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进出口贸易实务”和“外贸制单”创建过程中所采用的企业进校园、技能进教室、实务进课堂、同步制单等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着力阐明在高职高专外贸英语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明确岗位技能,确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向岗位职业技能的转换。
关键词:高职 外贸英语 教学模式
应用英语专业(外贸英语方向)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还要求从业者具备丰富的外贸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如何将外语语言教学融入到外贸岗位的各个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动手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效融合,是高职外语教师们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
1.岗位技能
通过对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分析,我们将进出口贸易的流程大致分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存档备案等7个模块,与此相对应,我们将外贸岗位分为外贸业务员、跟单外贸单证员、报关报检员、物流货代员等5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均有对应的执(职)业资格证书和外语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如,从事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报关报检员工作的学生英语水平必须达到CET-6水平)。
2.教学目标
参照上述岗位技能,在完成总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就业意愿,因人制宜,设置不同的个体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效果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外语应用能力
通过外贸英语专业教师的课堂授课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外贸岗位外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专业外语的应用;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基本能通过CET-4考试,部分准备从事业务员、跟单员、报关报检员工作的学生必须通过CET-6考试。
2)外贸职业技能
(1)通过网络教学和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和现代化办公设备处理进出口业务日常事务的能力。
(2)通过实训中心训练、外贸业务模拟、业务软件操作等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从事交易准备,进行交易磋商,签订、履行合同的基本能力。
(3)通过交易准备、顶岗作业和跟单实习,培养学生市场调查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一定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及跟单作业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外贸职业道德
通过课程学习和各种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懂得“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的根本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我们通过请企业人员来校讲课、派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业务利润共享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1.校企结合
模式一:进出口平台共享。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贸实训中心以湖北某外贸公司名义配备中国电子口岸、榕基易检等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并以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进出口业务。学生分成若干实习小组后在专业教师带领下,通过实训中心操作平台去寻找客户,进行交易磋商,并以该外贸公司名义与境外客户就某种商品的购销达成协议。然后,外贸实训中心教师带领实习学生自筹资金,自筹货源,自行以外贸公司名义报检、报关、装船出口,最终由外贸公司的专职核销、退税人员办理收汇核销、出口退税等手续并收取一定的业务管理费用。
模式二:网络同步制单。
外贸实训中心通过与外贸公司共用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及互联网络系统,由专业教师和实训中心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同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及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模块操作和相关单证制作,通过网络系统,有效实现了外贸实训中心模拟仿真教学与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同步。
2.工学交替
1)企业进校园,岗位目标明确化。
引进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即可直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实现岗位技能要求与教学目标的零距离接触,岗位目标明确。
2)技能进教室,学习目标具体化。
调整课程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将岗位技能要求直接引入课堂教学,将课程教学与外贸职业资格考证有效融合,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具体化。
3)实务进课堂,业务流程可视化。
实训中心通过合作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自筹资金、自寻渠道、自行签订进出口合同,学生分成若干业务小组,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开展真正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工学交替,做到了业务全程的可视化。
4)同步制单。
外贸实训中心通过与外贸公司共用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及互联网络系统,由外贸专业教师和实训中心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同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及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模块操作和相关单证制作,通过网络系统,有效实现了外贸实训中心模拟仿真教学与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同步。
三、考评体系
1.评价体系
1)外语语言能力
以学生参加CET-4、6考试的通过率以及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外语应用能力为考核标准。
2)岗位职业技能
“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制单”、“报关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对应国家“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等外贸执(职)业资格考试。本专业的岗位技能以学生取得国家相关行业执(职)业资格为考核标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将课程与考证、教学与就业有效地融合,实现了“一教多证”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2006年,我院04级外贸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通过率达69.2%;参加外贸报关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42.5%;参加报检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更是高达92%。
3)综合能力
(1)就业自信心
通过外语语言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有了一技之长,就业自信心显著增强。学生的外语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能够胜任一般的交流要求;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各项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可以了解、掌握外贸工作的各项技能,并通过自身努力拿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近三年的学习和实训,自然地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心理及身份转换。
(2)创新能力与敬业精神
外贸实训中心的建设从形式上强调职业性,从运作上讲求工位性,将职业道德教育与敬业精神的培养融入日常训练之中。校外实训及外贸项目设计,要求学生在对某一业务及其流程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对业务内容及操作流程加以分析、补充和修改。这种教学模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又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质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3)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实训中心的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及项目设计式教学,学生在具体业务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外语语言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
2.考核体系
专业课程的教学考核根据学生出勤、纸质与电子作业、实习报告、实践操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以考查专业理论应用能力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外贸岗位技能的测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4/28.
[3]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职教论坛,2006/9(教研).
[4]http://61.183.207.201/jckmy/Index.asp.
[5]http://61.183.207.201/wmzd/index.asp.
