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同文化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少数民族在学习三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汉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还需要适应英语与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用迁移,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三语学习,并且更加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称呼语之间的语用迁移,教育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针对该情况,笔者将从三语习得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存在问题、改善措施以及语用迁移的现状、研究分析、相应措施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够为我国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中英汉称呼语;语用迁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开始推广学生们的三语教学,学习三种不同语言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用迁移情况,因此三语教育者需要对教育方法和内容进行优化,以求达到最佳的三语效果。接下来,笔者就“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语习得和语用迁移”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及讨论。
一、三语习得
(一)概述
顾名思义,三语习得主要是指学生们除了母语学习之外还会学习其他两种语言,以新疆维吾尔族为例,该少数民族学生通常需要学习维吾尔语、汉语以及英语等三种语言文化,我们称之为三语习得。由于我国三语习得教育模式的起步较晚,因此在教育领域推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改善。现如今,我国教育行业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三语的教育模式引起了重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改善当今社会中外语专业人才的单一性;第二,为少数民族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提供便利条件。
(二)主要内容
1.三语教学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针对少数民族所制定的三语习得学习模式的发展,很多地区开展了相应的三语教学,三语教学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由于很多三语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常常会使得学生们在三语学习过程中被误导,出现教学失误,因此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在促进少数民族区域内三语习得发展的同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三语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的三语教学水平[1]。
2.语言距离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知,语言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效果,简单来说,如果两种语言从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距离较短,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其中一种语言之后,便可以以該语言作为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以掌握另外一种语言,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语言距离促进三语习得的主要原因。
3.学习动机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学习三语的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工作需要学习三语;第二,由于考试需要学习三语;第三,想要自我提升学习三语;第四,想要与其他种族文化的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学习三语;第五,有出国需求需要学习三语等等[2]。学习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们学习三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内学生们的三语习得模式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三语习得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对于外语教学的认知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因此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于学生们的三语教学不够重视,缺乏创新理念,教学方法过于拘泥形式,达不到比较理想的三语教学效果;第二,三语教育者常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考核成绩和应试教育上,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言文化和其本身所存在的语言魅力,因此很难激发出学生们对于三语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三语教学内容过于片面化和单一化,不能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少数民族区域的整体师资水平相较于发达一线城市来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3];第五,三语交流活动较少,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会使用外语进行交流,课余实践仍然使用母语对话,这样会大大缩短外语联系的时间,而语言就是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够进步,而学校针对三语交流而开展的活动数量又非常少,因此会严重降低学生们三语习得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改善措施
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上述我们所提到的问题,少数民族的三语教育者们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具体如下:第一,加强三语教学建设,教育者需要针对现阶段学生们对于三语教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改革计划;第二,三语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这样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第三,努力研究三语之间的关联性,为学生们的三语学习提供更多有利于记忆和理解的学习方法;第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辅助学生们进行三语的学习,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视频和音频文件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学习动力[4];第五,定期组织一些语言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去不断地练习三语,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三语水平。
二、语用迁移
(一)现状
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很多教育学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多种语言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的语用迁移情况有着较为深刻的研究,出现语言迁移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迁移对象不同,例如语音迁移、句法迁移、文化迁移、词汇迁移等等;第二,迁移数量不同,与迁移对象相似,例如文化迁移、句法迁移等等;第三,迁移语音不同,例如元音迁移或者辅音迁移。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对三语学习的推广力度较弱,比较普遍的学习方式是二语模式,即母语加汉语,但是教育者们为了能够帮助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打开国门,走出世界,帮助他们在二语学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门语言的学习,这种情况的普遍发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行业的全方位发展,同时还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复合型优秀人才[5]。 (二)研究分析
1.样本
样本的采取需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以新疆高校为例,研究人员可以从该地区四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不同专业在读大学生中少数民族的学生共200人作为样本,并且向这些学生们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所有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背景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作为理论依据,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内容
调查问卷中研究人员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性别、民族、学校名称、所处年级等基本信息;第二,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语言有哪些;第三,在进行三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语用迁移的情况;第四,语用迁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称呼语中所出现的语用迁移主要发生在哪些类型的词句中;第六,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语用迁移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七,语用迁移在学生们学习三语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等等。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对于语用迁移的基本认知,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语用迁移的一些基本特性,这些信息数据可以为后续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提供理论支持。
3.结果
