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里,一间四五平方米的小屋藏身其中,小屋正中央摆放着一台触摸屏电脑,四周悬挂着5台音箱,此外别无他物。
点击屏幕上的选择键,音箱中会传来别具韵味的老北京叫卖声:“冰——糖葫蘆,哟呵!冰糖的,刚蘸的”“哎——没有虫的海棠哎,多给嘞”……跟随着这些声音,老北京胡同里小商贩们走街串巷、吆喝买卖的场景,仿佛在人们眼前浮现。
小屋是痴迷于声音艺术的秦思源打造的声音博物馆,收录了上百种与老北京相关的声音,按年代和季节分类呈现,它以史家胡同博物馆的“馆中馆”方式向公众开放已有6年。
中英混血的秦思源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在声音的维度中更好地感知自己所处的城市。
“在我们的城市空间里,声音是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它的存在。”秦思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秦思源和北京城渊源颇深,情感也颇深。他的姥姥是民国女作家,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院落曾是她的家宅旧居;他本人少时曾在北京什刹海武校学过武术,参演过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功夫小子》,当过摇滚乐队主唱,也当过艺术策展人,后来辗转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从事和音乐及艺术相关的事业,2002年回到北京定居。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秦思源刚刚结束了一场在今日美术馆进行的演讲。他和众多年轻人分享了多年来做城市声音项目的心路历程,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声音表演:将老北京的声音采样和城市噪音、电子鼓点等素材结合,编织出充满力量的节奏,形成一曲时间的混响。
“老北京民间文化和声音之间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密切。”秦思源觉得老北京的声音极其丰富,一方面由于明清时期规定老百姓的建筑高度不能超过紫禁城,民居大都是平层和院子,因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殊声场,此外老北京物产丰富、生活讲究,走街串巷的游贩多,每一种叫卖声都有自己特定的旋律,由此形成了丰富、有趣的声音文化。
2005年,秦思源和几位国外的实验音乐家在前门大栅栏喝茶,一群鸽子在天空飞过,友人听到空中传来的鸽哨声,惊讶异常——为什么鸽子发出的是呜呜呜的声音?“全世界都玩鸽子,可是只有北京人会在鸽子的尾巴上绑一个哨,听鸽哨声。”秦思源说。
“凡放鸽之时,必以竹哨缀之于尾上……盘旋之际,响彻云霄,五音皆备,真可谓悦性陶情。”关于老北京的鸽哨,光绪年间文人富察敦崇撰写的《燕京岁时记》有如此生动的记载。
那次茶会触动了秦思源的神经:为什么不去打捞、复原已经式微或遗失的老北京声音,重塑出更立体的北京城风貌呢?他觉得当今社会视觉媒体日益发达的同时,声音的文化和作为文化的声音却在日渐式微,而实际上,声音可以被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城市空间包含多元丰富的内容,声音就是其中之一,用声音来记录时间,在时间里流淌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秦思源对此有过切身体会:当他听到北京的鸽哨声,就会想起年轻时北京冬天的早晨自己躲在某个小平房里捂着被子窝在床上的场景。“像一个时间隧道,带我回到过去的某个场景里,这是属于每个人的特殊的感受。”
2013年,声音博物馆随史家胡同博物馆一起正式对外开放,这间小小的、独特的“馆中馆”吸引了不少参观的游客,但影响力并不大,它安居一隅,静静地存在着。秦思源本来还有更多的规划,但此后4年,由于各种原因,声音项目一度陷入停滞,直到2017年才又重新滚动起来。
当年,自媒体“收了”(Sola)播放了一段题为《秦思源:老北京胡同里的声音收集者》的视频,仅4分钟,但网络播放量达到4000万。
2018年,秦思源出现在了白岩松主持的央视《新闻周刊》、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电视节目中,声音博物馆和他本人一起,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媒体的曝光和公众的关注,推动了声音项目的进展。2018年底,秦思源的“声坊”项目落地于前门大栅栏北京坊:公共区域的座椅中嵌入了他创作的声音的播放装置,游人坐在座椅上,可以感受到叫卖声从身边擦过,驼队慢慢地由远及近地走来,以及鸽子哨在天空的环绕声,仿佛置身于老北京的时空深处。
