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作为梵净山西线旅游发展的印江逐渐落后于毗邻的江口和松桃,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进印江旅游的快速发展成为摆在印江人民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如何利用好印江“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三张国字号名片打响印江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新时代印江旅游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这事关全县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针对印江旅游业的发展谈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印江旅游;发展
一、存在问题
(一)规划发展不够科学
印江县旅游发展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针对印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优势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和论证。没有抓住东线这条主线重点打造“朗溪-合水-木黄-紫薇”到梵净山东线旅游观光带的长远发展规划。一是针对朗溪的堰塞湖进行科学规划发展,尤其是1996年9月18日深夜,印江河河缝地段岩口发生牵引式特大山体滑坡。300余万立方米滑体堆积在183米长的河道上,构成了一座59.5米高文清的天然大坝,被称为亚洲第一跨,形成了美丽的自然堰塞湖。由于天骤降大雨,洪水冲积在滑体上游的朗溪段河道上,积水水位迅速高升。淹没了朗溪镇及孟关村。到1997年4月1日泄洪前,最高水位海拔达516.25米,蓄水深度最深达42.24米,蓄水量达3841立方米,湖泊面积达24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后凿泄洪洞放水把这个宝贵的旅游自然景观损毁掉。二是没有充分利用合水印江蔡伦古法造纸进行非物质文化的规划发展。白皮纸自元末明初传入印江,在合水、新场、平楼一带扎根,推广和提高。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和历史上的封闭隔绝,其生产工艺以传统方式得到保存和延续。目前,兴旺村仍沿习蔡伦古法造纸,生产的白皮纸具有韧性强、细腻而不松散,色自而不反光,吸水不浸渍的特点。广泛运用于书法、装裱、包装、制作雨伞、斗笠、花板、祭祀等。凡造纸人家在神龛上供奉蔡伦牌位,将每年的三月十八日定为祭会日期(兴旺蔡姓以蔡伦后裔自居,并以族谱佐证)。早在清末民国初朔,印江的白皮纸就以其纸质优良而闻名退尔、享誉四方。曾一度畅销全省,远销四川、湖南、广东、福建、天津、南京等省市,出口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其性能特点是机制纸所不能替代的,是印江有名的地方特产。三是没有重点打造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的红色文化小镇规划建设。1934年10月24日,贺龙、关向应、夏曦领导的红三军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木黄镇胜利会师。党中央特致电祝贺,并决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西挺进,开辟创立湘鄂川黔新苏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是中国红军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来自不同战略区域的两支红军组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为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木黄会师是两军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转折点和里程碑。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受命正式组成红二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在人民军队征战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木黄会师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以及红军长征的胜利谱写了光辉篇章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我县的旅游发展规划没有紧紧围绕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纪念馆、会师柏等资源推进木黄红色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四是没有围绕梵净山国家级AAAAA景区打造紫薇镇休闲养生小镇建设规划。紫薇镇距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西线山门5公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印江的建设设施建设落后于毗邻的江口,来梵净山游玩的大部分旅客都是从江口上梵净山。从“食、住”方面来讲,江口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从东线江口上梵净山乘坐缆车只需要几十分钟的路程就到梵净山了,交通便捷成为游客通往梵净山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当节假日江口的旅游人数车水马龙、江口云舍、寨沙侗寨、亚木沟、黑湾河等景点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在繁荣景象,反观西线的印江上显得“孤寂冷清”,环梵净山旅游人员熙熙攘攘,石板寨、团龙度假山庄、杜鹃山庄显得十分落寞,归根到底就是东线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所致。
(三)旅游资源挖掘不够
印江有着厚重的旅游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等优势非常明显,但这些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没有将这些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更没有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如:印江的书法文化、红色文化、古法造纸文化与我县的旅游发展没有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两张皮”,没有能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对策建设
