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2~3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成功举行。在当前两岸关系深陷冷冻僵局之际,洪秀柱坚定展开“和平之旅”,国共两党盛大举办“习洪会”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预示着未来两岸交流将进入“绿暗蓝明”“官暗民明”“台暗陆明”新时期。特别是在会晤期间习总书记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的六点意见,作为新形势下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两岸关系长远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蔡英文当局若继续一意孤行,最终只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
两岸关系再陷僵局
5月20日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对两岸关系祭出两手策略,一面公开营造“低姿态、不挑衅、要沟通”的形象,企图稳住大陆、敷衍美国、蒙骗民众;一面稳步推进“去中国化、扬本土化;文教台独、公投自主;脱中入美、北进南向;价值同盟、集体安全”政策。蔡英文不仅拒绝对“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中”等交出答卷,反而抛出“力抗中国的压力、摆脱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及“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在压力下屈服、不走回对抗老路”等言论,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掩护下不断推进“事实台独”路线。
蔡当局此举严重破坏了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冲击了2008年以来两岸好不容易创造的和平发展大好局面。目前不仅国台办与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中断、海协海基两会协商停摆,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往来也显著降温。以陆客赴台旅游为例,9月赴台陆客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万、减幅达38%,其中团客大减50%,这不仅是2008年以来最惨纪录,而且连带造成赴台游客自2004年来同期首次负增长,最终引爆岛内观光业者史上首次大游行。各界普遍担忧,若再不出手,两岸关系难保不会重回陈水扁时期紧张对峙的危险局面。
“寒冬”里的一股“暖流”
“习洪会”是国共两党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形势趋于复杂严峻情况下的一次重要会面,对于两党交往和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机制的延续。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并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面,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国共两党高层领导人会面及国共论坛、基层交流等制度化的立体交流机制。“胡连会”后,两党领导人又持续举行“胡吴会”“习朱会”,2015年年底的“习马会”更实现了两岸领导人的直接会面。此次“习洪会”,是国共两党行之多年的领导人会面机制的惯性延续。
其次,这是国共关系的再确认和最新发展。国民党经过2014及2016两场选举后元气大伤,目前又面临“不当党产清算”“转型正义追杀”“领导核心不稳”“权力内斗激化”等挑战,处境十分艰困。但大陆仍然高规格盛大举办“习洪会”,显示出大陆高度重视国共关系,不仅未因岛内政局变化及国民党实力衰退而改变态度,反而雪中送炭,及时向处境艰难的国民党伸出有力的援手。洪秀柱是近年来反对“台独”最激烈的国民党主席,她提出“以和平政纲对抗台独党纲”,这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国共两党政治互信基础。高雄市两岸关系研究学会理事长蔡金树就指出,“习洪会”最大意义在于确认国共再次合作对抗“台独”。习总书记在会见洪秀柱时高度肯定国民党,称“公道自在人心,国共两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已经写在历史上”。
最后,这是两岸关系迎难而上的新动力。在当前两岸“冷对抗”僵局持续恶化背景下,国共两党领导人举行高规格盛大会面,立即为处于“寒冬”中的两岸关系带来一股清流和暖意,让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又见曙光。东方不亮西方亮,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愿延续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那就由国民党来承担。“习洪会”的举行,使得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柳暗花明:虽然绿营消极但蓝营积极,虽然官方黯淡但民间热络,虽然入岛紧缩但登陆开放,蔡当局难以阻挡两岸各界交流的热情和势头。
鉴此,岛内各界高度评价“习洪会”的重大积极意义,认为其带来信心和希望,不仅有助稳定两岸关系,而且还会引领两岸关系前行。《联合报》认为,“习洪会”与2005年“胡连会”具有相同的重大政治意涵,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契机。《中国时报》指出,“习洪会”为台湾提供了两岸在僵局下可以沟通的管道,维系了两岸和平曙光,无疑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活水。《中央日报网络报》强调,“习洪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绝对是维系两岸和平稳定的关键力量,将为致力两岸和平留下历史记录,值得两岸人民高度肯定。
“习六点”指明两岸关系发展方向
习总书记在会见洪秀柱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分别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总书记在民进党上台后,首次就两岸关系发表意见和看法,这些意见和看法将成为新形势下指导对台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首先,明确了“九二共识”的一中内涵与基础地位。这是习总书记首次在“九二共识”前面加上“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限定语。讲话明确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台湾政局变化改变不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和核心意涵,承不承认“九二共识”关系到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的立场不可能有丝毫模糊和松动”。这一讲话明确清晰地表达了大陆对两岸政治定位及终极安排的坚定立场。习总书记表示,国共两党、两岸双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国共两党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就“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进行探讨,展现了大陆处理两岸政治分歧的善意和诚意,并间接回应了洪秀柱提议的国共两党“扮演推动两岸和平制度化的角色,探讨以和平协议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可能性”。 其次,展现了大陆“反对台独”的政策底线与坚定意志。针对“台独”议题,习总书记首次明确表示,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总书记从近代以来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入手,阐释坚定“反独”的道义正当性;以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定意志、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展现坚定“反独”的强大意志力;强调坚决反对任何政党、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分裂国家活动,清晰划定反对各种“台独”的底线和红线。“台独”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随着大陆实力越来越强大、两岸天平越来越向大陆倾斜,“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遏制‘台独’”。
