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而不应忽视其独特的功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朗读 新课标
中国分类号:G633.3
朗读是我国语文传统的教育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当下的语文课中,朗读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明确指出了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当下的语文课上,“书声琅琅”却越来越少见了。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朗读,创设朗读氛围,把朗读作为教学手段贯穿于教学当中,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一条基本原则。
一、朗读教学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朗读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
古人云:“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清陆世仪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岁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学之书,皆自十五岁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既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这段话抓住了青少年心理特征,强调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朱熹也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说明了朗读的技巧和效果。茅以升说:“青少年时,经常背诵古文,使人渐渐掌握了作文的道理,了解了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谙练了语言的流畅和优美”,说明朗读可增强记忆力,丰富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乃至为学生今后的听、说、读、写打下牢固的基础。
2.新课程标准呼唤朗读教学回归
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朗读,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今天,不但不过时,反而更散发出夺目的辉光。“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核心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以实现学习的主动优势。因此,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的作用。朗诵活动同时调用眼、口、耳、脑等人体器官。人在朗诵时的神经过程路线是: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的视网膜,引起神经兴奋,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区,然后再传到角回区、威尔尼克氏区、布罗卡氏区的相应的运动中枢,便引起唇、舌、喉等处肌肉的活动,从而发出声音。同时大脑又对内容进行着积极的理解。简单说来就是经历了视觉—大脑中枢—发声—听觉中枢—大脑中枢这样一个过程。吟诵经过两次反射,运用多种器官。
朗读,是学生自我体现,自我发挥的一个极佳的方式。语文课本中那些优美的文章尤其是经典的古诗词往往是情感的产物,意会的艺术。讲解、讨论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美妙的诗意烟消云散,留给学生枯燥无味的术语和标签,传统高中语文课堂的理性分析的成分较多,因而课堂气氛也相对较为沉闷,更需要用朗诵这种经典的教育方法,使学生以最接近文本的方式走近語文。现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课堂教学里所谓的学生拓展与探究,往往只是学生在网上搜索到一些现成的资料,在课堂上将其重现而已,虽然很热闹,有时看起来也很精彩,但实际上谈不上什么深刻的理解,更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而朗诵作为一种即时的表演,需要学生对诗文有相当深度的了解才能比较好的表现,朗诵能将学生浸入到诗文的语言中,让学生在声音与文字的提示下,自主地走入诗文所描述的内容,走入诗文作者的内心。朗读可以感悟文本真谛,可以领悟作文之道。领会文本、倾注感情的朗读,可以形象逼真地塑造人物的音容笑貌,可以身临其境般地领悟出人物命运的坎坷沉浮。
二、新课程标准下朗诵教学的操作方法
(一)重视教师范读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获得了对文章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学生在不断地听读、跟读、练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感知、体会、领悟其中的奥妙,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朗读水平,无论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
(二)做好预习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是朗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应引导学生看书下的生字的注释,通过导学案布置预习。提示学生利用工具书进行查询,把握正确的读音,从而正确理解特定字和词的含义,为流利的朗读扫清障碍。
预习是学生生第一次接触文本,也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教师讲授课文之前对文本的解读,是学生自己对文本极具个人色彩的自我解读。朗读是有主观性和个人色彩的,学生应成为朗读的主体。对此,新课标作了两点说明:一、从学生主体看,阅读态度、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不同,阅读体会自然不同;二、从文本看,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它不可能为每个读者提供一个统一的、单向的阅读路径。由此决定,不同的朗读者在朗读技巧方面的处理不可能雷同,因此,教师的朗读指导也应顺乎“朗读者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思和旋律”③,而不应强求整齐划一。
(三)理解与朗诵互为表里
将诗文朗诵好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将诗文的内容准确地加以掌握。这时,应让学生了解作品、作家的背景,探讨句子和关键词的含义。接着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
3.注重文本的感悟,读出文学作品的美感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而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例如教授《荷塘月色》,如果一味靠老师讲解,会觉得其中许多话语令人费解。如果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没有品词赏句、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可以想象学生没有深入文本,体味文章字里行间的感情,有效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朗读 新课标