根据上述信息数据的统计结果,研究人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85%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母语与汉语的学习会对应用的学习产生负迁移作作用;第二,84%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称呼语的迁移下个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更多的体现;第三,13.5%的学生认为在學习母语的过程中称呼负迁移的表现形式更为明显;第四,55%的学生认为在进行三语学习时,称呼语中的姓名部分最容易发生语用迁移;第五,22.5%的学生认为在进行三语学习时,称呼语中的职业名称部分最容易发生语用迁移;第六,13.9%的学生认为,三语学习中的身份名称部分内容最容易出现语用迁移的情况;第七,9%的学生认为,三语学习中的亲属称谓部分内容最容易出现语用迁移的情况;第八,43%的学生认为在三语学习过程中导致语用迁移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第九,31%的学生认为在三语学习过程中导致语用迁移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三语水平较低所造成的;第十,17.5%的学生认为在三语学习过程中导致语用迁移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力度较低;第十一,41%的学生认为努力提高自身的三语水平可以有效地减少语用迁移的情况发生的概率;第十二,28%的学生认为可以突破能够更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来有效地减少语用迁移;第十三,18.5%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观看外语电影和书籍来有效地减少语用迁移,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三语水平[6]。
(三)相应措施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中的语用迁移对学生们学习三语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三语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学的综合化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针对少数民族崎岖的外语学校可以增加课程的丰富性,在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化课程之外,教育者还可以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增设一些语言课程,如语言文化交际课程等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自身对三语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成绩;第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可以在非课堂时间也可以使用二语或者三语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三语水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同学之间的情谊,使得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第三,三语教育者还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中视频播放的方式引领学生们体会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激发出他们对于三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三语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言文化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也是相互理解和重要途径,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很多地区的相关教育部门已经针对少数民族的学生开展了很多三语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这些少数民族的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虽然现阶段很多学校在进行少数民族三语教学的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信相关教育部门一定会针对三语习得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问题进行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以求达到最佳的三语教学效果,同时也会为我国教育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田有兰,刘彬.对比研究二语与三语背景下的社交语用迁移和语用语言迁移[J].保山学院学报,2012,31(03):109-113.
[2]田有兰,刘彬.三语语用语言迁移与社交语言迁移对比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05):127-131.
[3]秦祖宣.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07):196-199.
[4]王晓宏.从需求分析角度看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习得”[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05):232-235.
[5]李进.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汉学生二语(汉语)对三语(英语)的元音迁移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6:137-139.
[6]刘惠萍.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对比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24-128.
作者简介:赵毅玲,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课题项目:《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三语习得过程中句式迁移研究》,课题编号:13YJC740149。课题是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中英汉称呼语;语用迁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开始推广学生们的三语教学,学习三种不同语言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用迁移情况,因此三语教育者需要对教育方法和内容进行优化,以求达到最佳的三语效果。接下来,笔者就“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语习得和语用迁移”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及讨论。
一、三语习得
(一)概述
顾名思义,三语习得主要是指学生们除了母语学习之外还会学习其他两种语言,以新疆维吾尔族为例,该少数民族学生通常需要学习维吾尔语、汉语以及英语等三种语言文化,我们称之为三语习得。由于我国三语习得教育模式的起步较晚,因此在教育领域推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改善。现如今,我国教育行业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三语的教育模式引起了重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改善当今社会中外语专业人才的单一性;第二,为少数民族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提供便利条件。
(二)主要内容
1.三语教学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针对少数民族所制定的三语习得学习模式的发展,很多地区开展了相应的三语教学,三语教学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由于很多三语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常常会使得学生们在三语学习过程中被误导,出现教学失误,因此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在促进少数民族区域内三语习得发展的同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三语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的三语教学水平[1]。
2.语言距离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知,语言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效果,简单来说,如果两种语言从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距离较短,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其中一种语言之后,便可以以該语言作为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以掌握另外一种语言,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语言距离促进三语习得的主要原因。
3.学习动机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学习三语的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工作需要学习三语;第二,由于考试需要学习三语;第三,想要自我提升学习三语;第四,想要与其他种族文化的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学习三语;第五,有出国需求需要学习三语等等[2]。学习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们学习三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内学生们的三语习得模式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三语习得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对于外语教学的认知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因此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于学生们的三语教学不够重视,缺乏创新理念,教学方法过于拘泥形式,达不到比较理想的三语教学效果;第二,三语教育者常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考核成绩和应试教育上,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言文化和其本身所存在的语言魅力,因此很难激发出学生们对于三语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三语教学内容过于片面化和单一化,不能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少数民族区域的整体师资水平相较于发达一线城市来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3];第五,三语交流活动较少,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会使用外语进行交流,课余实践仍然使用母语对话,这样会大大缩短外语联系的时间,而语言就是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够进步,而学校针对三语交流而开展的活动数量又非常少,因此会严重降低学生们三语习得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改善措施
