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家权(黑龙江工程学院)
一、大学生文化情感的主要体现
中国大学生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生存土壤,这片特殊的土壤孕育、产生和积淀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情感。
1.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从冲突到融合对大学生的文化折射
在西方,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争论和对立持续了几百年。在中国,科学精神实际上是在人文传统的轻视下不屈不挠地存在了几千年。可以看到的是,在当代教育中,长期处于矛盾和冲突状态的这两大思潮正逐渐走向融合。这种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折射在大学生身上,产生了第一种文化情结: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当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的竞争。因此,在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崇尚科技、学习科技、献身科技的热潮;另一方面,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为人类带来灾难。盲目推崇科技进步,忽视人类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道德价值原则,科学家也会沦为科技的奴隶。
2.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和现代化的艰苦进程对大学生的文化辐射
一部中国的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史,中国外患频频,外侮不断。从鸦片战争的国门洞开到八国联军的蜂涌而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经受一场沉重的历史苦难,中华民族在历史之泣中进行着一场不屈的抗争。对中国从近代到现代历史的领悟中,中国大学生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情结: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中国要发展,要搞现代化,首先必须起来反抗那些侵略自己、掠夺自己、限制自己发展的西方列强,即首先必须取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另一方面,中国要走现在化之路,就必须虚心向西方国家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在这一文化情感的缠绕下,一部分大学生出现盲目排外的情绪,而有的大学生则主张搞所谓的“全盘西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文化直射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之后,开放而又理智的中国人大胆地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极大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与观念的变革。市场经济更多地提倡竞争原则、法制原则、知识原则、个体利益分配原则,由此,人们正在亲身体验的伟大变革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大学生最为现实的第三种文化情感: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中国要走现代化之路,必须培育、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以此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受“患不均”“大锅饭”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担心市场经济会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和私有化。
二、大学生文化情感的合理引导
1.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并持续不断的一种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一种精神力量,其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的方式与道路,一句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观念。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中华民族精神界定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界定为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关系极大,中华民族坚强凝聚,绵延不断,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大变革中,亦显出顽强的生命力,发挥了在民族危难中支撑民族生存的伟大作用。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永恒课题。
对大学生进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教育,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结合对“殖民文化”观念的批判。“殖民主义者”热衷宣传的,无非有下面两点,一是强调殖民主义者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所谓积极作用,说什么“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只能永远沉沦,得不到发展”;二是渲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认为中华民族性格一无是处,应“全面否定”,主张“对传统不要以精华糟粕来区分”,“要打破就要整体地打破”等等。对这种“殖民文化”现象,我们应给予高度关注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其次,要注意消除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鲁迅曾经盛赞中华民族在汉唐时代吸取外来文化的宽宏气魄,不断抨击守旧者墨守陈规、死抱国粹、盲目崇信的保守心态。再次,要与时代精神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教育中涉及到如何“再造”新的民族精神的问题,这种新的民族精神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全球眼光;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等。
2.校园文化的建构刻不容缓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殊的功能: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具有无形的约束性和文化的渗透性;具有内在的凝聚特征;具有强大的激活功能;具有广泛的培养功能。
正因为校园文化的这些特性与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针对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文化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建构:一是建立完善正确的校园文化导向机制,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立足点。二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消遣性文化与创造性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即使是浅层次的文化活动,也应尽力让学生受到艺术的启迪和熏陶。应该以高格调、高品位,艺术上严肃,理论性、思想性强,内容深刻的文化主导校园,把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演奏得更加激昂丰富。三是要注重校风和校园精神的建设与塑造。校风、学风、校园的整洁、校内舆论导向、学术气氛、道德风尚、文化娱乐品味、师生关系等都是校园文化构成的合理要素。
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注意处理三个问题:一是要优化育人环境,创造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要突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三是要突出校园文化的知识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概括地说,就是以校园内师生共创共享的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完善校园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倡导和塑造校风为核心,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3.科学教育的取向需要重新界定
科学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本身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西方,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教育的地位随着科学的成功而迅速上升。尤其在学校,科学以实用为武器,与古典文科地位上的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却是以科学精神价值的某种丧失为代价的。又由于科学的被滥用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全球灾害”,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甚至有些学者发出这样痛苦的质问:“今天人类的痛苦与2000年前相比,是减弱了还是增强了?”因此,随着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深入反思,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的对象是物,教育的对象是人,科学教育关系到物与人两个方面。科学教育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显然是一个很严肃的大问题。
其实,科技发展和道德进步应是辩证统一的。应该承认,科技发展为道德进步提供了物质前提,科学对道德具有深刻的影响。当人类处于愚昧状态时,科技落后、物质贫乏、文化生活空虚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科技发展对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人们在从事科技活动中形成的组织纪律性、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等,都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同时,道德也能够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协调合作的精神以及尊重前辈、提携新秀等高尚品格,都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科技发展与道德的进步不是同步关系。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它可以给人类带来利益,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关键是看科学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才能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科学技术应被看成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而不是一门功能性的实用技术。科学教育的价值应定位于人。由此推及,在科学的结构上,可以理解为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部分组成。这并不是说,要否认专门技术的重要性。专门技术不仅要学,而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阶段,人为地将理科的目标定位在科学家,工科的目标定位在工程师,文科的目标定位在人文社会学家是片面的。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那些专家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专家。
合理的科学教育的途径应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重视科学的整体性质,即在科学技术的教育中,要认识到科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教育应把专业知识技能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结合起来;要将科技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必须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时代即要求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又必须同样十分重视自然科学教育。
