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营造生态园林,创建园林城市被越来越多的市区作为工作目标,营造深厚的城市人文氛围,构造人文城市,进一步调整城市绿化布局,逐步建成四季常绿,充满生机的生态城市,是自古也会是未来长久发展大计。因此,管理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对城市绿化工程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笔者总结多年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的实践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由于“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这五方面因素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往往对质量造成的较大影响,应对这些方面从细节入手进行严格控制,来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具体方法:重视园林先进技术应用,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重视对各施工、养护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人员掌握更多的施工、养护细节知识,为更好地进行施工养护管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参加施工养护管理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在强调安全的前提下树立“质量当先”的观点;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质量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细节入手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以出色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2.材料因素
具体方法:重视植物品种的选择
根据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设计中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起到改善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要因地制宜进行树种选择,不能盲目追求景观效果而将不适宜的品种植入工地,违反植物的生长规律、习性进行种植,甚至造成大片植物死亡,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3.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
3.1.重视施工时间的控制
根据施工时机,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时间一般控制在春季和秋季。园林绿化工程苗木栽植若夏季进行,由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苗木易因失水而影响成活率;若园林绿化工程冬季施工,由于气温过低,土壤变硬,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部分苗木就容易因没有适应栽植地的气候条件而出现冻害,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3.2应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管理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意图,图纸和质量的要求,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道、施工条件和定点放线的依据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果、效益目标做出规划。因此要及时组织人员做出详细目标管理,结合工程质量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全局的技术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3.3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对每一道工序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绝不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3.3.1定点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种植穴标明中心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做到放线要“准确、清晰、无误”。
3.3.2种植穴、槽的挖掘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要求,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挖大,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容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3.3.3把好苗木质量关对苗木的品种、棵型、高度、干径、根系发育等情况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3.3.4苗木栽植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填土时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
3.3.5苗木栽植后,不倒伏的条件下可以先浇水让苗木沉实不悬空,然后在10cm以上的树木或易倒伏的苗木均应该架设支撑固定;如果有倒伏,需扶正后及时再补一次透水。根据常规,栽植苗木后,应尽快及时给苗木浇水,这样可以及时给苗木补足水分,提高成活率。
3.4.严格控制工程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管理人员要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以优质的工作创造优质的园林工程。
4.机械因素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下转第86页)(上接第84页)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具体方法:重视种植土壤的改善
园林绿化种植土质不宜粘重,以中壤土为好。如果土质过于粘重,则土壤透气性、透水性较差,这样容易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尤其是栽植较深的各类乔木更容易受害,因此,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种植土必须进行改良或更换,做到适地适树。比如,银杏树喜欢沙质土壤,那么在栽植银杏是可以在树坑中调配沙土,提高土壤透气透水性。做到这些细节,必须有不怕工序复杂的心态。
6.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通过养护管理使植物健康生长,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才能真正达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实现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种植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就要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养护是根据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及时对植物采取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如果园林绿化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苗木成活率低;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化工程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所以人们形容植物的种养关系是“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说明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顺利完成的关键。
一个精品工程,要通过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场地、后期养护方面完美结合才能实现。作为施工方图纸到手后,要根据设计、材料、现场、实际状况从多方角度对图纸进行完善,实现图纸、材料、工艺、现场完美的融合,图纸依现场地形实际变化和植物材料施工工艺景观再造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严格执行标准,工艺要精确,做到细心看图,注重细节。软硬景衔接,植物配置要和谐,修剪、栽植深度、树穴整理、支撑、朝向、观赏面等工序都要符合标准,正是这样一个个细小的工序,细微的工作,使景观效果再现,体现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这五方面因素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往往对质量造成的较大影响,应对这些方面从细节入手进行严格控制,来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具体方法:重视园林先进技术应用,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重视对各施工、养护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人员掌握更多的施工、养护细节知识,为更好地进行施工养护管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参加施工养护管理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在强调安全的前提下树立“质量当先”的观点;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质量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细节入手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以出色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2.材料因素
具体方法:重视植物品种的选择
根据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设计中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起到改善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要因地制宜进行树种选择,不能盲目追求景观效果而将不适宜的品种植入工地,违反植物的生长规律、习性进行种植,甚至造成大片植物死亡,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3.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
3.1.重视施工时间的控制
根据施工时机,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时间一般控制在春季和秋季。园林绿化工程苗木栽植若夏季进行,由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苗木易因失水而影响成活率;若园林绿化工程冬季施工,由于气温过低,土壤变硬,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部分苗木就容易因没有适应栽植地的气候条件而出现冻害,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3.2应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管理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意图,图纸和质量的要求,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道、施工条件和定点放线的依据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果、效益目标做出规划。因此要及时组织人员做出详细目标管理,结合工程质量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全局的技术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3.3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对每一道工序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绝不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3.3.1定点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种植穴标明中心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做到放线要“准确、清晰、无误”。
3.3.2种植穴、槽的挖掘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要求,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挖大,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容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3.3.3把好苗木质量关对苗木的品种、棵型、高度、干径、根系发育等情况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3.3.4苗木栽植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填土时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
3.3.5苗木栽植后,不倒伏的条件下可以先浇水让苗木沉实不悬空,然后在10cm以上的树木或易倒伏的苗木均应该架设支撑固定;如果有倒伏,需扶正后及时再补一次透水。根据常规,栽植苗木后,应尽快及时给苗木浇水,这样可以及时给苗木补足水分,提高成活率。
3.4.严格控制工程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管理人员要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以优质的工作创造优质的园林工程。
4.机械因素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下转第86页)(上接第84页)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具体方法:重视种植土壤的改善
园林绿化种植土质不宜粘重,以中壤土为好。如果土质过于粘重,则土壤透气性、透水性较差,这样容易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尤其是栽植较深的各类乔木更容易受害,因此,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种植土必须进行改良或更换,做到适地适树。比如,银杏树喜欢沙质土壤,那么在栽植银杏是可以在树坑中调配沙土,提高土壤透气透水性。做到这些细节,必须有不怕工序复杂的心态。
6.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通过养护管理使植物健康生长,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才能真正达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实现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种植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就要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养护是根据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及时对植物采取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如果园林绿化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苗木成活率低;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化工程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所以人们形容植物的种养关系是“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说明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顺利完成的关键。
一个精品工程,要通过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场地、后期养护方面完美结合才能实现。作为施工方图纸到手后,要根据设计、材料、现场、实际状况从多方角度对图纸进行完善,实现图纸、材料、工艺、现场完美的融合,图纸依现场地形实际变化和植物材料施工工艺景观再造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严格执行标准,工艺要精确,做到细心看图,注重细节。软硬景衔接,植物配置要和谐,修剪、栽植深度、树穴整理、支撑、朝向、观赏面等工序都要符合标准,正是这样一个个细小的工序,细微的工作,使景观效果再现,体现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