一是加大对印江旅游发展的长远科学规划。以美女峰为中心打造“龙津街道-中兴街道-峨岭街道”县城节日休闲旅游圈;围绕“罗场乡-缠溪镇-新寨镇”打造休闲养生绿色文化旅游带,围绕这“两镇一乡”的茶产业进行统一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统一茶的价格和市场定位。利用新寨镇的区位条件在后坝村、团山村、新寨村建设一流的疗养院和精神病医院,吸引周边兄弟县及毗邻贵州省的兄弟省的养老人员及精神病人到此疗养、就医,不断加大疗养院和精神病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大做强山水文章,吸引全国各地的养老人员和精神病人来次疗养、就医,不断带动与此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朗溪镇-合水镇-木黄镇-紫薇镇重点打造东线旅游带,力争把朗溪湖项目申报规划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内容,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围绕朗溪镇的精品水果、田氏宗祠、坪楼的陶器烧制非物质文化技术、封火桶子打造建设朗溪古镇建设。围绕合水镇“蔡伦古法造纸”建设大型的古法造纸博物馆和围绕“书法之乡”名片建设合水镇书法文化小镇,把古法造纸与印江书法文化完美结合,让全县的书法名家及书法爱好者进行现场创作,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的书法的爱好和购买。围绕木黄红二、六军团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木黄文化小镇,挖掘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文化爱国教育基地,利用梵净山的优质水打造“木黄窖”,做大红色“木黄窖”酒文化,传播红色文化长征精神。围绕紫薇镇打造“佛教文化”、“贡茶文化”,利用“紫薇王”宣传梵净山生态文化,把紫薇镇建设成养生疗养天然氧吧小镇,吸引全国及全球的旅游人员来此养生、疗养。
二是加大印江旅游发展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每年向上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加大对县城通往周边县、连接省城的高速公路(铁路)项目申报、规划和建设,在印江建设飞机场,飞往各省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印江旅游业的发展,交通的不发达也成为制约印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县委、政府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我县的交通条件,改扩建现有的公路、争取飞机场建設、申报火车站(高铁站)经过印江县,以此来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来带动印江县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发展。
三是加大印江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打造。围绕“书法之乡”和“古法造纸”及名人故居(戴秉国、吴学超等)进行旅游资源的挖掘打造;围绕“名茶之乡”打造绿色文化和养生文化;围绕“长寿之乡”打造休闲养生文化,始终紧紧围绕三块国字号招牌打响印江的旅游产业发展,把印江地方特色小吃(绿豆粉、合水神仙豆腐、木黄木豆腐)、非物质文化(穿土家服饰、唱土家山歌、跳土家摆手舞、说土家故事、合水蔡伦古法造纸72道工序、状元故里、朗溪坪楼陶器烧制等)与现代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印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印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印江力量。
作者简介:
杨胜渊,中共印江自治县委党校。
关键词:印江旅游;发展
一、存在问题
(一)规划发展不够科学
印江县旅游发展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针对印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优势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和论证。没有抓住东线这条主线重点打造“朗溪-合水-木黄-紫薇”到梵净山东线旅游观光带的长远发展规划。一是针对朗溪的堰塞湖进行科学规划发展,尤其是1996年9月18日深夜,印江河河缝地段岩口发生牵引式特大山体滑坡。300余万立方米滑体堆积在183米长的河道上,构成了一座59.5米高文清的天然大坝,被称为亚洲第一跨,形成了美丽的自然堰塞湖。由于天骤降大雨,洪水冲积在滑体上游的朗溪段河道上,积水水位迅速高升。淹没了朗溪镇及孟关村。到1997年4月1日泄洪前,最高水位海拔达516.25米,蓄水深度最深达42.24米,蓄水量达3841立方米,湖泊面积达24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后凿泄洪洞放水把这个宝贵的旅游自然景观损毁掉。二是没有充分利用合水印江蔡伦古法造纸进行非物质文化的规划发展。白皮纸自元末明初传入印江,在合水、新场、平楼一带扎根,推广和提高。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和历史上的封闭隔绝,其生产工艺以传统方式得到保存和延续。目前,兴旺村仍沿习蔡伦古法造纸,生产的白皮纸具有韧性强、细腻而不松散,色自而不反光,吸水不浸渍的特点。广泛运用于书法、装裱、包装、制作雨伞、斗笠、花板、祭祀等。凡造纸人家在神龛上供奉蔡伦牌位,将每年的三月十八日定为祭会日期(兴旺蔡姓以蔡伦后裔自居,并以族谱佐证)。早在清末民国初朔,印江的白皮纸就以其纸质优良而闻名退尔、享誉四方。曾一度畅销全省,远销四川、湖南、广东、福建、天津、南京等省市,出口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其性能特点是机制纸所不能替代的,是印江有名的地方特产。三是没有重点打造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的红色文化小镇规划建设。1934年10月24日,贺龙、关向应、夏曦领导的红三军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木黄镇胜利会师。党中央特致电祝贺,并决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西挺进,开辟创立湘鄂川黔新苏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是中国红军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来自不同战略区域的两支红军组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为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木黄会师是两军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转折点和里程碑。