观察孩子时都能这么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那我们就能实现“有意识的教学”了。
事件二:扮小狗的果果
每周五,我们会把一周记录的信息汇总起来,制订下周计划。在一次讨论时,两条关于果果的轶事记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姚老师的轶事记录本里有这样一条记录:“2016年11月14日,区域游戏时间,果果趴在地上扮小狗。她拿着娃娃家的餐具爬到了美工区的桌子底下。有小朋友经过时,她会伸出头,朝路人‘汪、汪、汪’地叫。”在一旁,姚老师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还写着一行小字:“果果家养过一只小狗,几个月之前被她爸爸送走了。”周老师的记录本里也有一条关于果果的记录:“2016年11月17日,自由活动时间,果果趴在地上,用手托着下巴,好像不怎么高兴。我蹲下来给她拍照,她告诉我:‘小狗的家发大水了,主人和小狗都被冲走了,人家把它捡回家。它见不到主人很伤心。它在桌子底下等主人。’”
周:你为什么会记录下果果扮小狗这件事呢?
姚:我记得她家曾经养过一只小狗,果果很喜欢,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Lucky。不过,因为果果是过敏性体质,常常咳嗽,后来她爸爸就把小狗送给别人了。我看到她扮小狗的行为,就联想到了这些信息,不过,我也不是很确定其中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所以,我打了个问号。你记录下果果编的这个故事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周:我看到果果创编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里有她自己扮成的小狗,还有一个主人的角色。在你记录的轶事中,果果也扮成小狗与同伴互动。这是不是说明她产生了与同伴交往的意愿呢?
姚:我觉得,果果也许并不只是简单地在模仿小狗。果果那么喜欢Lucky,看到它突然被送走了,肯定很伤心。她的扮演行为可能蕴含着对小狗的思念之情。
周:果果对小狗的一些动作、神态模仿得特别到位,她肯定经常和Lucky一起玩。不过单凭这两条轶事记录,还不足以判断她是否有这方面的情感需求啊。
姚:我们来看看她的日记,或许能从中发现相关线索。
于是,我们翻看了果果的日记本。2016年10月11日,果果画了一个粉色的圆圈,一旁我们帮助她作的文字记录是:“我画的是一条小狗。”这一发现激发我们继续翻看果果的成长档案。2016年11月1日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果果又画了一只小狗,一旁的文字记录是:“这是我家的小狗,它叫Lucky。”
周:原来,果果之前就已经用绘画表达过对小狗的思念了。但我猜当时她的情绪并不激烈,因为她的绘画里小狗所占的版面不大。我们可以和果果爸爸交流一下,或许可以搜集到更多的信息来佐证我们的猜测。
姚:嗯,我们先要接纳她扮小狗的这种行为,不急于采取措施,并在后面几周重点关注果果在活动中的表现。适宜而及时的表达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而且,这或许还是果果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契机。
第二天入园时间,我们和果果的爸爸进行了交流。果果爸爸告诉我们,果果的爷爷家也有一只小狗,果果想要把这只小狗带回家,爸爸没同意,果果哭得很伤心,还闹着要把Lucky接回来,不然都不愿意上幼儿园了。爸爸只好带着果果去Lucky的新家看它。爸爸提供的信息让我们了解了果果扮演小狗事件背后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们看到果果每天都在扮演小狗,她在地上爬来爬去。她爬到了娃娃家,把小厨房的菜掀翻。大宝很生气地来告状:“老师,果果总是捣乱。”她还蜷缩着身体像小狗一样躺在小篓子里,或是跪在门口,用手挠从她身边走过的同伴。
周:果果在重复玩一种角色扮演游戏。她每天在地上爬来爬去,我感觉有点不太卫生,而且一天下来,我就能听到好几个小朋友告她的状。我想,这可能会影响同伴对她的评价。我认为,我们需要对她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建议她在有垫子的地方爬。
