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下,职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性较弱等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从中可映射出其综合学习力差的根本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生学习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益建议。
关键词:学习力 学习动力 学习毅力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0005-03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步入规模化向质量化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并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和高职毕业生自身因素,而使其就业状况不尽人意,职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性较弱。这从中可映射出其综合学习力弱的根本问题。为此,分析高职生学习力现状,探究有效的方法途径,以提高其综合学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课题组结合教学实践,组织设计了此次“高职生学习力现状调查”活动,力图对高职生的学习力现状进行研究,并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及学生未来就业取向,对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质量提高做出有益探讨。
1、项目研究对象与方式
本次调查以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辐射外校,并以网卷调查、判断抽样及滚雪球抽样等方式进行,共收到校内外问卷456份,有效问卷450份(调查网卷于五月初上传于www.my3q.com中文简体版“教育”网页,有效期两个月)。
2、项目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
2.1 调查量表设计与科学有效性检验。我们将高职生学习力量表设计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纬度。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40个命题的问卷进行调查。同时我们运用了spss13.0和excel软件进行科学组合分析。经过首次的spss13.0 A1pha信度分析检验剔除了学习毅力的5项弱相关问题,最终形成了35个重要子项构成的正式学习力调查量表。将采集数据进行Alpha信度分析最终结果为:学习力量表整体信度0.891;学习动力信度0.801:学习毅力信度0.710:学习能力信度0.788:完全达到了Alpha信度标准要求。经分析证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很好的科学有效性。
2.2 调查方案理论假设的科学性检验。本次调查研究的理论假设为:著样本测试分值合格率在80%以上,则探究推行半开放教学模式。我们取显著水平为5%条件下,经单边检验测算证明原理论假设成立。
2.3 调查数据统计。本次调查,我们将每题测试结果分值转化设定为:最高2分,最低0分,中间值1分。问卷满分70分,及格42分。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最高70分2人,最低0分1人:平均42.6分,仅占58.44%。测试平均分值的置信区间为[41.6~43.6],概率95%。表明目前高职院校还不适宜推行半开放式教学模式。
3、谓查数据的分析结论与建设
3.1 学习动力分析的结论及建议。人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学习目标、兴趣和动机等,是学习的动力源。我们在学习动力的调查项目中,设计了包含学习兴趣、动机与目标等内容的12个子项,组成三个类别,关系是递进关系,它们分别代表“泛指个人对学习的理解”,“作为在校生对学习的认识”,“对所学专业或学科的认识”。根据汇总数据,我们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1 根据“泛指个人对学习的理解”调查看,学生能正确理解学习重要性。赞同“学习是人生不可缺少部分”的达96%,“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占94%。但“学习兴趣”表示“一般”和。不太感兴趣”的所占比例达74%。说明:学生虽能正确认识学习重要性,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但还没有真正把正确理解成功转化为行为,对学习的真实兴趣还不高。
3.1.2 落实到在校学习生涯中,“作为在校生对学习的认识”,有77%的学生能感受到就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但只有38%的学生把学习放在首位,另有一半的学生把学习摆在“一般重要”的位置,有压力却没有转化为动力,导致62%的学生在校期间无或有但较模糊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只有38%的学生给自己学习生涯制定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3.1.3 具体到“学生对所学专业或学科认识”上,“喜欢所学专业”并“了解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分别占69%和86%,有87%的学生把学好专业知识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步。我们再把分析点深入到所学专业的学科上,发现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出现了较大分化。有25%的学生对专业学科不感兴趣,45%的兴趣一般,对所学专业学科感兴趣的只有30%。由于对所学专业认知不够,而导致学生自我评估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也只有59%,在对待检验专业学习效果的考试成绩上,看重与不太看重成绩的学生平分秋色。
针对以上对在校高职生学习动力的调查分析结论,我们相应提出以下建议:
3.1.3.1 多方式强化“学习兴趣”的引导力度,开办一些职业生涯前景讲座、组织参观优秀的行业企业,邀请较成功的毕业校友回校座谈或对接式访谈,向在校生传授学习心得体会等沟通活动,引导学生把求知欲切实转化为学习兴趣。
3.1.3.2 积极实施“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工程,帮助指导学生树立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计划,踏踏实实学习,避免展望就业忐忑不安,身在学校又浑浑噩噩的恶性习惯循环。
3.1.3.3 针对学生既喜欢专业却对专业学科学习兴趣不大的问题,建议专业学科设置更严谨化。围绕大专层次的学科要求,密切联系就业需求实际,实地调研,适时适当更新、调整专业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知识力争达到必需够用、精确实用、技能性强。
3.2 学习毅力分析的结论及建议。人的学习毅力来源于学习精神、心理素质、智力和意志多方面,是学习力的核心。在学习毅力调查项目中,我们重点围绕心理素质的“抗干扰力”、“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三个主题,设计了10个子项。根据汇总数据,我们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2.1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的“抗干扰力”显中性,56%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外界干扰快速集中精力能力一般,有52%的学生开始学习的情绪一般。说明一半学生有为学习而学习的惰性,不太在乎外界干扰与否,学习激情不高,学习毅力体现自然不足。
