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陌生人》口语交际课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如果有陌生人相约同行时,应采取巧妙地拒绝是最正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中融入情境,积极参加讨论,认真听别人讲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情感与态度:教会学生面对陌生人沉着冷静,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二、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节课的教学要巧妙创设情境,注意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水平,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果有陌生人相约同行时,应采取巧妙地拒绝是最正确的方法。
  2.教学难点:教会学生面对陌生人沉着冷静,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教时安排:一教时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疑思考,引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设疑导入新课
  教师:昨天放学时,我们邻班的平平正要回家,一个陌生的叔叔拦住了他,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录像。
  2.让学生质疑从而提出思考、小组合作讨论
  录像出示一个陌生人与一小学生在校门口交谈,陌生人说:“你是平平吧?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正要去你家,咱们一块走吧。”录像定格在陌生人与平平对话的画面上,老师提出问题:(1)平平该不该跟这个叔叔一起走呢?(2)你要是平平,你会怎么办,怎么说?请学生小组讨论。(揭示课题,面对陌生人)板书:面对陌生人
  (二)走进假定情境,巧点再加巧拨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已经帮平平想到了许多好办法,那么我来当陌生人,大家都来当平平,我们一起演演看好吗?演好后,请大家当评委来评评哪位平平最出色好吗?
  学生:热烈鼓掌,口里喊着:“好、 好、 好!”
  1.对症方可下药、找准引导方向
  情境一:有学生同意与陌生人同行。陌生人的表演设计如下环节:边走边询问平平家庭住址,经济情况,爸爸、妈妈工作时间等。借以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陌生人的可疑性,从而认识到不应与陌生人同行,教师板书并情调“拒绝同行”(如果学生在讨论第一个思考题时,全班都达成共识,认为不应与陌生人同行,那么,情境一的表演在实际教学中可省略)。
  2.冷静而且大方,应对不失有礼
  情境二:有学生表演平平,在校门口大叫大嚷,甚至喊“救命、抓坏人”时,为陌生人设计如下表演:先向周围人或警察解释自己的身份,得到认可后再叹息地说:“平平的爸爸是多么有礼貌的一个人,怎么会教出这样一个不问清情况就乱喊乱叫的孩子呀!”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变法太唐突,若陌生人真的是爸爸的朋友,那平平这样做就太没礼貌了。
  3.巧布导演疑阵,真假一试自现
  情境三;有学生表演平平,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人马上就来接自己,陌生人一同等待时,为陌生人设计如下应对:首先劝说平平先跟自己走,在路上迎平平的家人,遭到拒绝后,找个借口,自己先溜掉了。这一情境还可以让学生组内试演:如果陌生人真是爸爸的朋友怎么说?怎么做?
  4.把握实际情况,紧急生智求援
  情境四:有学生演平平以回校取东西为由,让陌生人在校门口等待,然后自己到校内或打电话向爸爸询问,或找老师,向老师说明情况寻求帮助。为陌生人设计如下应对:一边等一边自言自语“这小家伙不是去找人了吧!我还是先走吧!”然后溜走。
  5.见机应变行事,适时恰当点拨
  在课堂表演中,学生也许还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老师扮演陌生人主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表演中积极思考、随机应变,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对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注意做到沉稳冷静、大方有理。
  (三)课堂学习训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选文《与陌生人交流》作者:铁凝。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已打印好的的选文发给学生,做到每个学生人手一份。教师用小黑板出示阅读训练题。让学生通过阅读选文来回答问题。
  第一题: 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 “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写出。
  第二题: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2)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
  第三题:文中A、B、C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四题:文章结尾写到,“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联系全文,谈谈“陌生的魅力”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四)联系生活实际,扩展探究延伸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有很多机会让我们自己单独面对陌生人,例如说,双休日你独自在家有人敲门,也许会是如收水费、电费、问路、打听某个人、推销产品等等。
  1.请同桌同学任选一种情况,自由练说、表演。
  2.交流经验:哪些同学没有为陌生人打开家门,你是怎么说的。
  3.课后延伸,把你没表演到的其他几种情况记下来,回家后由你当导演,让爸爸妈妈当演员,看看他们是怎么面对陌生人的。
  (四)布置作业(略)
其他文献
书信邮递,此乃生活常事。但是阅读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传递书信的往往不是邮吏、邮卒,而是几位可爱的动物“信使”,其中倒无信鸽。信鸽之外的动物也能送信?为什么要它们来送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讲述的是自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到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这32年时间里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因课程内容丰富
戴高乐将军是法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本文具体论述了戴高乐将军爱国执着、勇敢果断、崇尚革新、坚持原则、勤勉俭朴的优良品质和坚强性格。
《地铁车站》为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Pound)所作。全诗只有两行:人群中幽灵般浮现的一张张脸庞;黝黑的湿树枝上的一片片花瓣。这两行诗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在表面看来没有什
《乱世佳人》是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经典作品。就小说主人公斯嘉丽的生活背景、爱情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阐释,使其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斯嘉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境之后,她由一个任性、自私的农场主家小姐成功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并具有反叛精神的成熟女性。  乱世佳人斯嘉丽个性蜕变任性自私勇敢坚强一、引言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的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还很兴旺发达,小说中的主人公是
【正】 从1986年起。我省电大系统开始设立普通专科教育,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办学。到目前为止,全省电大普通专科教育已开设了审计、财会、外贸、国际金融、计算机、土建、电
汉语文字是一种很直观的意象。象形字是象与意的结合、形声字使读者接近于体味诗的意象。会意字指事字能引发形象的联想,给读者领悟其意的快感。转注字、假借字能引发诸多联想
“束储”一词出自《论语·述而》:“子日:白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倩”历来都释为“一束干肉”,成为“学费”的代名词。全句意思为:只要交上一束干肉,孔子都愿意收为
【正】 编,《说文》解为“次简也”,“辑”,本是聚集之意,《汉书》颜注因之说:“辑,与集同”,引申为编辑。古时编辑的意思便是编列简策、排其次第,使之辑集成书。自古有图书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应该是针对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进行调整,更进一步地带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健康化和积极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时代文化背景下进行调整,从而形成更加积极的教育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结合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形态,特别是中国社会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当中有着非常多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更进一