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受命正式组成红二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在人民军队征战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木黄会师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以及红军长征的胜利谱写了光辉篇章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我县的旅游发展规划没有紧紧围绕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纪念馆、会师柏等资源推进木黄红色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四是没有围绕梵净山国家级AAAAA景区打造紫薇镇休闲养生小镇建设规划。紫薇镇距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西线山门5公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印江的建设设施建设落后于毗邻的江口,来梵净山游玩的大部分旅客都是从江口上梵净山。从“食、住”方面来讲,江口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从东线江口上梵净山乘坐缆车只需要几十分钟的路程就到梵净山了,交通便捷成为游客通往梵净山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当节假日江口的旅游人数车水马龙、江口云舍、寨沙侗寨、亚木沟、黑湾河等景点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在繁荣景象,反观西线的印江上显得“孤寂冷清”,环梵净山旅游人员熙熙攘攘,石板寨、团龙度假山庄、杜鹃山庄显得十分落寞,归根到底就是东线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所致。
(三)旅游资源挖掘不够
印江有着厚重的旅游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等优势非常明显,但这些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没有将这些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更没有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如:印江的书法文化、红色文化、古法造纸文化与我县的旅游发展没有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两张皮”,没有能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对策建设
一是加大对印江旅游发展的长远科学规划。以美女峰为中心打造“龙津街道-中兴街道-峨岭街道”县城节日休闲旅游圈;围绕“罗场乡-缠溪镇-新寨镇”打造休闲养生绿色文化旅游带,围绕这“两镇一乡”的茶产业进行统一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统一茶的价格和市场定位。利用新寨镇的区位条件在后坝村、团山村、新寨村建设一流的疗养院和精神病医院,吸引周边兄弟县及毗邻贵州省的兄弟省的养老人员及精神病人到此疗养、就医,不断加大疗养院和精神病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大做强山水文章,吸引全国各地的养老人员和精神病人来次疗养、就医,不断带动与此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朗溪镇-合水镇-木黄镇-紫薇镇重点打造东线旅游带,力争把朗溪湖项目申报规划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内容,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围绕朗溪镇的精品水果、田氏宗祠、坪楼的陶器烧制非物质文化技术、封火桶子打造建设朗溪古镇建设。围绕合水镇“蔡伦古法造纸”建设大型的古法造纸博物馆和围绕“书法之乡”名片建设合水镇书法文化小镇,把古法造纸与印江书法文化完美结合,让全县的书法名家及书法爱好者进行现场创作,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的书法的爱好和购买。围绕木黄红二、六军团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木黄文化小镇,挖掘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文化爱国教育基地,利用梵净山的优质水打造“木黄窖”,做大红色“木黄窖”酒文化,传播红色文化长征精神。围绕紫薇镇打造“佛教文化”、“贡茶文化”,利用“紫薇王”宣传梵净山生态文化,把紫薇镇建设成养生疗养天然氧吧小镇,吸引全国及全球的旅游人员来此养生、疗养。
二是加大印江旅游发展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每年向上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加大对县城通往周边县、连接省城的高速公路(铁路)项目申报、规划和建设,在印江建设飞机场,飞往各省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印江旅游业的发展,交通的不发达也成为制约印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县委、政府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我县的交通条件,改扩建现有的公路、争取飞机场建設、申报火车站(高铁站)经过印江县,以此来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来带动印江县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发展。
三是加大印江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打造。围绕“书法之乡”和“古法造纸”及名人故居(戴秉国、吴学超等)进行旅游资源的挖掘打造;围绕“名茶之乡”打造绿色文化和养生文化;围绕“长寿之乡”打造休闲养生文化,始终紧紧围绕三块国字号招牌打响印江的旅游产业发展,把印江地方特色小吃(绿豆粉、合水神仙豆腐、木黄木豆腐)、非物质文化(穿土家服饰、唱土家山歌、跳土家摆手舞、说土家故事、合水蔡伦古法造纸72道工序、状元故里、朗溪坪楼陶器烧制等)与现代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印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印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印江力量。
作者简介:
杨胜渊,中共印江自治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