一、大学生文化情感的主要体现
中国大学生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生存土壤,这片特殊的土壤孕育、产生和积淀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情感。
1.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从冲突到融合对大学生的文化折射
在西方,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争论和对立持续了几百年。在中国,科学精神实际上是在人文传统的轻视下不屈不挠地存在了几千年。可以看到的是,在当代教育中,长期处于矛盾和冲突状态的这两大思潮正逐渐走向融合。这种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折射在大学生身上,产生了第一种文化情结: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当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的竞争。因此,在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崇尚科技、学习科技、献身科技的热潮;另一方面,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为人类带来灾难。盲目推崇科技进步,忽视人类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道德价值原则,科学家也会沦为科技的奴隶。
2.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和现代化的艰苦进程对大学生的文化辐射
一部中国的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史,中国外患频频,外侮不断。从鸦片战争的国门洞开到八国联军的蜂涌而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经受一场沉重的历史苦难,中华民族在历史之泣中进行着一场不屈的抗争。对中国从近代到现代历史的领悟中,中国大学生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情结: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中国要发展,要搞现代化,首先必须起来反抗那些侵略自己、掠夺自己、限制自己发展的西方列强,即首先必须取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另一方面,中国要走现在化之路,就必须虚心向西方国家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在这一文化情感的缠绕下,一部分大学生出现盲目排外的情绪,而有的大学生则主张搞所谓的“全盘西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文化直射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之后,开放而又理智的中国人大胆地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极大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与观念的变革。市场经济更多地提倡竞争原则、法制原则、知识原则、个体利益分配原则,由此,人们正在亲身体验的伟大变革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大学生最为现实的第三种文化情感: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到,中国要走现代化之路,必须培育、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以此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受“患不均”“大锅饭”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担心市场经济会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和私有化。
二、大学生文化情感的合理引导
1.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并持续不断的一种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一种精神力量,其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的方式与道路,一句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观念。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中华民族精神界定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界定为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关系极大,中华民族坚强凝聚,绵延不断,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大变革中,亦显出顽强的生命力,发挥了在民族危难中支撑民族生存的伟大作用。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永恒课题。
对大学生进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教育,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结合对“殖民文化”观念的批判。“殖民主义者”热衷宣传的,无非有下面两点,一是强调殖民主义者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所谓积极作用,说什么“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只能永远沉沦,得不到发展”;二是渲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认为中华民族性格一无是处,应“全面否定”,主张“对传统不要以精华糟粕来区分”,“要打破就要整体地打破”等等。对这种“殖民文化”现象,我们应给予高度关注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其次,要注意消除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鲁迅曾经盛赞中华民族在汉唐时代吸取外来文化的宽宏气魄,不断抨击守旧者墨守陈规、死抱国粹、盲目崇信的保守心态。再次,要与时代精神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教育中涉及到如何“再造”新的民族精神的问题,这种新的民族精神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全球眼光;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等。
2.校园文化的建构刻不容缓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殊的功能: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具有无形的约束性和文化的渗透性;具有内在的凝聚特征;具有强大的激活功能;具有广泛的培养功能。
正因为校园文化的这些特性与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针对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文化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建构:一是建立完善正确的校园文化导向机制,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立足点。二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消遣性文化与创造性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即使是浅层次的文化活动,也应尽力让学生受到艺术的启迪和熏陶。应该以高格调、高品位,艺术上严肃,理论性、思想性强,内容深刻的文化主导校园,把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演奏得更加激昂丰富。三是要注重校风和校园精神的建设与塑造。校风、学风、校园的整洁、校内舆论导向、学术气氛、道德风尚、文化娱乐品味、师生关系等都是校园文化构成的合理要素。
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注意处理三个问题:一是要优化育人环境,创造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要突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三是要突出校园文化的知识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概括地说,就是以校园内师生共创共享的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完善校园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倡导和塑造校风为核心,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3.科学教育的取向需要重新界定
科学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本身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西方,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教育的地位随着科学的成功而迅速上升。尤其在学校,科学以实用为武器,与古典文科地位上的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却是以科学精神价值的某种丧失为代价的。又由于科学的被滥用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全球灾害”,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甚至有些学者发出这样痛苦的质问:“今天人类的痛苦与2000年前相比,是减弱了还是增强了?”因此,随着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深入反思,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的对象是物,教育的对象是人,科学教育关系到物与人两个方面。科学教育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显然是一个很严肃的大问题。
其实,科技发展和道德进步应是辩证统一的。应该承认,科技发展为道德进步提供了物质前提,科学对道德具有深刻的影响。当人类处于愚昧状态时,科技落后、物质贫乏、文化生活空虚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科技发展对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人们在从事科技活动中形成的组织纪律性、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等,都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同时,道德也能够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协调合作的精神以及尊重前辈、提携新秀等高尚品格,都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科技发展与道德的进步不是同步关系。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它可以给人类带来利益,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关键是看科学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才能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科学技术应被看成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而不是一门功能性的实用技术。科学教育的价值应定位于人。由此推及,在科学的结构上,可以理解为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部分组成。这并不是说,要否认专门技术的重要性。专门技术不仅要学,而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阶段,人为地将理科的目标定位在科学家,工科的目标定位在工程师,文科的目标定位在人文社会学家是片面的。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那些专家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专家。
合理的科学教育的途径应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重视科学的整体性质,即在科学技术的教育中,要认识到科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教育应把专业知识技能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结合起来;要将科技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必须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时代即要求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又必须同样十分重视自然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