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中运用环保创新理念实施生态道德教学活动的探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了在实施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时,怎样引导学生应用生态及环保、创新教学理念,结合学习、生活及家乡环境现状在课内外开展特色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方法、内容与效果。
  关键词:创新课题 废旧电池 废弃一次性用品 回收利用
  1 探究意义
  在高中人教版化学课本必修一、二及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等教材中,有许多依托本地资源开展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如:探究本地区的酸雨形成及防治,水体污染问题及环境保护,废弃快餐盒、电池、塑料、金属等的使用、回收及利用等问题;因而在实施这些教学活动时,应用生态、环保与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及家乡环境现状开展环保创新课题探究及实践,注重生态道德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与推广,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理念,提升科学素养,建设特色生态道德校园文化有作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
  2 教学实施思路
  将课本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内容与当地的环境现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积极整合,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好环保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如:布置学生调查本地区废旧电池、废弃快餐盒、二氧化硫等的污染现状,带领学生到虹山水库、水厂、火电厂、垃圾处理厂等地参观考察,结合学习的知识、实验、现代技术,应用环保创新理念,开展“对安顺地区酸雨的认识及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的探究”,“一次性餐具的合理使用与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回收宣传与创新利用”等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发现、探究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力。
  3 教学实施方法
  通过每周的教研会,学习、分析、总结高中化学教材板块中“问题与讨论”,“科学探究”,“课外实践”中的生态道德教育问题。讨论怎样充分利用与开发本地区、本校的各种环保创新教育资源,采用科学灵活的创新方法,去实施好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和社区、环保、科协、宣传等单位联系,获得支持。并在科技日、科技周活动中开展创新课题、实践活动的展示与交流活动。
  4 教学实施案例与效果
  4.1 实施案例一
  结合高一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及高二化学选修三-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2 节《化学电源》中“电池的分类、原理、运用”的学习,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在课内外开展《废电池的回收宣传与创新利用》教学活动。
  4.1.1 教学活动内容
  (1)调查生活中废旧电池的使用、危害及回收利用情况。(2)在班级成立废旧电池回收处,并制作回收箱、宣传标语、宣传画、海报等,发动学生及家长主动回收废旧电池。(3)结合高中物理、化学教材的学习,分类回收废旧电池,了解各类电池的主要制作材料、物理性能、化学性能。(4)在校本课、课外活动等课中,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废旧电池在生活、实验、工厂中再利用的创新方法及实践。(5)在活动日、科技周等活动中,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宣传单、展示实物、创新成果等开展废旧电池的回收宣传与创新利用方式。
  4.1.2 教学实施效果
  利用化学课、班会课、校本课及化学课外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宣传,通过设计回收标语,创作宣传画,制作回收箱,组织学生到五金店、广场、社区等处做好废旧电池回收的宣传;课后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新课题探究,实施中,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课题《“绿色兑换——校-厂联合——电池再生”三维废电池处理方案》获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课题的亮点为:设立校内回收站,通过用绿色盆栽植物奖励主动回收废旧电池者。对不能自行处理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等,无偿交由废电池回收厂处理;对回收到的低毒性的废旧锌锰电池,用线将6~8节1号、5号捆绑后装入回收的药瓶中,这种并联方式可使废电池的内阻得到减小,并通过在废旧电池底部钻孔,向其内部补充已基本消耗完的氯化铵浓溶液的方法使废旧电池得到再生利用。课题的亮点为:采用化学实验中回收到的高毒性的重铬酸钾废液和废旧碳棒锌锰电池制作成高性能的锌铬电池,探究中利用有机玻璃塑料槽做反应装置,充分利用P-E膜(保鲜膜)替代盐桥,解决装置阴极区与阳极区导电能力不好的难题。制作的锌铬电池电压可达1.83V,可广泛应用于中学诸多物理、化学实验,从而达到将回收到的废旧干电池,实验室废液充分利用的目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共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及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宣传、交流、创新、探究等能力有重要作用。
  4.2 实施案例二
  结合高一必修二“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在课内外开展《一次性餐具的合理使用与回收利用》教学活动
  4.2.1 教学活动内容
