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精神的自我毁灭

来源 :经济视角·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上起过积极进步作用的启蒙精神却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从启蒙自身出发,寻找启蒙自我毁灭的根源,他们以神话与启蒙关系为核心,揭示了“神话已经是启蒙,启蒙退化为神话”的主题,认为启蒙精神的实现是进步和退步相交织、文明和野蛮相伴随的过程,由此启蒙精神走向了自我毁灭。与此同时,笔者也指出了这样的批判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字:启蒙精神;神话;自我毁灭
   中图分类号: B505 文献标识码:A
  
   “启蒙”曾是一个高尚的词,它要求人摆脱愚昧的状态,用理性之光去驱除愚昧的黑暗。启蒙精神作为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它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宣扬人的自由、平等、博爱,以人权对抗神权、以科学对抗蒙昧,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起到过积极进步的作用。
   但霍克海默尔与阿多诺合著的名作《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对“启蒙精神”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他们所认为的“启蒙精神”就是:“总是致力于把人从恐怖中解放出来,并确立其主权的最一般意义下的进步思想。”“启蒙运动的纲领就是要消除这个着魔的世界;取缔神话,用知识代替幻想。”然而这里所说的“启蒙精神”并不仅仅指17—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而是泛指西方近现代以来思想家们所主张和强调的理性至上、技术崇拜以及人对自然的征服、主宰的思想。
   就是这个以理性和技术为核心、以人的主体性和对自然的征服欲、统治权为主旨的启蒙精神,最终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悲剧。《启蒙辩证法》的主题之一就是回答“为什么在理性支配的世界中,人类没有进入真正人性状态,反而深深地陷入了野蛮状态?”两位大师没有把现代社会的罪恶和启蒙对立起来,没有在启蒙之外去寻找原因,他们也并不认为现代社会的空前灾难是和现代文明的原则相对立的。他们从启蒙自身出发来寻找这个原因,认为这是启蒙辩证地展开的必然结果。从古希腊发端的“启蒙精神”,虽然创造了人类几千年文明,但如今它已成为了自己的反面。它不仅成了现代野蛮的根源,而且将导致人类走向自我毁灭。“启蒙精神”发展至今日,已经是“自我毁灭的启蒙”。启蒙精神已经成了极权主义、工具理性的辩护者。为了使人类走出现代困境,就必须全面、深入、系统地反思和批判“启蒙精神”。
  一、启蒙退化为神话
   启蒙和理性是密不可分的,启蒙运动正是在高举理性的过程中使得人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并摧毁了远古的神话,而这种理性同时也使得人们在获取自主性的时候丧失了自我。这就是说,启蒙精神本来是以知识代替幻想,以理性反对神话,并力图使人从蒙昧、野蛮中摆脱出来,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但是,启蒙精神在发展过程中又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理性神话。随着理性的前进,启蒙精神越来越深地与这个神话交织在一起。并且,启蒙精神用以反对原来的神话原理,就是神话本身的原理。
   启蒙精神“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遗产中发现了某种古老的力量,并且对普遍的真理要求顶礼膜拜。启蒙运动认为,在一般概念的权威下,仍然存在着对神灵鬼怪的恐惧,通过把自己装扮成神灵鬼怪,人们试图对自然发挥作用。”于是为了反对神话,启蒙精神将理性的神话发展到极致,它借助于科学知识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可以精确计算的要素。数学也成了启蒙的准则,它把一切都还原为数字和规则,它把一切变成概念和公式,它使得一切都必须符合理性的规则,理性主义的发展最终使得人们的思想被程式化,而程式化的结果是使得一切变的合理化,人的自主性反而却在这样的理性主义中被抹杀了,人们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也同样消失了。“在神话通往逻辑的道路上,思想丧失了自我反思的要素,今天,尽管机器供养了人们,但它使人们变得软弱无力了”。于是,思维的程式化就使得多样性并入到了同一性中,使得个人并入到了集体中,工具理性成了人类占有和主宰自然的工具。
   启蒙精神的发展虽然一方面扩大了人对自然的统治,另一方面它也成了奴役人的枷锁。科技作为启蒙精神的“物化”,既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也是一些人奴役另一些人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影响已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总是以失去自己的人格自由为代价而获得文明进步。人类智慧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最终都变成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启蒙最终借助于工具理性变成了一种新的神话。
  二、启蒙使自由走向奴役
   前文说到启蒙精神将自己装扮成神灵鬼怪,那么启蒙所带来的恐惧就与神话的恐惧是一致的。因为启蒙精神的膨胀不仅使启蒙精神变成了神话,而且启蒙精神所造就的理性神话,本质上来说更是一种极权主义统治。由于理性变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变成了制造其他一切工具的一般工具,启蒙精神才得以将世界的一切并入到了自身的规划中,“启蒙对待万物,就像独裁者对待人。独裁者了解这些人,因此他才能操纵他们;科学家熟悉万物,因此他才能制造万物。于是万物便顺从科学家的意志。” “抽象的同一支配使得每一种自然事物变成可以再现的,并把这一切都用到工业的支配过程中,在这两种支配下,正获得自由的人最终变成了群氓。”这样一来,人对自然的支配“不仅仅为人与其支配对象相异化付出了代价,而且随着灵魂的对象化,人与人的关系本身,甚至于个体与其自身的关系也被神化了。个人被贬低为习惯反映和实际所需的行为方式的聚集物。泛灵论使对象精神化,而工业化却把人的灵魂物化了。”
   究其实质,就是启蒙精神使工业文明成为神话,而启蒙神话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工业文明背景下商品拜物教的普遍存在。
   在工业文明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变化,并且,科学技术本身也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今天,科学技术不再有助于启迪人们领悟现实,而是使人们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的合法性产生错觉。这是因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安逸,统治也以更为沉稳的压榨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也压抑了人的本能。”所以说,科学技术就是极权主义统治工具。
