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又是学生失分最为严重的部分。如何切切实实地培养高中生古典诗歌的解题能力与技巧,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也是困扰一线教师的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有些教师慨叹,几乎课本上、资料上所有的古典诗歌都做了详尽的讲解,可到头来,学生的作答仍然是一塌糊涂,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失分严重,胡言乱语,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令人头疼,令阅卷人大跌眼镜。笔者在指导高三学生复习备考时,尤其在复习古典诗歌这一板块时,尝试以“少教多学”理念为指导,力争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尝试“诗歌鉴赏六步法”。这种教学方法,既减轻了教师“教”的负担,又增强了学生“学”的兴趣,既较好地达到了“少教多学”的目的,又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曰“读”。面对一首诗歌,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诵读,达到对诗歌初步感受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凭借对诗歌的语感,初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大体内容,对诗歌所述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先有一个整体了解。
二曰“议”。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信息(标题、作者、小序、注释等),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共同讨论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人、事、景、物、情),以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讨论,把个人对此诗内容的理解,上传小组成员共享,就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得到巩固,偏颇的或者是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学生的讨论越热烈,表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就越深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些疑点也就会被学生发现,为后来教师的教提供了参考。如此做法,比学生一个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的效果好多了。
三曰“疑”。学生讨论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确定讨论时间,组内讨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恰到好处。太长则部分讨论已经结束的学生无所事事,闲聊成性。太短则学生的讨论又不够充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在讨论过程中的疑点提出来,教师当众解答,以消除学生在鉴赏和答题方面的障碍。
四曰“解”。经过上述学生共同探究和教师答疑,学生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应该是更充分更深入了。这时,教师布置学生答题任务,学生结合讨论结果,结合教师的答疑活动,对题目进行分散式的独立自主式的组织答案,按照诗歌鉴赏“问什么,答什么,结合全诗分析,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力求规范高效”的解题步骤,学生自行组织答案。答案组织好以后,教师要尽力要求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再次认真修改和斟酌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
五曰“传”。为了取长补短,学生把自己组织的答案在做了认真修改和斟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同桌之间或者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传阅,以达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曰“教”。在学生相互传阅了各自组织的答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收回自己作答的答案。此时教师适时公布参考答案,先要求学生把教师公布的参考答案的要点抄录下来,并要求学生把参考答案的要点与学生自己作答的情况认真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作答中与答案比较接近或者基本一致的关键信息(词句)勾画出来。看自己作答的与参考答案的契合度究竟如何,进而判断得分点,判断得分率,查看失分原因。学生如果勾画出来的内容越多,就说明学生的作答和参考答案的契合度就越高,更说明学生的作答的准确率就越高。这样做既体现了新课改合作探究的精神,又体现了“少教多学”的理念,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六步法”较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解题能力,切实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切切实实地体现和贯彻了“少教多学”理念。
[作者通联: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一中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曰“读”。面对一首诗歌,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诵读,达到对诗歌初步感受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凭借对诗歌的语感,初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大体内容,对诗歌所述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先有一个整体了解。
二曰“议”。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信息(标题、作者、小序、注释等),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共同讨论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人、事、景、物、情),以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讨论,把个人对此诗内容的理解,上传小组成员共享,就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得到巩固,偏颇的或者是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学生的讨论越热烈,表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就越深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些疑点也就会被学生发现,为后来教师的教提供了参考。如此做法,比学生一个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的效果好多了。
三曰“疑”。学生讨论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确定讨论时间,组内讨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恰到好处。太长则部分讨论已经结束的学生无所事事,闲聊成性。太短则学生的讨论又不够充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在讨论过程中的疑点提出来,教师当众解答,以消除学生在鉴赏和答题方面的障碍。
四曰“解”。经过上述学生共同探究和教师答疑,学生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应该是更充分更深入了。这时,教师布置学生答题任务,学生结合讨论结果,结合教师的答疑活动,对题目进行分散式的独立自主式的组织答案,按照诗歌鉴赏“问什么,答什么,结合全诗分析,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力求规范高效”的解题步骤,学生自行组织答案。答案组织好以后,教师要尽力要求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再次认真修改和斟酌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
五曰“传”。为了取长补短,学生把自己组织的答案在做了认真修改和斟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同桌之间或者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传阅,以达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曰“教”。在学生相互传阅了各自组织的答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收回自己作答的答案。此时教师适时公布参考答案,先要求学生把教师公布的参考答案的要点抄录下来,并要求学生把参考答案的要点与学生自己作答的情况认真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作答中与答案比较接近或者基本一致的关键信息(词句)勾画出来。看自己作答的与参考答案的契合度究竟如何,进而判断得分点,判断得分率,查看失分原因。学生如果勾画出来的内容越多,就说明学生的作答和参考答案的契合度就越高,更说明学生的作答的准确率就越高。这样做既体现了新课改合作探究的精神,又体现了“少教多学”的理念,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六步法”较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解题能力,切实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切切实实地体现和贯彻了“少教多学”理念。
[作者通联: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