最后,指明了“福民兴国”的路径方案与光明前景。尽管蔡当局不断为两岸关系扯后腿埋地雷,但大陆仍会继续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习总书记提出了许多新的表述和思路,特别是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鼓励青少年“早接触、多交往,增进亲情”“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等,值得认真思考。讲话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就应该尽最大努力做好;民族复兴大势不可挡,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由此可见,“习六点”不但表明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一脉相承,又针对新形势,回答了两岸同胞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主张,对于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联合报》表示,“习六点”具有原则坚定性、政策一致性与策略灵活性,显示大陆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动权。《中国时报》认为,“习六点”掌握战略主动、展现战略耐心、显示战略弹性,将成为大陆未来对台战略最高指导原则。《中央日报网络报》指出,“习六点”从命运共同体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全方位系统阐述对台政策,将对两岸关系产生广泛深远影响。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为两岸关系注入活力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前身是国共论坛,即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由2005年“胡连会”促成,自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十届。国共论坛是国共两党的重要“定期沟通平台”,对推进两岸关系发挥了“指南针”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十年来,两岸借此就改善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等议题交流磋商,大陆单方面出台了大批惠台政策措施,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2008年以来两岸两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3项协议,其中大部分都能溯源到国共论坛的共识。
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根据两岸关系新形势和需要,国共两党对国共论坛做出了必要调整。双方为降低政党色彩,打破邀请亲民党、新党、人民最大党等政党代表的惯例,改由两岸各十个民间团体合办,国民党主席也不出席开闭幕式,这是新形势下通过创新形式来丰富两岸交流的新尝试。论坛名称由原来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转型为“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内容议题不再局限于经贸、文化领域,而是进一步纳入政治、社会、青年等议题,更能反映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实,国共论坛在建立之初,就包含“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两岸和平论坛”两个领域,但在落实过程中由“先经后政”变成“只经不政”,导致前者连办十届但后者却从未举行。这次举办“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等于将两个论坛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接近当初构想的初衷。
本次论坛共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青年等五个组别,分别探讨两岸政治互信与良性互动、新经济发展与两岸合作、深化两岸民众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新愿景与开创新前途等议题,共吸引逾240位两岸各界代表、280位媒体记者参与。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不仅发布了22项两岸交流合作项目信息,而且在备受关注的“政治组”中,各界达成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共识,认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与“和平制度化”是两岸根本福祉所在,未来应该持续深入讨论。舆论普遍认为,“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展示了一条更加积极、有助台湾社会发展的路线,台湾民众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警示蔡当局应改弦易辙
“习洪会”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顺应了两岸人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盼,不仅有助国民党在岛内扮演推动两岸交流的主导力量,充分借助两岸政治优势东山再起,更将对蔡当局和民进党产生重要的警示作用。各界普遍认为,无论“习洪会”还是“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民进党都不是完全的旁观者,尤其“习六点”明显是讲给民进党和蔡当局听的,绿营应认真对待、务实反思。
在与蔡当局的“立规矩之战”中,大陆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战略自信与战略耐心,工具箱里也有足够的工具可用。《中国时报》指出,“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是大陆应对两岸关系的铜墙铁壁,民进党绕不开这两道题,应改变任性态度,回到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的基本路线,打开民共对话的机会之窗。义守大学教授晏扬清认为,“九二共识”没有讨论的余地,蔡当局已无可回避、应认真面对。
