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谊是人生的精神财富之一。许多人都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好友圈子不是想有多大就有多大,因为人的交友能力是有极限的。
罗宾·邓巴是牛津大学研究认知与进化的人类学家。1992年,他根据自己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脑假说”。假说认为,与其他动物相比,灵长类动物主动选择了一条特立独行的进化策略: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种群中彼此协助,群居生活。共同生活中,每个个体都需要与整体建立起长期的 “社交关系”。而负责处理这一关系的大脑新皮质,在整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个体处理“稳定人际关系”的能力就越强,群体规模就越庞大。
邓巴收集了38种灵长类动物的种群数据,其中,狒狒种群一般不超过50只,这意味着狒狒的大脑只足以让它维持50个互动频繁的“猴脉”。而人类的种群大小是多少呢?邓巴估算的结果是148,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
邓巴先前的研究显示,根据人脑新皮质的限制,一个人只能维持与大约148人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好友圈不会超过148人,若超过这一数量,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但对对方的了解却极为有限,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即使煞费苦心的发展了一个新朋友,也会因冷落故人而回到原点。
有一组有趣的数据。2008年,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对其2亿用户的平均朋友数做了统计,统计结果是约130人。而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村的平均人数约148人。也就是说,在这个沟通成本大幅下降的时代,人们的朋友圈反而缩小了。
人们常用“好得像一个人”来形容关系亲密的朋友。此言并不夸张,因为美国一项研究证实:大脑会把关系亲密的人,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来看待。
美国科学家请来22名成年人做了一项试验,他们之间有亲密朋友也有陌生人。试验中,他们会手持小功率电击枪,相互电击。科学家则记录下每个攻击者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变化。
结果显示,在对陌生人进行电击时,大脑的神经反射区域几乎没有活动;然而在对亲密朋友进行电击时,大脑中负责对威胁作出反应的区域,如前脑岛、壳核等会变得很活跃,而且会出现与自身遭受电击时基本一样的活动特征。这表明大脑会把密友当做自己的一部分,面对威胁时,自己会感同身受。
研究显示,男性平均有4至5名密友,女性则有5至6名密友。邓巴给“密友”的定义是每周至少碰面一次,需要帮助时可以提供一定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所以,想要拢住身边为数不多的“铁瓷”或“闺蜜”,全情投入和高频互动都是必须的。
不过,再牢固的友谊也会被撬动,那就是“爱神降临时”。
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一旦有了伴侣,那么一个家庭成员或是一个好朋友就会被迫离开挚交圈。而且,一般 “中枪”的都是朋友。
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制约,血亲关系一般最为牢固,伴侣关系又能满足多数人心理和生理需求。所以,这种单纯以友谊为目的的关系,就会显得十分脆弱,一旦接触频率减少,朋友间的情感纽带就会很快松脱,“重色轻友”的情况就会出现。
继“红颜”之后,“蓝颜”和“男闺蜜”又大摇大摆的走进我们的社交生活,占据着朋友圈中的至高位置。同为“知己”,但男性和女性在处理异性朋友关系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见解。
美国科学家认为,不管单身与否,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其根源在于目的不同。男性对异性的友谊是建立在“性吸引力”之上的。而女性则大多认为,自己和异性之间的友谊是可以建立在“柏拉图式的关系”之上,即重视心灵上的沟通。
一般来说,异性交往中,男人更容易被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所吸引。但有趣的是,“多情”的男人们在评估自己对女同伴的“性吸引”指数时,往往会错误的高估;而女人则显得相对冷静一些,在估算男伴对自己的吸引力和自己的性魅力时,她们均给出了相对较低的分值。
因此,大部分男人会倾向于认为,异性朋友间不存在纯友谊,因为所有异性关系中,都潜藏有一定的性吸引因素。而女性立场却完全不同,不少女人会习惯性地为自己和哥们儿之间的友谊纯洁度辩护,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做到了“心不为之所动”。
