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草原上,马是蒙古人的命。
在蒙古人的心中,没有一匹好马,就逃不出大雪、大火和敌人的追击,送不成救命的医生和药物,传不出从天而降的军情和灾情,追不上白毛风里顺风狂奔的马群,套不住恶狼。蒙古人有一句谚语:草原人没有马,就像狼被夹断两条腿。
要想有好马,只能靠自己驯马。蒙古人以骑别人驯出的马为耻。在贡格尔草原,即便是普通的羊倌、牛倌,骑的都是自己驯出来的马。在贡格尔草原,野性越大、越难驯服的马越是好马,是争强好胜的马倌们争夺的对象。在贡格尔草原,哪个马倌好马最多,那么他的地位就最高。
贡格尔草原是骏马的草原,是勇敢者的天下。
蒙古谚语说:一马服一夫。
也就是说,马在一生之中,只服一个人。蒙古人和他的马,如同情人,你征服了它,它就与你相依为命,对你百依百顺。
悠远的草原历史,第一个掳获性子猛烈的强悍野马,并将其驯服成坐骑的,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根本无从查考。可是现在,在草原上挥动九尺长杆,从万马奔腾的马群中,套住狂奔的烈马,或徒手抓其马鬃将其制服,或执其尾巴将其扳倒的蒙古汉子,在草原,大有人在。
套马,驯马,看似残忍,可是一旦调教成功之后,蒙古人对马的怜爱呵护,又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相比的。
巴图对我说,驯马,有许多讲究,最重要的是人与马之间的情感沟通。
在环境恶劣的蒙古草原,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驯马方式。
近马一分险,上马三分险。一个桀骜不驯的生个子马,你接近它,都会有生命危险,何况你还要骑在它的身上。
要了解人的好坏就得共事一段,要了解马的好坏就得骑它一程。巴图笑着说。
我知道,驯马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会像巴图说得那么容易。
矫健的骏马备上金鞍,英武的青年骑在上面,锋利的长刀别在腰间,哎嗨咿哟……巴图独自唱起了蒙古长调。
要问谁是我的朋友,胯下的骏马就是我的朋友。巴图继续唱着。在牧区,牧民和牲畜的关系,绝不简单的是生产者和生产对象的关系。牲畜就是牧民不会说话的朋友和伙伴。反过来,牧民就是牲畜的主人和靠山。
一个人赶夜路的时候,身边有一条狗陪伴就觉得踏实;在野外迷了路,只要骑着马你就可以尽管放心,因为马识得回家的路。草原上的马如果看见主人,或听见主人的声音,常常冲着主人嘶鸣,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它这并不是要草要料,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巴图说,在漆黑的夜里,马听到主人的声音,才睡得安稳。
用感化的方法使马驯服,是蒙古人驯马的一个重要特点。蒙古人认为,马是有生命有灵性的高贵动物,人必须要用一种充满生命感的方法去对待它。他们对马精心呵护,每天饮水,喂料,无微不至。在使役马时,鞴鞍紧蹬,套马拉车,也要小心翼翼,唯恐给马造成一丁点儿的伤害。
蒙古草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牧民对马的管束并不严厉。每天让它们自由地在山野吃草喝水,晚上赶它们在蒙古包外面卧盘。马想吃什么草就吃什么草,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呈现出一种天然奔放的生活状态。和谐共生的相处模式培养了马敏捷、伶俐、勇敢的品格。它们对主人驯服、忠诚,充满感情。再暴烈的马,一般也不会出现故意伤害主人的事情。
没有养过马的人,会认为马是没有意识、没有思维的。但是马的确能听懂主人的语言,能看主人的脸色行事。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你打骂两下,它也能忍受。如果主人无缘无故,别处受了气,往它身上撒,它心里委屈,也懂得报仇。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店里一个车夫把他的黑马关起来,打了将近两小时。黑马的脑袋、耳朵和身上鲜血直流。晚上那个车夫从黑马后面走过,那马突然飞起一蹄,正好把他拿鞭子的右手腕骨踢断了。
蒙古人视马为自己的朋友,对马,他们有许多禁忌。不论何时何地,不准随意打骂,更不准打马头,因为马以头为尊贵;不准两个人共骑一匹马;秋天抓膘期,不准骑马狂奔。
巴图随身携带着一个木制的刮马汗板,这是他父亲传给他的。巴图一边用这個汗板为自己的黄骠马刮身子,一边介绍说,在牧区,马倌、骑手大多随身带着这样的刮马汗板或者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刮除马汗、刷洗身子,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牧民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有效途径。
你不知道,为马刮一刮,刨一刨,胜过喂精料。从马的前额开始,然后脖子、前腿、腹部、后臀,从前到后,巴图耐心细致地给黄骠马全身刮了一遍。
黄骠马偶尔摇一摇尾巴,或者回过头来瞅一眼巴图,再冲巴图摆摆头,一副享受、惬意的样子。我发现一个细节,有的时候,巴图刮到某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皮肤就会痉挛起来。巴图告诉我,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在那个地方多刮几下,筋络就会通畅起来,马也会舒服许多。
你这马的按摩师极其合格呀。我打趣巴图。
是呀,可是我的黄骠马只让我按摩,别人想都别想接近它。他哈哈笑了一阵,又说,我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我喜欢马,喜欢这种生活。套马,驯马,对我来说,那不是劳动,而是一种极其快乐的运动和娱乐。
在贡格尔草原,巴图驯马和套马特别有名。每年,牧民打马鬃、打马印,都来请他去帮助套马。
巴图说,套马的技巧很重要,杆子马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杆子马是牧民骑着套马的马,是专门从马群里挑选出来,特别灵活、通人性,还要经过特殊训练。杆子马在马群里一旦盯住了一匹马,绝对一追到底。好的杆子马能够在奔跑中紧随目标,还能随着人的重心来判断追赶的方向,即使目标突然转身掉头,它也能立即跟上去。当牧民套住马时,杆子马会立刻牢牢站在地上,等牧民再一拍它,就迅速向前蹿了出去。杆子马不一定高大强壮,太胖了反而不够灵活,所以个头小而且反应灵敏听话的马才是最好的。
对巴图来说,驯马的本领仿佛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就骑马,无论是大马,还是刚出生不久的儿马驹子,他从不畏惧,翻身就上。任胯下的马如何扭身蹦高、尥蹶子,他都会紧紧地贴在马的背上。开始的时候,他也会被马摔下来。巴图说,你不能因为挨了摔,就生气打马,而是要勇敢地再骑上去,任由它摔,当它摔不下来你的时候,马就会心服口服,和马背上的你成了朋友。一旦你受了伤,或者有了危险,驯服的马就像朋友一样会竭尽全力来救你。 牛不驯不会耕,马不驯不能骑。
