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德育心理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功能意义,从德育心理学理论入手,深入分析德育心理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推动和促进作用,并提出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融合策略,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更具创新和发展意义。
[关键词]德育心理学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德育心理学理论,可以实现教育与教育对象的更有效的沟通,更准确的明确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更有利于搭建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消除大学生的被动和抵触情绪,引导大学生正确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有效改善其认知结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化,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效应。德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而且更突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
一.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在教育中运用心理知识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人的著作中,就有不少有关精神与躯体相互作用以及强调心理治疗和解决心理疑惑等问题的论述。如柏拉图在《柏拉图论教育》一书中,就主张心身的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和躯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了更高的境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改革发展迅速的今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要在观念、内容、方式、体制、模式等手段上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需求,并促进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的改革、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目前要解决的比较重要的问题。
刘先义认为,德育的接受活动所反映的是认识主体与信息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由接受主体对外来教育信息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完整的认识过程。[1]黄世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包括:反映和择取阶段、内化和整合阶段、外化和践行阶段。[2]王海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包括接受的动机阶段、接受的内化阶段、受的外化阶段和接受的反馈阶段四个阶段。四阶段之间具有同时性、渐进性和侧重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3]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不是从虚无开始的,他的社会地位、实践关系、知识背景、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结构等等这一切,从接受教育开始,就己经有了并注定为他所有,造就了他的主体性,并在选择,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过程中发挥着一系列作用,因此可以说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完全不是被动的,而是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4]
二.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高低程度,应该以接受的效果作为衡量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是人的精神的内化和行为的外化,也就是指教育者通过传播教育信息在受教育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过借用德育心理学理论、宣传、教育,接受活动等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使接受者接受某种观点、理论、学说、价值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意图或目的。可接受性程度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心认同,因此可以看出德育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知、情、信、意、行五个环节组成的,密切联系,逐步升华的过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研究,更谈不上用德育心理学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单项式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过于简单,生硬,居高临下,缺少情感互动,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使教育客体消弱了主观自我修复功能,同时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减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教育性和长效性。
大学生的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来处理教育理念和手段,而出于大学生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最不喜欢在情感意志上受到摆布,他们很喜欢新奇和独立的感觉。 ,因此,要找准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改变学生对教育者的抵触,排斥,抗拒等不成熟的心理特征,将传统直接灌输式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用间接隐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主观上更容易接受教育的内容,同时有利于教育者找准教育客体间问题所在和连接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和模式,真实关注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的需求。
德育心理学理论中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可以看到,大学阶段一般人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愿望,同时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个人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更能找准大学生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是什么,在注重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德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切合点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较多,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主体双重身份的统一,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存在偏差,不如像在学习专业知识,体育知识,音乐知识那样有明确接受的意愿。即缺乏作为接受主体参与配合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和忽视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教育者有没有主观愿望。因此,要将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行之有效的运用。不仅需要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德育心理学的原理,更要在学生中进行德育心理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5]这是我们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克服和改进的。因此,应将德育心理学理论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德育心理学理论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要求过硬,对教育者过急的超现实理想化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和人性基础,从而使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变成空洞的说教和被动的接受,将德育心理学理论中对人性的客观认识理论,人的需求理论贯穿于教育内容始终,从而避免了教育内容零碎和肤浅,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科学性和长久性和教育性。同时根据大学生道德水准,家庭成长环境,接受能力,社会经历不同进行教育者更容易接受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将德育心理学理论进入到课堂,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需要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根据德育心理学中环境影响因素,学校、家庭、社会、传媒、社团合力进行德育心理学知识宣传和讲座,营造能够感受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家园,建立一种多层次的社会文化体系,以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氛围,最终建立一种对大学生群体具有明确导向作用和丰富信念感受的社会文化形态。[6]为支持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的服务。
要整合力量,齐抓共管,主动作为,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7]将学校心理网络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在网络上开设心理电影,、心理论坛、心理互动专栏,并定期进行心理面对面活动,在交流中促进大学生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的作风,发挥德育心理学教育理念的优势,加强管理,趋利避害,良好运行网络宣传和媒介手段。定期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做问卷调查和心理思想方面的结合分析.建立大学生思想健康评价体系,并针对问题寻找对策和突破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早预防。
四.德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
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同时更是一个需要引导发展的群体,引导是根本,不仅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引导,而且教育客体也能在适当的时候转换为教育主体去引导和影响教育群体中的其他教育客体,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更能培养和发挥主人翁精神,同时更因此而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理念的形成,从而更能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更使大学生有自我价值实现感,在这样的角色互换中,能充分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潜能,将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健康人格塑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大学生竖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他们在互相学习和影响中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珍爱生活、热爱生活、把社会发展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精神传承人格力量结合起来,把人格成长与心理解困结合起来,在引导中融入学生需求,在活动中蕴含教育理念,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是政治方向,同时也是价值尺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德育心理学理论中的需求理论,人的认知理论,是人最本质的心理需求理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国家和集体,是德育教育要努力完成的内容,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正视道德冲突中解决道德困惑,自我需求困惑,提高大学生道德辨别力,判断力,提高和强化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寻找并获得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充分尊重大学生心理困境和需求,将德育心理学理论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策略,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和谐社会的需求和策略,也突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两种理论的有效融合和应用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先义.论德育接受机制.[J]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
[2]黄世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8期。
[3]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J]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
[4]陈晓燕.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心理学研究.[J]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410。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胡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对策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7]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抢占制高点增强网上德育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2,6。
