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十年与出版产业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至2009年是人类社会创新的“数字十年”,人们生活在一个数字世界里,甚至是一些奶奶辈的人都体会到了数字世界的便利。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中国网民的人数已达到了3.38亿。短短十年,互联网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着,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给传统出版产业带来空前影响。
  
  数字十年对出版产业的推动
  
  盘点这数字十年带给出版产业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其影响力是惊人的。其中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博客带来的出版形式的变化。伴随着互联网形成的新媒体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的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以前,编辑坐在办公室,作者带着书稿来找编辑;而今,人们在网上写作、在网上阅读。博客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出版,使个人出版成为现实。在传统媒体上,普通人想要出版或发表自己的作品非常困难,而博客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出版”自己的作品。博客的出版环节仅仅是由作者到读者,非常简单快捷。只要作者点击鼠标,就可以直接发表,更重要的作者与读者之间还可以互动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客作品更具有划时代的出版特征。
  二是新媒体带来的阅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兴起之前,人们对阅读的定义仅仅停留在纸质阅读,手持书本是一种最大众化的阅读形式,除此之外,没有第二种阅读方式。而今的阅读方式也呈多样化,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在下降。2009年4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组发布《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方式的数字图书阅读开始普及,国民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为24.5%。在各类阅读媒介中,“网络在线阅读”排第一(15.8%),其次是通过手机阅读(12.7%)。另外,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
  全球性的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从电子阅读器的销售中可见一斑。如,处于数字出版前沿的美国今年卖出300万个阅读器;2009年的圣诞节当天,亚马逊网站的电子书销量首次超过纸质书,其电子书阅读器Kindle也成为该网站历史上售出最多的送礼佳品。此外,日本电子版连环漫画和电子辞书的销量很好;韩国不仅年轻人喜欢电子阅读,中年人也喜爱看电子书。
  三是数字时代带来印刷方式的变化。纸质图书的印刷一般是出版社根据图书的预计销量定出印数,由印刷企业印刷,再通过发行渠道发行,在这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退货,出版社最心痛的也是这些库存书,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化浆。数字时代除了使印刷手段更先进外,更重要是使得按需印刷成为未来出版业的大势所趋,受整体大环境影响图书品种数越来越多,而每种书的印量越来越小,某些畅销书的加印量也可能不足传统印刷的起印量,在这种情况下,按需印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传统出版模式是先生产再销售,而按需出版改变了图书的流通模式,可以实现先销售再出版,这将实现内容效益最大化,可以减少库存、避免浪费。国内的知识产权出版社是国内第一家引进数码印刷设备并率先试行按需出版的企业。此外,商务印书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也于近期纷纷开展按需印刷业务,抢占按需出版制高点。中国出版集团还与美国著名技术研发公司——ODB公司就其研发的按需印刷设备达成技术转让协议,通过合作,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将成为集成式按需印刷设备的全球生产商和供应商,预计今年4月会正式推出集成式按需印刷设备。
  四是网上支付带来了传统发行模式的变化。以往书编好、印好,统一通过新华书店或商业网点发行,读者也只有在实体店才能买到书。而今,网上支付方式的便捷使得很多读者足不出户,网上点点鼠标,书就会送到家门口。网上书店刚开始并不被人们所看好,如全球最大、创办最早的亚马逊网上书店2002年底才开始盈利,而其从1995年7月在美国开业以来,已经历了7年的发展历程。而今,人们彻底改变了对网上书店的看法,网上书店的低折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购书,网上书店开始赢利,网上购书成为一种时尚。如,当当网截至2009年底的收入超过20亿码洋。作为国内知名的网上书店,自1999年11月正式开通以来,当当网每年均保持100%高速成长,2009年成长率高达120%,在库图书达到60万种。
  网络书店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图书零售业的版图。有统计数据表明,网络书店的销售份额已超过了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的10%。在大城市,网络已成为读者购书的主流消费模式。而这种模式,还在加速向中小城市渗透。
  