姚:她虽然每天都在扮演小狗,但情节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仔细地分析她的这些行为反映了哪些学习经验。我发现她在扮小狗时,其实主动地参与了很多的同伴交往。比如,她吸引了嘟嘟来做她的主人,娃娃家的小朋友给她做了好吃的狗粮,她与安安扮演的蜘蛛侠对战……个人卫生确实要重视,但活动室大部分地面都是没有垫子的,如果提了这样的要求,可能会有太多限制。我建议可以给她提供手套等护具。
周:的确是这样的,果果正处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过渡的阶段,之前,她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玩的,而昨天,我看到“小主人”嘟嘟带她去“公园”散步时,她主动提议去游乐场。
姚:这样看来,她是想和同伴一起游戏的,有时还能为游戏的深入开展贡献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和她一起来回顾和同伴游戏时的愉快情绪,强化她与同伴交往的意愿。我们还可以给她提供一些绘本等阅读材料,比如绘本《丽莎想要一只狗》里也有一個渴望拥有小狗的孩子,这能够让她有情感共鸣。
周:或许,我们还可以建议她到美工区用不同的材料创作与小狗有关的作品,美术活动也可以让她表达情感。
姚:还有一点我们要重视,虽然果果通过扮演小狗获得了发展,但我们也要想办法引导她扮演其他角色或者参与同伴的其他游戏,而不是一直扮演这一个角色。
事件三:地上多了三条线
组织孩子们观看电子课件时,我们通常会让孩子们在电视机前排排坐好。在小班时,保育老师会帮他们排好椅子,让孩子选择座位就座。到了中班,我们想让孩子们自己来排椅子。最初,我们是这样提要求的:“请你们把椅子搬到能够看得见电视的地方。最前面的小朋友不要超过钢琴,最边上的小朋友不要超过柱子。”结果,35个孩子一起搬着椅子找位置,场面很混乱。有的孩子刚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不一会儿又会搬着椅子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有时还会与同伴发生身体碰撞或争抢行为。他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椅子排好,而且还排得歪歪扭扭的。
观察到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坐下来商量对策。
姚:看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要求他们根据周围的参照物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可能超出了他们现有的发展水平。
周:是啊,大部分孩子都很难快速确定位置。我们可能需要基于他们识别空间方位的经验来调整支持策略。
姚:那么,如果给他们再提供一些参照物,他们能够快速定位吗?比如,我们可以先随机找几个孩子来确定横排位置,然后让其他孩子在他们的两边并排坐下来。
周:对我们班孩子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水平,我还把握不准。我们可以先试试看,发现问题再调整。
于是,再次排位时,我们会迅速固定3~4个幼儿的位置作为基点,同时提示其他幼儿:“××小朋友已经帮我们确定了一个位置,请你们在他的两边坐下来,和他坐成一排。”我们记录了孩子们搬椅子的过程,发现有的孩子确实能快速地坐下来了,但也有的孩子会一拥而上,抢着和基点位置上的同伴坐在一起,因此而产生的肢体碰撞似乎更多了;有的孩子会在左右空出很大的空间,导致一排队伍拉得很长,没办法相对集中。因而我们判断,这一次的支持策略可能仍然没有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
周:增加了一个参照物,好像没有带来多大的帮助。我们可能高估了孩子们的空间知觉能力。
姚:嗯,他们可能需要借助更多的参照物来找到位置。
周:另外,我看到有的孩子只顾着自己去找位置,搬着椅子横冲直撞的,或者把椅子放在中间挡住别的孩子。看来,孩子们还需要更多的机会来学习注意他人的想法和需要。我觉得,找座位或许也是让孩子们感知、体验人际关系的一个契机。 姚:的确是这样,社会领域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尊重他人”的发展目标可以很自然地蕴含其中了。那我们接下来怎么调整呢?
