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应立足课文、跳出课文,拓展思维空间,扩大学生视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由课内向课外有效延伸呢?宜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确保进得去、出得来。忌避实就虚,贻误良机;忌多多益善,喧宾夺主;忌高深莫测,离谱走调。做到相机延伸,多寡适宜,把握好深度和梯度,保证延伸的有效性、最优化。
一、适时
有效延伸要捕捉有利时机。随心所欲、盲目延伸必然加重学生负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笔者认为学生迷惑之时、探究重点之时、总结课文之时是延伸的适宜时机。若能相机延伸,必定会事半功倍。
1 延伸于学生迷惑之时。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陷入“愤”、“悱”的困惑状态时,巧妙拓展延伸,做好铺垫,往往能迎刃而解,使学生茅塞顿开,进入柳暗花明的理想境界。为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能取信于民,而且曹刿充分肯定其“忠之属也”?学生对此疑惑不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教师及时出示了相关延伸材料:在中国古代很难从官僚阶层中划出一个法官集团,审判事务一直是中国古代官员的重要职责。中国古代官员的特征,很大程度是充当法官的时候显示出来的。在传统戏曲、小说里的官员一般都是以审判者的身份出场的。在一般百姓的心目中,官员就是判案件的法官。学生阅读之后恍然大悟。
2 延伸于探究重点之时。探究学习重点时,适宜的延伸能突出主旨,深化理解,有助于学生领略到险峰顶部的无限风光。《鱼我所欲也》的学习重点是把握“舍生取义”的深刻内涵。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最高的道德标准,它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迎难而上,哪怕是慷慨赴难、为国捐躯。教师可组织学生由点到面谈谈相关的事例或诗句,如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这一延伸训练,引领学生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冲破樊篱,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了“舍生取义”的精髓。
3 延伸于总结课文之时。总结课文是提高认识、深化理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总结之时,如何“提高”、“深化”?恰当延伸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它能使学生产生高瞻远瞩的感觉。《最后一课》是一首强烈的爱国主义赞歌。考虑到它的结尾有一种余音袅袅、意犹不尽的感觉,总结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大胆想象,续写课文:韩麦尔先生做了一个放学的手势后,听课的人会怎样?有同学写道:大家都站了起来,紧紧地抱着手中的法语书。在郝叟带领下,大家恭恭敬敬地向韩麦尔鞠了一个躬。还有的写:所有的人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黑板上强劲有力的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小弗郎士忽然站起来,握紧拳头喊道:“法兰西万岁!”大家也纷纷喊起来,嘹亮的声音充满整个教室!毋容置疑,如此延伸的效果肯定要明显优于教师的单纯总结。
二、适量
延伸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恰到好处。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动辄延伸,流于形式,喧宾夺主。结果呢?课文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延伸内容如雾中之花,时间一长,痕迹不留。针对一篇具体课文,要控制好延伸角度、延伸方向。延伸次数和每次延伸的量均要体现“适量”两字,切忌泛滥成灾。
1 控制延伸次数。学习一篇课文,应延伸多少次,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应贯彻以学习课文内容为主、拓展延伸为辅的原则,慎防主次颠倒,“绿”肥“红”瘦,顾此失彼。某教师花三课时教《藤野先生》一文,共延伸了15次,费时70分钟,占学习总时间的52%。延伸内容五花八门,如藤野生平、明朝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日本、仙台鲁迅纪念碑的由来、日俄战争、“我”说善意谎言时藤野心理活动的推测、为扉页上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配说明文字等等,诸如此类的延伸令人眼花缭乱。事实上以上延伸并不都是累赘,关键要减少次数,突出重点,像前面四次延伸可以一笔带过或干脆去掉。
2 掌握延伸量。每次延伸拟花多少时间,拓展多少内容,应统筹安排,灵活机动,特别是要从学生需求出发,不能为延伸而延伸。属于学生知识盲区,知之甚少且又是关键之处,尽可能多安排一点时间,多延伸一些内容,防止浅尝辄止,隔靴搔痒,当然也应有一个总量的控制。学生基本了解的、非重点的,不必延伸。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较难把握好这一点。按照常理,学生对犹太民族苦难的历史了解甚少,学习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一文时有必要适当延伸,而犹太民族所作出的非凡贡献,文中已有涉及,可稍作延伸。某教师却在这方面重锤敲打,花了近半节课时间,又是放录像,又是讲故事,什么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了一个全方位延伸。看似热热闹闹、丰富多彩,实际上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适度