结果呢,男人高估自己的性吸引力,女人低估自身的性魅力,这种认知上的错位恰好解释了为什么两性会对纯友谊持不同态度,又解释了男女间是很难存在纯友谊的。
罗宾·邓巴是牛津大学研究认知与进化的人类学家。1992年,他根据自己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脑假说”。假说认为,与其他动物相比,灵长类动物主动选择了一条特立独行的进化策略: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种群中彼此协助,群居生活。共同生活中,每个个体都需要与整体建立起长期的 “社交关系”。而负责处理这一关系的大脑新皮质,在整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个体处理“稳定人际关系”的能力就越强,群体规模就越庞大。
邓巴收集了38种灵长类动物的种群数据,其中,狒狒种群一般不超过50只,这意味着狒狒的大脑只足以让它维持50个互动频繁的“猴脉”。而人类的种群大小是多少呢?邓巴估算的结果是148,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
邓巴先前的研究显示,根据人脑新皮质的限制,一个人只能维持与大约148人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好友圈不会超过148人,若超过这一数量,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但对对方的了解却极为有限,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即使煞费苦心的发展了一个新朋友,也会因冷落故人而回到原点。
有一组有趣的数据。2008年,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对其2亿用户的平均朋友数做了统计,统计结果是约130人。而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村的平均人数约148人。也就是说,在这个沟通成本大幅下降的时代,人们的朋友圈反而缩小了。
人们常用“好得像一个人”来形容关系亲密的朋友。此言并不夸张,因为美国一项研究证实:大脑会把关系亲密的人,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来看待。
美国科学家请来22名成年人做了一项试验,他们之间有亲密朋友也有陌生人。试验中,他们会手持小功率电击枪,相互电击。科学家则记录下每个攻击者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变化。
结果显示,在对陌生人进行电击时,大脑的神经反射区域几乎没有活动;然而在对亲密朋友进行电击时,大脑中负责对威胁作出反应的区域,如前脑岛、壳核等会变得很活跃,而且会出现与自身遭受电击时基本一样的活动特征。这表明大脑会把密友当做自己的一部分,面对威胁时,自己会感同身受。
研究显示,男性平均有4至5名密友,女性则有5至6名密友。邓巴给“密友”的定义是每周至少碰面一次,需要帮助时可以提供一定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所以,想要拢住身边为数不多的“铁瓷”或“闺蜜”,全情投入和高频互动都是必须的。
不过,再牢固的友谊也会被撬动,那就是“爱神降临时”。
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一旦有了伴侣,那么一个家庭成员或是一个好朋友就会被迫离开挚交圈。而且,一般 “中枪”的都是朋友。
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制约,血亲关系一般最为牢固,伴侣关系又能满足多数人心理和生理需求。所以,这种单纯以友谊为目的的关系,就会显得十分脆弱,一旦接触频率减少,朋友间的情感纽带就会很快松脱,“重色轻友”的情况就会出现。
继“红颜”之后,“蓝颜”和“男闺蜜”又大摇大摆的走进我们的社交生活,占据着朋友圈中的至高位置。同为“知己”,但男性和女性在处理异性朋友关系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见解。
美国科学家认为,不管单身与否,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其根源在于目的不同。男性对异性的友谊是建立在“性吸引力”之上的。而女性则大多认为,自己和异性之间的友谊是可以建立在“柏拉图式的关系”之上,即重视心灵上的沟通。
一般来说,异性交往中,男人更容易被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所吸引。但有趣的是,“多情”的男人们在评估自己对女同伴的“性吸引”指数时,往往会错误的高估;而女人则显得相对冷静一些,在估算男伴对自己的吸引力和自己的性魅力时,她们均给出了相对较低的分值。
因此,大部分男人会倾向于认为,异性朋友间不存在纯友谊,因为所有异性关系中,都潜藏有一定的性吸引因素。而女性立场却完全不同,不少女人会习惯性地为自己和哥们儿之间的友谊纯洁度辩护,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做到了“心不为之所动”。
结果呢,男人高估自己的性吸引力,女人低估自身的性魅力,这种认知上的错位恰好解释了为什么两性会对纯友谊持不同态度,又解释了男女间是很难存在纯友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