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和内心情感的流露以及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而这些人文性都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些正是语文课程的灵魂所在。可以说,离开人文之美,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那么,如何用语言来表达人文之美,进而实施语文教学的审美化呢?
一、提炼文本表现特色,感受人文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了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而表达方式是表述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一种语言方法、手段,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随着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是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的切入点。常见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五种:
一是记叙。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语言虽然平铺直叙,却是字字传递着真实,这种不动声色的表述可谓语言之一大特色。
二是描写。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并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手法运用得恰如其分,能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境界。
三是抒情。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同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四是议论。这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方法,亦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五是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有的是抽象的道理。以上这些文学表现手法在文本中相互映衬,直观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能够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挖掘文本的人文内蕴,体悟人文之美
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美育资源库,而恰当的表达方法能引领我们挖掘到这些美的因素。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美学现象,从而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一是记叙之法。记叙也叫记述、叙事,是指对一些情况进行叙述或记载,主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顺叙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这样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倒叙一般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插叙一般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补叙一般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文章的关键之处。如果没有补叙,那么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而令人不解。
二是描写之功。描写一般是指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其中对景物和对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是很常见的。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描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描写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仔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描写手法展现的不仅是自然景色的风貌以及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和内心世界,而且还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和影响人们的感情,从而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
三是抒情之快。抒情就是抒发感情。无论是记事的、写人的、描景的还是状物的文章,如果融入了写作者喜怒哀乐等感情因素,不但能使文章真切感人,还能使学生因情入文,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主要包括借景抒情、咏物抒情、叙事抒情等。借景抒情就是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情感,表现出喜、怒、乐、哀、愁的情绪。如:《白杨》一文,首段便交代了地点——“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使人初步感受到了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作者还抓住了白杨树不怕风沙、雨雪、干旱、洪水的高尚品质,借以赞美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工作者,表达了他们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精神。写景和抒情密切相联,歌颂了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起到了教育孩子们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目的;咏物抒情就是托物言志。如:《落花生》一文,抓住父亲总结性的话语“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和“我”所说的“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等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把从对落花生的赞美升华到对一种人格品质的赞美和追求。“不好看”但“有用”——“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从这样一种对比中,作者的倾向性便一目了然。同时这些特点是人与物都可以具有的,是共通性的,这样就找到了物与人的相似点,自然得让人们从物想到人,达到了以物喻人、揭示哲理的效果;叙事抒情就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中抒发感情。如:《再见了,亲人》一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的动人事例, 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浑厚感情的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文章,每段的开头先抒情再回忆事情,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譬如:“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在难舍难分的临别时刻,战士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反复地用呼唤方式来表达。呼唤简短而亲切、真实而感人。“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文中用请求列车慢一点儿开,以延长在朝鲜土地上的停留时间,以推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从而抒发了战士对用鲜血和生命为之战斗的人民和土地的深厚感情。
四是议论之解。议论是指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主要包括评述性议论、哲理性议论、抒情性议论等。评述性议论是针对某人某事某物,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肯定、赞扬,或否定、批判,态度明朗,色彩鲜明。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结尾一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便是评述性的议论。这既是本段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同时呼应了开头,直可谓“点睛之笔”;哲理性议论的语言含蓄、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往往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林海》一文,结尾处写到:“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他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简短的一句话处处流露出了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绿色宝库——大兴安岭的林海,既余味无穷又耐人寻味,让人回味无穷,其艺术魅力、感染力极深; 抒情性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虽然少了一份灵气和生动,但是也是讲究文笔的、也是形象的。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便是将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感情。
五是说明之意。说明就是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在一篇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往往是多种而不只是一种。如:《秦兵马俑》一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列数据、做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了兵马俑规模之大。
由此可见,课文不仅是一个个枯燥文字的组合,在表达方式的勾绘下,学生可以品悟到其中的境界美、情感美,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种表达方法,无疑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平台,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人文美的浸染熏陶中涂抹好人生亮丽的底色,从而在夯实语文基本技能根基的同时感受真善美,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卓的心灵境界。