  数字出版的春天已到来
  
  我国一直大力支持发展数字出版业,由于中国出版传媒产业的特点,政府部门始终是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
  数字出版的无穷潜力。这些年,数字出版带给我们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资料表明,截止2008年底,580家图书出版社中已有90%开展了电子书出版业务,电子书发行超过3000万册,收入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50%。我国2009年数字出版的整体收入预计超过750亿元,与我国图书出版产值大体相当,与2008年的530亿元相比,增长41.5%,与2002年的20多亿元相比,8年间,我国内地的数字网络出版产值规模累计增加了35倍以上,这是传统媒体不能企及的发展速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数字出版将是未来出版业发展的方向。
  电子阅读器市场日趋成熟。现今数字出版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电子阅读器的开发上。2009年美国电子书销售飙升176.6% ,“2009年是亚马逊Kindle,2010年则将属于苹果的iPad。”随着苹果公司隆重发布平板电脑iPad,宣布进军电子阅读市场,有美国媒体日前如是断言。随着Kindle阅读器空前热销,Kindle电子书的付费下载量在亚马逊网站首次超过纸本图书的销售,越来越多的英美公司开始积极投身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不仅有苹果、三星和索尼这样的电子业巨头,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型科技公司。而传统书店不仅积极地代销阅读器,也纷纷参与投资研发自主品牌的阅读器,比如美国巴诺去年12月推出自己的Nook阅读器,同时还为RCA公司出品的阅读器Lexi提供图书内容;鲍德斯美国书店在店内销售Alex Reader阅读器,并开通Kobo电子书店,向Alex Reader提供200多万种图书内容;英国的瓦特斯通连锁书店则力挺Elonex,一款目前最便宜的电子书阅读器。而在国内,也有多家技术公司生产或正在研发电子阅读器,而最早进入这一领域并稳坐第一把交椅的汉王科技占了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9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仅落后于亚马逊。
  传统出版社积极应对、抓住机遇。数字出版给出版界带来的大变革早也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关注。2010年被公认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标志性的一年,在数字出版产业格局中,很多传统出版社不仅仅满足只是“内容供应商”的角色,还积极介入电子阅读器的出版,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世纪创荣数字出版公司推出内置辞海第六版中华文化通志全书及价值不菲精品书籍的电子阅读器,这款名为辞海电纸阅读器不仅首创了手持终端在线写作、发表并集结出版的数字出版模式,也吹响了出版业进军阅读器终端的号角。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推出自主品牌的电子阅读器产品,其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有两个预期:一是打造国内最大的电子书阅读器运营平台,将集团内和其他出版单位的阅读内容尽可能全、新地放上去;二是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采取按照不同的客户进行电子阅读器内容定制的方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力争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虽然一些大的出版集团雄心勃勃地进军电子阅读器市场,至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但传统出版业的优势还是在于拥有良好的品牌和优质的内容资源,而这正是一些技术公司目前所缺乏并且无法比拟的。
  
  纸质图书真的会消亡吗?
  
