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肺、脾、肾之为人体之本,因肺为诸气之本,正气之先,全身气血循环,赖之吐故纳新以给养,外邪侵犯,赖之免疫以抗邪。若肺气伤,则治疗无权,气血精微输布不足,则脾肾随之而衰,诸病生焉。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若阴精受损,肾气亦伤,气伤则神衰,根本动摇,体无宁日矣。脾胃为后天之本,若饥饱失宜,耗伤元气,则土虚根摇,百病由生。三本有伤,则正衰体弱
而多病,三本健全,则正气旺体质强壮而病少,故对三本维护之不可忽也。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医肺脾肾三脏理论研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中医,肺脾肾,临床应用
1 中医肺脾肾三脏理论研究
1.1肺脾肾三脏的生理联系
从生理角度来看,肺脾肾作为人体的三大大系统,都是重要的结构,三者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即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
肺主宣发肃降,肺主气,有助于把脾所转输津液与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保证人体所需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供给;肺主通调水道,将水液向下传送,水液由肺经三焦下行与肾,从而分清泌浊,同时“肺为水之上源”,对肾与膀肤生成和排泄尿液有重要的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五脏系统营养的源头所在,固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脾主运化水液,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是肺、脾肾三脏协同作用的结果。
肾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精,是人体元气生化之源,元气有激发、促进人体各脏腑功能的作用,而肾中先天之精有赖脾供养;肾主水,生理状况下与肺、脾、胃、大肠、膀肤共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肾主纳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与肺共同维持正常的呼吸。
1.2肺脾肾三脏的病理联系
从病理角度来看,三脏既属于人体内平衡的调节系统,而其本身又是不平衡的,由于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才有赖于生克与制化的相互调节。中医常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三脏之间正常的协调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生理状况下,三脏之间由脾(土)为肺(金)之母;肺(金)为肾(水)之母;
脾(土)克肾(水)的正常生克关系维持平衡,病理情况下,则三者之间存在着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土(脾)乘水(肾)、水(肾)侮土(脾)的相互影响。
2 中医肺脾肾临床应用
2.1 肺虚证治
肺者,诸气之本也,为精气补给,免疫御邪之脏,-旦受损,影响呼吸循环,则正虚邪侵,疾病由生。肺虚之因,不越外感、内伤两途。因于外感者,贼邪乘虚犯肺,其始多见咳嗽,然初咳有利于驱邪,不宜过早镇止。以免留邪生变。若是风邪犯肺,可用麻黄、杏仁、桔埂、桑叶、前相之属,以解表邪。若是燥气伤肺作咳,宜用淡豆豉、沙参、桑叶、杏仁、麦冬等甘寒温润之品,如肾阴充、内无肝火郁热之扰、治得其法、邪去正复、病可向安,不足为虑。
内伤肺损、其或因外感治不如法,久咳引起伏火,伤肺致损者;或思虑过度,心火上灼肺金;或忿怒伤肝,肝火上刑于肺;或惊恐急欲伤肾,阴精亏损,肺津受烁等,于是咳嗽频繁,有痰或无痰,甚至胸胁疼痛。潮热盗汗,或五心烦热,或咯血痰,纳减形瘦,舌淡红而质干,脉形细数或弦数等脉证相继出现。此时若误服苦寒滋赋之品,则脾土受害,生化之源告竭,气以日衰,可成痼疾。此等证,多见于青年患者,因其性气急燥,情志易动,每图快意于-时,伤其本而不自知。如贪饮凉伤肺;尽情欢呼伤气;娱乐失当伤神;忿怒激动伤肝;纵情色欲伤肾;狂饮暴食伤脾等。皆以青年常犯的毛病,且青年相火易动,相火内寄于肝肾、相火上炎则伤肺,肺气伤则上述诸症生焉。有未究治肺虚应本清补、敛之旨者、徒然见咳治咳,见热清热,苦寒表散之剂妄投,致肺津伤而咳反剧。或见胸膈疾阻而与二陈治痰之标,不知虚火灼肺之痰,与脾湿蒸发之痰而不相同,此外二陈所能化,徒增肺津耗损耳。或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每云滋水制火而知拍八味频施,岂知知母、黄柏伤肾中之真火则有余,赖六味地黄滋肾水以救肺则来不及也,以远水救近火,焉能有济?况知母、黄柏苦寒,易伤脾阳,脾阳受损,则生生之本衰,肺肾相继失养,三本俱伤,体无宁日矣。