秦思源对声坊项目能落地于此感到欣慰,因为前门大栅栏是老北京百业兴始处,游商声音文化活跃,北京坊则既有老北京的历史,又与新的当代建筑融合,是一处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艺术与生活相互交融的空间,和他的声音项目颇为契合。
在和外界互动的过程中,秦思源收到了很多赞美声和鼓励声,不过他一直觉得自己做得还太少、还不够好。目前,他正在筹备个人声音工作室,成立专门的团队,也在积极寻找赞助,“必须有足够的内容和更新的速度和频率,才能把量放大、铺开,获得更好的社会反响。”
事实上,收录声音、复原声音是一件花钱又费力的事。秦思源以艺术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录制每一个声音都原汁原味,他说只有最真实的声音,才能感动记忆也感动他的内心。
录制那个让外国友人印象深刻的鸽子哨声,便花了他三个月时间。因为录的时候不能有车声、人声、装修声等杂音,市区里的养鸽人家就被排除了,几经周折,他最终在郊区找了一户世代玩鸽子的人家完成了录制,选用的麦克风专业范儿十足,“仅有耳朵眼大小”。
录制驼铃声时,一开始他借来一个驼铃,在录音棚里模仿骆驼行走的节奏,晃动驼铃录了一版,但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这种敷衍的做法。他觉得,当年的驼铃声应伴随着驼队的脚步声和骆驼的呼吸声,于是跑到某摄影基地的小型“沙漠”里,以每头骆驼每天1000元的价格,租了4头骆驼组成驼队现场录制,才算作罢。
2019年5月,秦思源会将近两年新收录的和老北京有关的声音更新到声音博物馆中,一个和声音相关的网站也将于近期上线。目前还有一家影视机构在和他洽谈一个电视系列片——在不同的城市里,通过他的视角去寻找当地独特的声音,展示城市的文化。
但秦思源最希望看到的是公众的参与——从声音的维度观察、探索自己所处的城市,并通过他的网站与他人分享、讨论,从而形成全球范围的体验。比如地铁里刷卡机的滴滴声,雨水流经下水道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录制,不需要任何艺术知识和背景。
他反复强调,他收集声音但并不痴迷于声音本身,他喜欢的是声音对记忆与情感的唤醒,从而引发更多人的共情互动。他说:“希望大家都竖起耳朵,更加敏锐地、敏感地、好奇地面对我们的都市生活。”
点击屏幕上的选择键,音箱中会传来别具韵味的老北京叫卖声:“冰——糖葫蘆,哟呵!冰糖的,刚蘸的”“哎——没有虫的海棠哎,多给嘞”……跟随着这些声音,老北京胡同里小商贩们走街串巷、吆喝买卖的场景,仿佛在人们眼前浮现。
小屋是痴迷于声音艺术的秦思源打造的声音博物馆,收录了上百种与老北京相关的声音,按年代和季节分类呈现,它以史家胡同博物馆的“馆中馆”方式向公众开放已有6年。
中英混血的秦思源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在声音的维度中更好地感知自己所处的城市。
“在我们的城市空间里,声音是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它的存在。”秦思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独一无二的声场
秦思源和北京城渊源颇深,情感也颇深。他的姥姥是民国女作家,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院落曾是她的家宅旧居;他本人少时曾在北京什刹海武校学过武术,参演过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功夫小子》,当过摇滚乐队主唱,也当过艺术策展人,后来辗转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从事和音乐及艺术相关的事业,2002年回到北京定居。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秦思源刚刚结束了一场在今日美术馆进行的演讲。他和众多年轻人分享了多年来做城市声音项目的心路历程,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声音表演:将老北京的声音采样和城市噪音、电子鼓点等素材结合,编织出充满力量的节奏,形成一曲时间的混响。
“全世界都玩鸽子,可是只有北京人会在鸽子的尾巴上绑一个哨,听鸽哨声。”
“老北京民间文化和声音之间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密切。”秦思源觉得老北京的声音极其丰富,一方面由于明清时期规定老百姓的建筑高度不能超过紫禁城,民居大都是平层和院子,因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殊声场,此外老北京物产丰富、生活讲究,走街串巷的游贩多,每一种叫卖声都有自己特定的旋律,由此形成了丰富、有趣的声音文化。