   总之,人类是以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来获取支配权增大的,但是,“随着支配自然的力量一步步的增长,制度支配人的力量也同步增长。这种荒谬的出境彻底揭示出理性社会中的合理性已经不合时宜。社会必然性只是一个幻想,就像企业家的自由一样,最终在无法逃避的竞争与合同中暴露出了它们的强制本性。……人们在思想中远离自然,目的要以想像的方式把自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以便按照他们设定的支配方式来控制自然。”这样,启蒙精神发展就不仅使人支配了自然,把自然变成了人们占有的对象,从而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奴役了人本身,使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疏离,从而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使人的精神物化,把人变成了没有灵性和创造性的物。简言之,在完全启蒙的世界里,自由走向了奴役。
  三、启蒙使文明倒退为野蛮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继续分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神话中朦胧的视线被计算理性的阳光照亮了。在这阳光的强烈照耀下,新的野蛮种子就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在这种极权统治下,人们的劳动已经摆脱了神话影响,但正是在这种极权统治下,人们的劳动又总是不断地落入神话的魔力中。实际上,荷马史诗中海妖塞壬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不可阻挡的进步的厄运就是不可阻挡的退步”,对死亡和毁灭的恐惧,每时每刻都与一种威胁文明的幸福许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性之光给人们指明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就是通往顺从和劳作的道路,尽管在它的前方总是临照着烂漫之光,但那仅仅是一种假象,是一种毫无生气的美景。这就是说,技术进步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安逸,但同时也压抑了人的本能,并以更加沉稳的手段巩固了统治地位。因此,在机器转变为机器控制的地方,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总是交织在一起,最后导致对人的总体把握,这种落后状态也并非是不真实的。与此相反,对进步力量的适应既引起了进步,又带来退化结果,而这种退化所表现的并不是进步的失败,而恰恰是进步的成功。
   由此看来,文明进步必然伴随着退步,文明的历史就是绝望的历史,一部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野蛮史。因为天堂与地狱是连在一起的,善与恶的力量、拯救与灾难的力量也是无法完全截然分开的。因而,每个幸福都是以不幸为代价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的历史中,人道精神发展成了人道神掩盖下的野蛮行为,即从失败的文明制度中产生的野蛮制度,是文化的另一方面。
   总之,启蒙精神走向了自我毁灭。因为启蒙精神的实现就是进步与退步相交织、文明与野蛮相伴随的过程。启蒙精神就不仅包含着从神话到科学、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过程,而且包含着由文明再次进入野蛮的反向过程,这就是启蒙辩证法。所谓“启蒙辩证法”,就是启蒙精神由于其自身逻辑而走向了反面:本想破除迷信、摆脱神话,但却走向了迷信、成为新的神话;旨在正确认识世界、并支配自然,但实际上却歪曲了世界、并受到了自然的报复;本想增强人的能力,结果使人变得软弱无力;旨在反对极权主义,而自身却变了极权主义;本想推动社会进步、走向文明,但实际上却导致了倒退,退回到野蛮之中去。因此说,野蛮和文明是分不开的。“在一个进步时期、一个发挥人类力量和争取个人解放的时期之后,在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有了巨大扩展之后,当今社会最后要阻碍进一步的发展,并把人类驱向新的野蛮状态。”
  四、批判的局限性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具有许多的合理因素。在当今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可以说科学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的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当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在社会中由于启蒙精神所倡导的理性主义,实用、效率、技术、组织取代了自由、民主、平等而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通过对启蒙精神进行的探索,实际上是通过把握科学技术和理性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启蒙是怎样从维护合理性的一面成为神话而失去批判功能的。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火力集中在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和否定上,阿多诺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否定的辩证法,“哲学所寻求的秩序和不变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是连续的否定,它破坏性地抵制任何打算赋予世界以同一性从而把世界限定在一个原则上的企图。”这种彻底的否定的思想带来了两个负面影响:
   第一是否定了历史进步的观念。启蒙作为人类进步的文化精神,对历史发展曾经的巨大的作用这是不容怀疑的,这也是二人所承认的。他们将启蒙的概念和人类历史上的一切进步的文化精神联系在一起,就是要强调其既具有进步意义,也有自我否定和自我摧毁的特性。但是后来却走向了全面的批判和否定,完全无视这种进步性,只看到启蒙在走向自己的反面,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因而这种启蒙观念只剩下了一个否定的方面,这也就是自己消解了自己的启蒙辩证法。
   第二是把现代社会中的理性的工具化和定量化完全等同于理性本身来加以否定和批判,只看到启蒙理性所带来的新的统治形式和人的完全异化,只看到技术理性的负面效果及给人带来的灾难而全盘否定理性。须知理性本身是一个较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领域来谈都有不同的意义,其对人类历史的作用也不是可以简单肯定和否定的。今天我们面临的两难处境就是一方面看到了理性带来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又要利用理性去解决我们的问题。完全走入反启蒙的、颠覆和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只能是走进了一个陷阱。