蔡英文上台半年来推动“柔性台独”处处碰壁,满意度已跌至34.9%,不满意度则飙到48.4%,显见其施政并未获得民众认同。蔡当局只有回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正确道路,才能顺应民众期待,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否则,其将面临更大压力,施政更加困难,而且随着“两岸牌”影响力的持续彰显,不排除蔡英文在2020台湾领导人选举被新民意淘汰的可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两岸关系再陷僵局
5月20日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对两岸关系祭出两手策略,一面公开营造“低姿态、不挑衅、要沟通”的形象,企图稳住大陆、敷衍美国、蒙骗民众;一面稳步推进“去中国化、扬本土化;文教台独、公投自主;脱中入美、北进南向;价值同盟、集体安全”政策。蔡英文不仅拒绝对“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中”等交出答卷,反而抛出“力抗中国的压力、摆脱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及“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在压力下屈服、不走回对抗老路”等言论,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掩护下不断推进“事实台独”路线。
蔡当局此举严重破坏了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冲击了2008年以来两岸好不容易创造的和平发展大好局面。目前不仅国台办与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中断、海协海基两会协商停摆,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往来也显著降温。以陆客赴台旅游为例,9月赴台陆客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万、减幅达38%,其中团客大减50%,这不仅是2008年以来最惨纪录,而且连带造成赴台游客自2004年来同期首次负增长,最终引爆岛内观光业者史上首次大游行。各界普遍担忧,若再不出手,两岸关系难保不会重回陈水扁时期紧张对峙的危险局面。
“寒冬”里的一股“暖流”
“习洪会”是国共两党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形势趋于复杂严峻情况下的一次重要会面,对于两党交往和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机制的延续。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并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面,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国共两党高层领导人会面及国共论坛、基层交流等制度化的立体交流机制。“胡连会”后,两党领导人又持续举行“胡吴会”“习朱会”,2015年年底的“习马会”更实现了两岸领导人的直接会面。此次“习洪会”,是国共两党行之多年的领导人会面机制的惯性延续。
其次,这是国共关系的再确认和最新发展。国民党经过2014及2016两场选举后元气大伤,目前又面临“不当党产清算”“转型正义追杀”“领导核心不稳”“权力内斗激化”等挑战,处境十分艰困。但大陆仍然高规格盛大举办“习洪会”,显示出大陆高度重视国共关系,不仅未因岛内政局变化及国民党实力衰退而改变态度,反而雪中送炭,及时向处境艰难的国民党伸出有力的援手。洪秀柱是近年来反对“台独”最激烈的国民党主席,她提出“以和平政纲对抗台独党纲”,这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国共两党政治互信基础。高雄市两岸关系研究学会理事长蔡金树就指出,“习洪会”最大意义在于确认国共再次合作对抗“台独”。习总书记在会见洪秀柱时高度肯定国民党,称“公道自在人心,国共两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已经写在历史上”。
最后,这是两岸关系迎难而上的新动力。在当前两岸“冷对抗”僵局持续恶化背景下,国共两党领导人举行高规格盛大会面,立即为处于“寒冬”中的两岸关系带来一股清流和暖意,让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又见曙光。东方不亮西方亮,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愿延续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那就由国民党来承担。“习洪会”的举行,使得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柳暗花明:虽然绿营消极但蓝营积极,虽然官方黯淡但民间热络,虽然入岛紧缩但登陆开放,蔡当局难以阻挡两岸各界交流的热情和势头。
鉴此,岛内各界高度评价“习洪会”的重大积极意义,认为其带来信心和希望,不仅有助稳定两岸关系,而且还会引领两岸关系前行。《联合报》认为,“习洪会”与2005年“胡连会”具有相同的重大政治意涵,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契机。《中国时报》指出,“习洪会”为台湾提供了两岸在僵局下可以沟通的管道,维系了两岸和平曙光,无疑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活水。《中央日报网络报》强调,“习洪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绝对是维系两岸和平稳定的关键力量,将为致力两岸和平留下历史记录,值得两岸人民高度肯定。
“习六点”指明两岸关系发展方向
习总书记在会见洪秀柱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分别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总书记在民进党上台后,首次就两岸关系发表意见和看法,这些意见和看法将成为新形势下指导对台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首先,明确了“九二共识”的一中内涵与基础地位。这是习总书记首次在“九二共识”前面加上“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限定语。讲话明确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台湾政局变化改变不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和核心意涵,承不承认“九二共识”关系到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的立场不可能有丝毫模糊和松动”。这一讲话明确清晰地表达了大陆对两岸政治定位及终极安排的坚定立场。习总书记表示,国共两党、两岸双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国共两党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就“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进行探讨,展现了大陆处理两岸政治分歧的善意和诚意,并间接回应了洪秀柱提议的国共两党“扮演推动两岸和平制度化的角色,探讨以和平协议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可能性”。 其次,展现了大陆“反对台独”的政策底线与坚定意志。针对“台独”议题,习总书记首次明确表示,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总书记从近代以来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入手,阐释坚定“反独”的道义正当性;以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定意志、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展现坚定“反独”的强大意志力;强调坚决反对任何政党、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分裂国家活动,清晰划定反对各种“台独”的底线和红线。“台独”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随着大陆实力越来越强大、两岸天平越来越向大陆倾斜,“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遏制‘台独’”。