延伸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深,囫囵吞枣;太浅,浮光掠影。要善于设置梯度,为学生铺好路搭好桥,保证延伸的准确方向,凸现语文味。
1 把握深度。延伸要以生为本,内容要深浅适宜,与课文有机接轨。深不可测的延伸只能浪费时间,令学生莫明其妙。《鱼我所欲也》中有一句名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该句的深刻内涵,引用了孟子的一段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还列举了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殊不知,这些材料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现在搬出来给学生延伸阅读,岂能消化吸收?面对如此玄奥的道理,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越读越糊涂。
2 设置梯度。延伸要掌握好梯度,遵循逻辑规律,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步步紧扣,排除障碍,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渐入佳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某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与哪首古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学生很快联想到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者均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此基础上,该教师引导学生向纵深延伸。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在哪一点上是一致的?由于前一延伸的铺垫,学生很快意识到它们在“心系百姓,心中装有百姓”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3 消除偏差度。有些教师在延伸时片面理解课程“整合”与“综合”这两个概念,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延伸内容完全失去了语文味道,替人耕地,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试想,这种延伸能有多大的意义?一位教师在教《囚绿记》时,设计了如下延伸练习:近年来,“生物科技”成为热门的学科。人类试图从研究中找出可以控制的基因。前阵子的“克隆羊”造成轰动,但也衍生出一些不人道而且违反自然的问题,根据学习《囚绿记》所得到的启示,说说你对“生物科技”的看法。这样的延伸未免扯得太远了吧!到底是学语文还是学生物,让人捉摸不透。拓展延伸时,千万不要忘记:语文就是语文!
一、适时
有效延伸要捕捉有利时机。随心所欲、盲目延伸必然加重学生负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笔者认为学生迷惑之时、探究重点之时、总结课文之时是延伸的适宜时机。若能相机延伸,必定会事半功倍。
1 延伸于学生迷惑之时。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陷入“愤”、“悱”的困惑状态时,巧妙拓展延伸,做好铺垫,往往能迎刃而解,使学生茅塞顿开,进入柳暗花明的理想境界。为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能取信于民,而且曹刿充分肯定其“忠之属也”?学生对此疑惑不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教师及时出示了相关延伸材料:在中国古代很难从官僚阶层中划出一个法官集团,审判事务一直是中国古代官员的重要职责。中国古代官员的特征,很大程度是充当法官的时候显示出来的。在传统戏曲、小说里的官员一般都是以审判者的身份出场的。在一般百姓的心目中,官员就是判案件的法官。学生阅读之后恍然大悟。
2 延伸于探究重点之时。探究学习重点时,适宜的延伸能突出主旨,深化理解,有助于学生领略到险峰顶部的无限风光。《鱼我所欲也》的学习重点是把握“舍生取义”的深刻内涵。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最高的道德标准,它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迎难而上,哪怕是慷慨赴难、为国捐躯。教师可组织学生由点到面谈谈相关的事例或诗句,如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这一延伸训练,引领学生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冲破樊篱,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了“舍生取义”的精髓。
3 延伸于总结课文之时。总结课文是提高认识、深化理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总结之时,如何“提高”、“深化”?恰当延伸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它能使学生产生高瞻远瞩的感觉。《最后一课》是一首强烈的爱国主义赞歌。考虑到它的结尾有一种余音袅袅、意犹不尽的感觉,总结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大胆想象,续写课文:韩麦尔先生做了一个放学的手势后,听课的人会怎样?有同学写道:大家都站了起来,紧紧地抱着手中的法语书。在郝叟带领下,大家恭恭敬敬地向韩麦尔鞠了一个躬。还有的写:所有的人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黑板上强劲有力的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小弗郎士忽然站起来,握紧拳头喊道:“法兰西万岁!”大家也纷纷喊起来,嘹亮的声音充满整个教室!毋容置疑,如此延伸的效果肯定要明显优于教师的单纯总结。