周:是不是可以考虑提供基准线来作参考?让孩子们根据地上的线来确定位置。
姚:这样的做法很常见。以前我们在小班时就会在活动室里贴几条线,然后让孩子们练习怎样快速地摆好椅子。练过几次之后,他们就获得这个技巧了。现在,很多老师也还是这样做的。
周:以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便于班级管理,老师事先就把问题给解决了。现在,我们是在观察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基础上提供支持策略的,结果虽然一样,过程却有本质的区别。
姚:是的,我们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进行调整的。考虑到要保护视力,第一条线要离电视机3米远。另外,线的前后距离要留得宽一些,方便中间的孩子自由站立走动。最好能在线上贴点子,帮助孩子快速找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很节省时间,也不会出现间距很大的问题。
周:我不赞成贴点子的做法。如果贴上点子,孩子们只要找点子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与周围其他人和事物的空间关系,那不是错失了发展空间知觉能力的大好机会吗?我们可以让这几条线的长度只够所有孩子一个挨着一个坐,如果有孩子把左右的距离空得太大了,那其他孩子就坐不下了。这样,孩子就不得不去关注自己的椅子是不是跟旁边同伴的椅子靠在一起了。他们在不断调整位置的过程中,必然会去考虑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去体察他人的需要。如果贴了点子,引导孩子们由此学习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机会就错失了。
姚:现在这些想法都只是我们的猜测,真正实践起来不知道效果会怎样。
周:我们要尽可能地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也要相信他们的发展潜能。我们可以尝试起来,我想本周我会重点观察这一方面。
事件四:“我想看看獎状”
周一晨会上,园长颁发了早操比赛的奖状。果果代表班级领了奖以后,把奖状给了姚老师。嘉嘉对姚老师说:“我想看看奖状。”姚老师摇摇头:“回活动室以后给你看,现在先升旗。”姚老师顺手把奖状给了周老师。周老师拿过来在看的时候,嘉嘉对周老师说:“周老师,我也想看看奖状。”周老师就把奖状给了嘉嘉。嘉嘉旁边的几个孩子看到她手里的奖状都围了过来,队伍里顿时变得乱糟糟的。当时,其他班的幼儿还在领奖,紧接着还要升国旗、奏国歌。于是,姚老师走过去把奖状拿走了,并对他们说:“等升旗仪式结束了,你们再看。”
回到班级之后,我们就这一事件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周:我想如果是我,听到我们班拿了一等奖,一定很想立刻欢呼,所以我当时就满足她了。
姚:我知道,当时孩子们肯定都很想看。但是,其他班的孩子还在领奖,我认为他们也需要静下心来学习尊重他人,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向他们表示祝贺。在这样的场合,他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基本的礼仪。
周:你说的这一点我的确没有考虑到。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时,的确也要关注自身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这里其实还涉及延迟满足的问题,孩子们需要暂时控制想要欢呼庆祝的急切心情,等到晨会结束之后再来尽情庆祝。
姚:对啊,尊重他人、学会等待,就是在这些真实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接下来就是升旗仪式,在这样一个庄严的场合,孩子们顾自围在一起看奖状是不合适的,他们也要学习根据所处情境表现出适宜的行为。
周:孩子们想要看奖状,其实是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他们表现出来的荣誉感我们也要珍视。那么,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集体中庆祝一下我们的成功呢?
姚:是的,同时我觉得既然今天发生了这件事,我们正好可以和孩子们来讨论一下不同场合中的礼仪问题,比如,在别人领奖的时候什么行为是适宜的。或者让孩子换位思考:我们在领奖的时候,如果别人大声讲话,不愿意为我们的成功喝彩,我们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周:我觉得要让孩子们学会自我控制,习得公众场合的相关礼仪,光通过谈话活动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或许我们后续还可以用情境表演、故事或者木偶戏,让他们有亲身体验、直接感知。
