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教师应善于开发生活资源,让数学课堂变得生活化,实现高效教学。本文简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生活资源;数学课堂;小学数学;小学生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资源”这个字眼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数学课程资源包括两部分,一种是课堂教学资源,另一种是课外学习资源。生活资源就属于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挖掘生活资源,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处着手,让生活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不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
一、找到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当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我们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用在课堂中,搜集生活资料,创设生活情境,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案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數学问题。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如在初步带领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组织学生从生活中搜集资料,找到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将其带到课堂上。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新鲜,大家在上课时拿出了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如牙膏盒、文具盒、快递盒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在组织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实物,找一找、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上的点、棱和面。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辅助实施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资源,认识数学知识。
二、利用生活资源实施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因此我们可以将身边的资源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以生活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生活化的问题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以百分数的应用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实际生活资源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特意穿了一身新衣服去上课,在课堂上我问大家:我这身衣服好看吗?有没有人能猜到我这身衣服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大家开始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猜测,但没有人能猜出正确价格。于是教师这样提示学生:我这身衣服原价是350元,我在商场大促销时买的,打了八折,现在能猜出多少钱了吗?实际问题更能促进学生将思维从生活实际转移到对知识的思考中。有了条件的提示,学生自然会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计算,从而算出衣服的价格=原价×折扣,也就是350×80%=280(元)。
这样利用生活中“衣服”的资源来引导学生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所以,在开发生活资源实施数学教学时,我们可以倡导学生用已有知识经验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出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商场购物方案:一辆自行车标价380元,现在有三种购买方案:(1)一次性付清全款可以打九五折;(2)先付标价的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十每隔三个月付一次,每次付92元;(3)按月分期,每个月33元,一共付一年,也就是12个月。如果你要买这辆自行车,你会选择哪种付款方式?请通过计算给出理由。在这个实际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算出三种方案分别需要付多少钱,第一种要付全款的95%,也就是380×95%=361;第二种要先付30%,也就是114元,剩下的要付三次,也就是92×3=276元,224+276=390元;第三种每月33元,付12个月是396元。很明显第一种付款方案更加划算。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很多资源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教学中的很多知识也可以体现在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意识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应多探索,挖掘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容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向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
[2]曾敏慧.分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3)
【关键词】生活资源;数学课堂;小学数学;小学生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资源”这个字眼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数学课程资源包括两部分,一种是课堂教学资源,另一种是课外学习资源。生活资源就属于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挖掘生活资源,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处着手,让生活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不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
一、找到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当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我们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用在课堂中,搜集生活资料,创设生活情境,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案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數学问题。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如在初步带领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组织学生从生活中搜集资料,找到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将其带到课堂上。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新鲜,大家在上课时拿出了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如牙膏盒、文具盒、快递盒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在组织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实物,找一找、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上的点、棱和面。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辅助实施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资源,认识数学知识。
二、利用生活资源实施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因此我们可以将身边的资源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以生活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生活化的问题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以百分数的应用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实际生活资源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特意穿了一身新衣服去上课,在课堂上我问大家:我这身衣服好看吗?有没有人能猜到我这身衣服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大家开始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猜测,但没有人能猜出正确价格。于是教师这样提示学生:我这身衣服原价是350元,我在商场大促销时买的,打了八折,现在能猜出多少钱了吗?实际问题更能促进学生将思维从生活实际转移到对知识的思考中。有了条件的提示,学生自然会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计算,从而算出衣服的价格=原价×折扣,也就是350×80%=280(元)。
这样利用生活中“衣服”的资源来引导学生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所以,在开发生活资源实施数学教学时,我们可以倡导学生用已有知识经验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出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商场购物方案:一辆自行车标价380元,现在有三种购买方案:(1)一次性付清全款可以打九五折;(2)先付标价的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十每隔三个月付一次,每次付92元;(3)按月分期,每个月33元,一共付一年,也就是12个月。如果你要买这辆自行车,你会选择哪种付款方式?请通过计算给出理由。在这个实际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算出三种方案分别需要付多少钱,第一种要付全款的95%,也就是380×95%=361;第二种要先付30%,也就是114元,剩下的要付三次,也就是92×3=276元,224+276=390元;第三种每月33元,付12个月是396元。很明显第一种付款方案更加划算。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很多资源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教学中的很多知识也可以体现在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意识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应多探索,挖掘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容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向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
[2]曾敏慧.分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