2005年,秦思源和几位国外的实验音乐家在前门大栅栏喝茶,一群鸽子在天空飞过,友人听到空中传来的鸽哨声,惊讶异常——为什么鸽子发出的是呜呜呜的声音?“全世界都玩鸽子,可是只有北京人会在鸽子的尾巴上绑一个哨,听鸽哨声。”秦思源说。
“凡放鸽之时,必以竹哨缀之于尾上……盘旋之际,响彻云霄,五音皆备,真可谓悦性陶情。”关于老北京的鸽哨,光绪年间文人富察敦崇撰写的《燕京岁时记》有如此生动的记载。
那次茶会触动了秦思源的神经:为什么不去打捞、复原已经式微或遗失的老北京声音,重塑出更立体的北京城风貌呢?他觉得当今社会视觉媒体日益发达的同时,声音的文化和作为文化的声音却在日渐式微,而实际上,声音可以被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城市空间包含多元丰富的内容,声音就是其中之一,用声音来记录时间,在时间里流淌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秦思源对此有过切身体会:当他听到北京的鸽哨声,就会想起年轻时北京冬天的早晨自己躲在某个小平房里捂着被子窝在床上的场景。“像一个时间隧道,带我回到过去的某个场景里,这是属于每个人的特殊的感受。”
必须有足够的内容
2013年,声音博物馆随史家胡同博物馆一起正式对外开放,这间小小的、独特的“馆中馆”吸引了不少参观的游客,但影响力并不大,它安居一隅,静静地存在着。秦思源本来还有更多的规划,但此后4年,由于各种原因,声音项目一度陷入停滞,直到2017年才又重新滚动起来。
当年,自媒体“收了”(Sola)播放了一段题为《秦思源:老北京胡同里的声音收集者》的视频,仅4分钟,但网络播放量达到4000万。
2018年,秦思源出现在了白岩松主持的央视《新闻周刊》、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电视节目中,声音博物馆和他本人一起,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媒体的曝光和公众的关注,推动了声音项目的进展。2018年底,秦思源的“声坊”项目落地于前门大栅栏北京坊:公共区域的座椅中嵌入了他创作的声音的播放装置,游人坐在座椅上,可以感受到叫卖声从身边擦过,驼队慢慢地由远及近地走来,以及鸽子哨在天空的环绕声,仿佛置身于老北京的时空深处。
秦思源对声坊项目能落地于此感到欣慰,因为前门大栅栏是老北京百业兴始处,游商声音文化活跃,北京坊则既有老北京的历史,又与新的当代建筑融合,是一处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艺术与生活相互交融的空间,和他的声音项目颇为契合。
在和外界互动的过程中,秦思源收到了很多赞美声和鼓励声,不过他一直觉得自己做得还太少、还不够好。目前,他正在筹备个人声音工作室,成立专门的团队,也在积极寻找赞助,“必须有足够的内容和更新的速度和频率,才能把量放大、铺开,获得更好的社会反响。”
“希望大家都竖起耳朵”
事实上,收录声音、复原声音是一件花钱又费力的事。秦思源以艺术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录制每一个声音都原汁原味,他说只有最真实的声音,才能感动记忆也感动他的内心。
录制那个让外国友人印象深刻的鸽子哨声,便花了他三个月时间。因为录的时候不能有车声、人声、装修声等杂音,市区里的养鸽人家就被排除了,几经周折,他最终在郊区找了一户世代玩鸽子的人家完成了录制,选用的麦克风专业范儿十足,“仅有耳朵眼大小”。
录制驼铃声时,一开始他借来一个驼铃,在录音棚里模仿骆驼行走的节奏,晃动驼铃录了一版,但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这种敷衍的做法。他觉得,当年的驼铃声应伴随着驼队的脚步声和骆驼的呼吸声,于是跑到某摄影基地的小型“沙漠”里,以每头骆驼每天1000元的价格,租了4头骆驼组成驼队现场录制,才算作罢。
2019年5月,秦思源会将近两年新收录的和老北京有关的声音更新到声音博物馆中,一个和声音相关的网站也将于近期上线。目前还有一家影视机构在和他洽谈一个电视系列片——在不同的城市里,通过他的视角去寻找当地独特的声音,展示城市的文化。
但秦思源最希望看到的是公众的参与——从声音的维度观察、探索自己所处的城市,并通过他的网站与他人分享、讨论,从而形成全球范围的体验。比如地铁里刷卡机的滴滴声,雨水流经下水道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录制,不需要任何艺术知识和背景。
他反复强调,他收集声音但并不痴迷于声音本身,他喜欢的是声音对记忆与情感的唤醒,从而引发更多人的共情互动。他说:“希望大家都竖起耳朵,更加敏锐地、敏感地、好奇地面对我们的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