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写作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习作仍难以走出人云亦云的怪圈,用自己的笔写着老师、家长要求的心声,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写真话没有环境,因为担心家长和老师批评。其次,写了真话,家长和老师缺乏教育艺术,只能按成人的思维模式简单粗暴的扭转。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写真话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以一试:
一、家长和教师的鼓励褒扬至关重要
学生其实很小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在不认识字之前是通过
语言来表达真实思想的,上学之后又多了文字表达。家长面对孩子的真实表达就该正确的应对,除是非问题要及时纠正外,应该庆幸孩子能说真话,先要肯定真的可贵,然后深入分析,鼓励孩子说真话(当然遇到陌生人保持警惕时除外)写真话,并教导孩子如何做到得体的说真话,切忌斥责发怒,小心保护孩子的真纯的内心。
得到成人的肯定褒扬,孩子就会知道说写的思想导向,思想不会被禁锢,放飞心灵,思维会自由驰骋,灵感也会随之而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指导如何得体的说真话、写真话。
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表达
真实的思想需要用真实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表达之间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当学生有了真实的思想,并非就是全部,要激发学生先通过语言真实的表达出来,先说后写。在学生落笔之前,纠正学生语言的方面的偏面、极端甚至粗俗,帮助学生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为了主题突出,真实的思想、真實的语言要保留什么,舍弃什么,另外的层次、结构等等一些写作技巧问题,当应慢慢训练,但是真实是必须坚持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得体的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常见的问题就是代劳,教师总觉着学生的思想不够高,用一些固有的框框有意无意在约束学生,往往看到学生习作时候,隐约有教师的影子,成人化的思维在其中,本来学生就是要表达一个简单的主题,到结尾教师总觉得不加个高大上的点题难登大雅之堂,结果违背了学生的初衷,小脑袋冠以大帽子。比如,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孩子眼里不算什么,打打闹闹,增进彼此感情,学生也能写出来感激,友情珍贵,而教师指导后却要加上大公无私,品质高尚,口号式的向他学习之类,读来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指导,其实是强学生之难,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新的八股模式,套话、大话就随之而来。
所以,真实的思想到真实的语言并非简单的转换,教师的指导一定要遵从学生真实的心理,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去想事情,找突破口,而非包办代替,强加于人,否则就会返回老路上去。
三、真实和虚构并不冲突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需要真实,文学也需要真实,但是和虚构并不冲突。鲁迅写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集中了生活中真实的四个人特点,笔下的闰土也是有生活的原型,正所谓,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由此来看,写作需要真实的生活积累,虚构也就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了。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而言,这是后话了,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
真实是写作的灵魂,无论是初学写作还是后期的文学创作,真实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真实,无创作可谈。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写真话没有环境,因为担心家长和老师批评。其次,写了真话,家长和老师缺乏教育艺术,只能按成人的思维模式简单粗暴的扭转。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写真话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以一试:
一、家长和教师的鼓励褒扬至关重要
学生其实很小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在不认识字之前是通过
语言来表达真实思想的,上学之后又多了文字表达。家长面对孩子的真实表达就该正确的应对,除是非问题要及时纠正外,应该庆幸孩子能说真话,先要肯定真的可贵,然后深入分析,鼓励孩子说真话(当然遇到陌生人保持警惕时除外)写真话,并教导孩子如何做到得体的说真话,切忌斥责发怒,小心保护孩子的真纯的内心。
得到成人的肯定褒扬,孩子就会知道说写的思想导向,思想不会被禁锢,放飞心灵,思维会自由驰骋,灵感也会随之而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指导如何得体的说真话、写真话。
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表达
真实的思想需要用真实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表达之间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当学生有了真实的思想,并非就是全部,要激发学生先通过语言真实的表达出来,先说后写。在学生落笔之前,纠正学生语言的方面的偏面、极端甚至粗俗,帮助学生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为了主题突出,真实的思想、真實的语言要保留什么,舍弃什么,另外的层次、结构等等一些写作技巧问题,当应慢慢训练,但是真实是必须坚持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得体的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常见的问题就是代劳,教师总觉着学生的思想不够高,用一些固有的框框有意无意在约束学生,往往看到学生习作时候,隐约有教师的影子,成人化的思维在其中,本来学生就是要表达一个简单的主题,到结尾教师总觉得不加个高大上的点题难登大雅之堂,结果违背了学生的初衷,小脑袋冠以大帽子。比如,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孩子眼里不算什么,打打闹闹,增进彼此感情,学生也能写出来感激,友情珍贵,而教师指导后却要加上大公无私,品质高尚,口号式的向他学习之类,读来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指导,其实是强学生之难,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新的八股模式,套话、大话就随之而来。
所以,真实的思想到真实的语言并非简单的转换,教师的指导一定要遵从学生真实的心理,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去想事情,找突破口,而非包办代替,强加于人,否则就会返回老路上去。
三、真实和虚构并不冲突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需要真实,文学也需要真实,但是和虚构并不冲突。鲁迅写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集中了生活中真实的四个人特点,笔下的闰土也是有生活的原型,正所谓,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由此来看,写作需要真实的生活积累,虚构也就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了。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而言,这是后话了,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
真实是写作的灵魂,无论是初学写作还是后期的文学创作,真实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真实,无创作可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