  (1)调查学校食堂及校外餐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与回收情况。(2)思考丢弃的一次性餐具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3)成立生态道德研究组,探究一次性餐具的合理利用方式及怎样通过有效的宣传,来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4)成立生态道德研究组,探究怎样回收与利用丢弃的一次性饭盒、塑料泡沫、剩余米饭、筷子等使之能“变废为宝”。(5)在科技周活动中,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宣传单、展示实物、创新成果等宣传一次性餐具的合理使用方法与回收利用的创新实践。
  4.2.2 教学效果
  (1)通过组织学生调查校内外一次性餐具使用及回收情况,引发学生思考一次性用品对人类及环境危害的生态道德问题,指导学生制作黑板报、手抄报,巧用回收的一次性餐具制作环保用品,艺术花及分子结构模型,并通过环保品的展示、环保标语的宣传,在学校食堂、校外餐厅等处做好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的宣传并积极地回收可再利用的一次性餐具,用于制作环保用品或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在对生活的关注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通过实践自然养成过简约生活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宣传去带动他人积极参与,履行自己的环境责任。(2)利用“变废为宝、废物循环利用”的生态道德理念,指导学生对课本实验《利用废弃泡沫塑料炼制燃料油气》进行了改进,巧用废弃铁罐代替玻璃烧瓶作反应容器,提高加热速率;用回收的废弃泡沫做反应物,用回收的铝制品代替氧化铝做催化剂,达到环保、节约的目的;用小型具支U形管、医用小试管胶塞等将收集和检验装置改进得更简便、更有利于产物的收集和检验,从而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激发了学生开展环保、创新、探究的学习兴趣。该课题获贵州省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9-104.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 选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0-89.
  [3]实验探究报告册丛书编写组编.化学人教版选修4实验探究报告册.山东画报出社,2008.2-6.
其他文献
《乱世佳人》是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经典作品。就小说主人公斯嘉丽的生活背景、爱情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阐释,使其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斯嘉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境之后,她由一个任性、自私的农场主家小姐成功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并具有反叛精神的成熟女性。  乱世佳人斯嘉丽个性蜕变任性自私勇敢坚强一、引言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的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还很兴旺发达,小说中的主人公是
【正】 从1986年起。我省电大系统开始设立普通专科教育,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办学。到目前为止,全省电大普通专科教育已开设了审计、财会、外贸、国际金融、计算机、土建、电
汉语文字是一种很直观的意象。象形字是象与意的结合、形声字使读者接近于体味诗的意象。会意字指事字能引发形象的联想,给读者领悟其意的快感。转注字、假借字能引发诸多联想
“束储”一词出自《论语·述而》:“子日:白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倩”历来都释为“一束干肉”,成为“学费”的代名词。全句意思为:只要交上一束干肉,孔子都愿意收为
【正】 编,《说文》解为“次简也”,“辑”,本是聚集之意,《汉书》颜注因之说:“辑,与集同”,引申为编辑。古时编辑的意思便是编列简策、排其次第,使之辑集成书。自古有图书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应该是针对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进行调整,更进一步地带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健康化和积极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时代文化背景下进行调整,从而形成更加积极的教育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结合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形态,特别是中国社会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当中有着非常多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更进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如果有陌生人相约同行时,应采取巧妙地拒绝是最正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中融入情境,积极参加讨论,认真听别人讲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情感与态度:教会学生面对陌生人沉着冷静,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二、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根据
【正】 在苏州大学进修期间,笔者到苏大图书馆内查翻资料,意外地发现一位女读者正在看阅一套《寒山子传记资料》丛书.经了
【正】 中央电大15周年校庆,总结了我国电大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展望了电大事业的美好未来。如果说历史已经记录了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宏伟创业史的第一部,那么现在我们正面临广播
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已经并将越来越明显地对教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潮头,全国范围迅速掀起又一次改革的热潮,对电大教育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