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面结合写场面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课文为例,简要分析了“点面结合”描写场面时“点”和“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读者充分体会“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好处,从而学习手法,进行迁移运用。
  关键词: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 部编版《语文》
  2019年秋,全国各地统一使用了部编版《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使用了“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双线组元的方式进行了安排。每一单元都明确了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六上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即毛泽东的古体诗《七律·长征》、英烈故事《狼牙山五壮士》和记叙文《开国大典》,一篇略读课文《灯光》。这四篇课文从四个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角度重现了不同革命时期的历史画面,场面都很宏大。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那么第二单元在课文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上,到底是如何体现点面结合的呢?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一个常用的写作方法。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在场面描写中,“点”和“面”的描写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各自的使命。
  一、“点”和“面”的描写,作者所表达的目的和情感是一致的
  “点”和“面”的描写,都是在写场面,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他们在表达目的和情感上是一致的。
  如诗歌《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个“面”和后面“五岭”“乌蒙”“金沙”等具体的“点”,共同写出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表达了红军战士的艰难和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狼牙山五壮士》中关于“五个战士”的“面”的描写和“班长”“副班长”“宋学义”等每个战士的“点”的刻画,共同写出了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场面,表达了战士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开国大典》中无论是进行“会场”“典礼”“阅兵”“游行”这四个盛大的场面的描写还是抓住“毛主席”“各方阵”等“点”的刻画,都是为了写出开国大典的盛大和激动人心。略读课文《灯光》描述了突击部队遭到阻击而一时找不到突破口这个“面”,特写了黑暗中指引突围的微弱火光这个“点”,面与点的相互映衬,都为了写战斗的场面,突出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
  二、“点”和“面”的描写,作者所立足的视角是不一致的
  “面”是一种“俯瞰”视角,具有概述性;而“点”则更具象。如《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个“面”的描写,视角大,顾及全局,体现了广度;而长征途中各个具体艰难困苦的“点”有太多太多,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以红军所翻越的五岭、乌蒙山和岷山作为“千山”的代表,以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作为“万水”的代表,在“点”的选取上,视角小,体现了深度,形象地表现出“远征难”这个大事件、大场面。
  《狼牙山五壮士》这一文,写了“接受任务—痛击来敌—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舍身跳崖”这几个情节,主要描写“痛击来敌、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这三个场面。每个场面中,都有“点”和“面”不同的视角。在“痛击来敌”这个场面中,作者先描写了五个战士群体痛击敌人的概况: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这些群体的描写就是“面”。面的描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战斗的激烈。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对五个壮士逐一进行个体描写,生动展现了各自的特点,这是“点”的描写。“点”的细致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马宝玉的沉着善战,葛振林的英勇刚烈,宋学义的嫉恶如仇,胡德林和胡福才的严肃认真。这五位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同仇敌忾的形象跃然纸上。立足不同的视角,让视野更宽,聚焦更深,使得英雄的群像与个体的形象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同样,《开国大典》中,阅兵场面让我们感受到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而走到方阵里,让我们从细节处感受各个方阵的精彩。“点面结合”,既让我们看到完整的场面,又让我们看到鲜活的个体。视角不同,所见不同,感受不同。
  三、“点”和“面”的描写,作者所呈现的场景是有选择的
  本单元在场面描写中,“面”是有选择的,有概要式和分幕式。如《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句“面”的描写概括全文,属于概要式的。而《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中的场面描写是分幕式的,“面”的描写和“点”的描写相互交融,场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播放。
  “点”也是有选择的: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点”重在细致刻画每一位战士,让五位战士的形象清晰伟岸;而观全文,这个“点”又是在重点描写“马宝玉”这个典型人物。这个“点”是班长,具有代表性。《开国大典》中,文章重点描写“毛主席”,对毛主席语言、动作等的刻画,烘托出伟大人物的形象;在阅兵式中,细写“各个方阵”,让每个方阵的特点跃然纸上,场景中的细节放大、具象。
  四、“点”和“面”的描写,作者所呈现的方式是多样的
  六上第二单元的这几篇课文,都有场面描写,都用到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这一单元旨在教导学生“了解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写作时,既有“点面分述”,又有“点面交替”;既有“点详面略”,又有“点略面详”,也有两者兼具。
  如《七律·长征》这首诗歌是“点面分述”,而另外三篇是“点面交替”。“点”和“面”上的详略让点面结合的表现力更加凸显。《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描写,“痛击来敌”“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这几个场面描写都是先面后点,“舍身跳崖”这个场面是“面—点—面”的结构。在《开国典礼》这一课,“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典礼”和“阅兵”这两个场面描写中。“典礼”这个场面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采用了“点面交替”的写法。“点”集中在毛主席身上,四次写到毛主席,分别是毛出现在主席台上、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和宣读政府公告;“面”呢,集中在群众的表现上,围绕“点”一一对应地描写了群众的目光、欢呼声、掌声等。毛主席具有历史意义的言行与群众的表现相互结合着写,组成了“见面”“宣告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等四个场面。写法上点面相互交替着写,效果上点面相互映衬,突出了大典的庄严热烈,毛主席的伟大形象和人民群众对新中国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比热爱之情。“阅兵”这一场面写得相对集中,先是一句话整体上交代阅兵式的情况,然后抓住各个方阵的特点给予特写镜头,让我们从细节处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强大,再详细写阅兵过程中群众热烈的表现。结构上先面后点再面,效果上以面衬点,以群众表现侧面衬托阅兵式的震撼,突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强大,表达了人民对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热爱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题,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人文主题,为我们整理出语文要素。六上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有宏大的场面,不同的课文,作用却是不同的。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充分了解到课文是如何利用点面结合来写场面的,我们知悉文中场景的点和面各是什么,体会到点面结合的好处,既能整体感受,又能突出典型;学习到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点面分述,也可以点面交替……
