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在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内容和方法,把两类知识加以有机结合,可以使抽象的数与具象的形统一起来,便于幼儿理解数学知识,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本节活动设计了饼干屋的游戏情境,以幼儿已有的几何形体的经验为基础,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借助设计饼干引导幼儿运用拼搭的方式创造多样的三角形,感受三角形边的长短与形状的关系。按标记取送饼干的操作游戏又巧妙地把数量的感知和图形认识融为一体,不断提升幼儿运用已有数形经验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在学学、做做、玩玩的游戏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创造,不断建构新的经验。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拼搭出多样的三角形,增进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2.探索拼搭三角形所用棒棒数量和边的长短的关系,乐意交流自己的发现。
3.能按标记取饼干,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饼干歌》音乐,棉签棒若干,大小、颜色不一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饼干,大纸盒,两维、三维标记的饼干订货单,饼干盒。
活动过程
一、触摸感受:摸猜图形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扮演熊妈妈,欢迎幼儿来到饼干屋做客。
2.出示饼干袋,幼儿摸饼干。
提示语:我给你们准备了香香的饼干,它们都藏在这三个袋子里呢。请你们来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装了哪些形状的饼干。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充分用手去触摸、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同时调动幼儿原有经验,猜测触摸到的饼干形状,并表达理由)
(1)幼儿摸、猜圆形饼干。提示语:你摸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你怎么知道它是圆形的?
展示圆形饼干,师幼共同小结:因为摸上去是圆溜溜的,所以觉得它是圆形的。
(2)幼儿摸、猜三角形饼干。提示语:你摸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的?
展示三角形饼干,教师以触摸边角的形式与幼儿共同小结:原来我们摸到它有尖尖的角,一共有3个,还有3条边。
(3)幼儿摸、猜正方形饼干。提示语:最后一个袋子里装的什么形状的饼干呢?仔细摸摸它有几个角,几条边。
调动幼儿原有经验,想一想“有四个角四条边的还会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幼儿对四条边、四个角的图形进行猜测和判断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抛出问题“有四个边、四个角的还会是什么图形”,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中四边形的联想)
二、以数解形:设计饼干
1.幼儿设计拼搭三角形饼干并记录。
提示语:饼干屋收到订货单,小动物们特别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巧克力棒拼搭设计一块三角形的饼干,并记录自己用的巧克力棒棒的数量。
2.幼儿自由设计拼搭多样的三角形。
提示语:幼儿A设计的饼干用了3根巧克力棒棒,你们能用4根、5根或者更多的巧克力棒棒设计出不同的三角形饼干吗?每个小朋友至少设计两种不一样的三角形饼干,设计好后统计用的巧克力棒棒数量。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三根以上的棒棒拼搭出多样的三角形。在拼搭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充分想象,说说自己拼搭的三角形像什么)
3.展示交流幼儿的设计。
提示语:请小朋友介绍自己设计的饼干,这些不同的三角形饼干像什么?用了几根巧克力棒?想一想这些三角形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呀?
师幼共同小结:原来用的棒棒数量不一样,边的长短不一样,三角形的样子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发现棒棒数量与三角形边的长短、形状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三、数形内容整合:送饼干
1.布置任务,读标记卡。
提示语:小动物们要过节了,我们给他们送一些饼干。这是饼干盒,这是两张订货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张订货单。这个小动物想要什么形状的饼干,要几块?要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饼干,要几块?每人选一张订货单,按照订货单的要求去取饼干吧。
(设计意图:将颜色不同的各种圆形、三角形、长方形饼干混在一起,让幼儿看数、形两维标记和颜色、数、形三维标记取饼干、送饼干)
2.送饼干。
小朋友按照订货单上的要求取相应的饼干,给小动物们送去。
(设计意图:教师检查幼儿按标记取饼干的情况,观察幼儿对多样图形的感知能力,及时指导幼儿调整)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尝試拼搭多样的三角形、长方形。
活动反思
感知觉是最初的数概念形成的基础。第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摸饼干的游戏,让幼儿充分用手去触摸、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同时调动幼儿原有经验,猜测触摸饼干的形状。因为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的,孩子对触摸猜测活动呈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地用语言表达自己触摸过程中的感受和认识。
认知冲突是幼儿自我建构数学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摸饼干的环节,当幼儿通过触摸感受到自己接触的饼干有四条边、四个角的时候,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着判断。这时教师抛出问题:有四条边、四个角的还会是什么图形?引发幼儿思考,使他们原有经验和新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冲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着比较:原来,长方形边的长短不一样,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增进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操作是构建空间形式的重要方式。儿童的几何是经验几何,他们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概念,更多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反思体验。活动的第二环节采用探索、操作活动作为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鼓励幼儿运用拼搭的方式自己建构变式三角形,记录所用棒棒的数量,以数解形,借助于统计拼搭时所用棒棒的数量来发现边的长短与三角形形状的关系,感受三角形的多样性。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亲身感知、亲自体验、自我探索,在头脑中构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建构活动结束时,教师安排了展示交流的环节,帮助幼儿反思具体的操作方法,分享同伴不同的策略,从中回味思路,自我领悟。
数学知识、经验的巩固有赖于幼儿不断的练习、强化,因此在第三环节中,我将不同颜色的多样三角形和长方形、圆形饼干混在一起,让幼儿看数、形两维标记和颜色、数、形三维标记取饼干。数和形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综合在幼儿的任务单上,同时维度的变化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增进了对多样图形的认识和对数量的感知,获得了大量感性经验,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
在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内容和方法,把两类知识加以有机结合,可以使抽象的数与具象的形统一起来,便于幼儿理解数学知识,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本节活动设计了饼干屋的游戏情境,以幼儿已有的几何形体的经验为基础,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借助设计饼干引导幼儿运用拼搭的方式创造多样的三角形,感受三角形边的长短与形状的关系。按标记取送饼干的操作游戏又巧妙地把数量的感知和图形认识融为一体,不断提升幼儿运用已有数形经验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在学学、做做、玩玩的游戏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创造,不断建构新的经验。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拼搭出多样的三角形,增进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2.探索拼搭三角形所用棒棒数量和边的长短的关系,乐意交流自己的发现。
3.能按标记取饼干,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饼干歌》音乐,棉签棒若干,大小、颜色不一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饼干,大纸盒,两维、三维标记的饼干订货单,饼干盒。
活动过程
一、触摸感受:摸猜图形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扮演熊妈妈,欢迎幼儿来到饼干屋做客。
2.出示饼干袋,幼儿摸饼干。
提示语:我给你们准备了香香的饼干,它们都藏在这三个袋子里呢。请你们来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装了哪些形状的饼干。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充分用手去触摸、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同时调动幼儿原有经验,猜测触摸到的饼干形状,并表达理由)
(1)幼儿摸、猜圆形饼干。提示语:你摸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你怎么知道它是圆形的?