  许多出版人士担心以当今数字出版发展的迅猛速度,再过几年以后传统出版势必会销声匿迹。其实不然,因为纸质图书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仍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阅读载体,现在很多网络作品最终还是转化成纸质图书出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博客作品转化成纸质畅销书
  现在网上博客的数量已超过1亿,很多有名的作者其作品也是先在网上发表,由于广受好评,才被出版社编辑相中变成纸质出版的,如当时轰动一时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再后来至千寻千寻的《如果可以这样爱》、《停尸房的哭声》,后者先是只写了不到十万字,发在红袖网上后就被长久地搁置在一旁,没有再更新。编辑看后,觉得故事初步框架、情节和人物的初步设计,非常吸引人,在和作者交流后,再促其尽快完成书稿的。网络小说的人气给纸质图书带来的不仅是宣传效应,更是实实在在的销售量。
  2、传统出版形式仍是文学网站赢利模式
  天涯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发掘畅销书苗子,然后通过代理模式和实体出版社联系,天涯10年间,已经将3000册网文转换成图书。当年明月、赫连勃勃大王、十年砍柴这些畅销书作家,也都是天涯的原创文学主力。网络文学正在越来越多地和传统文学接触。畅销书排行榜中,先由网络发表、而后走上书店书架的实体出版物比比皆是,《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藏地密码》的销量都突破百万册。起点中文网代理出版的小说就有500多部,销量超过3000万册。文学网站离不开传统图书形式。
  虽然数字出版迅猛的发展趋势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纸质书的前景不太美妙,甚至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有人提出了在2018年纸质书将消亡,当然这只是某些人的猜想,代表人们的一种预测。但纸质书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产品还是会有一定市场的,就像有些人至今仍不习惯其他阅读方式一样,即使到若干年后,年轻一代可能更适应电子阅读,数字出版可能已大于纸书的出版,但纸质书仍将存在,而且生机勃勃。
   (作者单位: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师荣耀主任说,网上互动交流栏目的应用,建立了发展改革委与社会公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和桥梁,提高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多角度、广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根本利益。    “十一五规划纲要、四万亿投资计划、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这当中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规划,不仅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计,也与十三亿民众的工作生活密切相
期刊
作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行政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日趋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热点,各地以“一个窗口对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行政服务审批系统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兴未艾。然而,目前针对行政审批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明显滞后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还停留在低水平探索阶段,亟需行政服务中心业内人士和相关系统开发企业共同探讨、总结提高。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按照
期刊
核心提示    8月初,建始县在湖北省第一个开通电子政务移动协同办公平台,公务人员通过手机移动办公。建始县2007年7月启动电子政务,2008年6月全面实现无纸化网上协同办公,率先在全省协同办公平台上使用电子身份认证;今年继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后,网上行政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又正式投入运行。  建始的先行实践引起各方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调研后发表报告称,协同办公在发达地区推广都困难,而在欠发达山区
期刊
建“三纵一横”平台 创信息化应用新模式    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总经理张新建说,浙江的农村宽带普及率高,农民对信息需求大,信息化应用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他认为,农村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民又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互联网是农民沟通外界、买卖产品和进行信息沟通的非常便捷、没有边界的平台,信息化的新农村将是中国互联网第三浪出现的地方之一。  农村信息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但是浙江的农村信息化之路究竟如何走才
期刊
互联网让浙江农民甩开大步“闯市场”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科技兴省、信息兴省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其中,农村信息化已然成了浙江省建设信息化大省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个月来,记者陆续走访了浙江11个地市的农村地区,从千岛之国的舟山到四省通衢的浙西衢州,从浙北平原到浙南山区,到乡、到村、到户,详细了解当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状况,由衷感叹浙江的农村信息化发展之快、应用程度之高。  在中国
期刊
结合“领导干部驾驭互联网能力培养”模块教学和“利用互联网推进广东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采用问卷调查及课堂讨论(包括网上论坛)方式对中青年干部班90位学员有关互联网的认识现状作了调查。此次调查对象的年龄大多在35~45岁之间,最年轻的28岁。行政级别为正处级或副处级,职位大部分在省直或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小部分为学校等事业单位。学位水平绝大部分都是学士以上,部分为博士。 
期刊
8月7日,温家宝总理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无线传感网”真正变得热火朝天起来。“无线传感网”一词迅速成为诸多媒体和网络的热门关键词。赞扬的、批评的、肯定的、否定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但是越来越多的信息预示着植入一个“能说会道”的高科技感应器,没有生命的物体也能“传情达意”,比互联网更加智能的“物联网”时代就是我们的未来。  近日,本刊记者走进了作为国内最早研究无线传感网技术
期刊
今年元宵夜,浙江卫视星蓝电视直播联盟携手中国电信推出特别节目《星蓝·天翼3G直播元宵夜》,首次将新近研发成功的3G传输技术运用到电视新闻直播中,让全省各地的璀璨元宵灯会,通过3G等技术第一时间呈现在电视观众眼前。这种3G新闻直播形式在全国卫视台中尚属首次,预示着全民记者、互动直播时代即将到来。  由浙江卫视牵头,全省近百家地方电视台联合参与的星蓝浙江电视直播联盟将利用电信天翼3G、全球眼、卫星、微
期刊
政 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取得成效的基础,也是“电子政府”的核心组成部分。弋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jxyy.gov.cn)自2008年8月8日建成以来,先后被江西省计算机协会评为全省“十大优秀政务网站”,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优秀政府网站。影响政府网站建设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结合我县政府网站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其中有三个因素至关重要,即“吸引眼球,留住脚步,欢迎再来”。    吸
期刊
随着城市逐步向知识、信息、智慧枢纽为主的方向转型,“智慧城市”正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南京市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使南京奋力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前列”的新阶段奋斗目标,构建“智慧南京”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途径。按照城市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在此对构建“智慧南京”提出若干思考。    对“智慧城市”的初步认识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