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多年来,“德国制造”一直是国际市场上高品质的代名词。从德国的染料、拜耳药品、蔡斯光学仪器到西门子电器、奔驰和宝马轿车,等等,德国的品牌家喻户晓、誉满全球。能在质与量上与之比肩的工业强国少之又少。正因为德国产品质量好、信誉高,所以德国才能长期稳居世界出口冠军位置(2009年上半年,中国曾凭借低端产品出口把德国挤下出口冠军宝座)。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主要应归功于它所拥有的一套完善合理的基础教育体系、职业培训系统以及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机制,这其中尤其值得一书的是由德国青少年科技基金会主办的“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而这一切恰恰是正在大力推动万众创新、努力摆脱低端产品标签并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大国工匠”的中国亟需学习与借鉴的。
教育和培训体制的“双轨制”
德国为什么能久居世界工业金字塔之巅?德国成功的原因,主要应归功于德国的教育和培训体制。这个被世界多国“移植”的体制大致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是,德国有一套合理而又稳定的教育和培训体制,即人们常说的“双轨制”。这一体制既保证了德国顶尖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又提供了大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力量。
德国的教育由各州主管,因而教育体制略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四年小学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就开始有倾向性地选择未来的职业大方向。德国的中学类型分得比较细,有高级文理中学、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综合中学。综合中学则兼顾前三类中学之长,学习期间学生可以转入其他类型的中学。但就各类学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取向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级文理中学,学制12年~13年,学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大学,未来自然成为德国的顶级人才。但这部分学生只占到每年中学毕业生总人数的30%左右。另一类则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中学,学制5年~6年,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高等专科学校或专科学校,经过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成为德国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他们是德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德国产品高质量的保证。
这种教学体制有两大优点:其一,可以避免学校、家长和学生不顾现实条件和社会需求,全都一门心思地奔大学,误以为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才有前途可言。结果是部分大学生学非所用,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如果这部分人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会成为不稳定因素,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其二,提前选择职业学校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等于提前接触并熟悉他们未来的职业。当然,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职业培训时间只占学时的四分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就兼备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毕业后可以较快地熟悉他们所学的行业技能,顺利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学四年基础教学之后德国青少年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一锤定音”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继续深造。德国政界和学术界都不乏未读大学而走上成功之路的例子。
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产物
第二大特点是,这种教育和培训体制是德国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产物。这种体制之所以能出现在德国,并在那里开花结果,有赖于多重因素的有效结合。
首先,日尔曼民族向来有务实精神,他们重视科学技术甚于仕途升迁。鉴于这种求实理念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德国的学生家长不认为让孩子在技校就读是“无奈之举”,孩子也不觉得上技校是“无能的表现”。这就保证了各类职业学校照样有高质量的生源和积极学习的好风气。
其次,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德国人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职业培训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德国产品的信誉和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德国全社会联手推进职业教育。德国《职业培训法》规定,不仅联邦政府每年要为职业教育拨出大笔专款,大中型企业也要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培训岗位和部分资金支持。因为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必须到企业接受技能培训。培训期间,企业除安排学生食宿外,还要给实习生支付适当的报酬。在法律制度完善的德国,企业所提供的此类职业培训也同样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职业培训法》就规定,职业教育要接受各自行业协会的监管。此外,在报酬问题上行业工会也拥有发言权。
正因为各方管理到位,所以德国的教育支出虽略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但德国具有高中学历以上的人口比例却高出该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为国家搜罗人才
第三个大特点是,德国拥有一套激励青少年踊跃参与技术探索与创新活动的机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这个活动的组织者是德国“青少年科技基金会”。基金会没有自己的资金,其活动经费主要由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和德国《明星》杂志提供——因为基金会是在该杂志前任主编亨利·南宁先生1965年的倡议下成立的。当时德国经济不景气,尤其是科技发展缓慢,而同时期苏联的科技却在快速提升。这使许多德国人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南宁先生虽然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国家领导人,但却清醒地意识到,国家要想发展必须有扎实的技术基础,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同时,人才的培养又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南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为国家搜罗人才”。
自1965年以来,德国每年举办一次青少年科技比赛活动,全国性的活动由大企业牵头。50年来,参赛人数不断增加,参赛项目不断扩展。比赛内容涵盖环境技术、生物、化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数学与信息学、物理、技术创新等七大领域。1966年举办第一届全国比赛时只有244项成果参赛;而2014年参赛成果已多达1.2万项。
这个原由民间发起的活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除州一级政府授予州级赛事获奖人奖金或实物奖励之外,德意志联邦研究会也设立了专业大奖。对特别优秀的科研成果,联邦政府还会给获胜者颁发“总统奖”或“总理奖”。这充分说明德国今天的成功是德国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鼓励创新的结果。
50年来,这项活动成绩斐然,已经为德国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例如被誉为“德国的比尔·盖茨”的安德里亚斯·冯·贝希托尔斯海姆就是这个活动的早期参与者。现在,他是德国信息领域的领军人物。再如,荣获“莱布尼茨物理奖”的吉赛拉·安东教授也是从在学校参加物理赛事开始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设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总协调人、德国学者安德里亚斯·施莱歇尔先生同样曾是德国“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的获奖者。多年前,年仅15岁的拉德齐恩斯基突发奇想,想对火车车厢里菌体滋生的情况进行一番探究,于是他登上火车,开始了奇特的“科研”之旅。这次尝试成就了他的职业生涯,此后,他一直从事细菌研究,并创立了自己的生物技术公司。目前该公司正致力于推广生物燃料技术。无数事例证明,“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对于激发青少年的探索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大有裨益。
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大批的尖端科学家,同样也需要千千万万的“大国工匠”。如何改进中国的教育和培训体制,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德国恰恰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