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解题能力提升“六步法”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又是学生失分最为严重的部分。如何切切实实地培养高中生古典诗歌的解题能力与技巧,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也是困扰一线教师的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有些教师慨叹,几乎课本上、资料上所有的古典诗歌都做了详尽的讲解,可到头来,学生的作答仍然是一塌糊涂,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失分严重,胡言乱语,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令人头疼,令阅卷人大跌眼镜。笔者在指导高三学生复习备考时,尤其在复习古典诗歌这一板块时,尝试以“少教多学”理念为指导,力争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尝试“诗歌鉴赏六步法”。这种教学方法,既减轻了教师“教”的负担,又增强了学生“学”的兴趣,既较好地达到了“少教多学”的目的,又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曰“读”。面对一首诗歌,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诵读,达到对诗歌初步感受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凭借对诗歌的语感,初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大体内容,对诗歌所述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先有一个整体了解。
  二曰“议”。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信息(标题、作者、小序、注释等),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共同讨论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人、事、景、物、情),以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讨论,把个人对此诗内容的理解,上传小组成员共享,就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得到巩固,偏颇的或者是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学生的讨论越热烈,表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就越深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些疑点也就会被学生发现,为后来教师的教提供了参考。如此做法,比学生一个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的效果好多了。
  三曰“疑”。学生讨论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确定讨论时间,组内讨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恰到好处。太长则部分讨论已经结束的学生无所事事,闲聊成性。太短则学生的讨论又不够充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在讨论过程中的疑点提出来,教师当众解答,以消除学生在鉴赏和答题方面的障碍。
  四曰“解”。经过上述学生共同探究和教师答疑,学生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应该是更充分更深入了。这时,教师布置学生答题任务,学生结合讨论结果,结合教师的答疑活动,对题目进行分散式的独立自主式的组织答案,按照诗歌鉴赏“问什么,答什么,结合全诗分析,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力求规范高效”的解题步骤,学生自行组织答案。答案组织好以后,教师要尽力要求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再次认真修改和斟酌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
  五曰“传”。为了取长补短,学生把自己组织的答案在做了认真修改和斟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同桌之间或者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传阅,以达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曰“教”。在学生相互传阅了各自组织的答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收回自己作答的答案。此时教师适时公布参考答案,先要求学生把教师公布的参考答案的要点抄录下来,并要求学生把参考答案的要点与学生自己作答的情况认真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作答中与答案比较接近或者基本一致的关键信息(词句)勾画出来。看自己作答的与参考答案的契合度究竟如何,进而判断得分点,判断得分率,查看失分原因。学生如果勾画出来的内容越多,就说明学生的作答和参考答案的契合度就越高,更说明学生的作答的准确率就越高。这样做既体现了新课改合作探究的精神,又体现了“少教多学”的理念,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六步法”较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解题能力,切实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切切实实地体现和贯彻了“少教多学”理念。
  [作者通联: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人们很崇拜那些创造型语文教学大师,很钦羡那些富有课堂教学艺术的学科带头人,心想:如果自己也能成为他们,哪怕是学到他们的万分之一,那该多好啊。  我也曾这样想过,然而有几件事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语文教师本身就是创造者,语文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创造型的语文教学大师。。  那是2003年1月5日,在福建省语文学会第六届年会上我执教了一节作文指导课。我模仿电视台的作法,聘请四位学生代表充当嘉宾,走上讲台与我
《雷雨》中有两对最为复杂的情感纠葛:一是繁漪与周萍,一是侍萍与朴园。相比较而言,前者因乱伦而惊世骇俗。并由此拷问了人性的沉沦与救赎;后者似乎承续了“始乱终弃”的故事模式
最近听了一节省级教学能手展示课.执教课文为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像这样一篇内容浅显的写景散文.执教者没有面面俱到微言大义地机械分析.而是将其作为指导写作的材料组织
模块化课程源自于德国,借助与德国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借鉴并实践,该文从模块化课程的来源,我国模块化课程设置的现状,以及在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中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需要
作为徽州程氏宗族的始迁祖,程元谭在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但查阅相关族谱等文献资料可知,程元谭在徽州程氏宗族中于宋代以前并未得到普遍认同,作为徽州程氏宗族始迁祖的时间
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4月21日早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下半旗为玉树地震遇难者志哀。”有学生问我:“‘志哀’是不是写错了,应该写成‘致哀’?”  “志哀”是对的。查《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修订本),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那么“致哀”一词对不对呢?同一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致”有这样一条解释:“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比如致函、致电慰问、致词等”。举例中并没有“致哀”一
最近,一个叫做“给力”的新义词在网络、报刊传媒上悄然走红,该词的流行当兴起于今年6月动漫《搞笑漫画日和》的网络配音:“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于是“给力”便被广泛地运用开来。  “给力”是“给予力量”的意思,引申为“对某事加大力度、奋力进行”等义,如:(1)“影著协只是个民间社团,打击盗版还需官方发威给力”(《成都商报》2010年10月18日)(2)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2010年1
有着25年历史的楚才作文竞赛是武汉市知名的文化品牌,该赛事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并主办,市新闻、出版、教育等多家单位联办。自1985年开赛以来,参加过这项赛事的中小学生已逾30万人次。竞赛采取“现场竞赛、命题作文、限时交卷、密封评判”的规则,竞赛对象为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在校学生。楚才作文竞赛的25年历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同步,纵观楚才作文25年的命题,每一届赛题都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  
摘要:高职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尤为重要。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职业活动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工科学生往往更多是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笔者以我校物联网专业学生为例,对高职工科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发表拙见。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现状;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