3.2.2 反映在“学习意志”上,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学习意志明显不够。其中,76%的同学遇到没有弄懂的知识,不会努力设法解决;92%的同学不能做到见缝插针,有效利用时间学习。在新知识吸取上,有59%的同学在没有压力下,遇到新知识不会去自主学习:对待完成学科知识任务,有67%的同学不能完全做到独立而有见解地完成作业,存在敷衍现象。 这表明当前的高职生有一定的学习毅力,但明显不够。
3.2.3 反映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上,调查发现:有47%的同学看书学习不善于动脑筋,仅停留于表面理解层;在有效学习方法利用上,还有41%的同学不善于用划线方法标出重难点及疑点,仅32%的同学善于利用工具书或网站深入扩充学习;对待学习效果检验上,比如重要考试前,能制定好复习计划的同学只有43%。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做得不好,存在盲目性。
针对以上对学习毅力的调查分析,我们建议在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从以下几方面刺激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①结合学习动力教育工作,强化刺激知识学习目的性,增强学生学习毅力培养的内在动力。
②强化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冷静反思能力。特别是当学习受挫、遇到各种诱惑和干扰时,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反思、控制能力,用自己的信念、理想和目标来强化自我,产生抗干扰力。
③健全学习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学习奖励制度。可通过开辟各专业年级、各类型的学习排名榜、龙虎榜、优胜榜等来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公开公平公正地用活用好奖学金,力争做到有一定覆盖面,有一定力度。
④以典范诱导学生学习毅力的自觉培养。树立并宣传优秀毕业生及各专业年级的学习典型,来感染、刺激并激励在校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意志力。
⑤改进施教,丰富课余学习阵地。在教学过程中,以良性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心,把学习目的、动机转化为学习意志力。教会学生善用身边的知识信息源:如图书馆、电教室、绿色网络等,组织各类学习兴趣活动团队,开展灵活多样的寓教活动。
3.3 学习能力分析的结论及建议。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和学习创新能力。学习方法主要涵盖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学习效率等,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而创新能力来源于系统思考,包括观察力、分析力、评价力、应用力,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能力调查项目我们设计了13个相关子项,分别研究学生“学习技能和方法掌握”、“主动求索能力”、“学以致用能力”等情况。根据汇总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3.3.1 多数学生存在被动学习习惯,在适应高职教育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掌握”上,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调查中,有61%的同学不能完全快速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71%的同学不会主动去思考课本知识的合理性;65%的同学还不善于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竟有89%的同学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记忆。说明大多数学生对高职学习应付性强,对常规性的良好学习方法与技巧掌握存在被动性,就更不会自主深入学习并思考知识的合理性。
3.3.2 学生的主动求索能力有所偏重,没有均衡全面展现。有88%的学生能在学习之余比较关注社会时势、经济现象,摆脱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式封闭学习习惯。在寻求知识上不懂则问、甚至能亲手验证显现较好。94%的同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别人:对课程涉及的某些内容,如有条件81%的同学会亲自验证其正确性。但涉及主动学习大纲以外的专业知识、或因生活中某种需要而主动查阅搜索所需知识时,则平均有74%的同学积极性不高。
3.3.3 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浅层显示较好,但深入提出解决问题新方法的创新能力明显不够。调查显示:88%的同学会利用某课程学到的知识去理解其他学科知识,78%的同学不同程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调查,93%的同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去,仅有65%的同学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新方法。
针对以上对学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将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化融八专业培养规划中,并贯穿教育教学始终。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即学到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又掌握学习的通用基本技能。
②通过常规教学训练,强制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力、限时学习力和自主学习力,使学生尽快适应并掌握高职教育的学习技能方法。
③改革教学模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能力。改变原传统式教学模式为引导式教学模式,变教师主导型为学生主导型。多形式的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在探讨、争论中学、在反思中学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其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即会学习。
④多角度进行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实现由传授解惑向学习参谋、引导与促进者角色成功转换。教师自身则全方位广吸学科前沿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以适应教学发展所需。
综上所述,高职生的学习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梳理出9条调查结论,初步摸清了当前高职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方面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症结。对应症结,我们也提出了相应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学生主观努力、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因素。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串起平常大家都有所察觉,有所关注的现象和行为,让学生个体也认识到自身普遍存在的许多症结,大家共同努力,教学相长,培养出“会学习、有技能,不断完善超越自我、适应社会、有所作为”的新一代高职学生。