益肺脾之气,是对肺损最佳之治法,笔者常以人参、玉竹、麦冬、山药、白芍、丹皮、五味子等组合成方,用治损之证,疗效颇佳。方中人参补五脏之元气,益气强心为主药,麦冬滋养心阴,白芍酸平养肝,丹皮入血分,五味子敛耗散之精气,山药健脾益肾。全方合成,有补肺气,清虚热,安精神,平肝缓急,培土健中之功。如此补其虚、润其燥、制其过、收其效,清、补、敛之法俱备,从本图治,获效良佳。
2.2 脾虚证治
脾胃者,后天之本也。主纳运化水谷精微,乃生化气血之本源也,脾虚失运,则精血营养输布不全,肺失其生,肾失其荫,可出现咳嗽气短,纳少形瘦,肢体倦怠,肠鸣下利,腰酸梦遗,眩晕健忘,精神萎靡,面色白等证。此属脾气虚及肺肾虚的征兆,多因劳倦饮食所伤,以脾阳虚损见症为主。治宜调其气,补其虚,行其滞,则脾气之虚可复。笔者常与参苓白术散随证加减治之,疗效甚佳。因本方药性和平,无偏寒偏热之弊,有健脾和胃保肺之功,为培土生金之药剂,但须长服,从缓图功。
2.3 肾虚证治
肾虚有阴阳之别,大抵肾阴虚者,以青中年患之者多,青年情志妄动,喜怒易形,逞强好性,此皆能耗伤精血,神衰随之。心肾不交,则咳嗽咳喘,心中烦热,咽痛、失眠、惊悸、腰酸、梦遗、健忘等症接踵而生。斯总由肾阴虚而成,当从本因论治。应知治肾阴虚者,必先治心。盖心阴充而火自降,火降则肺安,肺健精布,肾阴自充,肾精充则水火协调而诸症可解矣。笔者用人参、玉竹、麦冬、丹皮、山药、茯神、女贞子、五味子、柏子仁等味组合成方,用治此证,颇有效益。因本方具有补阴宁神,健脾生肺,养心益肾之功。妙在益阴而不碍脾,清心不伤肾,使水火相济而奏功。但阴虚无骤补之理,其治贵在坚持。
肾阳虚者,元阳衰也。元阳者命门真火也,为人体生命动力之本。肾阳不足诸证,以老年人和禀气素弱,或阴损及阳者为多见,常以畏寒、易汗、心悸、眩晕、耳鸣、腰痛、阳痿、滑精、神衰、健忘、甚则肢肿、气喘、心神不安、四肢不温等见症为多。此时务求摄养得宜,助以药饵、补其虚、温其阳、固其本,调补及时,自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345
[2]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8
[3]王淑玲.“肺肾相关”的物质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4)
而多病,三本健全,则正气旺体质强壮而病少,故对三本维护之不可忽也。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医肺脾肾三脏理论研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中医,肺脾肾,临床应用
1 中医肺脾肾三脏理论研究
1.1肺脾肾三脏的生理联系
从生理角度来看,肺脾肾作为人体的三大大系统,都是重要的结构,三者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即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
肺主宣发肃降,肺主气,有助于把脾所转输津液与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保证人体所需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供给;肺主通调水道,将水液向下传送,水液由肺经三焦下行与肾,从而分清泌浊,同时“肺为水之上源”,对肾与膀肤生成和排泄尿液有重要的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五脏系统营养的源头所在,固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脾主运化水液,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是肺、脾肾三脏协同作用的结果。
肾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精,是人体元气生化之源,元气有激发、促进人体各脏腑功能的作用,而肾中先天之精有赖脾供养;肾主水,生理状况下与肺、脾、胃、大肠、膀肤共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肾主纳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与肺共同维持正常的呼吸。
