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优化路径探析

来源 :度假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家乐”“景区化”是我国目前乡村旅游开发的两种主要模式,前者存在产品雷同、层次低端、产业单一等问题,后者存在本土性缺乏、农户受益较小等问题,据此,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开发多元化體验式旅游产品等路径进行优化。
  关键词:乡村旅游;模式;问题;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016-01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工作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也逐渐变大,迫切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释放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农耕文化的农业大国,乡村因其独特的自然风貌,淳朴的民风民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比较大,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都十分迫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乡村建设。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并探索出了“农家乐”、“景区化”等相对成熟的模式,但是,这些发展模式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1 “农家乐”模式及存在问题
  “农家乐”是以乡村里的农户为单元,依托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村民自家的庭院为空间、由家庭成员参与的乡村旅游形式。“农家乐”主要经营内容以餐饮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农家乐”模式的逐渐成熟,以及受到农户间竞争的影响,一些经营者还增加了垂钓、采摘等小型的参与性项目,开始注重“农家乐”院落环境的创新性设计,餐饮内容也逐渐突出主题性的呈现,使得“农家乐”的内容和形式均不断丰富。“农家乐”的出现和发展在丰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创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在促进城乡交流互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顺应了国内乡村旅游模式由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的趋势。
  “农家乐”由于各自为战、缺乏统筹,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受经营理念、经济能力、村民文化水平不够高以及缺乏行业监管等的影响,导致“农家乐”产品雷同、质量不高、恶性竞争等现象,影响了“农家乐”所在村落的形象;二是产品经营业务以观光、餐饮、住宿为主,层次不够高,内容单调,多元化内涵不足,缺乏具有村落风情的项目、游客参与性高的项目;三是很多经营者主要关注其获利问题,对于“农家乐”尤其是餐饮业带来的乡村环境污染不够重视,缺乏保护,没有注意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面对着层次低端,产业单一,追求快节奏的“农家乐”,游客只是享受所谓的特色“农家餐”,大多都是来时兴致勃勃,去时“人间不值得”的短途一日游罢了。
  1.2 “景区化”模式及存在问题
  很多乡村借助于政府的力量,通过招商引资,实施景区化管理,并结合村落的特点,设计了切合乡村资源禀赋的管理开发路径,从而形成了“景区化”模式,彰显了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导作用,其实质是地方政府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资本化运作,现已成为乡村旅游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发展模式。由于“景区化”的发展模式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对自然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的再开发,物尽所用,以达到吸引外资,让外来资本对乡村景区进行再次规划,进行重塑,从而合理利用,让经营与管理模式在乡村旅游中得到新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经营大多采用整体租赁经营模式,为了让乡村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与发展,政府给予资源帮助,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两条线充分搭配,将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由某一个企业整体承包经营,来对其进行新的规划,按照自己的新思路,新结构打造全新的旅游模式,并按照合同约定,根据比例对经营者和所有者进行经营效益的合理分配。但是,“景区化”发展模式的主要缺点在于难以融入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往往在开发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失去了本土性,农民不是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阻碍性并且这种模式发展缓慢。
  2 乡村旅游优化路径
  2.1 政府加强引导,发挥主导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这将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通过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中的主导作用,让政府插手旅游业的发展才是保障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道路。政府要提供一些政策的优惠、科学的管理模式并通过一些合理的规划,进行资源的整合,政府可以快速地聚集相关产业,还可以提供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以及管理上的扶持与帮助,把创新发展理念应用到乡村旅游中去。
  2.2 因地制宜,开发要有特色
  一方面,发掘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特色, 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当地的生产生活形态为基础,鼓励当地在发展乡村旅游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本土乡村旅游品牌。另一方面,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政府和村民都要有改革创新的强烈意识,通过引进专家团队、开展主题性旅游活动、设计有创意的旅游文创产品等途径,对村落进行合理规划、对村落文化进行集中展现,同时,可以创新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内置金融、土地流转等形式,让村民能够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并能从旅游开发中受益,以此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2.3 开发多元化体验式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依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浓厚的乡土气息、独特的地域文化、原始的野趣生态,美好的体验经历,深深地吸引着城市居民那份回归自然的迫切心理,使游客体验的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这是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求乡村旅游的目标,也正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下去的重要推动力。乡村旅游要把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动、节事活动紧紧地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注重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参与和沉浸式的体验,通过设计农产品采摘项目、农业劳作项目、农村居住体验、民俗和造物活动观摩等形式,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使旅游者能够深度享受乡村旅游的愉悦体验。
  3 结论
  “农家乐”模式和“景区式”模式是乡村旅游的两种主要模式,前者以农户为单元,规模较小,经营灵活,但往往因缺乏统筹管理而出现污染环境、恶性竞争等现象;后者则由政府主导、引进外来资本,虽能在短期内改变村落的面貌,但村民从中受益较小,并往往因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乡土文化。针对这些问题,政府要进一步发挥好主导作用,因地制宜、走特色化开发之路,注重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游客的参与和体验。
  参考文献:
  [1] 周俊满.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6(S1):204-205.