   综上所述,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精神”的批判, 可以说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批判的先河,他们对工具理性的社会功能提出了批判,进而对工具理性对于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工业的影响等等进行了批判。这是对现代西方社会文化焦虑、文化困境反思的结晶,是与现代西方社会文化批判的进步潮流相一致的批判,这是文化进步的体现,因而这一理论取向应予肯定,但其学说的局限性部分也应予以指出。
   参考文献:
  [1] [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两年,我国的网络团购这一新的消费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以团购网站、商家、消费者三方为核心的新一轮消费博弈正拉开序幕。其中。服务性网络团购消费者这一独特消费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更是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建立Logit二元选择回归模型为基础,结合图形分析,运用WLS方法等经济学工具,分析了此类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此类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团购;消费者权
期刊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税种主要有增值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根据财税[2008]81号文件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严格界定社内、社外免税农业产品与应税农业产品、免税商品与应税商品。本文主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增值税和印花税进行涉税业务会计核算,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涉税业务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税业务;会计核算  作者简介:王娟(1973—
期刊
摘 要:人力资源既是一种天然资源,又是一种再生资源。作为一种活的资源,它只有通过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才能切实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对振兴民族经济和协调民族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黔东南州镇远县县情入手,分析了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同时对其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镇远县;人力资
期刊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纯劳力工人占劳动人口的比率越来越小,知识型员工占劳动人口的比率越来越高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知识的掌握与创造才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但是,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甚至让知识型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却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的信息获得渠道更加丰富,言论更加自由,交流更加便捷,也使得企业的境况越发艰难。本文以医生为例代表知识型员工,用“
期刊
摘 要:达茂旗作为“富民实边”的试点旗,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国家优惠的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自愿服务西部的大学生到基层乡镇、村任“村官”。2009年和2010年,达茂旗分3批选聘的28名优秀大学生分别在希拉穆仁镇哈拉乌素嘎查、石宝镇石宝村、百灵庙镇黄花滩村、百镇大街社区等任村委会支部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等职。大学生“村官”的引进,既缓解了基层人才短缺的实际问题,为用人单位补充了新生力量,又为高校毕业
期刊
摘 要:农民抗争和农民维权存在一定的区别,农民抗争意味着农民在社会对抗中处于弱势地位,对权利的争取带有被动的反抗色彩。而农民维权则意味着农民主体性地位的获得,对权利的获得,是农民对自己法定权利在受到侵害时采取的合法性手段。  关键词:农民抗争;农民维权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20世纪70年代国外对“底层研究”的兴起,国内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底层农民运动。
期刊
摘 要:按照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超过31万家,已有2600万左右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摘 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本文提出要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实现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  关键词:一体化;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一、统筹城乡
期刊
摘 要:采掘业作为的基础工业生产部门,在工业生产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本文在对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基础上,对我国采掘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解析。  关键词:投入产出;采掘业  中图分类号:F0621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方便分析和更直观的表现采掘业的情况,我们将2007年全国42部门的全国投入产出表重新分类为四部门。具体方法为:把传统第二产业分成两个部门,即采掘业单独看做一
期刊
摘 要:20世纪中叶经济学家Rain Pulevision第一次使用“核心——边缘”的概念来描述当时国际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极其不均衡问题,从此贸易自由度导致的非均衡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开放经济条下的非均衡发展问题。1990年起,自经典的空间经济学诞生以来,更多的努力投入到贸易自由对经济体均衡分析上面。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打破均衡而造成的产业单向集聚对经济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