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导学生自读上下功夫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会自学呢?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有一定量的学法指导,尤其是自学方法的指导。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利于学生思想,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我曾在二年级进行了试验,对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讲读课上,教师讲读,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低年级阅读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字、词、句。如果文《画鸡蛋》申“用心”一词的教学,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运用“上挂下联法”。先让学生找出达·芬奇学画鸡蛋前后不同态度的词,有“不耐烦”、“用心”这两个词。强调这两个词,是为了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后留下总的印象:达·芬奇开始学画鸡蛋时的态度很不耐烦,后来却变得用心学画。究竟为什么?这个内容就是我们在读课文中要明白弄懂之处。当教到“用心”画这一段落时,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能说明他“用心”画的词语来。
   学生举出“许许多多”、“一张又一张”。这样的答案只能说明学生从数量上有所认识,我就接着启发他们联系前面第二段老师要求达·芬奇要训练好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内容,找出体现达·芬奇接受老师意见之后用心画的词语。这下,学生很快发现了“形状不同”这个至关要紧的词语。因为鸡蛋形状虽然每个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非常相似,差别十分细微,要能看出它们的差异需要很好的眼力。达·芬奇之所以后来能画出不同形状的鸡蛋,说明他接受了老师的帮助,努力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才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推敲,学生不但理解了词义,而且掌握了揣摩词语的方法。
   二、讲读课上,还可以试探性地进行“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读书方法。在进行课文教学中,通过“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再通过“放”让学生运用知识、训练技能。如课文《狐狸和乌鸦》重点部分(狐狸骗取乌鸦嘴里那片肉的经过)教学,我采用摘句法,抓能表现寓意的关键句来挖掘寓意的分法。教学这篇课文,难在如何引导他们认识狐狸对乌鸦所讲的话好听顺耳,但却都不是真心实意,甚至最后一次还说出奉承话。“奉承”该怎么突破?首先,示范性地讲清最后一次狐狸说的话(奉承话有两句)中的第一句内容。让学生说说乌鸦黑乎乎、麻雀羽毛上有花纹的特点,麻雀与乌鸦外表相比的结果是乌鸦丑,麻雀美;认识狐狸的话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合;理解狐狸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让乌鸦惊喜到得意忘形,张开嘴巴笑后失掉嘴里的肉;明白这类的话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讨好人家,这叫作奉承。然后请学生按照学习第一句奉承话的方法自己去分析理解第二句奉承话,弄懂了“明明鸟鸦嗓子不好,声音‘哇哇’叫难听极了,狐狸却硬要说乌鸦嗓子真好,叫声像歌声一样动听,大家都爱听”的原因,是要吃到乌鸦叼着的肉,就得让它再次得意忘形,张嘴高唱。使嘴里的肉迅速落地。狐狸真是个狡猾的坏东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既读懂了句子意思,理解内容,明白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是它自己听信奉承话,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能听奉承话。
   三、自读课上,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自我策动、自我受理”。自修课,要求学生自己读全篇课文,一般运用联系法,即运用前面学到的读书方法和本领(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前后文的照应及对比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在书中找答案解决问题等等方法),把课文读懂,读有所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具备了本年龄阶段所应达到的自学能力,而且现在的课堂也改变了面貌,上课专心听讲的人也渐渐增多了。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适合他们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积极,学有所得,甚至受益终身,教师工作更加艰辛,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引导学生自读上狠下功夫。
其他文献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
期刊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2、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清思路,理解诗中形象的能力。3、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4、培养朗读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关键词句分析诗中形象。2、朗读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虎的成语
期刊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打开词语,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如在文言文教学中讲到
期刊
生理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中学生情窦初开,对爱情充满好奇,神往。当这种好奇的欲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把目光投向社会,而现代社会中成人恋爱的开放,影视节目中爱情镜头的渲染,对于性科学知识缺乏的中学生成了一种不好的诱惑。    为了顺应新时代,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与爱情题材有关的课文占相当的比重。我认为教材中的爱情作品也和其他优秀文学作品一样,对净化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它同样承担者教
期刊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探求,我认为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作为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及教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减少课上不足部分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讲清知识性,还要有思想性,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智力因素
期刊
在新一轮课改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呢?笔者认为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期刊
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试用修订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初中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甚至更为详细地提到“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这说明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与衔接。下面我就谈谈对“衔接”在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 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语文不如数理化之清晰,因而语文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作为一线教师如今须做到以下三点
期刊
本人总结教学反思,认为语文教师的首要是“读懂学生·读懂作者·读懂作品”,这才能构建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   一、读懂学生——心中有学生   教育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能统治“学”。以“新”、“趣”、“情”、“思”四字围绕学生设计教学程序,实现语文的有效学习。 
期刊
人格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的活动。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是指“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时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这一活动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人格是可以后天生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健康人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人格具有可塑性,这就表明了人格教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写文章需要做好积累、观察、立意。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下:   一、要学会积累    1.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