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扬就其意思来说就是显扬,对好人好事公开地赞美,使得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或者这件事。表扬作为小学教师常用的赏识教育中的最安全、可靠的手段之一,有利于强化学生符合教师所期待的、标准的行为。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被表扬的心理满足感能够让学生积累自信心,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够起到正面的影响。表扬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业领域的认知情感,还通过影响学生的内隐能力、成就、目标取向、归因风格等间接影响其认知和情感。所以,表扬应该成为我们小学教师手中的利器。
一般来说,表扬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为个人取向的表扬、过程取向的表扬和结果取向的表扬。个人取向的表扬包括对对象的能力、品质、价值等人格特质的表扬,是一种整体性评价。过程取向的表扬是对表扬对象付出的努力或运用的策略的表扬,指向行为的过程。结果取向的表扬指向学生的具体行为或结果的适宜性,是从行为的客观结果来实施表扬的。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第一种和第三种表扬的归因都偏向于自身的天赋或特点,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下的表扬方式。而能够引导学生指向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的表扬方式才是最有效的。笔者在班级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分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如下: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运用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课堂表扬语言去引导学生,学生就很可能会变得更加自信,不怕挫折。如果教师的表扬语言局限于“你真了不起”“你真漂亮”“回答得好,天才”这类聚焦于学生本身的特点,容易让学生产生他获得表扬的原因是来自先天品质或特点的误会。而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得到表扬只和天赋有关,学生就不愿意尝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了。
研究表明,以固定型思维模式工作的人往往认为成功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而那些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思考的人则认为,成功是努力工作、坚持不懈、训练和学习的结果。在课堂里,教师确实是可以通过自己恰当多变的、富有智慧的表扬去影响学生,继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一、表扬结合鼓励
表扬和鼓励不同,前者更倾向于对过去和现在的评价,而后者更关注未来,并且经常运用于对消极成绩的反应。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已经取得成功体验的学生,应该对他们之前付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肯定,而不是对这个成功的结果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得出“我得到表扬是因为我足够努力,我以后要继续努力才会继续得到表扬”的认识,不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对于暂时还没有达到胜利彼岸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适当鼓励,即肯定学生已经做出的努力,希望学生不要气馁,相信学生更加努力或者适当调整策略后,成功就会如约而至。这样,即使面对暂时的失败,学生也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会越挫越勇,把每一次失误当作是改正的机会来对待,内心也不易产生自卑情绪,有信心去为成功努力。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人有被认同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教师表扬某种行为的次数多了,大部分学生对此慢慢会形成一种共识,但也不排除少数几个学生会挑战规则,这时就需要循循善诱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如果不问缘由,一味地表扬和鼓励,反而有违表扬的初衷。
二、表扬结合点拨
好的表扬语言应该具备“承上启下”的特点,即对学生上一阶段所做的努力的肯定,还要指出期待他下阶段朝什么方向去努力。比如:有位教师先要求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再说说比喻句的作用。一位学生发言后,这位教师是这样表扬的:“你找得真细心,课文中的比喻句你都找到了,老师相信,接下来你对比喻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会思考得也很用心!”体验到被表扬“细心”的喜悦后,学生会乐于为“用心”而努力了。这样,学生就会快乐地有方向地朝目标前行。
点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接受主流观念。比如,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有可能是“各花入各眼”,我们也需要在学生发表见解的时候来个“百花齐放”。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因为是小学生,他们的见解还是比较粗浅的,还是需要教师予以引导。这样,学生在面对纷繁的观点时,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三、表扬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教师的依赖度和信任度较强,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运用多变的、甚至有点夸张的表扬语言,结合一些学生喜欢的动作,给出强刺激,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等。中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慢慢趋向稳定,学生開始有了独立思维,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对同伴的信任逐渐增加,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妨让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课堂评价语言即使稚嫩,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很多高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叛逆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非常期待得到重视,简单的表扬已经不能唤起他们的热情,他们喜欢把自己扮演成“大人”角色,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这方面的满足,在课堂上运用表扬的语言时尽量自然一点,成熟一点。比如,你可以表扬学生“思考问题比较深入、角度新颖,给我们很多启发”,等等。
四、表扬要注意学生的性别特点
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教师表扬的语言也要有针对性。女生羞涩、内向,教师尽量要采用温和的语气,亲切的态度,足够的耐心,认真地倾听,鼓励她们积极发言;男生活泼好动,教师在肯定他们态度积极主动外,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对于规范的重视,纪律的遵从。
五、表扬要有合适的切入点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却更可贵。学生在取得成功时,“成功”的本身也具备激励性,他能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但其实往往处在失败时,是最需要鼓励的。那怎么在他失败时激励他呢?这就需要找准时机了。具有成长型思维的教师往往会鼓励学生把失败看作是用来再学习的好时机。
比如,笔者班中有个学生参加庆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他一个都没猜中,垂头丧气地回来了。笔者就对他说:“这只能说明你以往对猜谜这一块不熟悉,现在你去请教那些猜出来谜语的同学,不是正好有机会弥补自己的不足吗?”于是,学生兴高采烈地又回到猜灯谜的现场中,不停地问猜灯谜高手技巧去了。后来,在全班聊庆元宵的感受时,他颇为骄傲地说:“我虽然没有获得猜到灯谜的奖品,但我的收获一点也不少,我从这个活动中了解到了许多知识,讨教到了很多猜灯谜的方法。”他话音刚落,笔者及时表扬了他:“这位同学能够知不足而后进!实在了不起!如果大家也能像他那样,把每一次失败或者挫折当成是学习的好时机,那么你们的收获一定是巨大的!”