关键词:学习力 学习动力 学习毅力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0005-03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步入规模化向质量化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并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和高职毕业生自身因素,而使其就业状况不尽人意,职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性较弱。这从中可映射出其综合学习力弱的根本问题。为此,分析高职生学习力现状,探究有效的方法途径,以提高其综合学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课题组结合教学实践,组织设计了此次“高职生学习力现状调查”活动,力图对高职生的学习力现状进行研究,并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及学生未来就业取向,对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质量提高做出有益探讨。
1、项目研究对象与方式
本次调查以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辐射外校,并以网卷调查、判断抽样及滚雪球抽样等方式进行,共收到校内外问卷456份,有效问卷450份(调查网卷于五月初上传于www.my3q.com中文简体版“教育”网页,有效期两个月)。
2、项目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
2.1 调查量表设计与科学有效性检验。我们将高职生学习力量表设计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纬度。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40个命题的问卷进行调查。同时我们运用了spss13.0和excel软件进行科学组合分析。经过首次的spss13.0 A1pha信度分析检验剔除了学习毅力的5项弱相关问题,最终形成了35个重要子项构成的正式学习力调查量表。将采集数据进行Alpha信度分析最终结果为:学习力量表整体信度0.891;学习动力信度0.801:学习毅力信度0.710:学习能力信度0.788:完全达到了Alpha信度标准要求。经分析证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很好的科学有效性。
2.2 调查方案理论假设的科学性检验。本次调查研究的理论假设为:著样本测试分值合格率在80%以上,则探究推行半开放教学模式。我们取显著水平为5%条件下,经单边检验测算证明原理论假设成立。
2.3 调查数据统计。本次调查,我们将每题测试结果分值转化设定为:最高2分,最低0分,中间值1分。问卷满分70分,及格42分。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最高70分2人,最低0分1人:平均42.6分,仅占58.44%。测试平均分值的置信区间为[41.6~43.6],概率95%。表明目前高职院校还不适宜推行半开放式教学模式。
3、谓查数据的分析结论与建设
3.1 学习动力分析的结论及建议。人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学习目标、兴趣和动机等,是学习的动力源。我们在学习动力的调查项目中,设计了包含学习兴趣、动机与目标等内容的12个子项,组成三个类别,关系是递进关系,它们分别代表“泛指个人对学习的理解”,“作为在校生对学习的认识”,“对所学专业或学科的认识”。根据汇总数据,我们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1 根据“泛指个人对学习的理解”调查看,学生能正确理解学习重要性。赞同“学习是人生不可缺少部分”的达96%,“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占94%。但“学习兴趣”表示“一般”和。不太感兴趣”的所占比例达74%。说明:学生虽能正确认识学习重要性,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但还没有真正把正确理解成功转化为行为,对学习的真实兴趣还不高。
3.1.2 落实到在校学习生涯中,“作为在校生对学习的认识”,有77%的学生能感受到就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但只有38%的学生把学习放在首位,另有一半的学生把学习摆在“一般重要”的位置,有压力却没有转化为动力,导致62%的学生在校期间无或有但较模糊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只有38%的学生给自己学习生涯制定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3.1.3 具体到“学生对所学专业或学科认识”上,“喜欢所学专业”并“了解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分别占69%和86%,有87%的学生把学好专业知识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步。我们再把分析点深入到所学专业的学科上,发现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出现了较大分化。有25%的学生对专业学科不感兴趣,45%的兴趣一般,对所学专业学科感兴趣的只有30%。由于对所学专业认知不够,而导致学生自我评估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也只有59%,在对待检验专业学习效果的考试成绩上,看重与不太看重成绩的学生平分秋色。
针对以上对在校高职生学习动力的调查分析结论,我们相应提出以下建议:
3.1.3.1 多方式强化“学习兴趣”的引导力度,开办一些职业生涯前景讲座、组织参观优秀的行业企业,邀请较成功的毕业校友回校座谈或对接式访谈,向在校生传授学习心得体会等沟通活动,引导学生把求知欲切实转化为学习兴趣。
3.1.3.2 积极实施“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工程,帮助指导学生树立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计划,踏踏实实学习,避免展望就业忐忑不安,身在学校又浑浑噩噩的恶性习惯循环。
3.1.3.3 针对学生既喜欢专业却对专业学科学习兴趣不大的问题,建议专业学科设置更严谨化。围绕大专层次的学科要求,密切联系就业需求实际,实地调研,适时适当更新、调整专业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知识力争达到必需够用、精确实用、技能性强。
3.2 学习毅力分析的结论及建议。人的学习毅力来源于学习精神、心理素质、智力和意志多方面,是学习力的核心。在学习毅力调查项目中,我们重点围绕心理素质的“抗干扰力”、“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三个主题,设计了10个子项。根据汇总数据,我们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2.1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的“抗干扰力”显中性,56%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外界干扰快速集中精力能力一般,有52%的学生开始学习的情绪一般。说明一半学生有为学习而学习的惰性,不太在乎外界干扰与否,学习激情不高,学习毅力体现自然不足。
3.2.2 反映在“学习意志”上,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学习意志明显不够。其中,76%的同学遇到没有弄懂的知识,不会努力设法解决;92%的同学不能做到见缝插针,有效利用时间学习。在新知识吸取上,有59%的同学在没有压力下,遇到新知识不会去自主学习:对待完成学科知识任务,有67%的同学不能完全做到独立而有见解地完成作业,存在敷衍现象。 这表明当前的高职生有一定的学习毅力,但明显不够。