巴图根据多年的驯马经验,总结出一条,那些在鼻孔间和嘴唇间长着一团白毛的马,最难驯服。古书上刘备骑的“的卢马”,额头上就长着白毛。
训练一匹奔走如飞的骏马,不知要付出多大的心血。驯马人要非常自信,马才会听你的。一个真正的牧人,挑选马匹是苛刻的。那些桀骜不驯的马驹儿,才是他们精心挑选训练的对象。而那些“自生走①”的马驹,是“老婆娃娃骑的材料”。
驯马的工作从马驹两岁时就开始了。牧人把它从马群里分离出来,单独关在特殊的马厩里。马槽总是不断加高,促使马驹时时刻刻扬起头来。这样培养出来的马,才能昂首挺胸、前躯高大,给人一种挺拔和雄伟的美感。马粪一般不去清除,这样马的四蹄才能长得丰圆饱满。如果把粪除掉,就会长成驼蹄似的扁片儿,不但样子难看,而且跑起来也不出路。可是到了休息的时候,却必须把它牵到槽外,不让一点粪尿沾在它的身上。受到这样精心调养的马,就像得到父母宠爱的姑娘,一两年内就会出落得鲜花一样,又漂亮又骄傲。
骏马是牧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出来的勇士。
马养到三岁,四蹄挂了掌,就要开始训练了。
馴马就像男女谈恋爱,你要慢慢走近它,让它了解你,直至接受你,爱上你。在生物界中,马是被猎食动物,它随时都可能成为别人的食物,所以,当它看到不了解的东西,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害怕,会飞快地逃跑。这是被猎食动物的天性。
人和人初次见面,会握手,马也一样。马的嘴唇相当于人的手,你把手伸给它,让马闻闻你的味道,最好让马闻你的手背。手背的弧度大,马咬不到,马熟悉了你的味道,你们就认识了。如果马叼住你的手,表示它愿意和你玩儿;如果马把头转向别处,表示它对你不感兴趣。马很善良,不会轻易地去攻击人,如果踢人或者咬人,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误会,二是自卫。
巴图说,你一定要按照着你喜欢的目标去驯马,只有这样,在建立你和马之间强烈的情感纽带的同时,你才会收获一匹你完全中意、适合骑乘的骏马。
驯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匹烈马,想要成功地训练它,你必须让它知道你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你要确保你发出的每一个信号清晰、明显,而且不要对马有攻击性、侮辱性。你要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训练计划,把大的任务分成小目标,慢慢地实现。首先你要让马先接受你的触摸。马的敏感部位在耳朵后面、腹侧、腋下、腿部、臀部等。你需要经常触碰它的脸部和头部,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的时候,把手放在让它感到舒服的脸或脖子的位置,然后慢慢地向其他部位移动。巴图强调说,这个时候,最忌讳突然加速。如果你移动过快,马会焦躁不安。当马紧张和焦躁的时候,你一定要立即停下动作,保持不动,直到它完全放松下来。然后给它一些奖励,因为它战胜了焦躁。在马被惊吓或者焦躁的状态,你不要把手从它的身体上移开。移开你的手,会让马觉得你的手是危险的,是令人恐惧的。等马平复了情绪,你再继续抚摸,马就会逐渐不再有任何反应。
马初步接受你之后,开始训练马和你一起行走,你的位置,要和马的头部保持平齐。如果你在马右面,你是牵着马,不能引起它的注意力。如果马在你前面,你不能及时掌控它。
当马彻底接受了你,你就可以训练马完成后退、转弯、慢跑、快跑、停止、行走等动作。每一次完成,你都要上前去抚摸它的脸,或者轻轻地拍拍它,对马来说,这是对它的奖励。
和所有动物一样,奖励比惩罚好用。但是,不要用食物奖励你的马,这会让它期待过多,并且会让它有咬人的倾向。马的反应都是有原因的,很多时候它们只是想传递问题、表达痛苦或者想要告诉你点什么。如果马重复忽视你的命令,你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用手捏它的胸部,或者使劲用掌心推马。拳打脚踢反倒会让马更加抵触你。更不要鞭打马。作为一个真正的驯马人,你要在不摧毁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展示你的权威。
巴图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父亲和儿子骑马游玩,哼着歌,看着景,正走着,突然马不动了。父亲催它向前走,这马却退了几步;父亲让它左拐,它又摇了摇头,朝右边走了几步,紧接着还打了个响鼻。父亲气极了,这马敢和自己唱反调儿,还打响鼻嘲笑自己!于是父亲下了马,抓住马头,两脚站稳,使出全身的力气,往后推马,想让马尝尝自己的厉害。不料,这马非但纹丝不动,还又顶着父亲往前走了几步。父亲更加愤怒,索性绕到马的后面,推着马屁股。烈日当空,父亲热得汗流浃背,脸也憋红了,可那马却像是被钉在了那儿。儿子见了,赶忙去找工具。父亲更来气了,对着马腿就踢了一脚,那马随即回了一脚,父亲一下子飞出十几米远,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时,儿子回来了,他拿来一块长长的木板,最后父子俩用木板推着马走了。
讲到这儿,巴图哈哈大笑,被人推着走的马,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巴图继续讲他的驯马经验。你要让马习惯面对突然发生的事物,而保持镇定。这就要利用一些方法,来降低马的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比如,用一个长长的木棒,末端绑上一个塑料袋,在马的身边挥舞。马可能会因此变得焦躁不安,甚至恐惧,继续保持挥舞的动作,甚而用塑料袋去摩擦马的身体,马慢慢意识到这个舞动的东西并不危险时,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候就扔掉袋子,上前抚摸并赞扬它。再如,你在马的四周快速行走,胡乱挥动你的手臂,大喊大叫,制造各种噪音,快速摩擦马的身体,做一些奇怪的,能引发马恐惧的动作,直到马习惯了为止。
马在一开始,是不会轻易接受一个人骑到它的背上的。所以,牧民要经常抚摸或者拍它的背部,为将来的骑乘做准备。给马鞴上马鞍之前,让你的马先看见和闻到马鞍,等它熟悉了,然后再轻柔地将马鞍移动到它的后背上。首先要观察马的反应,然后勒紧肚带,带着马到草原上遛一圈。给马带马嚼子之前,通过搔马的牙龈的方式,把马嚼子放进马的嘴里。然后让马含着马嚼子一会儿,这样马就会适应嘴里面有东西的感觉。巴图特意强调说,在命令马前进或者转弯时,不要突然强硬地去拽马嚼子,这样会让马受伤,要有一个提前预告的过程。 巴图说,世界上没有两匹完全相同的马。每匹马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耐心是最重要的。当马惊恐的时候,你要保持小心和镇静。你要和你的马共度许多时光,要经常照顾它,刮汗梳毛,你和马的关系就會亲密无间,相亲相爱,就像情人一样。巴图说到这,拍了拍我的肩膀,哈哈大笑。