1.2肺脾肾三脏的病理联系
从病理角度来看,三脏既属于人体内平衡的调节系统,而其本身又是不平衡的,由于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才有赖于生克与制化的相互调节。中医常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三脏之间正常的协调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生理状况下,三脏之间由脾(土)为肺(金)之母;肺(金)为肾(水)之母;
脾(土)克肾(水)的正常生克关系维持平衡,病理情况下,则三者之间存在着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土(脾)乘水(肾)、水(肾)侮土(脾)的相互影响。
2 中医肺脾肾临床应用
2.1 肺虚证治
肺者,诸气之本也,为精气补给,免疫御邪之脏,-旦受损,影响呼吸循环,则正虚邪侵,疾病由生。肺虚之因,不越外感、内伤两途。因于外感者,贼邪乘虚犯肺,其始多见咳嗽,然初咳有利于驱邪,不宜过早镇止。以免留邪生变。若是风邪犯肺,可用麻黄、杏仁、桔埂、桑叶、前相之属,以解表邪。若是燥气伤肺作咳,宜用淡豆豉、沙参、桑叶、杏仁、麦冬等甘寒温润之品,如肾阴充、内无肝火郁热之扰、治得其法、邪去正复、病可向安,不足为虑。
内伤肺损、其或因外感治不如法,久咳引起伏火,伤肺致损者;或思虑过度,心火上灼肺金;或忿怒伤肝,肝火上刑于肺;或惊恐急欲伤肾,阴精亏损,肺津受烁等,于是咳嗽频繁,有痰或无痰,甚至胸胁疼痛。潮热盗汗,或五心烦热,或咯血痰,纳减形瘦,舌淡红而质干,脉形细数或弦数等脉证相继出现。此时若误服苦寒滋赋之品,则脾土受害,生化之源告竭,气以日衰,可成痼疾。此等证,多见于青年患者,因其性气急燥,情志易动,每图快意于-时,伤其本而不自知。如贪饮凉伤肺;尽情欢呼伤气;娱乐失当伤神;忿怒激动伤肝;纵情色欲伤肾;狂饮暴食伤脾等。皆以青年常犯的毛病,且青年相火易动,相火内寄于肝肾、相火上炎则伤肺,肺气伤则上述诸症生焉。有未究治肺虚应本清补、敛之旨者、徒然见咳治咳,见热清热,苦寒表散之剂妄投,致肺津伤而咳反剧。或见胸膈疾阻而与二陈治痰之标,不知虚火灼肺之痰,与脾湿蒸发之痰而不相同,此外二陈所能化,徒增肺津耗损耳。或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每云滋水制火而知拍八味频施,岂知知母、黄柏伤肾中之真火则有余,赖六味地黄滋肾水以救肺则来不及也,以远水救近火,焉能有济?况知母、黄柏苦寒,易伤脾阳,脾阳受损,则生生之本衰,肺肾相继失养,三本俱伤,体无宁日矣。
益肺脾之气,是对肺损最佳之治法,笔者常以人参、玉竹、麦冬、山药、白芍、丹皮、五味子等组合成方,用治损之证,疗效颇佳。方中人参补五脏之元气,益气强心为主药,麦冬滋养心阴,白芍酸平养肝,丹皮入血分,五味子敛耗散之精气,山药健脾益肾。全方合成,有补肺气,清虚热,安精神,平肝缓急,培土健中之功。如此补其虚、润其燥、制其过、收其效,清、补、敛之法俱备,从本图治,获效良佳。
2.2 脾虚证治
脾胃者,后天之本也。主纳运化水谷精微,乃生化气血之本源也,脾虚失运,则精血营养输布不全,肺失其生,肾失其荫,可出现咳嗽气短,纳少形瘦,肢体倦怠,肠鸣下利,腰酸梦遗,眩晕健忘,精神萎靡,面色白等证。此属脾气虚及肺肾虚的征兆,多因劳倦饮食所伤,以脾阳虚损见症为主。治宜调其气,补其虚,行其滞,则脾气之虚可复。笔者常与参苓白术散随证加减治之,疗效甚佳。因本方药性和平,无偏寒偏热之弊,有健脾和胃保肺之功,为培土生金之药剂,但须长服,从缓图功。
2.3 肾虚证治
肾虚有阴阳之别,大抵肾阴虚者,以青中年患之者多,青年情志妄动,喜怒易形,逞强好性,此皆能耗伤精血,神衰随之。心肾不交,则咳嗽咳喘,心中烦热,咽痛、失眠、惊悸、腰酸、梦遗、健忘等症接踵而生。斯总由肾阴虚而成,当从本因论治。应知治肾阴虚者,必先治心。盖心阴充而火自降,火降则肺安,肺健精布,肾阴自充,肾精充则水火协调而诸症可解矣。笔者用人参、玉竹、麦冬、丹皮、山药、茯神、女贞子、五味子、柏子仁等味组合成方,用治此证,颇有效益。因本方具有补阴宁神,健脾生肺,养心益肾之功。妙在益阴而不碍脾,清心不伤肾,使水火相济而奏功。但阴虚无骤补之理,其治贵在坚持。
肾阳虚者,元阳衰也。元阳者命门真火也,为人体生命动力之本。肾阳不足诸证,以老年人和禀气素弱,或阴损及阳者为多见,常以畏寒、易汗、心悸、眩晕、耳鸣、腰痛、阳痿、滑精、神衰、健忘、甚则肢肿、气喘、心神不安、四肢不温等见症为多。此时务求摄养得宜,助以药饵、补其虚、温其阳、固其本,调补及时,自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345
[2]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8
[3]王淑玲.“肺肾相关”的物质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