  在单元学习中,我们要学习课文的写法,从课文的学习中进行迁移,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一单元要求我们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一次活动,那么我们描绘的活动,应该既有“面”,让人能感受整体气氛;又有“点”,让读者了解具体情况,通过“点”和“面”的精心选择和不同呈现方式,还原活动场面,使讀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作为语文老师,在新教材面前,我们一定要好好研读教材,用好教材,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同时,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 沈华平《浅谈场面描写知识的开发》,《小学教学参考》2018年第34期。
  [2] 曹晓慧《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中华少年》2018年第2期。
其他文献
“阅读”与“写作”犹如鸟之双翼,语文教学中,不能厚此薄彼,要寻找两者的平衡点,不偏不倚,使其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关于“阅读”,新《课标》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于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关于“写作”,新《课标》提出—要真情实感,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要多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笔者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小组合作中,致力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教会他们如何进行表达,从而探索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道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 小组合作 倾听与表达  一、问题的提出  合作交流在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高年级的学生应当具备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从中不断提高自己。但当老师在班级实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活
摘 要: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特别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必备素养,高中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傳承古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他们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塑造良好的品格和人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有效渗透 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
摘 要:合理的假期作业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就如何设计寒暑假作业谈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 假期作业 “六原则”  许多学生往往以应付了事的态度来对待寒暑假作业,有的甚至置之不理。然而,假期作业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寒暑假作业,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摘 要:生本理念是指在教学当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生本理念对于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很有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应该将生本理念渗透其中,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学生们都是被动接受教师们传授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理念,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以及学习兴趣,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小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此过程中,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改进传统教学策略,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可以从重视诗词朗读、意象结合意境、诗词语言鉴赏、提问引导领悟与实行拓展阅读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
摘 要:由于生长环境、思维习惯之间的差异,学生之间出现了对于知识接受和掌握程度的差异,由此也就出现了“学优生”和“学困生”。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每一个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和总结学困生的成因,并探索帮助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给广大读者以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困生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落实,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新时期,“生本”教育理念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加强对新教学理念的应用,才能不断促进教学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教师要合理应用和落实“生本”理念,积极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进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水平,帮助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本篇
摘要:高中德育教育内容要不断创新。开展正面灌输疏导与德育渗透教育的全方位教育;既要注重他人对學生的教育,也不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既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的优劣,又不忽视学生的实际表现;重视入学教育,更要注重入学后的连贯教育,常抓不懈;既要注重德育专职教师的作用,又要重视任课教师的德育教育作用;实施“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使德育教育成为无缝教育。  关键词:学校德育 现存问题
摘 要:在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不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广受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倡导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本质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天性和兴趣,顺应学生的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思想。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及特征,将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