我惊诧驯马居然有这么多的学问。巴图说,就说简单的抬马蹄子吧,里面就有好多的学问呢。你若不会抬,说不准,你就会被马给踢飞了。巴图说完,还踢了一下脚,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若想搬起一匹马驹子或者是未经调教的马的蹄子,是不容易的。自古以来,逃跑是马的本能和天性,它习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拔腿就跑。因此,当你抓住了马的一条腿,阻碍了它的自由移动,它自然会感到害怕。所以说,你要学会如何抬起马蹄,并安全地握住马蹄或者马腿一段时间,这很重要。第一个步骤是让马自然地接受你的靠近或者是你碰触它的四肢。如果你操之过急,兴冲冲地朝马走过去,它会本能地向后退,躲着你。所以,你要自信且慢慢地走近它,如果它还是躲闪,你不要冲动地试图把它拉向你,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办法是允许它在你身边小范围地走动,而且你要跟着它走动,让它明白躲避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在这个过程中,马会明白其实你对它并无恶意,它对你的信任也会慢慢加深。
当你靠近马匹时,它表现得很平静很自然,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但是你要知道,马在三条腿站立的时候是不好保持平衡的,所以要事先考虑到,需要把马腿抬多高、抬到什么位置、抬多长时间等。还有一点,马有时也会用脖子保持平衡,所以手中的缰绳不应牵得太紧,要留给马足够的活动空间。在抬马前蹄的时候,要站到马肩膀旁边,把手轻轻地放到它肩部隆起的位置上,手慢慢向下,朝着马蹄的方向抚摸,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手始终接触马的身体。你也许会发现,当手快要接近马蹄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地就把蹄子抬了起来。但也会发生相反的情况,马会向前迈步,它这样是在企图摆脱你。
如果马很配合,你可以把它的蹄子放下,当作奖励,然后再重复这一动作。每次完成动作后都记得要鼓励它。无论是搬马前蹄还是后蹄,如果马不愿意,不要握着它的蹄子不放手,这样会让马产生恐惧感,并极力摆脱你。在马试图挣脱时,可以让马先后退几步,以便搬起它的前蹄之后,可以更好地保持三足平衡站立。
搬马后蹄的时候,站到马的侧身,并将手轻轻地放在马的后臀部上。手慢慢向下,朝着马后蹄的方向抚摸。年轻的小马可能会很快地从你手中抽回腿或蹄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试图强硬地抓住它的腿或蹄子,应该让它自然地把马蹄放回到地上,鼓励它,并让它再尝试一次。重复练习这个动作,你的马会慢慢学会配合,抬起后蹄,而不会试图摆脱你,接下来它会允许你握住它的蹄子或者是马腿。这时你不要把马蹄拽向自己,要保证马腿抬起的方向是向前的,这样既安全,又能帮助它保持站立的平衡。等你的马开始顺从并配合你的时候,你就可以为它钉蹄掌了。
无论是骑马、套马车、备马鞍,如果马想要远离你,你都应该尊重它,给予它自由。这样可以让马放松并且感到安全。比如说在套车的时候,马想从车上下来,那就让它下来,但是要把它重新带回到它逃避的那个环节,引导它去思考这样做的意义。遇到马逃避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退回一步重新做。你要友好、耐心地引导它。
一个简单的抬马蹄,在巴图的心里,就有这么多的学问,他是真正的驯马专家。
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听说,有跑马,也有走马。我认为,走马就像体育竞赛中的“竞走”,只是单纯的“走”,不能跑。后来我才明白,“走”是骑术上的专业术语,是指马的同侧两腿同时并举的快步溜蹄走法。既异于平常意义上的“走”,又异于双蹄大奔的“跑”。骏马在骑乘时最讨人喜欢的秘密,就是在于“走”。走马的步态也要分成三个阶段。开始训练出的是四方步态,对于走马来说,还是初级阶段。有的骏马经过训练,尚能突破这个阶段。能让马的四只蹄子连起来成为平行四边形,这叫错落步态,属于中级阶段。最好的骏马是流水步态,它的蹄迹完全是条直线。这种马“走”起来像飞一样,耳边“呼呼”生风。骑马的人回头望去,据说能同时望见十三朵溅起的蹄花。
一匹好走马是压出来的。每年春天的时候,经常看到许多牧民骑着马,每天在草滩上走来走去。没有鞴过鞍子的生马骑上去容易跑,这样就要把嚼子勒住,让它学会“走”。可是这么一勒,就成了平常的慢走,于是就得把嚼子再放松一点……不知经过多少月夕晨昏,那马突然获得灵感似的会“走”了。牧人像捡了宝一样高兴,千方百计地让马保持这种步态。过上很长一段时间,牧民在地上不远不近地摆一些椽子,让马从上面走过去。马怕磕了腿,走过的时候前蹄抬得很高,蹄掌向里弯得很深,几乎踢到自己胸部时,才腾空向前一跃而出。久而久之,养成一种高腿大步、昂首挺胸的勃勃英姿。这种良马在快走的时候,你从侧面观赏,就像一位演奏家在敲打扬琴,动作娴熟而敏捷,在视觉、听觉上都有一种韵律和美感。
牧民在驯马的过程中,对马产生了爱。马在被训练的时候,对主人产生了情。好马就像贞女一样,具备了一种坚贞不屈的操守。好马不鞴二鞍,这句话不是凭空杜撰的。驯过的马是主人不会说话的帮手,你骑着它去赶牛、赶羊,它会连踢带咬把牛羊赶回来,甚至当你丧失骑乘能力的时候,它会想尽办法让你骑到背上,绝不像驴一样,觉得你驾驭不了了,就会尥蹶子,对你另眼看待。
巴图一说起马就滔滔不绝。
在草原上,每一个蒙古人都与马有一段故事。我们常常把“驴马”连在一起使用,这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对马的亵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已经把马从五畜的地位提升起来,用尽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来赞颂。蒙古族歌颂马的民歌和祝词,已经成了蒙古文学中优秀的珍品。
巴图问我,你知道人们常说,要骑好马,蒙古人的老马。这是为什么?我回答不上来。巴图说,蒙古人驯马的特点是注意养气。第一次骑马,正当它意气风发的时候,你要从马背上跳下来,使其恢复和增加体力,切忌跑得精疲力尽。蒙古马由于从小未放过大劲,锐气未消,主人稍一怂恿,便奋蹄扬鬃,力气倍增,冲锋陷阵,无所阻挡。随着年岁增长,骨骼变硬,意志更加坚强。故此,民间才有了这种说法。 训练杆子马的时候,起套时要选那些估计可能套住的马。这样套马成功以后,杆子马眼睛也尖了,蹄子也快了,信心也足了。如果一开始失败了,就会挫伤了杆子马的锐气,将来骑它套马时一定会出毛病。训练参赛马的时候,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它的竞争意识。不赛则已,一赛必然让它夺魁。估计夺不了魁的,就勒住不跑。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一种好胜心理。只要几匹马走在一起,它一定要跑在前面才罢休。
巴图说,你光懂得这些还不行,还要观察它。马和人一样,它也是有表情的,要不,人类怎么称马是最通灵的动物呢!