姚:我们还可以抓住幼儿园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讨论完之后,我们临时增加了一个谈话环节,先和孩子们一起来探讨在颁奖仪式上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接下来,我们向孩子们宣读了奖状上的内容。孩子们听得特别专注,听完后兴奋得跳起来鼓掌。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该把奖状放在哪里。嘉嘉觉得最好贴到活动室外面,这样其他班的同伴也能够看到;宝宝认为一定要贴得高高的,这样别人很远就能看到了。第二天,豪豪带来了一个彩色相框,我们把奖状装进相框里,挂在了活动室门口的墙上。
每天,我们都会记录很多信息,基于这些信息的深度探讨往往能够让我们超越事件表面,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更加清晰地去把握每个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让我们的课程计划更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事件一:“我帮好朋友保管”
一天吃点心环节,玖玖吃完之后到玩具区拿了两个魔尺,走到浩浩身边。他挥舞着手里的魔尺,对还在吃点心的浩浩说:“浩浩,我们等一会儿来玩魔尺吧。”浩浩点点头。这时,吃完了点心的妙妙看到玖玖手里的魔尺,大喊:“周老师,玖玖一个人拿了两个魔尺。”周老师说:“玖玖拿了两个魔尺,一个是给自己的,另一个是给他的好朋友浩浩的。正好浩浩也很想玩魔尺。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呀。”妙妙显然不同意:“可是,一个人不能拿两个玩具,这样是不对的。”妙妙的申诉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发现,最近班上的确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自由活动时,右右拿了两个魔尺,一个是给自己的,另外一个是留给正在喝牛奶的左左的;吃完午饭,宁宁拿了两本书,一本是给自己的,一本是留给还没吃完饭的墨墨的。这让我们很惊讶。对此,我们展开了讨论。
姚:我带班这么多年,对于孩子主动帮好朋友保管玩具的情况成为班里的一种常态,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呢。
周:是的,我觉得这反映了好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我想,这对班里其他小朋友也会有影响的。
姚:不过,我还是有些困惑,孩子帮他的好朋友先占着玩具,这其中是不是也存在着不公平性?比如,玖玖吃完点心后先帮浩浩拿了魔尺保管起来,在浩浩吃完前,有好几个小朋友吃完了点心也想玩魔尺。就因为玖玖拿了两个,所以这些比浩浩先吃完的孩子可能就拿不到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就是不公平的。
周:虽说是这样,但如果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角度来思考,好朋友之间互相保管玩具是有积极意义的。
姚:如果将这一情况与成人社会的现象来类比,比如,我们在银行排队,有个人一下取了三个号,一个是他自己的,另外两个是帮尚未到场的朋友取的,那么,排在他后面的人肯定会抗议的,尽管银行并没有明文规定一个人只能取一个号。又比如,去吃饭或去看表演,有人先到了,占了很多座位。这样的行为在生活中还是很多的,人们也很反感。所以,我们是不是应在班上建立这样的规则:自己拿自己的玩具,不要提前帮其他小朋友拿?
周:宁宁帮墨墨选了一本书,在墨墨吃完饭后,他们就坐在一块儿看书,有时一起看同一本,有时各看各的,看完再交换。我们如果有了你说的规则,虽说可以避免不公平的问题,但可能也会少了这些同伴交往中友爱的画面了。
姚:但是,魔尺和书是不一样的。书的数量多,足够每个人一本,即使有人多拿了,其他小朋友还是有机会的。但魔尺的数量不多,有人多拿了,就可能有人玩不到了。
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去思考:因为魔尺数量有限,没能玩到魔尺的孩子正好有机会学习自我调节,比如,退一步去选择其他的玩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习在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满足时改变原有的期待,调整自己的行为,也是有价值的。还有,我在另一个班观摩时,看到有个孩子拿着两个魔尺拼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作品。如果规定一个人只能拿一个,那么,我们可能就看不到这一作品的诞生了。
姚:你的想法也有道理,那么我们先进一步观察,在收集更多信息之后再来讨论吧。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们有意识地观察和记录了更多关于幼儿帮好朋友保管玩具的轶事。一天午休时间,我们又坐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姚:有一天我看到右右拿着两个魔尺,但是他并没有在玩,而只是占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要加以引导?