  [2] 赵承华.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17(4).
  [3] 高军波.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利益分配问题与对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17(5).
  【通联编辑:唐一东】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大数据也逐渐地运用到现代旅游行业中去,在旅游行业中运用大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判断出旅游者们的各项需求,以此来提升旅游行业的战略决策的整体水平。该文结合旅游管理,分析和探讨大数据在旅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现代旅游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8-0137-02  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通过实地采访、座谈等,结合安徽商报近年来与肥西策划、主办的文旅创意活动,了解、汇总安徽肥西县三河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对三河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旅游业态融合与产业升级情况进行浅析,以此为案例,探讨中国古村镇旅游开发研究策略与宣传推广,提出若干旅游发展参考建议等。  关键词:三河古镇;旅游产业融合;旅游开发策略与宣传推广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
期刊
摘要:从抗战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访将中国展示给世界到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东方古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孕育了新中国的赣南苏区红色基地更是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当前,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的趋势,红色旅游基地采取了英语导游以及英译红色文化介绍牌等方式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然而对红色旅游资料的英译质量偏差,导致对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对外传播效果欠佳,本文针对赣南苏区红色旅游英译资
期刊
摘要:文章以登艰艳创立的“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区”为背景, 对产业园内的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进行分析及评价,总结出产业园的景观改造是以艺术、建筑形式对传统文化实现传承和宣扬。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产业园;景观改造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8-0140-02  1 案例背景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位于上海滨江杨树浦地区,其工厂面积在100多万
期刊
摘要:美学的范围包括自然美和艺术美。听觉的美属于艺术的美,归于音乐美学范畴。音乐中的学科主要分为声乐与器乐,器乐中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之一是钢琴。该文从音乐美学角度通过对钢琴家的触键音质、音色予以分析对比,诠释美的听觉艺术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质音色;钢琴家;触键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8-0150-02  1 音乐
期刊
摘要: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以往三农战略的深化和完善,对新时代“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乡村要振兴,必须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本质上,就是要让土地走上一条的高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小农经济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规模化经营也已在全国范围发展开来。如何顺利完成这一进程,除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我们更要回顾相关历史,以史为鉴,或许可以少
期刊
摘要:近年来,结合体育项目的旅游小镇在世界各地流行。如新西兰的皇后小镇、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浙江桃花岛小镇等,包括了高山滑雪、攀岩龙舟等项目。丰富了人们旅游的选择性,为小镇赢得了更多的客户,促进了当地旅游同业的发展。在体育文化氛围下,我国体育旅游小镇的建设和完善具有必然性。特色体育旅游小镇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提供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努力打造具有体育文化背景的旅游小镇,促进我国地方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给乡村发展建设带来新的可能。必背口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面临泥石流灾害带来的旅游发展衰落、城乡建设凋敝等问题。基于地方文化内涵分析,项目确定了“五彩必背·世界瑶乡”的总体定位,从物质空间恢复、加强区域协同、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出发,探索了基于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实践。  关键词: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韶关市;
期刊
摘要:一个地方旅游需要得到长远发展,就需要非常了解自身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的一系列情况。贵州旅游业的开发,首先就需要了解自身的情况,了解到贵州是一些贫困区的旅游开发战略,并给予一个科学的战略。  关键词:精准扶贫;旅游规划;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023-02  与贫困做斗争是人民和一个国家议题当中的重中之重。旅游扶
期刊
摘要:该文围绕着江西萍乡武功山国际帐篷节的概况介绍、运营策略研究、对当地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展望进行阐述,期待萍乡武功山国际帐篷节在未来有更长久的发展。  关键词:武功山;国际帐篷节;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8-0154-02  1 萍乡武功山概况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总面积达2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