马有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通过对它的眼睛、耳朵、脖子的观察,就不难分辨出马的各种情绪。喜、怒、哀、乐、紧张、恐惧、舒适、信任、怀疑、好奇、顽皮……当一匹马高兴的时候,它会抬着头翘着尾巴,轻快地小跑,看见主人时就会快乐地跑过来。当它在马厩里,屁股对着门口,不想动,这表示不想被打扰。当它肚子饿或不耐烦时,前腿会反复地扒地。当它拿鼻子顶你或靠在你身上,则希望得到你的爱抚。当马的耳朵是放松的、灵活转动的,这说明马对人没有敌意。在生气或者讨厌某个事物的时候,耳朵会朝背部弯下,露出牙齿,甚至会咬人或其他的马,说明这匹马以前挨过打,因此它不相信陌生人,心存戒备。马害怕或者兴奋,都会露出眼白,不过很容易辨别其中的不同,害怕的马会高仰着头或跑开,兴奋的马会跑向你。生病或是被欺负的马会神情沮丧,它会将耳朵背过去倒下,露出呆滞的眼神。马在打瞌睡时,耳朵也会微微向后,眼皮下垂,下嘴唇松弛。
马也是有语言的。俗语说:马语通灵。马平时是非常安静的,当你听到马叫的时候,那就是它在向你倾诉。受惊或受伤的马会长鸣;公马与母马调情时也会长鸣,痛苦的时候会嘶吼,一边嘶鸣、一边喷气是表示不安或者兴奋,低鸣表达友善,咕噜、叹气、吹气等声音,都是与人或另一匹马沟通的声音。
这就是马的世界,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马和人是相似的,他们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巴图不仅是一个驯马的高手,简直就是一个马文化的专家。
巴圖说,蒙古人只有真正了解马,和马交成朋友,才能更好地驾驭它。那些马术表演者,就是通过马的表情,来判断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这样有助于更好地驾驭马。与马交了朋友,再高难度的动作,马也会载着你顺利完成。
巴图走到我的越野车前,用蒲扇般的大手拍了拍越野车的前盖子,笑着说,你们汉人爱惜车,车和老婆,从不外借。我们蒙古人也有两件宝贝不外借,马和老婆!我也大笑。
蒙古人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但在马身上表现得非常小气。他们从来不出借自己的马,别人也决不贸然开口。当一个牧民遛马的时候,就是王爷来了也不会停下。如果蒙古人丢失了自己心爱的坐骑,那简直是天大的灾难,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它找回。一边走一边唱,谁要是看见我的马,赏他一件狐皮马褂;谁要是找回我的马,赏他一件虎皮马褂!走一路唱一路,草原上的人们就知道这个人丢了马,会一起帮助他寻找。
巴图曾经失去了自己一匹心爱的宝马。不是丢了,是死了。
那是一匹黄色银合马,救过巴图媳妇的命。
当时巴图不在家,媳妇却要分娩了。可是,几十公里都没有人家。那个年代,草原上没有任何通信工具。媳妇痛得从床上滚到地上,从地上慢慢爬到蒙古包外面,她大汗淋漓,不停地呻吟着,喊着巴图的名字。突然,传来“咴咴”的马嘶,听着这熟悉的马嘶,媳妇一下子镇静了下来。黄色银合马跑了过来,闻着她的脸,围着她一圈圈地转,媳妇想骑到马背上去,可是她疼得站不起来。这时,黄色银合马突然卧倒在她的面前,她咬着牙,忍着巨痛,爬到马背上,催马来到了苏木的医院……她和儿子保住了命。
后来,黄色银合马不幸得了急性炭疽,这种病人畜共患,危害非常大。因为致病菌芽孢杆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二十年,所以必须挖三米以上的坑,坑里撒上石灰,然后把死马焚烧深埋。
我的这匹骏马,虽然不是有名的良马,但是只要备上合适的鞍子,路途再远也能走到,长了翅膀的鸟儿也能捉住。可是,自从这匹马死了后,我再也不骑马了。巴图伤心地说。
巴图的媳妇长得特别漂亮,高颧骨,大眼睛,双眼皮,一笑,两个大大的酒窝。巴图自己夸耀,我媳妇,贡格尔草原,数一数二的美女。
我问巴图,你媳妇嫁给你,因为你是驯马高手?