周:你提到的这点太重要了。就像现在有的人去吃自助餐,明明吃不了那么多,但还是拿了很多,这就是“占有”了。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如果发现有的孩子只是为了占有而拿了多个玩具,我们可以和孩子们讨论,让他们自己来评价这样的行为是否合适。
姚:嗯,我觉得还是要分情况来考虑。比如,一开始,桐桐拿了两个魔尺却只是在活动室里晃荡,后来多多走过去对他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桐桐就把魔尺给了多多,他们一块儿玩起了打仗的游戏。我想,这可能是桐桐发起同伴交往的一個策略,那就是有价值的。
周:对啊,利用玩具来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玩,这是一种交往策略。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呀。如果我们在观察孩子时都能这么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那我们就能实现“有意识的教学”了。
事件二:扮小狗的果果
每周五,我们会把一周记录的信息汇总起来,制订下周计划。在一次讨论时,两条关于果果的轶事记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姚老师的轶事记录本里有这样一条记录:“2016年11月14日,区域游戏时间,果果趴在地上扮小狗。她拿着娃娃家的餐具爬到了美工区的桌子底下。有小朋友经过时,她会伸出头,朝路人‘汪、汪、汪’地叫。”在一旁,姚老师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还写着一行小字:“果果家养过一只小狗,几个月之前被她爸爸送走了。”周老师的记录本里也有一条关于果果的记录:“2016年11月17日,自由活动时间,果果趴在地上,用手托着下巴,好像不怎么高兴。我蹲下来给她拍照,她告诉我:‘小狗的家发大水了,主人和小狗都被冲走了,人家把它捡回家。它见不到主人很伤心。它在桌子底下等主人。’”
周:你为什么会记录下果果扮小狗这件事呢?
姚:我记得她家曾经养过一只小狗,果果很喜欢,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Lucky。不过,因为果果是过敏性体质,常常咳嗽,后来她爸爸就把小狗送给别人了。我看到她扮小狗的行为,就联想到了这些信息,不过,我也不是很确定其中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所以,我打了个问号。你记录下果果编的这个故事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周:我看到果果创编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里有她自己扮成的小狗,还有一个主人的角色。在你记录的轶事中,果果也扮成小狗与同伴互动。这是不是说明她产生了与同伴交往的意愿呢?
姚:我觉得,果果也许并不只是简单地在模仿小狗。果果那么喜欢Lucky,看到它突然被送走了,肯定很伤心。她的扮演行为可能蕴含着对小狗的思念之情。
周:果果对小狗的一些动作、神态模仿得特别到位,她肯定经常和Lucky一起玩。不过单凭这两条轶事记录,还不足以判断她是否有这方面的情感需求啊。
姚:我们来看看她的日记,或许能从中发现相关线索。
于是,我们翻看了果果的日记本。2016年10月11日,果果画了一个粉色的圆圈,一旁我们帮助她作的文字记录是:“我画的是一条小狗。”这一发现激发我们继续翻看果果的成长档案。2016年11月1日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果果又画了一只小狗,一旁的文字记录是:“这是我家的小狗,它叫Lucky。”
周:原来,果果之前就已经用绘画表达过对小狗的思念了。但我猜当时她的情绪并不激烈,因为她的绘画里小狗所占的版面不大。我们可以和果果爸爸交流一下,或许可以搜集到更多的信息来佐证我们的猜测。
姚:嗯,我们先要接纳她扮小狗的这种行为,不急于采取措施,并在后面几周重点关注果果在活动中的表现。适宜而及时的表达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而且,这或许还是果果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契机。
第二天入园时间,我们和果果的爸爸进行了交流。果果爸爸告诉我们,果果的爷爷家也有一只小狗,果果想要把这只小狗带回家,爸爸没同意,果果哭得很伤心,还闹着要把Lucky接回来,不然都不愿意上幼儿园了。爸爸只好带着果果去Lucky的新家看它。爸爸提供的信息让我们了解了果果扮演小狗事件背后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们看到果果每天都在扮演小狗,她在地上爬来爬去。她爬到了娃娃家,把小厨房的菜掀翻。大宝很生气地来告状:“老师,果果总是捣乱。”她还蜷缩着身体像小狗一样躺在小篓子里,或是跪在门口,用手挠从她身边走过的同伴。