中国分类号:G633.3
朗读是我国语文传统的教育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当下的语文课中,朗读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明确指出了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当下的语文课上,“书声琅琅”却越来越少见了。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朗读,创设朗读氛围,把朗读作为教学手段贯穿于教学当中,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一条基本原则。
一、朗读教学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朗读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
古人云:“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清陆世仪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岁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学之书,皆自十五岁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既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这段话抓住了青少年心理特征,强调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朱熹也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说明了朗读的技巧和效果。茅以升说:“青少年时,经常背诵古文,使人渐渐掌握了作文的道理,了解了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谙练了语言的流畅和优美”,说明朗读可增强记忆力,丰富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乃至为学生今后的听、说、读、写打下牢固的基础。
2.新课程标准呼唤朗读教学回归
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朗读,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今天,不但不过时,反而更散发出夺目的辉光。“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核心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以实现学习的主动优势。因此,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的作用。朗诵活动同时调用眼、口、耳、脑等人体器官。人在朗诵时的神经过程路线是: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的视网膜,引起神经兴奋,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区,然后再传到角回区、威尔尼克氏区、布罗卡氏区的相应的运动中枢,便引起唇、舌、喉等处肌肉的活动,从而发出声音。同时大脑又对内容进行着积极的理解。简单说来就是经历了视觉—大脑中枢—发声—听觉中枢—大脑中枢这样一个过程。吟诵经过两次反射,运用多种器官。
朗读,是学生自我体现,自我发挥的一个极佳的方式。语文课本中那些优美的文章尤其是经典的古诗词往往是情感的产物,意会的艺术。讲解、讨论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美妙的诗意烟消云散,留给学生枯燥无味的术语和标签,传统高中语文课堂的理性分析的成分较多,因而课堂气氛也相对较为沉闷,更需要用朗诵这种经典的教育方法,使学生以最接近文本的方式走近語文。现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课堂教学里所谓的学生拓展与探究,往往只是学生在网上搜索到一些现成的资料,在课堂上将其重现而已,虽然很热闹,有时看起来也很精彩,但实际上谈不上什么深刻的理解,更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而朗诵作为一种即时的表演,需要学生对诗文有相当深度的了解才能比较好的表现,朗诵能将学生浸入到诗文的语言中,让学生在声音与文字的提示下,自主地走入诗文所描述的内容,走入诗文作者的内心。朗读可以感悟文本真谛,可以领悟作文之道。领会文本、倾注感情的朗读,可以形象逼真地塑造人物的音容笑貌,可以身临其境般地领悟出人物命运的坎坷沉浮。
二、新课程标准下朗诵教学的操作方法
(一)重视教师范读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获得了对文章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学生在不断地听读、跟读、练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感知、体会、领悟其中的奥妙,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朗读水平,无论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
(二)做好预习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是朗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应引导学生看书下的生字的注释,通过导学案布置预习。提示学生利用工具书进行查询,把握正确的读音,从而正确理解特定字和词的含义,为流利的朗读扫清障碍。
预习是学生生第一次接触文本,也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教师讲授课文之前对文本的解读,是学生自己对文本极具个人色彩的自我解读。朗读是有主观性和个人色彩的,学生应成为朗读的主体。对此,新课标作了两点说明:一、从学生主体看,阅读态度、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不同,阅读体会自然不同;二、从文本看,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它不可能为每个读者提供一个统一的、单向的阅读路径。由此决定,不同的朗读者在朗读技巧方面的处理不可能雷同,因此,教师的朗读指导也应顺乎“朗读者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思和旋律”③,而不应强求整齐划一。
(三)理解与朗诵互为表里
将诗文朗诵好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将诗文的内容准确地加以掌握。这时,应让学生了解作品、作家的背景,探讨句子和关键词的含义。接着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
3.注重文本的感悟,读出文学作品的美感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而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例如教授《荷塘月色》,如果一味靠老师讲解,会觉得其中许多话语令人费解。如果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没有品词赏句、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可以想象学生没有深入文本,体味文章字里行间的感情,有效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