一、提炼文本表现特色,感受人文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了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而表达方式是表述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一种语言方法、手段,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随着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是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的切入点。常见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五种:
一是记叙。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语言虽然平铺直叙,却是字字传递着真实,这种不动声色的表述可谓语言之一大特色。
二是描写。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并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手法运用得恰如其分,能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境界。
三是抒情。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同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四是议论。这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方法,亦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五是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有的是抽象的道理。以上这些文学表现手法在文本中相互映衬,直观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能够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挖掘文本的人文内蕴,体悟人文之美
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美育资源库,而恰当的表达方法能引领我们挖掘到这些美的因素。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美学现象,从而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一是记叙之法。记叙也叫记述、叙事,是指对一些情况进行叙述或记载,主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顺叙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这样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倒叙一般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插叙一般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补叙一般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文章的关键之处。如果没有补叙,那么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而令人不解。
二是描写之功。描写一般是指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其中对景物和对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是很常见的。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描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描写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仔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描写手法展现的不仅是自然景色的风貌以及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和内心世界,而且还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和影响人们的感情,从而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
三是抒情之快。抒情就是抒发感情。无论是记事的、写人的、描景的还是状物的文章,如果融入了写作者喜怒哀乐等感情因素,不但能使文章真切感人,还能使学生因情入文,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主要包括借景抒情、咏物抒情、叙事抒情等。借景抒情就是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情感,表现出喜、怒、乐、哀、愁的情绪。如:《白杨》一文,首段便交代了地点——“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使人初步感受到了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作者还抓住了白杨树不怕风沙、雨雪、干旱、洪水的高尚品质,借以赞美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工作者,表达了他们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精神。写景和抒情密切相联,歌颂了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起到了教育孩子们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目的;咏物抒情就是托物言志。如:《落花生》一文,抓住父亲总结性的话语“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和“我”所说的“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等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把从对落花生的赞美升华到对一种人格品质的赞美和追求。“不好看”但“有用”——“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从这样一种对比中,作者的倾向性便一目了然。同时这些特点是人与物都可以具有的,是共通性的,这样就找到了物与人的相似点,自然得让人们从物想到人,达到了以物喻人、揭示哲理的效果;叙事抒情就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中抒发感情。如:《再见了,亲人》一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的动人事例, 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浑厚感情的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文章,每段的开头先抒情再回忆事情,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譬如:“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在难舍难分的临别时刻,战士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反复地用呼唤方式来表达。呼唤简短而亲切、真实而感人。“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文中用请求列车慢一点儿开,以延长在朝鲜土地上的停留时间,以推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从而抒发了战士对用鲜血和生命为之战斗的人民和土地的深厚感情。
四是议论之解。议论是指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主要包括评述性议论、哲理性议论、抒情性议论等。评述性议论是针对某人某事某物,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肯定、赞扬,或否定、批判,态度明朗,色彩鲜明。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结尾一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便是评述性的议论。这既是本段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同时呼应了开头,直可谓“点睛之笔”;哲理性议论的语言含蓄、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往往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林海》一文,结尾处写到:“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他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简短的一句话处处流露出了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绿色宝库——大兴安岭的林海,既余味无穷又耐人寻味,让人回味无穷,其艺术魅力、感染力极深; 抒情性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虽然少了一份灵气和生动,但是也是讲究文笔的、也是形象的。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便是将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感情。
五是说明之意。说明就是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在一篇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往往是多种而不只是一种。如:《秦兵马俑》一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列数据、做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了兵马俑规模之大。
由此可见,课文不仅是一个个枯燥文字的组合,在表达方式的勾绘下,学生可以品悟到其中的境界美、情感美,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种表达方法,无疑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平台,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人文美的浸染熏陶中涂抹好人生亮丽的底色,从而在夯实语文基本技能根基的同时感受真善美,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卓的心灵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