展示圆形饼干,师幼共同小结:因为摸上去是圆溜溜的,所以觉得它是圆形的。
(2)幼儿摸、猜三角形饼干。提示语:你摸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的?
展示三角形饼干,教师以触摸边角的形式与幼儿共同小结:原来我们摸到它有尖尖的角,一共有3个,还有3条边。
(3)幼儿摸、猜正方形饼干。提示语:最后一个袋子里装的什么形状的饼干呢?仔细摸摸它有几个角,几条边。
调动幼儿原有经验,想一想“有四个角四条边的还会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幼儿对四条边、四个角的图形进行猜测和判断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抛出问题“有四个边、四个角的还会是什么图形”,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中四边形的联想)
二、以数解形:设计饼干
1.幼儿设计拼搭三角形饼干并记录。
提示语:饼干屋收到订货单,小动物们特别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巧克力棒拼搭设计一块三角形的饼干,并记录自己用的巧克力棒棒的数量。
2.幼儿自由设计拼搭多样的三角形。
提示语:幼儿A设计的饼干用了3根巧克力棒棒,你们能用4根、5根或者更多的巧克力棒棒设计出不同的三角形饼干吗?每个小朋友至少设计两种不一样的三角形饼干,设计好后统计用的巧克力棒棒数量。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三根以上的棒棒拼搭出多样的三角形。在拼搭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充分想象,说说自己拼搭的三角形像什么)
3.展示交流幼儿的设计。
提示语:请小朋友介绍自己设计的饼干,这些不同的三角形饼干像什么?用了几根巧克力棒?想一想这些三角形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呀?
师幼共同小结:原来用的棒棒数量不一样,边的长短不一样,三角形的样子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发现棒棒数量与三角形边的长短、形状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三、数形内容整合:送饼干
1.布置任务,读标记卡。
提示语:小动物们要过节了,我们给他们送一些饼干。这是饼干盒,这是两张订货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张订货单。这个小动物想要什么形状的饼干,要几块?要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饼干,要几块?每人选一张订货单,按照订货单的要求去取饼干吧。
(设计意图:将颜色不同的各种圆形、三角形、长方形饼干混在一起,让幼儿看数、形两维标记和颜色、数、形三维标记取饼干、送饼干)
2.送饼干。
小朋友按照订货单上的要求取相应的饼干,给小动物们送去。
(设计意图:教师检查幼儿按标记取饼干的情况,观察幼儿对多样图形的感知能力,及时指导幼儿调整)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尝試拼搭多样的三角形、长方形。
活动反思
感知觉是最初的数概念形成的基础。第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摸饼干的游戏,让幼儿充分用手去触摸、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同时调动幼儿原有经验,猜测触摸饼干的形状。因为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的,孩子对触摸猜测活动呈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地用语言表达自己触摸过程中的感受和认识。
认知冲突是幼儿自我建构数学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摸饼干的环节,当幼儿通过触摸感受到自己接触的饼干有四条边、四个角的时候,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着判断。这时教师抛出问题:有四条边、四个角的还会是什么图形?引发幼儿思考,使他们原有经验和新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冲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着比较:原来,长方形边的长短不一样,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增进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操作是构建空间形式的重要方式。儿童的几何是经验几何,他们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概念,更多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反思体验。活动的第二环节采用探索、操作活动作为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鼓励幼儿运用拼搭的方式自己建构变式三角形,记录所用棒棒的数量,以数解形,借助于统计拼搭时所用棒棒的数量来发现边的长短与三角形形状的关系,感受三角形的多样性。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亲身感知、亲自体验、自我探索,在头脑中构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建构活动结束时,教师安排了展示交流的环节,帮助幼儿反思具体的操作方法,分享同伴不同的策略,从中回味思路,自我领悟。
数学知识、经验的巩固有赖于幼儿不断的练习、强化,因此在第三环节中,我将不同颜色的多样三角形和长方形、圆形饼干混在一起,让幼儿看数、形两维标记和颜色、数、形三维标记取饼干。数和形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综合在幼儿的任务单上,同时维度的变化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增进了对多样图形的认识和对数量的感知,获得了大量感性经验,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