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爱上预习呢?
一、激发预习的兴趣
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预习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预习的作用和乐趣。这样才能获取课前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达到预期的预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为什么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为什么给飞机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涉及到常识性的知识一知半解,教学时不易理解,但这对突破课文重难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以必要的调查了解,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于是,布置预习作业时就采取了让学生做小调查,通过查找资料获采访家长等方法弄懂课文中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培养预习的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 这一环节。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课前预习习惯是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在每篇课文开讲前,可以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随时解答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学互帮,互相督促。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教师再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在课外进行,但每次都要进行预习情况的检查,久而久之,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学生基本养成习惯并勤于预习。
三、教给预习的方法
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语文预习习惯之外,还要向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课前的预习方法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
(1)读。读是学生获得课文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读的目标是读准生字的字音,在此基础上读准词语,读通句子,读顺课文。一般的课文,学生在通读三到五遍的情况下,便可以形成一定的阅读速度。通常情况下,一般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课前预习,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查。初读新课文,学生遇到不易理解的生字词。这就要请工具书来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义词,鼓励学生反复体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自查自悟。这样,扫清了阅读障碍,过字词关。同时,查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动脑理解的过程。
(3)找。学生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背景介绍、人物介绍等相关内容,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建议学生到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上网查询或请教长辈。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4)疑。学贵有思,思起于疑,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还要从培育问题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质疑问难作为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预习内容。预习时留有一定的时间质疑。无论读课文过程中或读完之后,都要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做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预习课文时,提出的问题越多,意味着对课文理解得越深。
(5)抄。积累词语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础工程,预习中做一些语句的摘抄很有必要。常做这项练习,有利于提高对句子的感悟能力。因此,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丰富自己的词汇。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激发预习的兴趣
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预习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预习的作用和乐趣。这样才能获取课前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达到预期的预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为什么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为什么给飞机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涉及到常识性的知识一知半解,教学时不易理解,但这对突破课文重难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以必要的调查了解,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于是,布置预习作业时就采取了让学生做小调查,通过查找资料获采访家长等方法弄懂课文中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培养预习的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 这一环节。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课前预习习惯是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在每篇课文开讲前,可以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随时解答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学互帮,互相督促。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教师再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在课外进行,但每次都要进行预习情况的检查,久而久之,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学生基本养成习惯并勤于预习。
三、教给预习的方法
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语文预习习惯之外,还要向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课前的预习方法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
(1)读。读是学生获得课文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读的目标是读准生字的字音,在此基础上读准词语,读通句子,读顺课文。一般的课文,学生在通读三到五遍的情况下,便可以形成一定的阅读速度。通常情况下,一般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课前预习,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查。初读新课文,学生遇到不易理解的生字词。这就要请工具书来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义词,鼓励学生反复体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自查自悟。这样,扫清了阅读障碍,过字词关。同时,查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动脑理解的过程。
(3)找。学生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背景介绍、人物介绍等相关内容,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建议学生到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上网查询或请教长辈。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4)疑。学贵有思,思起于疑,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还要从培育问题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质疑问难作为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预习内容。预习时留有一定的时间质疑。无论读课文过程中或读完之后,都要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做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预习课文时,提出的问题越多,意味着对课文理解得越深。
(5)抄。积累词语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础工程,预习中做一些语句的摘抄很有必要。常做这项练习,有利于提高对句子的感悟能力。因此,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丰富自己的词汇。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