巴图笑了,摇着头,仰头唱了起来:
草原上滩连滩,
滩上的马群像云彩,
青年男女套马鞴金鞍,
牧人的坐骑这里来。
一咏三叹,让我心潮澎湃,他却一下停住了,我怎么说,他也不唱了,脸上的表情郁郁的。也许,他又想起他的黄色银合马了。
黄羊脊背的银合马哟,
一听你的叫声就能认出来。
自幼相爱的小情人哟,
一听你的笑声就能认出来……
正在灶膛烧火的巴图媳妇突然唱了起来。
她唱得那样自然,眼睛谁也不看,只看着灶膛里的火。火苗在她俊俏的面庞上一闪一闪。
她这一唱,巴图也跟着唱起来。手里夹着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某个地方。
唱着唱着,眼泪就一下子出来了。
责任编辑
在蒙古人的心中,没有一匹好马,就逃不出大雪、大火和敌人的追击,送不成救命的医生和药物,传不出从天而降的军情和灾情,追不上白毛风里顺风狂奔的马群,套不住恶狼。蒙古人有一句谚语:草原人没有马,就像狼被夹断两条腿。
要想有好马,只能靠自己驯马。蒙古人以骑别人驯出的马为耻。在贡格尔草原,即便是普通的羊倌、牛倌,骑的都是自己驯出来的马。在贡格尔草原,野性越大、越难驯服的马越是好马,是争强好胜的马倌们争夺的对象。在贡格尔草原,哪个马倌好马最多,那么他的地位就最高。
贡格尔草原是骏马的草原,是勇敢者的天下。
一
蒙古谚语说:一马服一夫。
也就是说,马在一生之中,只服一个人。蒙古人和他的马,如同情人,你征服了它,它就与你相依为命,对你百依百顺。
悠远的草原历史,第一个掳获性子猛烈的强悍野马,并将其驯服成坐骑的,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根本无从查考。可是现在,在草原上挥动九尺长杆,从万马奔腾的马群中,套住狂奔的烈马,或徒手抓其马鬃将其制服,或执其尾巴将其扳倒的蒙古汉子,在草原,大有人在。
套马,驯马,看似残忍,可是一旦调教成功之后,蒙古人对马的怜爱呵护,又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相比的。
巴图对我说,驯马,有许多讲究,最重要的是人与马之间的情感沟通。
在环境恶劣的蒙古草原,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驯马方式。
近马一分险,上马三分险。一个桀骜不驯的生个子马,你接近它,都会有生命危险,何况你还要骑在它的身上。
要了解人的好坏就得共事一段,要了解马的好坏就得骑它一程。巴图笑着说。
我知道,驯马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会像巴图说得那么容易。
矫健的骏马备上金鞍,英武的青年骑在上面,锋利的长刀别在腰间,哎嗨咿哟……巴图独自唱起了蒙古长调。
要问谁是我的朋友,胯下的骏马就是我的朋友。巴图继续唱着。在牧区,牧民和牲畜的关系,绝不简单的是生产者和生产对象的关系。牲畜就是牧民不会说话的朋友和伙伴。反过来,牧民就是牲畜的主人和靠山。
一个人赶夜路的时候,身边有一条狗陪伴就觉得踏实;在野外迷了路,只要骑着马你就可以尽管放心,因为马识得回家的路。草原上的马如果看见主人,或听见主人的声音,常常冲着主人嘶鸣,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它这并不是要草要料,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巴图说,在漆黑的夜里,马听到主人的声音,才睡得安稳。
用感化的方法使马驯服,是蒙古人驯马的一个重要特点。蒙古人认为,马是有生命有灵性的高贵动物,人必须要用一种充满生命感的方法去对待它。他们对马精心呵护,每天饮水,喂料,无微不至。在使役马时,鞴鞍紧蹬,套马拉车,也要小心翼翼,唯恐给马造成一丁点儿的伤害。
二
蒙古草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牧民对马的管束并不严厉。每天让它们自由地在山野吃草喝水,晚上赶它们在蒙古包外面卧盘。马想吃什么草就吃什么草,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呈现出一种天然奔放的生活状态。和谐共生的相处模式培养了马敏捷、伶俐、勇敢的品格。它们对主人驯服、忠诚,充满感情。再暴烈的马,一般也不会出现故意伤害主人的事情。
没有养过马的人,会认为马是没有意识、没有思维的。但是马的确能听懂主人的语言,能看主人的脸色行事。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你打骂两下,它也能忍受。如果主人无缘无故,别处受了气,往它身上撒,它心里委屈,也懂得报仇。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店里一个车夫把他的黑马关起来,打了将近两小时。黑马的脑袋、耳朵和身上鲜血直流。晚上那个车夫从黑马后面走过,那马突然飞起一蹄,正好把他拿鞭子的右手腕骨踢断了。
蒙古人视马为自己的朋友,对马,他们有许多禁忌。不论何时何地,不准随意打骂,更不准打马头,因为马以头为尊贵;不准两个人共骑一匹马;秋天抓膘期,不准骑马狂奔。
巴图随身携带着一个木制的刮马汗板,这是他父亲传给他的。巴图一边用这個汗板为自己的黄骠马刮身子,一边介绍说,在牧区,马倌、骑手大多随身带着这样的刮马汗板或者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刮除马汗、刷洗身子,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牧民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有效途径。
你不知道,为马刮一刮,刨一刨,胜过喂精料。从马的前额开始,然后脖子、前腿、腹部、后臀,从前到后,巴图耐心细致地给黄骠马全身刮了一遍。
黄骠马偶尔摇一摇尾巴,或者回过头来瞅一眼巴图,再冲巴图摆摆头,一副享受、惬意的样子。我发现一个细节,有的时候,巴图刮到某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皮肤就会痉挛起来。巴图告诉我,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在那个地方多刮几下,筋络就会通畅起来,马也会舒服许多。
你这马的按摩师极其合格呀。我打趣巴图。
是呀,可是我的黄骠马只让我按摩,别人想都别想接近它。他哈哈笑了一阵,又说,我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我喜欢马,喜欢这种生活。套马,驯马,对我来说,那不是劳动,而是一种极其快乐的运动和娱乐。
三
在贡格尔草原,巴图驯马和套马特别有名。每年,牧民打马鬃、打马印,都来请他去帮助套马。
巴图说,套马的技巧很重要,杆子马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杆子马是牧民骑着套马的马,是专门从马群里挑选出来,特别灵活、通人性,还要经过特殊训练。杆子马在马群里一旦盯住了一匹马,绝对一追到底。好的杆子马能够在奔跑中紧随目标,还能随着人的重心来判断追赶的方向,即使目标突然转身掉头,它也能立即跟上去。当牧民套住马时,杆子马会立刻牢牢站在地上,等牧民再一拍它,就迅速向前蹿了出去。杆子马不一定高大强壮,太胖了反而不够灵活,所以个头小而且反应灵敏听话的马才是最好的。