总之,教师掌握表扬的方法,一定会少一些随心所欲,多一点高级情感,多一些科学分析,真正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使得学生的身心都更能朝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小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校本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B-a/2020/02/37]
(作者单位:苏州市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被表扬的心理满足感能够让学生积累自信心,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够起到正面的影响。表扬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业领域的认知情感,还通过影响学生的内隐能力、成就、目标取向、归因风格等间接影响其认知和情感。所以,表扬应该成为我们小学教师手中的利器。
一般来说,表扬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为个人取向的表扬、过程取向的表扬和结果取向的表扬。个人取向的表扬包括对对象的能力、品质、价值等人格特质的表扬,是一种整体性评价。过程取向的表扬是对表扬对象付出的努力或运用的策略的表扬,指向行为的过程。结果取向的表扬指向学生的具体行为或结果的适宜性,是从行为的客观结果来实施表扬的。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第一种和第三种表扬的归因都偏向于自身的天赋或特点,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下的表扬方式。而能够引导学生指向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的表扬方式才是最有效的。笔者在班级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分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如下: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运用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课堂表扬语言去引导学生,学生就很可能会变得更加自信,不怕挫折。如果教师的表扬语言局限于“你真了不起”“你真漂亮”“回答得好,天才”这类聚焦于学生本身的特点,容易让学生产生他获得表扬的原因是来自先天品质或特点的误会。而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得到表扬只和天赋有关,学生就不愿意尝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了。
研究表明,以固定型思维模式工作的人往往认为成功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而那些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思考的人则认为,成功是努力工作、坚持不懈、训练和学习的结果。在课堂里,教师确实是可以通过自己恰当多变的、富有智慧的表扬去影响学生,继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一、表扬结合鼓励
表扬和鼓励不同,前者更倾向于对过去和现在的评价,而后者更关注未来,并且经常运用于对消极成绩的反应。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已经取得成功体验的学生,应该对他们之前付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肯定,而不是对这个成功的结果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得出“我得到表扬是因为我足够努力,我以后要继续努力才会继续得到表扬”的认识,不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对于暂时还没有达到胜利彼岸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适当鼓励,即肯定学生已经做出的努力,希望学生不要气馁,相信学生更加努力或者适当调整策略后,成功就会如约而至。这样,即使面对暂时的失败,学生也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会越挫越勇,把每一次失误当作是改正的机会来对待,内心也不易产生自卑情绪,有信心去为成功努力。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人有被认同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教师表扬某种行为的次数多了,大部分学生对此慢慢会形成一种共识,但也不排除少数几个学生会挑战规则,这时就需要循循善诱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如果不问缘由,一味地表扬和鼓励,反而有违表扬的初衷。
二、表扬结合点拨
好的表扬语言应该具备“承上启下”的特点,即对学生上一阶段所做的努力的肯定,还要指出期待他下阶段朝什么方向去努力。比如:有位教师先要求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再说说比喻句的作用。一位学生发言后,这位教师是这样表扬的:“你找得真细心,课文中的比喻句你都找到了,老师相信,接下来你对比喻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会思考得也很用心!”体验到被表扬“细心”的喜悦后,学生会乐于为“用心”而努力了。这样,学生就会快乐地有方向地朝目标前行。
点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接受主流观念。比如,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有可能是“各花入各眼”,我们也需要在学生发表见解的时候来个“百花齐放”。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因为是小学生,他们的见解还是比较粗浅的,还是需要教师予以引导。这样,学生在面对纷繁的观点时,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三、表扬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教师的依赖度和信任度较强,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运用多变的、甚至有点夸张的表扬语言,结合一些学生喜欢的动作,给出强刺激,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等。中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慢慢趋向稳定,学生開始有了独立思维,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对同伴的信任逐渐增加,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妨让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课堂评价语言即使稚嫩,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很多高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叛逆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非常期待得到重视,简单的表扬已经不能唤起他们的热情,他们喜欢把自己扮演成“大人”角色,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这方面的满足,在课堂上运用表扬的语言时尽量自然一点,成熟一点。比如,你可以表扬学生“思考问题比较深入、角度新颖,给我们很多启发”,等等。
四、表扬要注意学生的性别特点
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教师表扬的语言也要有针对性。女生羞涩、内向,教师尽量要采用温和的语气,亲切的态度,足够的耐心,认真地倾听,鼓励她们积极发言;男生活泼好动,教师在肯定他们态度积极主动外,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对于规范的重视,纪律的遵从。
五、表扬要有合适的切入点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却更可贵。学生在取得成功时,“成功”的本身也具备激励性,他能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但其实往往处在失败时,是最需要鼓励的。那怎么在他失败时激励他呢?这就需要找准时机了。具有成长型思维的教师往往会鼓励学生把失败看作是用来再学习的好时机。
比如,笔者班中有个学生参加庆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他一个都没猜中,垂头丧气地回来了。笔者就对他说:“这只能说明你以往对猜谜这一块不熟悉,现在你去请教那些猜出来谜语的同学,不是正好有机会弥补自己的不足吗?”于是,学生兴高采烈地又回到猜灯谜的现场中,不停地问猜灯谜高手技巧去了。后来,在全班聊庆元宵的感受时,他颇为骄傲地说:“我虽然没有获得猜到灯谜的奖品,但我的收获一点也不少,我从这个活动中了解到了许多知识,讨教到了很多猜灯谜的方法。”他话音刚落,笔者及时表扬了他:“这位同学能够知不足而后进!实在了不起!如果大家也能像他那样,把每一次失败或者挫折当成是学习的好时机,那么你们的收获一定是巨大的!”
总之,教师掌握表扬的方法,一定会少一些随心所欲,多一点高级情感,多一些科学分析,真正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使得学生的身心都更能朝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小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校本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B-a/2020/02/37]
(作者单位:苏州市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