项目基金:湖北省教育厅
项目名称:中英文化差异与高职外语教学
项目编号:D200750002
关键词:高职 外贸英语 教学模式
应用英语专业(外贸英语方向)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还要求从业者具备丰富的外贸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如何将外语语言教学融入到外贸岗位的各个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动手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效融合,是高职外语教师们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
1.岗位技能
通过对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分析,我们将进出口贸易的流程大致分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存档备案等7个模块,与此相对应,我们将外贸岗位分为外贸业务员、跟单外贸单证员、报关报检员、物流货代员等5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均有对应的执(职)业资格证书和外语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如,从事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报关报检员工作的学生英语水平必须达到CET-6水平)。
2.教学目标
参照上述岗位技能,在完成总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就业意愿,因人制宜,设置不同的个体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效果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外语应用能力
通过外贸英语专业教师的课堂授课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外贸岗位外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专业外语的应用;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基本能通过CET-4考试,部分准备从事业务员、跟单员、报关报检员工作的学生必须通过CET-6考试。
2)外贸职业技能
(1)通过网络教学和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和现代化办公设备处理进出口业务日常事务的能力。
(2)通过实训中心训练、外贸业务模拟、业务软件操作等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从事交易准备,进行交易磋商,签订、履行合同的基本能力。
(3)通过交易准备、顶岗作业和跟单实习,培养学生市场调查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一定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及跟单作业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外贸职业道德
通过课程学习和各种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懂得“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的根本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我们通过请企业人员来校讲课、派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业务利润共享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1.校企结合
模式一:进出口平台共享。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贸实训中心以湖北某外贸公司名义配备中国电子口岸、榕基易检等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并以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进出口业务。学生分成若干实习小组后在专业教师带领下,通过实训中心操作平台去寻找客户,进行交易磋商,并以该外贸公司名义与境外客户就某种商品的购销达成协议。然后,外贸实训中心教师带领实习学生自筹资金,自筹货源,自行以外贸公司名义报检、报关、装船出口,最终由外贸公司的专职核销、退税人员办理收汇核销、出口退税等手续并收取一定的业务管理费用。
模式二:网络同步制单。
外贸实训中心通过与外贸公司共用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及互联网络系统,由专业教师和实训中心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同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及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模块操作和相关单证制作,通过网络系统,有效实现了外贸实训中心模拟仿真教学与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同步。
2.工学交替
1)企业进校园,岗位目标明确化。
引进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即可直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实现岗位技能要求与教学目标的零距离接触,岗位目标明确。
2)技能进教室,学习目标具体化。
调整课程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将岗位技能要求直接引入课堂教学,将课程教学与外贸职业资格考证有效融合,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具体化。
3)实务进课堂,业务流程可视化。
实训中心通过合作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自筹资金、自寻渠道、自行签订进出口合同,学生分成若干业务小组,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开展真正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工学交替,做到了业务全程的可视化。
4)同步制单。
外贸实训中心通过与外贸公司共用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及互联网络系统,由外贸专业教师和实训中心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同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及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模块操作和相关单证制作,通过网络系统,有效实现了外贸实训中心模拟仿真教学与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同步。
三、考评体系
1.评价体系
1)外语语言能力
以学生参加CET-4、6考试的通过率以及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外语应用能力为考核标准。
2)岗位职业技能
“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制单”、“报关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对应国家“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等外贸执(职)业资格考试。本专业的岗位技能以学生取得国家相关行业执(职)业资格为考核标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将课程与考证、教学与就业有效地融合,实现了“一教多证”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2006年,我院04级外贸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通过率达69.2%;参加外贸报关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42.5%;参加报检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更是高达92%。
3)综合能力
(1)就业自信心
通过外语语言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有了一技之长,就业自信心显著增强。学生的外语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能够胜任一般的交流要求;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各项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可以了解、掌握外贸工作的各项技能,并通过自身努力拿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近三年的学习和实训,自然地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心理及身份转换。
(2)创新能力与敬业精神
外贸实训中心的建设从形式上强调职业性,从运作上讲求工位性,将职业道德教育与敬业精神的培养融入日常训练之中。校外实训及外贸项目设计,要求学生在对某一业务及其流程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对业务内容及操作流程加以分析、补充和修改。这种教学模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又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质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3)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实训中心的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及项目设计式教学,学生在具体业务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外语语言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
2.考核体系
专业课程的教学考核根据学生出勤、纸质与电子作业、实习报告、实践操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以考查专业理论应用能力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外贸岗位技能的测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4/28.
[3]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职教论坛,2006/9(教研).
[4]http://61.183.207.201/jckmy/Index.asp.
[5]http://61.183.207.201/wmzd/index.asp.
项目基金:湖北省教育厅
项目名称:中英文化差异与高职外语教学
项目编号:D2007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