对巴图来说,驯马的本领仿佛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就骑马,无论是大马,还是刚出生不久的儿马驹子,他从不畏惧,翻身就上。任胯下的马如何扭身蹦高、尥蹶子,他都会紧紧地贴在马的背上。开始的时候,他也会被马摔下来。巴图说,你不能因为挨了摔,就生气打马,而是要勇敢地再骑上去,任由它摔,当它摔不下来你的时候,马就会心服口服,和马背上的你成了朋友。一旦你受了伤,或者有了危险,驯服的马就像朋友一样会竭尽全力来救你。 牛不驯不会耕,马不驯不能骑。
巴图根据多年的驯马经验,总结出一条,那些在鼻孔间和嘴唇间长着一团白毛的马,最难驯服。古书上刘备骑的“的卢马”,额头上就长着白毛。
训练一匹奔走如飞的骏马,不知要付出多大的心血。驯马人要非常自信,马才会听你的。一个真正的牧人,挑选马匹是苛刻的。那些桀骜不驯的马驹儿,才是他们精心挑选训练的对象。而那些“自生走①”的马驹,是“老婆娃娃骑的材料”。
驯马的工作从马驹两岁时就开始了。牧人把它从马群里分离出来,单独关在特殊的马厩里。马槽总是不断加高,促使马驹时时刻刻扬起头来。这样培养出来的马,才能昂首挺胸、前躯高大,给人一种挺拔和雄伟的美感。马粪一般不去清除,这样马的四蹄才能长得丰圆饱满。如果把粪除掉,就会长成驼蹄似的扁片儿,不但样子难看,而且跑起来也不出路。可是到了休息的时候,却必须把它牵到槽外,不让一点粪尿沾在它的身上。受到这样精心调养的马,就像得到父母宠爱的姑娘,一两年内就会出落得鲜花一样,又漂亮又骄傲。
骏马是牧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出来的勇士。
马养到三岁,四蹄挂了掌,就要开始训练了。
馴马就像男女谈恋爱,你要慢慢走近它,让它了解你,直至接受你,爱上你。在生物界中,马是被猎食动物,它随时都可能成为别人的食物,所以,当它看到不了解的东西,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害怕,会飞快地逃跑。这是被猎食动物的天性。
人和人初次见面,会握手,马也一样。马的嘴唇相当于人的手,你把手伸给它,让马闻闻你的味道,最好让马闻你的手背。手背的弧度大,马咬不到,马熟悉了你的味道,你们就认识了。如果马叼住你的手,表示它愿意和你玩儿;如果马把头转向别处,表示它对你不感兴趣。马很善良,不会轻易地去攻击人,如果踢人或者咬人,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误会,二是自卫。
巴图说,你一定要按照着你喜欢的目标去驯马,只有这样,在建立你和马之间强烈的情感纽带的同时,你才会收获一匹你完全中意、适合骑乘的骏马。
四
驯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匹烈马,想要成功地训练它,你必须让它知道你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你要确保你发出的每一个信号清晰、明显,而且不要对马有攻击性、侮辱性。你要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训练计划,把大的任务分成小目标,慢慢地实现。首先你要让马先接受你的触摸。马的敏感部位在耳朵后面、腹侧、腋下、腿部、臀部等。你需要经常触碰它的脸部和头部,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的时候,把手放在让它感到舒服的脸或脖子的位置,然后慢慢地向其他部位移动。巴图强调说,这个时候,最忌讳突然加速。如果你移动过快,马会焦躁不安。当马紧张和焦躁的时候,你一定要立即停下动作,保持不动,直到它完全放松下来。然后给它一些奖励,因为它战胜了焦躁。在马被惊吓或者焦躁的状态,你不要把手从它的身体上移开。移开你的手,会让马觉得你的手是危险的,是令人恐惧的。等马平复了情绪,你再继续抚摸,马就会逐渐不再有任何反应。
马初步接受你之后,开始训练马和你一起行走,你的位置,要和马的头部保持平齐。如果你在马右面,你是牵着马,不能引起它的注意力。如果马在你前面,你不能及时掌控它。
当马彻底接受了你,你就可以训练马完成后退、转弯、慢跑、快跑、停止、行走等动作。每一次完成,你都要上前去抚摸它的脸,或者轻轻地拍拍它,对马来说,这是对它的奖励。
和所有动物一样,奖励比惩罚好用。但是,不要用食物奖励你的马,这会让它期待过多,并且会让它有咬人的倾向。马的反应都是有原因的,很多时候它们只是想传递问题、表达痛苦或者想要告诉你点什么。如果马重复忽视你的命令,你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用手捏它的胸部,或者使劲用掌心推马。拳打脚踢反倒会让马更加抵触你。更不要鞭打马。作为一个真正的驯马人,你要在不摧毁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展示你的权威。
五
巴图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父亲和儿子骑马游玩,哼着歌,看着景,正走着,突然马不动了。父亲催它向前走,这马却退了几步;父亲让它左拐,它又摇了摇头,朝右边走了几步,紧接着还打了个响鼻。父亲气极了,这马敢和自己唱反调儿,还打响鼻嘲笑自己!于是父亲下了马,抓住马头,两脚站稳,使出全身的力气,往后推马,想让马尝尝自己的厉害。不料,这马非但纹丝不动,还又顶着父亲往前走了几步。父亲更加愤怒,索性绕到马的后面,推着马屁股。烈日当空,父亲热得汗流浃背,脸也憋红了,可那马却像是被钉在了那儿。儿子见了,赶忙去找工具。父亲更来气了,对着马腿就踢了一脚,那马随即回了一脚,父亲一下子飞出十几米远,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时,儿子回来了,他拿来一块长长的木板,最后父子俩用木板推着马走了。
讲到这儿,巴图哈哈大笑,被人推着走的马,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巴图继续讲他的驯马经验。你要让马习惯面对突然发生的事物,而保持镇定。这就要利用一些方法,来降低马的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比如,用一个长长的木棒,末端绑上一个塑料袋,在马的身边挥舞。马可能会因此变得焦躁不安,甚至恐惧,继续保持挥舞的动作,甚而用塑料袋去摩擦马的身体,马慢慢意识到这个舞动的东西并不危险时,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候就扔掉袋子,上前抚摸并赞扬它。再如,你在马的四周快速行走,胡乱挥动你的手臂,大喊大叫,制造各种噪音,快速摩擦马的身体,做一些奇怪的,能引发马恐惧的动作,直到马习惯了为止。
马在一开始,是不会轻易接受一个人骑到它的背上的。所以,牧民要经常抚摸或者拍它的背部,为将来的骑乘做准备。给马鞴上马鞍之前,让你的马先看见和闻到马鞍,等它熟悉了,然后再轻柔地将马鞍移动到它的后背上。首先要观察马的反应,然后勒紧肚带,带着马到草原上遛一圈。给马带马嚼子之前,通过搔马的牙龈的方式,把马嚼子放进马的嘴里。然后让马含着马嚼子一会儿,这样马就会适应嘴里面有东西的感觉。巴图特意强调说,在命令马前进或者转弯时,不要突然强硬地去拽马嚼子,这样会让马受伤,要有一个提前预告的过程。 巴图说,世界上没有两匹完全相同的马。每匹马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耐心是最重要的。当马惊恐的时候,你要保持小心和镇静。你要和你的马共度许多时光,要经常照顾它,刮汗梳毛,你和马的关系就會亲密无间,相亲相爱,就像情人一样。巴图说到这,拍了拍我的肩膀,哈哈大笑。