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上述我们所提到的问题,少数民族的三语教育者们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具体如下:第一,加强三语教学建设,教育者需要针对现阶段学生们对于三语教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改革计划;第二,三语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这样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第三,努力研究三语之间的关联性,为学生们的三语学习提供更多有利于记忆和理解的学习方法;第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辅助学生们进行三语的学习,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视频和音频文件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学习动力[4];第五,定期组织一些语言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去不断地练习三语,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三语水平。
二、语用迁移
(一)现状
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很多教育学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多种语言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的语用迁移情况有着较为深刻的研究,出现语言迁移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迁移对象不同,例如语音迁移、句法迁移、文化迁移、词汇迁移等等;第二,迁移数量不同,与迁移对象相似,例如文化迁移、句法迁移等等;第三,迁移语音不同,例如元音迁移或者辅音迁移。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对三语学习的推广力度较弱,比较普遍的学习方式是二语模式,即母语加汉语,但是教育者们为了能够帮助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打开国门,走出世界,帮助他们在二语学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门语言的学习,这种情况的普遍发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行业的全方位发展,同时还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复合型优秀人才[5]。 (二)研究分析
1.样本
样本的采取需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以新疆高校为例,研究人员可以从该地区四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不同专业在读大学生中少数民族的学生共200人作为样本,并且向这些学生们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所有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背景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作为理论依据,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内容
调查问卷中研究人员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性别、民族、学校名称、所处年级等基本信息;第二,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语言有哪些;第三,在进行三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语用迁移的情况;第四,语用迁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称呼语中所出现的语用迁移主要发生在哪些类型的词句中;第六,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语用迁移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七,语用迁移在学生们学习三语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等等。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对于语用迁移的基本认知,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语用迁移的一些基本特性,这些信息数据可以为后续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提供理论支持。
3.结果
根据上述信息数据的统计结果,研究人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85%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母语与汉语的学习会对应用的学习产生负迁移作作用;第二,84%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称呼语的迁移下个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更多的体现;第三,13.5%的学生认为在學习母语的过程中称呼负迁移的表现形式更为明显;第四,55%的学生认为在进行三语学习时,称呼语中的姓名部分最容易发生语用迁移;第五,22.5%的学生认为在进行三语学习时,称呼语中的职业名称部分最容易发生语用迁移;第六,13.9%的学生认为,三语学习中的身份名称部分内容最容易出现语用迁移的情况;第七,9%的学生认为,三语学习中的亲属称谓部分内容最容易出现语用迁移的情况;第八,43%的学生认为在三语学习过程中导致语用迁移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第九,31%的学生认为在三语学习过程中导致语用迁移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三语水平较低所造成的;第十,17.5%的学生认为在三语学习过程中导致语用迁移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力度较低;第十一,41%的学生认为努力提高自身的三语水平可以有效地减少语用迁移的情况发生的概率;第十二,28%的学生认为可以突破能够更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来有效地减少语用迁移;第十三,18.5%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观看外语电影和书籍来有效地减少语用迁移,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三语水平[6]。
(三)相应措施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中的语用迁移对学生们学习三语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三语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学的综合化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针对少数民族崎岖的外语学校可以增加课程的丰富性,在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化课程之外,教育者还可以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增设一些语言课程,如语言文化交际课程等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自身对三语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成绩;第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可以在非课堂时间也可以使用二语或者三语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三语水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同学之间的情谊,使得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第三,三语教育者还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中视频播放的方式引领学生们体会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激发出他们对于三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三语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言文化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也是相互理解和重要途径,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很多地区的相关教育部门已经针对少数民族的学生开展了很多三语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这些少数民族的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虽然现阶段很多学校在进行少数民族三语教学的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信相关教育部门一定会针对三语习得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问题进行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以求达到最佳的三语教学效果,同时也会为我国教育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田有兰,刘彬.对比研究二语与三语背景下的社交语用迁移和语用语言迁移[J].保山学院学报,2012,31(03):109-113.
[2]田有兰,刘彬.三语语用语言迁移与社交语言迁移对比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05):127-131.
[3]秦祖宣.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07):196-199.
[4]王晓宏.从需求分析角度看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习得”[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05):232-235.
[5]李进.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汉学生二语(汉语)对三语(英语)的元音迁移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6:137-139.
[6]刘惠萍.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对比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24-128.
作者简介:赵毅玲,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课题项目:《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三语习得过程中句式迁移研究》,课题编号:13YJC740149。课题是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