最后,指明了“福民兴国”的路径方案与光明前景。尽管蔡当局不断为两岸关系扯后腿埋地雷,但大陆仍会继续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习总书记提出了许多新的表述和思路,特别是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鼓励青少年“早接触、多交往,增进亲情”“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等,值得认真思考。讲话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就应该尽最大努力做好;民族复兴大势不可挡,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由此可见,“习六点”不但表明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一脉相承,又针对新形势,回答了两岸同胞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主张,对于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联合报》表示,“习六点”具有原则坚定性、政策一致性与策略灵活性,显示大陆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动权。《中国时报》认为,“习六点”掌握战略主动、展现战略耐心、显示战略弹性,将成为大陆未来对台战略最高指导原则。《中央日报网络报》指出,“习六点”从命运共同体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全方位系统阐述对台政策,将对两岸关系产生广泛深远影响。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为两岸关系注入活力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前身是国共论坛,即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由2005年“胡连会”促成,自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十届。国共论坛是国共两党的重要“定期沟通平台”,对推进两岸关系发挥了“指南针”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十年来,两岸借此就改善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等议题交流磋商,大陆单方面出台了大批惠台政策措施,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2008年以来两岸两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3项协议,其中大部分都能溯源到国共论坛的共识。
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根据两岸关系新形势和需要,国共两党对国共论坛做出了必要调整。双方为降低政党色彩,打破邀请亲民党、新党、人民最大党等政党代表的惯例,改由两岸各十个民间团体合办,国民党主席也不出席开闭幕式,这是新形势下通过创新形式来丰富两岸交流的新尝试。论坛名称由原来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转型为“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内容议题不再局限于经贸、文化领域,而是进一步纳入政治、社会、青年等议题,更能反映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实,国共论坛在建立之初,就包含“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两岸和平论坛”两个领域,但在落实过程中由“先经后政”变成“只经不政”,导致前者连办十届但后者却从未举行。这次举办“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等于将两个论坛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接近当初构想的初衷。
本次论坛共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青年等五个组别,分别探讨两岸政治互信与良性互动、新经济发展与两岸合作、深化两岸民众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新愿景与开创新前途等议题,共吸引逾240位两岸各界代表、280位媒体记者参与。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不仅发布了22项两岸交流合作项目信息,而且在备受关注的“政治组”中,各界达成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共识,认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与“和平制度化”是两岸根本福祉所在,未来应该持续深入讨论。舆论普遍认为,“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展示了一条更加积极、有助台湾社会发展的路线,台湾民众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警示蔡当局应改弦易辙
“习洪会”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顺应了两岸人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盼,不仅有助国民党在岛内扮演推动两岸交流的主导力量,充分借助两岸政治优势东山再起,更将对蔡当局和民进党产生重要的警示作用。各界普遍认为,无论“习洪会”还是“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民进党都不是完全的旁观者,尤其“习六点”明显是讲给民进党和蔡当局听的,绿营应认真对待、务实反思。
在与蔡当局的“立规矩之战”中,大陆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战略自信与战略耐心,工具箱里也有足够的工具可用。《中国时报》指出,“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是大陆应对两岸关系的铜墙铁壁,民进党绕不开这两道题,应改变任性态度,回到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的基本路线,打开民共对话的机会之窗。义守大学教授晏扬清认为,“九二共识”没有讨论的余地,蔡当局已无可回避、应认真面对。
蔡英文上台半年来推动“柔性台独”处处碰壁,满意度已跌至34.9%,不满意度则飙到48.4%,显见其施政并未获得民众认同。蔡当局只有回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正确道路,才能顺应民众期待,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否则,其将面临更大压力,施政更加困难,而且随着“两岸牌”影响力的持续彰显,不排除蔡英文在2020台湾领导人选举被新民意淘汰的可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