六
我惊诧驯马居然有这么多的学问。巴图说,就说简单的抬马蹄子吧,里面就有好多的学问呢。你若不会抬,说不准,你就会被马给踢飞了。巴图说完,还踢了一下脚,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若想搬起一匹马驹子或者是未经调教的马的蹄子,是不容易的。自古以来,逃跑是马的本能和天性,它习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拔腿就跑。因此,当你抓住了马的一条腿,阻碍了它的自由移动,它自然会感到害怕。所以说,你要学会如何抬起马蹄,并安全地握住马蹄或者马腿一段时间,这很重要。第一个步骤是让马自然地接受你的靠近或者是你碰触它的四肢。如果你操之过急,兴冲冲地朝马走过去,它会本能地向后退,躲着你。所以,你要自信且慢慢地走近它,如果它还是躲闪,你不要冲动地试图把它拉向你,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办法是允许它在你身边小范围地走动,而且你要跟着它走动,让它明白躲避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在这个过程中,马会明白其实你对它并无恶意,它对你的信任也会慢慢加深。
当你靠近马匹时,它表现得很平静很自然,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但是你要知道,马在三条腿站立的时候是不好保持平衡的,所以要事先考虑到,需要把马腿抬多高、抬到什么位置、抬多长时间等。还有一点,马有时也会用脖子保持平衡,所以手中的缰绳不应牵得太紧,要留给马足够的活动空间。在抬马前蹄的时候,要站到马肩膀旁边,把手轻轻地放到它肩部隆起的位置上,手慢慢向下,朝着马蹄的方向抚摸,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手始终接触马的身体。你也许会发现,当手快要接近马蹄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地就把蹄子抬了起来。但也会发生相反的情况,马会向前迈步,它这样是在企图摆脱你。
如果马很配合,你可以把它的蹄子放下,当作奖励,然后再重复这一动作。每次完成动作后都记得要鼓励它。无论是搬马前蹄还是后蹄,如果马不愿意,不要握着它的蹄子不放手,这样会让马产生恐惧感,并极力摆脱你。在马试图挣脱时,可以让马先后退几步,以便搬起它的前蹄之后,可以更好地保持三足平衡站立。
搬马后蹄的时候,站到马的侧身,并将手轻轻地放在马的后臀部上。手慢慢向下,朝着马后蹄的方向抚摸。年轻的小马可能会很快地从你手中抽回腿或蹄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试图强硬地抓住它的腿或蹄子,应该让它自然地把马蹄放回到地上,鼓励它,并让它再尝试一次。重复练习这个动作,你的马会慢慢学会配合,抬起后蹄,而不会试图摆脱你,接下来它会允许你握住它的蹄子或者是马腿。这时你不要把马蹄拽向自己,要保证马腿抬起的方向是向前的,这样既安全,又能帮助它保持站立的平衡。等你的马开始顺从并配合你的时候,你就可以为它钉蹄掌了。
无论是骑马、套马车、备马鞍,如果马想要远离你,你都应该尊重它,给予它自由。这样可以让马放松并且感到安全。比如说在套车的时候,马想从车上下来,那就让它下来,但是要把它重新带回到它逃避的那个环节,引导它去思考这样做的意义。遇到马逃避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退回一步重新做。你要友好、耐心地引导它。
一个简单的抬马蹄,在巴图的心里,就有这么多的学问,他是真正的驯马专家。
七
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听说,有跑马,也有走马。我认为,走马就像体育竞赛中的“竞走”,只是单纯的“走”,不能跑。后来我才明白,“走”是骑术上的专业术语,是指马的同侧两腿同时并举的快步溜蹄走法。既异于平常意义上的“走”,又异于双蹄大奔的“跑”。骏马在骑乘时最讨人喜欢的秘密,就是在于“走”。走马的步态也要分成三个阶段。开始训练出的是四方步态,对于走马来说,还是初级阶段。有的骏马经过训练,尚能突破这个阶段。能让马的四只蹄子连起来成为平行四边形,这叫错落步态,属于中级阶段。最好的骏马是流水步态,它的蹄迹完全是条直线。这种马“走”起来像飞一样,耳边“呼呼”生风。骑马的人回头望去,据说能同时望见十三朵溅起的蹄花。
一匹好走马是压出来的。每年春天的时候,经常看到许多牧民骑着马,每天在草滩上走来走去。没有鞴过鞍子的生马骑上去容易跑,这样就要把嚼子勒住,让它学会“走”。可是这么一勒,就成了平常的慢走,于是就得把嚼子再放松一点……不知经过多少月夕晨昏,那马突然获得灵感似的会“走”了。牧人像捡了宝一样高兴,千方百计地让马保持这种步态。过上很长一段时间,牧民在地上不远不近地摆一些椽子,让马从上面走过去。马怕磕了腿,走过的时候前蹄抬得很高,蹄掌向里弯得很深,几乎踢到自己胸部时,才腾空向前一跃而出。久而久之,养成一种高腿大步、昂首挺胸的勃勃英姿。这种良马在快走的时候,你从侧面观赏,就像一位演奏家在敲打扬琴,动作娴熟而敏捷,在视觉、听觉上都有一种韵律和美感。
八
牧民在驯马的过程中,对马产生了爱。马在被训练的时候,对主人产生了情。好马就像贞女一样,具备了一种坚贞不屈的操守。好马不鞴二鞍,这句话不是凭空杜撰的。驯过的马是主人不会说话的帮手,你骑着它去赶牛、赶羊,它会连踢带咬把牛羊赶回来,甚至当你丧失骑乘能力的时候,它会想尽办法让你骑到背上,绝不像驴一样,觉得你驾驭不了了,就会尥蹶子,对你另眼看待。
巴图一说起马就滔滔不绝。
在草原上,每一个蒙古人都与马有一段故事。我们常常把“驴马”连在一起使用,这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对马的亵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已经把马从五畜的地位提升起来,用尽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来赞颂。蒙古族歌颂马的民歌和祝词,已经成了蒙古文学中优秀的珍品。
巴图问我,你知道人们常说,要骑好马,蒙古人的老马。这是为什么?我回答不上来。巴图说,蒙古人驯马的特点是注意养气。第一次骑马,正当它意气风发的时候,你要从马背上跳下来,使其恢复和增加体力,切忌跑得精疲力尽。蒙古马由于从小未放过大劲,锐气未消,主人稍一怂恿,便奋蹄扬鬃,力气倍增,冲锋陷阵,无所阻挡。随着年岁增长,骨骼变硬,意志更加坚强。故此,民间才有了这种说法。 训练杆子马的时候,起套时要选那些估计可能套住的马。这样套马成功以后,杆子马眼睛也尖了,蹄子也快了,信心也足了。如果一开始失败了,就会挫伤了杆子马的锐气,将来骑它套马时一定会出毛病。训练参赛马的时候,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它的竞争意识。不赛则已,一赛必然让它夺魁。估计夺不了魁的,就勒住不跑。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一种好胜心理。只要几匹马走在一起,它一定要跑在前面才罢休。
巴图说,你光懂得这些还不行,还要观察它。马和人一样,它也是有表情的,要不,人类怎么称马是最通灵的动物呢!
