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黑社会为何如此猖獗?中俄为何能够顺利解决边界问题?哪些因素影响中亚国家的政治转型?加入欧盟是解决中东欧问题的灵丹妙药吗?……
《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上、中、下)》
陆南泉 左凤荣 潘德礼 孔田平主编
新华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原苏联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剧变后,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国家的转型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又是怎样?很多人希望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等组织人员撰写了《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一书。
本书对俄罗斯国家转型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书中强调,叶利钦时期的转型是与整个制度变迁同时进行的。就是说,当时俄罗斯新的执政者,通过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改掉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已失去发展动力的、人们不再信任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此,当时俄罗斯需要确定十分明确的制度改革目标,即在政治上建立民主体制和在经济上建立市场体制。对这个转轨的大方向持什么态度,是评价叶利钦时期与以后时期转型的基本出发点。
书中认为,在指出俄罗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时,并不能忽视其新形成的政治体制严重的局限性与不完善之处,俄罗斯尚未成为一个现代的民主社会与民主国家。
从经济转型来看,通过激进的改革方式,俄罗斯很快就冲垮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1996年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普京执政时期通过实行修补与整治等政策,使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完善,使混乱无序的市场转向有序。书中指出,在普京时期,从俄罗斯国内政策的总趋向来看,所推行的改革政策与措施,都是围绕加速发展经济与加强中央权力这两个轴心来进行。然而,普京时期政治集权强化,威权主义日益引起人们的厌恶,后来的“反普”反映了部分民众对俄民主制度缺失的强烈不满与加强政治竞争性的政治诉求。
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正式成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8日普京被俄国家杜马批准为政府总理。这样,“梅普政权”正式形成。“梅普组合”后俄罗斯向国家现代化方向转型。21世纪俄罗斯的现代化将以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和体制为基础。本书分析说,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国家全面现代化,特别强调政治现代化,加速推进民主化的进程。而普京主要强调经济现代化。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着力解决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
原来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中亚各国,转型大方向与俄罗斯是雷同的。但由于具体国情不同,中亚国家政治转型整体上说,更具有威权主义的色彩,或者说处于威权主义政治阶段,表现为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结构安排,领袖人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党作用有限等。至于经济转型方向、政策,中亚国家并不具有更多的特点,差异亦只是反映在转型方式或某个领域改革程度的不同。
中东欧国家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欧洲化。中东欧国家想要避免处在俄罗斯和西欧夹缝中的困境,就必须采取行动将自己与西方捆绑在一起,争取加入欧盟和北约,以图“回归欧洲”,这成为中东欧国家的共同选择。中东欧国家的强烈要求以及它们推进政治经济转型、力求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西欧趋同的举动,促使欧盟和北约逐步走出了最初的犹疑和观望,向中东欧国家敞开了大门,推动了中东欧国家欧洲化的进程。中东欧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已充分体现了欧洲化。
本书分六编:俄罗斯政治与社会;俄罗斯教育与文化;俄罗斯经济;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中亚、乌克兰与原苏联地区其他国家;中东欧国家。
阎明复同志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指出:该书可视为201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一书的姐妹篇。我相信,它同样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利于推动对俄罗斯东欧中亚29个国家的深入研究。
李凤林同志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指出:该书从转型视角论述了原苏东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与对外关系等重要领域发生的变革、特点、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趋势,从中读者可以了解这些国家剧变后的很多情况。该书会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也会对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上、中、下)》
陆南泉 左凤荣 潘德礼 孔田平主编
新华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原苏联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剧变后,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国家的转型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又是怎样?很多人希望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等组织人员撰写了《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一书。
本书对俄罗斯国家转型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书中强调,叶利钦时期的转型是与整个制度变迁同时进行的。就是说,当时俄罗斯新的执政者,通过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改掉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已失去发展动力的、人们不再信任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此,当时俄罗斯需要确定十分明确的制度改革目标,即在政治上建立民主体制和在经济上建立市场体制。对这个转轨的大方向持什么态度,是评价叶利钦时期与以后时期转型的基本出发点。
书中认为,在指出俄罗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时,并不能忽视其新形成的政治体制严重的局限性与不完善之处,俄罗斯尚未成为一个现代的民主社会与民主国家。
从经济转型来看,通过激进的改革方式,俄罗斯很快就冲垮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1996年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普京执政时期通过实行修补与整治等政策,使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完善,使混乱无序的市场转向有序。书中指出,在普京时期,从俄罗斯国内政策的总趋向来看,所推行的改革政策与措施,都是围绕加速发展经济与加强中央权力这两个轴心来进行。然而,普京时期政治集权强化,威权主义日益引起人们的厌恶,后来的“反普”反映了部分民众对俄民主制度缺失的强烈不满与加强政治竞争性的政治诉求。
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正式成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8日普京被俄国家杜马批准为政府总理。这样,“梅普政权”正式形成。“梅普组合”后俄罗斯向国家现代化方向转型。21世纪俄罗斯的现代化将以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和体制为基础。本书分析说,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国家全面现代化,特别强调政治现代化,加速推进民主化的进程。而普京主要强调经济现代化。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着力解决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
原来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中亚各国,转型大方向与俄罗斯是雷同的。但由于具体国情不同,中亚国家政治转型整体上说,更具有威权主义的色彩,或者说处于威权主义政治阶段,表现为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结构安排,领袖人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党作用有限等。至于经济转型方向、政策,中亚国家并不具有更多的特点,差异亦只是反映在转型方式或某个领域改革程度的不同。
中东欧国家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欧洲化。中东欧国家想要避免处在俄罗斯和西欧夹缝中的困境,就必须采取行动将自己与西方捆绑在一起,争取加入欧盟和北约,以图“回归欧洲”,这成为中东欧国家的共同选择。中东欧国家的强烈要求以及它们推进政治经济转型、力求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西欧趋同的举动,促使欧盟和北约逐步走出了最初的犹疑和观望,向中东欧国家敞开了大门,推动了中东欧国家欧洲化的进程。中东欧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已充分体现了欧洲化。
本书分六编:俄罗斯政治与社会;俄罗斯教育与文化;俄罗斯经济;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中亚、乌克兰与原苏联地区其他国家;中东欧国家。
阎明复同志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指出:该书可视为201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一书的姐妹篇。我相信,它同样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利于推动对俄罗斯东欧中亚29个国家的深入研究。
李凤林同志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指出:该书从转型视角论述了原苏东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与对外关系等重要领域发生的变革、特点、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趋势,从中读者可以了解这些国家剧变后的很多情况。该书会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也会对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