周:果果在重复玩一种角色扮演游戏。她每天在地上爬来爬去,我感觉有点不太卫生,而且一天下来,我就能听到好几个小朋友告她的状。我想,这可能会影响同伴对她的评价。我认为,我们需要对她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建议她在有垫子的地方爬。
姚:她虽然每天都在扮演小狗,但情节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仔细地分析她的这些行为反映了哪些学习经验。我发现她在扮小狗时,其实主动地参与了很多的同伴交往。比如,她吸引了嘟嘟来做她的主人,娃娃家的小朋友给她做了好吃的狗粮,她与安安扮演的蜘蛛侠对战……个人卫生确实要重视,但活动室大部分地面都是没有垫子的,如果提了这样的要求,可能会有太多限制。我建议可以给她提供手套等护具。
周:的确是这样的,果果正处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过渡的阶段,之前,她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玩的,而昨天,我看到“小主人”嘟嘟带她去“公园”散步时,她主动提议去游乐场。
姚:这样看来,她是想和同伴一起游戏的,有时还能为游戏的深入开展贡献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和她一起来回顾和同伴游戏时的愉快情绪,强化她与同伴交往的意愿。我们还可以给她提供一些绘本等阅读材料,比如绘本《丽莎想要一只狗》里也有一個渴望拥有小狗的孩子,这能够让她有情感共鸣。
周:或许,我们还可以建议她到美工区用不同的材料创作与小狗有关的作品,美术活动也可以让她表达情感。
姚:还有一点我们要重视,虽然果果通过扮演小狗获得了发展,但我们也要想办法引导她扮演其他角色或者参与同伴的其他游戏,而不是一直扮演这一个角色。
事件三:地上多了三条线
组织孩子们观看电子课件时,我们通常会让孩子们在电视机前排排坐好。在小班时,保育老师会帮他们排好椅子,让孩子选择座位就座。到了中班,我们想让孩子们自己来排椅子。最初,我们是这样提要求的:“请你们把椅子搬到能够看得见电视的地方。最前面的小朋友不要超过钢琴,最边上的小朋友不要超过柱子。”结果,35个孩子一起搬着椅子找位置,场面很混乱。有的孩子刚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不一会儿又会搬着椅子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有时还会与同伴发生身体碰撞或争抢行为。他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椅子排好,而且还排得歪歪扭扭的。
观察到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坐下来商量对策。
姚:看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要求他们根据周围的参照物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可能超出了他们现有的发展水平。
周:是啊,大部分孩子都很难快速确定位置。我们可能需要基于他们识别空间方位的经验来调整支持策略。
姚:那么,如果给他们再提供一些参照物,他们能够快速定位吗?比如,我们可以先随机找几个孩子来确定横排位置,然后让其他孩子在他们的两边并排坐下来。
周:对我们班孩子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水平,我还把握不准。我们可以先试试看,发现问题再调整。
于是,再次排位时,我们会迅速固定3~4个幼儿的位置作为基点,同时提示其他幼儿:“××小朋友已经帮我们确定了一个位置,请你们在他的两边坐下来,和他坐成一排。”我们记录了孩子们搬椅子的过程,发现有的孩子确实能快速地坐下来了,但也有的孩子会一拥而上,抢着和基点位置上的同伴坐在一起,因此而产生的肢体碰撞似乎更多了;有的孩子会在左右空出很大的空间,导致一排队伍拉得很长,没办法相对集中。因而我们判断,这一次的支持策略可能仍然没有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
周:增加了一个参照物,好像没有带来多大的帮助。我们可能高估了孩子们的空间知觉能力。
姚:嗯,他们可能需要借助更多的参照物来找到位置。
周:另外,我看到有的孩子只顾着自己去找位置,搬着椅子横冲直撞的,或者把椅子放在中间挡住别的孩子。看来,孩子们还需要更多的机会来学习注意他人的想法和需要。我觉得,找座位或许也是让孩子们感知、体验人际关系的一个契机。 姚:的确是这样,社会领域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尊重他人”的发展目标可以很自然地蕴含其中了。那我们接下来怎么调整呢?
