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文化情感与合理引导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622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家权(黑龙江工程学院)
  
  一、大学生文化情感的主要体现
  
  中国大学生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生存土壤,这片特殊的土壤孕育、产生和积淀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情感。
  1.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从冲突到融合对大学生的文化折射
  在西方,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争论和对立持续了几百年。在中国,科学精神实际上是在人文传统的轻视下不屈不挠地存在了几千年。可以看到的是,在当代教育中,长期处于矛盾和冲突状态的这两大思潮正逐渐走向融合。这种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折射在大学生身上,产生了第一种文化情结: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当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的竞争。因此,在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崇尚科技、学习科技、献身科技的热潮;另一方面,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为人类带来灾难。盲目推崇科技进步,忽视人类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道德价值原则,科学家也会沦为科技的奴隶。
  2.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和现代化的艰苦进程对大学生的文化辐射
  一部中国的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史,中国外患频频,外侮不断。从鸦片战争的国门洞开到八国联军的蜂涌而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经受一场沉重的历史苦难,中华民族在历史之泣中进行着一场不屈的抗争。对中国从近代到现代历史的领悟中,中国大学生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情结: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中国要发展,要搞现代化,首先必须起来反抗那些侵略自己、掠夺自己、限制自己发展的西方列强,即首先必须取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另一方面,中国要走现在化之路,就必须虚心向西方国家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在这一文化情感的缠绕下,一部分大学生出现盲目排外的情绪,而有的大学生则主张搞所谓的“全盘西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文化直射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之后,开放而又理智的中国人大胆地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极大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与观念的变革。市场经济更多地提倡竞争原则、法制原则、知识原则、个体利益分配原则,由此,人们正在亲身体验的伟大变革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大学生最为现实的第三种文化情感: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中国要走现代化之路,必须培育、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以此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受“患不均”“大锅饭”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担心市场经济会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和私有化。
  