3.2.3 反映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上,调查发现:有47%的同学看书学习不善于动脑筋,仅停留于表面理解层;在有效学习方法利用上,还有41%的同学不善于用划线方法标出重难点及疑点,仅32%的同学善于利用工具书或网站深入扩充学习;对待学习效果检验上,比如重要考试前,能制定好复习计划的同学只有43%。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做得不好,存在盲目性。
针对以上对学习毅力的调查分析,我们建议在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从以下几方面刺激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①结合学习动力教育工作,强化刺激知识学习目的性,增强学生学习毅力培养的内在动力。
②强化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冷静反思能力。特别是当学习受挫、遇到各种诱惑和干扰时,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反思、控制能力,用自己的信念、理想和目标来强化自我,产生抗干扰力。
③健全学习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学习奖励制度。可通过开辟各专业年级、各类型的学习排名榜、龙虎榜、优胜榜等来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公开公平公正地用活用好奖学金,力争做到有一定覆盖面,有一定力度。
④以典范诱导学生学习毅力的自觉培养。树立并宣传优秀毕业生及各专业年级的学习典型,来感染、刺激并激励在校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意志力。
⑤改进施教,丰富课余学习阵地。在教学过程中,以良性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心,把学习目的、动机转化为学习意志力。教会学生善用身边的知识信息源:如图书馆、电教室、绿色网络等,组织各类学习兴趣活动团队,开展灵活多样的寓教活动。
3.3 学习能力分析的结论及建议。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和学习创新能力。学习方法主要涵盖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学习效率等,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而创新能力来源于系统思考,包括观察力、分析力、评价力、应用力,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能力调查项目我们设计了13个相关子项,分别研究学生“学习技能和方法掌握”、“主动求索能力”、“学以致用能力”等情况。根据汇总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3.3.1 多数学生存在被动学习习惯,在适应高职教育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掌握”上,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调查中,有61%的同学不能完全快速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71%的同学不会主动去思考课本知识的合理性;65%的同学还不善于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竟有89%的同学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记忆。说明大多数学生对高职学习应付性强,对常规性的良好学习方法与技巧掌握存在被动性,就更不会自主深入学习并思考知识的合理性。
3.3.2 学生的主动求索能力有所偏重,没有均衡全面展现。有88%的学生能在学习之余比较关注社会时势、经济现象,摆脱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式封闭学习习惯。在寻求知识上不懂则问、甚至能亲手验证显现较好。94%的同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别人:对课程涉及的某些内容,如有条件81%的同学会亲自验证其正确性。但涉及主动学习大纲以外的专业知识、或因生活中某种需要而主动查阅搜索所需知识时,则平均有74%的同学积极性不高。
3.3.3 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浅层显示较好,但深入提出解决问题新方法的创新能力明显不够。调查显示:88%的同学会利用某课程学到的知识去理解其他学科知识,78%的同学不同程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调查,93%的同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去,仅有65%的同学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新方法。
针对以上对学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将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化融八专业培养规划中,并贯穿教育教学始终。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即学到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又掌握学习的通用基本技能。
②通过常规教学训练,强制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力、限时学习力和自主学习力,使学生尽快适应并掌握高职教育的学习技能方法。
③改革教学模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能力。改变原传统式教学模式为引导式教学模式,变教师主导型为学生主导型。多形式的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在探讨、争论中学、在反思中学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其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即会学习。
④多角度进行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实现由传授解惑向学习参谋、引导与促进者角色成功转换。教师自身则全方位广吸学科前沿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以适应教学发展所需。
综上所述,高职生的学习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梳理出9条调查结论,初步摸清了当前高职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方面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症结。对应症结,我们也提出了相应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学生主观努力、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因素。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串起平常大家都有所察觉,有所关注的现象和行为,让学生个体也认识到自身普遍存在的许多症结,大家共同努力,教学相长,培养出“会学习、有技能,不断完善超越自我、适应社会、有所作为”的新一代高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