二、适量
延伸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恰到好处。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动辄延伸,流于形式,喧宾夺主。结果呢?课文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延伸内容如雾中之花,时间一长,痕迹不留。针对一篇具体课文,要控制好延伸角度、延伸方向。延伸次数和每次延伸的量均要体现“适量”两字,切忌泛滥成灾。
1 控制延伸次数。学习一篇课文,应延伸多少次,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应贯彻以学习课文内容为主、拓展延伸为辅的原则,慎防主次颠倒,“绿”肥“红”瘦,顾此失彼。某教师花三课时教《藤野先生》一文,共延伸了15次,费时70分钟,占学习总时间的52%。延伸内容五花八门,如藤野生平、明朝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日本、仙台鲁迅纪念碑的由来、日俄战争、“我”说善意谎言时藤野心理活动的推测、为扉页上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配说明文字等等,诸如此类的延伸令人眼花缭乱。事实上以上延伸并不都是累赘,关键要减少次数,突出重点,像前面四次延伸可以一笔带过或干脆去掉。
2 掌握延伸量。每次延伸拟花多少时间,拓展多少内容,应统筹安排,灵活机动,特别是要从学生需求出发,不能为延伸而延伸。属于学生知识盲区,知之甚少且又是关键之处,尽可能多安排一点时间,多延伸一些内容,防止浅尝辄止,隔靴搔痒,当然也应有一个总量的控制。学生基本了解的、非重点的,不必延伸。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较难把握好这一点。按照常理,学生对犹太民族苦难的历史了解甚少,学习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一文时有必要适当延伸,而犹太民族所作出的非凡贡献,文中已有涉及,可稍作延伸。某教师却在这方面重锤敲打,花了近半节课时间,又是放录像,又是讲故事,什么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了一个全方位延伸。看似热热闹闹、丰富多彩,实际上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适度
延伸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深,囫囵吞枣;太浅,浮光掠影。要善于设置梯度,为学生铺好路搭好桥,保证延伸的准确方向,凸现语文味。
1 把握深度。延伸要以生为本,内容要深浅适宜,与课文有机接轨。深不可测的延伸只能浪费时间,令学生莫明其妙。《鱼我所欲也》中有一句名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该句的深刻内涵,引用了孟子的一段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还列举了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殊不知,这些材料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现在搬出来给学生延伸阅读,岂能消化吸收?面对如此玄奥的道理,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越读越糊涂。
2 设置梯度。延伸要掌握好梯度,遵循逻辑规律,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步步紧扣,排除障碍,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渐入佳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某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与哪首古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学生很快联想到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者均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此基础上,该教师引导学生向纵深延伸。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在哪一点上是一致的?由于前一延伸的铺垫,学生很快意识到它们在“心系百姓,心中装有百姓”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3 消除偏差度。有些教师在延伸时片面理解课程“整合”与“综合”这两个概念,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延伸内容完全失去了语文味道,替人耕地,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试想,这种延伸能有多大的意义?一位教师在教《囚绿记》时,设计了如下延伸练习:近年来,“生物科技”成为热门的学科。人类试图从研究中找出可以控制的基因。前阵子的“克隆羊”造成轰动,但也衍生出一些不人道而且违反自然的问题,根据学习《囚绿记》所得到的启示,说说你对“生物科技”的看法。这样的延伸未免扯得太远了吧!到底是学语文还是学生物,让人捉摸不透。拓展延伸时,千万不要忘记:语文就是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