  二、大学生文化情感的合理引导
  
  1.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并持续不断的一种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一种精神力量,其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的方式与道路,一句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观念。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中华民族精神界定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界定为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关系极大,中华民族坚强凝聚,绵延不断,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大变革中,亦显出顽强的生命力,发挥了在民族危难中支撑民族生存的伟大作用。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永恒课题。
  对大学生进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教育,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结合对“殖民文化”观念的批判。“殖民主义者”热衷宣传的,无非有下面两点,一是强调殖民主义者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所谓积极作用,说什么“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只能永远沉沦,得不到发展”;二是渲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认为中华民族性格一无是处,应“全面否定”,主张“对传统不要以精华糟粕来区分”,“要打破就要整体地打破”等等。对这种“殖民文化”现象,我们应给予高度关注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其次,要注意消除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鲁迅曾经盛赞中华民族在汉唐时代吸取外来文化的宽宏气魄,不断抨击守旧者墨守陈规、死抱国粹、盲目崇信的保守心态。再次,要与时代精神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教育中涉及到如何“再造”新的民族精神的问题,这种新的民族精神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全球眼光;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等。
  2.校园文化的建构刻不容缓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殊的功能: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具有无形的约束性和文化的渗透性;具有内在的凝聚特征;具有强大的激活功能;具有广泛的培养功能。
  正因为校园文化的这些特性与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针对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文化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建构:一是建立完善正确的校园文化导向机制,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立足点。二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消遣性文化与创造性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即使是浅层次的文化活动,也应尽力让学生受到艺术的启迪和熏陶。应该以高格调、高品位,艺术上严肃,理论性、思想性强,内容深刻的文化主导校园,把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演奏得更加激昂丰富。三是要注重校风和校园精神的建设与塑造。校风、学风、校园的整洁、校内舆论导向、学术气氛、道德风尚、文化娱乐品味、师生关系等都是校园文化构成的合理要素。
  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注意处理三个问题:一是要优化育人环境,创造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要突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三是要突出校园文化的知识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概括地说,就是以校园内师生共创共享的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完善校园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倡导和塑造校风为核心,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3.科学教育的取向需要重新界定
  科学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本身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西方,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教育的地位随着科学的成功而迅速上升。尤其在学校,科学以实用为武器,与古典文科地位上的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却是以科学精神价值的某种丧失为代价的。又由于科学的被滥用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全球灾害”,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甚至有些学者发出这样痛苦的质问:“今天人类的痛苦与2000年前相比,是减弱了还是增强了?”因此,随着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深入反思,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的对象是物,教育的对象是人,科学教育关系到物与人两个方面。科学教育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显然是一个很严肃的大问题。
  其实,科技发展和道德进步应是辩证统一的。应该承认,科技发展为道德进步提供了物质前提,科学对道德具有深刻的影响。当人类处于愚昧状态时,科技落后、物质贫乏、文化生活空虚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科技发展对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人们在从事科技活动中形成的组织纪律性、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等,都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同时,道德也能够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协调合作的精神以及尊重前辈、提携新秀等高尚品格,都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科技发展与道德的进步不是同步关系。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它可以给人类带来利益,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关键是看科学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才能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科学技术应被看成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而不是一门功能性的实用技术。科学教育的价值应定位于人。由此推及,在科学的结构上,可以理解为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部分组成。这并不是说,要否认专门技术的重要性。专门技术不仅要学,而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阶段,人为地将理科的目标定位在科学家,工科的目标定位在工程师,文科的目标定位在人文社会学家是片面的。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那些专家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专家。
  合理的科学教育的途径应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重视科学的整体性质,即在科学技术的教育中,要认识到科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教育应把专业知识技能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结合起来;要将科技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必须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时代即要求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又必须同样十分重视自然科学教育。
其他文献
小说《露辛达·布雷福特》的女主人公露辛达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典型的文化弃儿形象,并代表着一切无法适应环境的人们。文章以弗洛姆有关爱的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露辛达由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拮抗剂方案和激动剂方案卵泡输出率的比较。  方法:104例PCOS患者分为两组:GnRH拮抗剂组41例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63例,统计比较两组促性腺激素(Gn)的
在地下采矿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是从矿房中放出矿石并将其装入运输设备。用于形成矿块底部放矿结构及放矿的劳动量占此采矿法全部劳动量的20~40%。只有采用新的放矿方法和机械
红透山铜矿自1975年开始使用机械化分层充填采矿法以来,采矿机械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因管理工作没有跟上,使生产水平提高很慢。今年来全面加强了采场的质量管理,采取了一系
杨宝君(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备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和谐的人,而和谐的人的培育和养成,极大地依赖于教育,特别依赖于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久远的火种,因此,教育的和谐发展自然就成为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义务教育的和谐发展又是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石。然而,当前影
研究背景:  临床上多种肾脏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损伤,甚至在肾脏受损前已出现肾小管损伤。多种因素如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毒物、药物等均可引起肾小管损伤,药物损害
卢妙娜(广东省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大英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地增加。这些研究表明,最能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特征最久远的、深层次的因素是文化。政治家和行政人员能从文化的研究中获得“对不同的学术生活及其教学和科研的职能比较深刻的认识,使政策能更好地与高等教育工作协调一致”。文化学学者研究高等教育中的文化问题,的确给高
许羚菡(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众所周知,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促进又互为依存。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研究是“漂”,教学是“流”。教师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长期教学实践、丰富的知识积累,而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总结出各种理论体系,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要真正意义上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并非易事。  回顾大学发展的历史,从近代大
王虹昙葛银茂吴卫玲(青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航空军械火控系)    在海军新型院校体系中,大部分院校由原来承担培养干部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承担各类岗位任职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是军事人才培养体制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军事变革,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军事教育经验,全面提高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必然选择。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按照部队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岗位任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
张卫国吴晓岚李曼(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教育活动中,要把对它的培养放在首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