马有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通过对它的眼睛、耳朵、脖子的观察,就不难分辨出马的各种情绪。喜、怒、哀、乐、紧张、恐惧、舒适、信任、怀疑、好奇、顽皮……当一匹马高兴的时候,它会抬着头翘着尾巴,轻快地小跑,看见主人时就会快乐地跑过来。当它在马厩里,屁股对着门口,不想动,这表示不想被打扰。当它肚子饿或不耐烦时,前腿会反复地扒地。当它拿鼻子顶你或靠在你身上,则希望得到你的爱抚。当马的耳朵是放松的、灵活转动的,这说明马对人没有敌意。在生气或者讨厌某个事物的时候,耳朵会朝背部弯下,露出牙齿,甚至会咬人或其他的马,说明这匹马以前挨过打,因此它不相信陌生人,心存戒备。马害怕或者兴奋,都会露出眼白,不过很容易辨别其中的不同,害怕的马会高仰着头或跑开,兴奋的马会跑向你。生病或是被欺负的马会神情沮丧,它会将耳朵背过去倒下,露出呆滞的眼神。马在打瞌睡时,耳朵也会微微向后,眼皮下垂,下嘴唇松弛。
马也是有语言的。俗语说:马语通灵。马平时是非常安静的,当你听到马叫的时候,那就是它在向你倾诉。受惊或受伤的马会长鸣;公马与母马调情时也会长鸣,痛苦的时候会嘶吼,一边嘶鸣、一边喷气是表示不安或者兴奋,低鸣表达友善,咕噜、叹气、吹气等声音,都是与人或另一匹马沟通的声音。
这就是马的世界,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马和人是相似的,他们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九
巴图不仅是一个驯马的高手,简直就是一个马文化的专家。
巴圖说,蒙古人只有真正了解马,和马交成朋友,才能更好地驾驭它。那些马术表演者,就是通过马的表情,来判断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这样有助于更好地驾驭马。与马交了朋友,再高难度的动作,马也会载着你顺利完成。
巴图走到我的越野车前,用蒲扇般的大手拍了拍越野车的前盖子,笑着说,你们汉人爱惜车,车和老婆,从不外借。我们蒙古人也有两件宝贝不外借,马和老婆!我也大笑。
蒙古人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但在马身上表现得非常小气。他们从来不出借自己的马,别人也决不贸然开口。当一个牧民遛马的时候,就是王爷来了也不会停下。如果蒙古人丢失了自己心爱的坐骑,那简直是天大的灾难,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它找回。一边走一边唱,谁要是看见我的马,赏他一件狐皮马褂;谁要是找回我的马,赏他一件虎皮马褂!走一路唱一路,草原上的人们就知道这个人丢了马,会一起帮助他寻找。
巴图曾经失去了自己一匹心爱的宝马。不是丢了,是死了。
那是一匹黄色银合马,救过巴图媳妇的命。
当时巴图不在家,媳妇却要分娩了。可是,几十公里都没有人家。那个年代,草原上没有任何通信工具。媳妇痛得从床上滚到地上,从地上慢慢爬到蒙古包外面,她大汗淋漓,不停地呻吟着,喊着巴图的名字。突然,传来“咴咴”的马嘶,听着这熟悉的马嘶,媳妇一下子镇静了下来。黄色银合马跑了过来,闻着她的脸,围着她一圈圈地转,媳妇想骑到马背上去,可是她疼得站不起来。这时,黄色银合马突然卧倒在她的面前,她咬着牙,忍着巨痛,爬到马背上,催马来到了苏木的医院……她和儿子保住了命。
后来,黄色银合马不幸得了急性炭疽,这种病人畜共患,危害非常大。因为致病菌芽孢杆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二十年,所以必须挖三米以上的坑,坑里撒上石灰,然后把死马焚烧深埋。
我的这匹骏马,虽然不是有名的良马,但是只要备上合适的鞍子,路途再远也能走到,长了翅膀的鸟儿也能捉住。可是,自从这匹马死了后,我再也不骑马了。巴图伤心地说。
巴图的媳妇长得特别漂亮,高颧骨,大眼睛,双眼皮,一笑,两个大大的酒窝。巴图自己夸耀,我媳妇,贡格尔草原,数一数二的美女。
我问巴图,你媳妇嫁给你,因为你是驯马高手?
巴图笑了,摇着头,仰头唱了起来:
草原上滩连滩,
滩上的马群像云彩,
青年男女套马鞴金鞍,
牧人的坐骑这里来。
一咏三叹,让我心潮澎湃,他却一下停住了,我怎么说,他也不唱了,脸上的表情郁郁的。也许,他又想起他的黄色银合马了。
黄羊脊背的银合马哟,
一听你的叫声就能认出来。
自幼相爱的小情人哟,
一听你的笑声就能认出来……
正在灶膛烧火的巴图媳妇突然唱了起来。
她唱得那样自然,眼睛谁也不看,只看着灶膛里的火。火苗在她俊俏的面庞上一闪一闪。
她这一唱,巴图也跟着唱起来。手里夹着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某个地方。
唱着唱着,眼泪就一下子出来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