[关键词]德育心理学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德育心理学理论,可以实现教育与教育对象的更有效的沟通,更准确的明确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更有利于搭建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消除大学生的被动和抵触情绪,引导大学生正确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有效改善其认知结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化,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效应。德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而且更突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
一.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在教育中运用心理知识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人的著作中,就有不少有关精神与躯体相互作用以及强调心理治疗和解决心理疑惑等问题的论述。如柏拉图在《柏拉图论教育》一书中,就主张心身的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和躯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了更高的境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改革发展迅速的今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要在观念、内容、方式、体制、模式等手段上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需求,并促进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的改革、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目前要解决的比较重要的问题。
刘先义认为,德育的接受活动所反映的是认识主体与信息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由接受主体对外来教育信息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完整的认识过程。[1]黄世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包括:反映和择取阶段、内化和整合阶段、外化和践行阶段。[2]王海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包括接受的动机阶段、接受的内化阶段、受的外化阶段和接受的反馈阶段四个阶段。四阶段之间具有同时性、渐进性和侧重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3]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不是从虚无开始的,他的社会地位、实践关系、知识背景、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结构等等这一切,从接受教育开始,就己经有了并注定为他所有,造就了他的主体性,并在选择,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过程中发挥着一系列作用,因此可以说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完全不是被动的,而是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4]
二.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高低程度,应该以接受的效果作为衡量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是人的精神的内化和行为的外化,也就是指教育者通过传播教育信息在受教育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过借用德育心理学理论、宣传、教育,接受活动等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使接受者接受某种观点、理论、学说、价值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意图或目的。可接受性程度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心认同,因此可以看出德育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知、情、信、意、行五个环节组成的,密切联系,逐步升华的过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研究,更谈不上用德育心理学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单项式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过于简单,生硬,居高临下,缺少情感互动,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使教育客体消弱了主观自我修复功能,同时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减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教育性和长效性。
大学生的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来处理教育理念和手段,而出于大学生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最不喜欢在情感意志上受到摆布,他们很喜欢新奇和独立的感觉。 ,因此,要找准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改变学生对教育者的抵触,排斥,抗拒等不成熟的心理特征,将传统直接灌输式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用间接隐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主观上更容易接受教育的内容,同时有利于教育者找准教育客体间问题所在和连接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和模式,真实关注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的需求。
德育心理学理论中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可以看到,大学阶段一般人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愿望,同时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个人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更能找准大学生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是什么,在注重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德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切合点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较多,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主体双重身份的统一,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存在偏差,不如像在学习专业知识,体育知识,音乐知识那样有明确接受的意愿。即缺乏作为接受主体参与配合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和忽视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教育者有没有主观愿望。因此,要将德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行之有效的运用。不仅需要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德育心理学的原理,更要在学生中进行德育心理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5]这是我们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克服和改进的。因此,应将德育心理学理论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德育心理学理论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要求过硬,对教育者过急的超现实理想化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和人性基础,从而使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变成空洞的说教和被动的接受,将德育心理学理论中对人性的客观认识理论,人的需求理论贯穿于教育内容始终,从而避免了教育内容零碎和肤浅,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科学性和长久性和教育性。同时根据大学生道德水准,家庭成长环境,接受能力,社会经历不同进行教育者更容易接受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将德育心理学理论进入到课堂,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需要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根据德育心理学中环境影响因素,学校、家庭、社会、传媒、社团合力进行德育心理学知识宣传和讲座,营造能够感受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家园,建立一种多层次的社会文化体系,以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氛围,最终建立一种对大学生群体具有明确导向作用和丰富信念感受的社会文化形态。[6]为支持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的服务。
要整合力量,齐抓共管,主动作为,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7]将学校心理网络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在网络上开设心理电影,、心理论坛、心理互动专栏,并定期进行心理面对面活动,在交流中促进大学生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的作风,发挥德育心理学教育理念的优势,加强管理,趋利避害,良好运行网络宣传和媒介手段。定期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做问卷调查和心理思想方面的结合分析.建立大学生思想健康评价体系,并针对问题寻找对策和突破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早预防。
四.德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
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同时更是一个需要引导发展的群体,引导是根本,不仅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引导,而且教育客体也能在适当的时候转换为教育主体去引导和影响教育群体中的其他教育客体,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更能培养和发挥主人翁精神,同时更因此而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理念的形成,从而更能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更使大学生有自我价值实现感,在这样的角色互换中,能充分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潜能,将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健康人格塑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大学生竖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他们在互相学习和影响中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珍爱生活、热爱生活、把社会发展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精神传承人格力量结合起来,把人格成长与心理解困结合起来,在引导中融入学生需求,在活动中蕴含教育理念,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是政治方向,同时也是价值尺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德育心理学理论中的需求理论,人的认知理论,是人最本质的心理需求理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国家和集体,是德育教育要努力完成的内容,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正视道德冲突中解决道德困惑,自我需求困惑,提高大学生道德辨别力,判断力,提高和强化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寻找并获得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充分尊重大学生心理困境和需求,将德育心理学理论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策略,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和谐社会的需求和策略,也突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两种理论的有效融合和应用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先义.论德育接受机制.[J]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
[2]黄世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8期。
[3]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J]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
[4]陈晓燕.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心理学研究.[J]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410。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胡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对策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7]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抢占制高点增强网上德育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