周:是不是可以考虑提供基准线来作参考?让孩子们根据地上的线来确定位置。
姚:这样的做法很常见。以前我们在小班时就会在活动室里贴几条线,然后让孩子们练习怎样快速地摆好椅子。练过几次之后,他们就获得这个技巧了。现在,很多老师也还是这样做的。
周:以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便于班级管理,老师事先就把问题给解决了。现在,我们是在观察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基础上提供支持策略的,结果虽然一样,过程却有本质的区别。
姚:是的,我们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进行调整的。考虑到要保护视力,第一条线要离电视机3米远。另外,线的前后距离要留得宽一些,方便中间的孩子自由站立走动。最好能在线上贴点子,帮助孩子快速找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很节省时间,也不会出现间距很大的问题。
周:我不赞成贴点子的做法。如果贴上点子,孩子们只要找点子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与周围其他人和事物的空间关系,那不是错失了发展空间知觉能力的大好机会吗?我们可以让这几条线的长度只够所有孩子一个挨着一个坐,如果有孩子把左右的距离空得太大了,那其他孩子就坐不下了。这样,孩子就不得不去关注自己的椅子是不是跟旁边同伴的椅子靠在一起了。他们在不断调整位置的过程中,必然会去考虑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去体察他人的需要。如果贴了点子,引导孩子们由此学习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机会就错失了。
姚:现在这些想法都只是我们的猜测,真正实践起来不知道效果会怎样。
周:我们要尽可能地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也要相信他们的发展潜能。我们可以尝试起来,我想本周我会重点观察这一方面。
事件四:“我想看看獎状”
周一晨会上,园长颁发了早操比赛的奖状。果果代表班级领了奖以后,把奖状给了姚老师。嘉嘉对姚老师说:“我想看看奖状。”姚老师摇摇头:“回活动室以后给你看,现在先升旗。”姚老师顺手把奖状给了周老师。周老师拿过来在看的时候,嘉嘉对周老师说:“周老师,我也想看看奖状。”周老师就把奖状给了嘉嘉。嘉嘉旁边的几个孩子看到她手里的奖状都围了过来,队伍里顿时变得乱糟糟的。当时,其他班的幼儿还在领奖,紧接着还要升国旗、奏国歌。于是,姚老师走过去把奖状拿走了,并对他们说:“等升旗仪式结束了,你们再看。”
回到班级之后,我们就这一事件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周:我想如果是我,听到我们班拿了一等奖,一定很想立刻欢呼,所以我当时就满足她了。
姚:我知道,当时孩子们肯定都很想看。但是,其他班的孩子还在领奖,我认为他们也需要静下心来学习尊重他人,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向他们表示祝贺。在这样的场合,他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基本的礼仪。
周:你说的这一点我的确没有考虑到。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时,的确也要关注自身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这里其实还涉及延迟满足的问题,孩子们需要暂时控制想要欢呼庆祝的急切心情,等到晨会结束之后再来尽情庆祝。
姚:对啊,尊重他人、学会等待,就是在这些真实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接下来就是升旗仪式,在这样一个庄严的场合,孩子们顾自围在一起看奖状是不合适的,他们也要学习根据所处情境表现出适宜的行为。
周:孩子们想要看奖状,其实是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他们表现出来的荣誉感我们也要珍视。那么,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集体中庆祝一下我们的成功呢?
姚:是的,同时我觉得既然今天发生了这件事,我们正好可以和孩子们来讨论一下不同场合中的礼仪问题,比如,在别人领奖的时候什么行为是适宜的。或者让孩子换位思考:我们在领奖的时候,如果别人大声讲话,不愿意为我们的成功喝彩,我们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周:我觉得要让孩子们学会自我控制,习得公众场合的相关礼仪,光通过谈话活动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或许我们后续还可以用情境表演、故事或者木偶戏,让他们有亲身体验、直接感知。
姚:我们还可以抓住幼儿园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讨论完之后,我们临时增加了一个谈话环节,先和孩子们一起来探讨在颁奖仪式上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接下来,我们向孩子们宣读了奖状上的内容。孩子们听得特别专注,听完后兴奋得跳起来鼓掌。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该把奖状放在哪里。嘉嘉觉得最好贴到活动室外面,这样其他班的同伴也能够看到;宝宝认为一定要贴得高高的,这样别人很远就能看到了。第二天,豪豪带来了一个彩色相框,我们把奖状装进相框里,挂在了活动室门口的墙上。
每天,我们都会记录很多信息,基于这些信息的深度探讨往往能够让我们超越事件表面,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更加清晰地去把握每个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让我们的课程计划更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